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乳腺引流淋巴结的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郝满良 甄大玲 +2 位作者 白李韬 叶宝娜 王家鑫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小鼠 乳腺 淋巴引流 淋巴结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引流淋巴结归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俊俊 徐兴祥 钱桂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266,共4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s,pAPC),在引发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最重要的功能是摄取、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并刺...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s,pAPC),在引发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最重要的功能是摄取、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并刺激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s)活化、增殖,从而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DCs这一功能是在体内迁移过程中发挥的,其中DCs归巢至引流淋巴结被认为是激发免疫应答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将就近年来DCs归巢至引流淋巴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归巢 引流淋巴结
下载PDF
移植物局部引流淋巴结对异体复合组织皮瓣移植后存活时间的影响
3
作者 马戈甲 裴蛟淼 +1 位作者 李杨 韩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99-502,512,共5页
目的:探讨移植物局部引流淋巴结在异体复合组织移植中是否参与了早期的排斥反应,干预淋巴结后能否延长皮瓣存活时间。方法:BN大鼠作为供体、Lewis大鼠作为受体,进行腹部游离皮瓣异体移植。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正常移植;B组:术中去... 目的:探讨移植物局部引流淋巴结在异体复合组织移植中是否参与了早期的排斥反应,干预淋巴结后能否延长皮瓣存活时间。方法:BN大鼠作为供体、Lewis大鼠作为受体,进行腹部游离皮瓣异体移植。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正常移植;B组:术中去除受体移植区域引流淋巴结;C组:将皮瓣卷成皮管,利用硅胶管隔离移植物和受体之间的皮肤接触,仅保留血管相通。观察三组皮瓣存活状态,术后不同时间点对各组皮瓣HE染色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检测。结果:B、C组皮瓣存活时间相对于A组均延长(均P<0.05)。A组3 d皮瓣出现水肿和出血点,B、C组在7 d以后才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出血点。A组相较于其他各组,I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排斥终点(术后第7天)达到最大;B、C组在术后第7天IL-2表达水平分别为(145.15±4.2)ng/L和(96.28±4.62)ng/L,A组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移植物局部引流淋巴结在免疫排斥早期起着关键的作用,移除移植物局部引流淋巴结可以延长皮瓣存活时间。如果早期能够干预引流淋巴结,就有可能减少效应T细胞的产生,从而减轻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 引流淋巴结 次级淋巴组织 淋巴系统 皮瓣排斥反应 抗原提呈细胞
下载PDF
肿瘤引流区淋巴结病理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4
作者 丁晓育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30-34,共5页
通过78例淋巴结无恶性肿瘤转移患者肿瘤及引流区淋巴结病理形态学研究,按其功能状态将淋巴结分为四型,其中62.82%病例表现为淋巴细胞消减型。呈现了恶性肿瘤及其产物对引流区淋巴结所致的形态学变化。
关键词 引流区 淋巴结 病理学
下载PDF
肿瘤引流淋巴结中PD-L1的表达及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闫智恒 齐秀英 张雅芳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8-222,共5页
肿瘤引流淋巴结(tumor draining lymph node, TDLN)对肿瘤免疫至关重要, 肿瘤细胞产生的一系列细胞因子通过淋巴管在肿瘤转移之前改变了淋巴结的免疫微环境和淋巴结基质, 破坏了TDLN的免疫功能, 为肿瘤细胞的转移创造条件。作为抗肿瘤... 肿瘤引流淋巴结(tumor draining lymph node, TDLN)对肿瘤免疫至关重要, 肿瘤细胞产生的一系列细胞因子通过淋巴管在肿瘤转移之前改变了淋巴结的免疫微环境和淋巴结基质, 破坏了TDLN的免疫功能, 为肿瘤细胞的转移创造条件。作为抗肿瘤免疫的重要蛋白, 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在TDLN中的表达水平和表达位置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 TDLN中PD-L1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TDLN免疫微环境和淋巴结基质的变化, 阐述了PD-L1在TDLN中的作用、分布以及临床治疗中的机制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肿瘤引流淋巴结 免疫微环境
原文传递
人结直肠癌和肿瘤引流淋巴结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和髓样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丹 宋紫绮 +4 位作者 李怡飞 历春 董志恒 董营 盖晓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1-626,I0005,共7页
目的:探讨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和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组织中的浸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RC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5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RC患者标本及... 目的:探讨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和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组织中的浸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RC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5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RC患者标本及TDLN组织样本中Foxp3^+ Tregs及CD11c^+mDCs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频数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RC患者癌组织中Foxp3^+ Tregs的阳性表达频数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癌组织中Foxp3^+ Tregs阳性表达频数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癌组织中Foxp3^+ Tregs阳性表达频数高于TNM分期Ⅰ+Ⅱ期组患者(P<0.01);肿瘤引流阳性淋巴结(mTDLN)组织中Foxp3^+ Tregs阳性表达频数明显高于肿瘤引流阴性淋巴结(mfTDLN)组织(P<0.01)。CRC患者癌组织中CD11c^+mDCs的阳性表达频数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癌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癌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低于TNM分期Ⅰ+Ⅱ期组患者(P<0.01);不同浸润深度癌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DLN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明显低于mfTDLN组织(P<0.01)。CRC和TDLN组织中Foxp3^+ Tregs表达与CD11c^+mDCs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CRC的发生发展与癌组织局部微环境中Foxp3^+ Tregs及CD11c^+mDCs的表达频数有关。Foxp3^+ Tregs和CD11c^+mDCs在抑制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引流淋巴结 肿瘤转移 调节性T细胞 髓样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食管癌TDLN细胞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体内抑瘤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国建飞 杨立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引流区淋巴结细胞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体内杀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0只食管癌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IL-2组、LAK组、I-TDLN组及G-TDLN组。分别予生理盐水、IL-2、LAK细胞及体外培养的I-TDLN、G-T... 目的探讨肿瘤引流区淋巴结细胞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体内杀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0只食管癌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IL-2组、LAK组、I-TDLN组及G-TDLN组。分别予生理盐水、IL-2、LAK细胞及体外培养的I-TDLN、G-TDLN细胞局部注射干预。分别于干预后1、2、3、4周测定各组肿瘤抑制率;干预后4周测定各组肿瘤细胞凋亡率;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TDLN组各时点肿瘤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2组及LAK组,G-TDLN组高于I-TDLN组(P均<0.05),各组肿瘤抑制率均逐渐升高,于第3周达高峰;对照组、IL-2组、LAK组、I-TDLN组、G-TDLN组细胞凋亡率依次升高,P均<0.05。LAK组及TDLN组肿瘤组织均有T淋巴细胞和DC浸润,但TDLN组明显多于LAK组。结论体外培养的食管癌TDLN细胞在体内可抑制食管癌移植瘤生长,其机制为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研究为食管癌TDLN细胞用于临床食管癌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裸鼠 肿瘤引流淋巴结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引流区淋巴结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延军 任凯 +2 位作者 李慧 任秀宝 王长利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22-926,共5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引流区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淋巴结局部免疫抑制状态的形成以及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手术切除53例NSCLC患者引流区淋巴结,采用双标记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引流区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淋巴结局部免疫抑制状态的形成以及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手术切除53例NSCLC患者引流区淋巴结,采用双标记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TGF-β1、IL-10的表达水平,常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8+T细胞的数量。结果NSCLC患者引流区转移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28.80%±8.06%)明显高于未转移淋巴结(15.48%±4.66%,P<0.01)。随肺癌的进展,引流区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多。在转移的纵隔淋巴结(N2)和肺内淋巴结(N1)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分别为32.58%±7.52%和22.76%±4.67%(P<0.01)。在进展期(Ⅲ)和早期(Ⅰ+Ⅱ)NSCLC患者引流区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分别为30.42%±7.47%和16.22%±4.88%(P< 0.01)。NSCLC患者引流区淋巴结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其自身的CD8+T细胞的数量呈负相关(r=-0.756,P<0.001)。在NSCLC患者引流区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TGF-β1:r=0.645,P<0.001;IL-10:r=0.769,P<0.001)。结论NSGLC患者引流区淋巴结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肺癌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检测肺癌患者引流区淋巴结的免疫状况为评价NSCLC患者疾病的进展程度和预后提供了一个新的免疫学指标;另一方面,在NSCLC的生物治疗中,控制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阻断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引流区淋巴结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TGF-Β IL-10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引流淋巴结在肿瘤记忆CD8+T细胞形成中的作用
9
作者 谢双龙 查皓然 +2 位作者 杨菲 朱波 林治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5-651,共7页
目的探究引流淋巴结(tumor-draining lymph nodes,TDLN)在肿瘤记忆CD8^(+)T细胞形成中的作用,明确新辅助PD-L1抗体治疗对抗肿瘤免疫记忆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CT26/MC38-OVA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新辅助PD-L1抗体治疗,荷瘤15 d后... 目的探究引流淋巴结(tumor-draining lymph nodes,TDLN)在肿瘤记忆CD8^(+)T细胞形成中的作用,明确新辅助PD-L1抗体治疗对抗肿瘤免疫记忆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CT26/MC38-OVA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新辅助PD-L1抗体治疗,荷瘤15 d后手术切除肿瘤和TDLN。手术30 d后运用肿瘤再挑战模型评估TDLN在新辅助PD-L1抗体治疗条件下对免疫记忆形成的影响。利用过继回输实验探究新辅助PD-L1对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术在术时(效应阶段)和术后30 d(记忆阶段)检测CD45.1^(+)CD8^(+)T细胞在各组织中的分布以及记忆表型变化。结果新辅助PD-L1抗体治疗显著缩小手术时肿瘤大小(P<0.05),肿瘤再挑战结果显示,接受新辅助PD-L抗体治疗,肿瘤生长显著减缓,而TDLN的切除导致肿瘤生长加剧(P<0.05)。但对肿瘤再挑战进行长期观察发现,无论是否接受新辅助PD-L1抗体治疗,肿瘤最终均消退。过继回输实验结果表明,TDLN及非引流淋巴结(no-draining lymph nodes,NLN)中贮存的CD45.1^(+)CD8^(+)T细胞数量最多(P<0.05),且在记忆阶段,中枢记忆T细胞(Tcm)和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主要分布于TDLN及NLN(P<0.05)。新辅助PD-L1抗体治疗后,引流淋巴结及非引流淋巴结等组织中CD45.1^(+)CD8^(+)T细胞的分布和记忆表型没有明显变化。结论TDLN是记忆CD8^(+)T细胞的主要驻留场所,但新辅助PD-L1抗体治疗条件下,TDLN切除并不影响其长期抗肿瘤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引流淋巴结 记忆T细胞 新辅助免疫检查点阻断
下载PDF
食管癌引流淋巴结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立伟 国建飞 +3 位作者 高志明 何明 白世祥 施靖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8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引流淋巴结(TDLN)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TDLN细胞分为3组进行培养。TDLN-Ⅰ组培养基中添加IL-2,TDLN-Ⅱ组添加IL-2+IL-4+GM-CSF,TDLN-Ⅲ组添加IL-2+IL-4+GM-CSF+自身食管癌细胞抗原(tAg)。用术中切取的食管... 目的探讨食管癌引流淋巴结(TDLN)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TDLN细胞分为3组进行培养。TDLN-Ⅰ组培养基中添加IL-2,TDLN-Ⅱ组添加IL-2+IL-4+GM-CSF,TDLN-Ⅲ组添加IL-2+IL-4+GM-CSF+自身食管癌细胞抗原(tAg)。用术中切取的食管癌组织块建立荷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IL-2组、TDLN-Ⅰ组、TDLN-Ⅱ组、TDLN-Ⅲ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IL-2及相应TDLN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瘤细胞凋亡率和Fas、FasL、Bax、Bc 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IL-2组、TDLN-Ⅰ组、TDLN-Ⅱ组、TDLN-Ⅲ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6.4%±3.1%、11.1%±1.3%、22.0%±2.8%、23.3%±1.9%、33.6%±5.2%,两两比较,P均<0.05;Fas蛋白的FI值分别为1.38±0.02、1.39±0.09、1.36±0.06、1.34±0.11、1.32±0.05,两组相比,P均>0.05;FasL蛋白的FI值分别为1.45±0.09、1.49±0.11、1.50±0.15、1.47±0.06、1.49±0.08,两组相比,P均>0.05;Bax蛋白的FI值分别为1.18±0.08、1.20±0.12、1.48±0.18、1.56±0.08、1.66±0.07。结论TDLN细胞可能通过影响Bax/Bc 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引流淋巴结 细胞凋亡 FAS蛋白 FASL蛋白 BAX蛋白 Bcl-2蛋白 生存素
下载PDF
食管癌引流区淋巴结细胞裸鼠体内抑瘤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国建飞 杨立伟 +3 位作者 高志明 何明 白世祥 施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51-1553,共3页
目的观察肿瘤引流区淋巴结(TDLN)细胞对自体瘤细胞体内杀伤作用。方法将TDLN细胞分为3组进行培养:TDLN-Ⅰ组培养基中添加IL-2,TDLN-Ⅱ组添加IL-2+IL-4+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TDLN-Ⅲ组添加IL-2+IL-4+GM-CSF+自身食管癌细胞抗... 目的观察肿瘤引流区淋巴结(TDLN)细胞对自体瘤细胞体内杀伤作用。方法将TDLN细胞分为3组进行培养:TDLN-Ⅰ组培养基中添加IL-2,TDLN-Ⅱ组添加IL-2+IL-4+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TDLN-Ⅲ组添加IL-2+IL-4+GM-CSF+自身食管癌细胞抗原(tAg)。选择60只BALB/C裸鼠,用术中切取的食管癌组织块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IL-2组、TDLN-Ⅰ组、TDLN-Ⅱ组和TDLN-Ⅲ组,各6只,分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IL-2及相应TDLN细胞。每周测量并记录一次裸鼠的肿瘤体积,5周后处死裸鼠取出移植瘤标本,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实验的不同时间5组裸鼠肿瘤体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020,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空白对照组与IL-2组肿瘤体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进行3、4、5周时TDLN-Ⅰ组、TDLN-Ⅱ组及TDLN-Ⅲ组肿瘤体积均较空白对照组及IL-2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DLN-Ⅰ组与TDLN-Ⅲ组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肿瘤细胞凋亡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DLN-Ⅲ组的肿瘤细胞凋亡率最高为(39.1±1.5)%。结论TDLN细胞在体内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功能,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引流区淋巴结 树突细胞 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