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力学分析新模型 被引量:49
1
作者 秦永和 付胜利 高德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7-79,共3页
钻前的摩阻和扭矩分析是大位移井可行性研究、钻机设备选择或升级改造以及优化井眼轨迹剖面设计的重要依据,对比预测的摩阻扭矩和实测的摩阻扭矩,可以监测井筒清洗程度,预防严重事故的发生。为此,建立了一种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力学分析新... 钻前的摩阻和扭矩分析是大位移井可行性研究、钻机设备选择或升级改造以及优化井眼轨迹剖面设计的重要依据,对比预测的摩阻扭矩和实测的摩阻扭矩,可以监测井筒清洗程度,预防严重事故的发生。为此,建立了一种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力学分析新模型。对于井眼轨迹曲率不同的部分及钻柱刚度不同的部分,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这将提高模型的计算精度;钻柱的某个部分采用何种模型不需人为指定,而完全由程序自动判断控制,这将增强模型的适应能力。考虑底部钻具组合(BHA)中稳定器的影响,将底部钻具组合作为纵横弯曲梁模型,采用加权余量法进行力学分析;考虑钻柱的刚度和井斜、方位的变化,对于除底部钻具组合的钻柱其余部分,由程序根据井眼轨迹曲率及钻柱刚度的大小,自动选用软绳分析模型或刚杆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井眼曲率 钻具组合 摩阻 扭矩 模型
下载PDF
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力学模型 被引量:42
2
作者 贺志刚 付建红 +2 位作者 施太和 蒋世全 姜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54,共3页
大位移井具有长水平位移、大井斜角以及长裸眼段的特点。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的预测和控制是成功地钻成大位移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根据大位移井钻井的特点 ,忽略钻柱刚度的影响 ,考虑到实钻轨迹中井斜、方位的变化 ,采用空间... 大位移井具有长水平位移、大井斜角以及长裸眼段的特点。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的预测和控制是成功地钻成大位移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根据大位移井钻井的特点 ,忽略钻柱刚度的影响 ,考虑到实钻轨迹中井斜、方位的变化 ,采用空间斜平面假设 ,建立了适合大位移井的摩阻扭矩三维软杆计算模型 ,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计算大位移井各种工况下的摩阻和扭矩。实例计算表明 ,文中提出的力学模型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程度较好 ,大钩载荷误差在 15 %以内 ,扭矩载荷误差基本上保持在 2 0 %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石油钻井 摩阻扭矩 力学模型 三维软杆模型
下载PDF
水平井钻柱摩阻扭矩分段计算模型 被引量:34
3
作者 闫铁 李庆明 +2 位作者 王岩 李井辉 毕雪亮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2,83,共5页
根据水平井接触和受力特点,利用分段计算方法,建立水平井钻柱摩阻扭矩计算模型;采用三维纵横弯曲梁理论,计算钻柱BHA(底部钻具组合)段摩阻扭矩;采用软杆模型,求解BHA以上钻柱段的摩阻扭矩;对井眼曲率变化较大及刚度较大的加重钻杆井段... 根据水平井接触和受力特点,利用分段计算方法,建立水平井钻柱摩阻扭矩计算模型;采用三维纵横弯曲梁理论,计算钻柱BHA(底部钻具组合)段摩阻扭矩;采用软杆模型,求解BHA以上钻柱段的摩阻扭矩;对井眼曲率变化较大及刚度较大的加重钻杆井段软杆模型加以修正,考虑钻柱屈曲的影响,建立适合水平井的摩阻扭矩三维分段计算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10%,可为现场实践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阻扭矩 水平井 钻柱 分段计算模型 底部钻具组合 软杆模型
下载PDF
Drag Torque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Wet Clutches 被引量:27
4
作者 HU Jibin PENG Zengxiong YUAN Shihua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38-243,共6页
Reduction of drag torque in disengaged wet clutch is one of important potential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 improvement. The flow of the oil film in clutch clearance is investigated. A three-dimension Navier-Stokes(N-S)... Reduction of drag torque in disengaged wet clutch is one of important potential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 improvement. The flow of the oil film in clutch clearance is investigated. A three-dimension Navier-Stokes(N-S) equation based on laminar flow is presented to model the drag torque. Pressure and speed distribution in radial and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s are deduc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veals that oil flow acceleration in radial direction caused by centrifugal force is the key reason for the shrinking of oil film as constant feeding flow rate. The peak drag torque occurs at the beginning of oil film shrinking. A variable is introduced to describe effective oil film area and drag torque after oil film shrinking is well evaluated with the variable. Under the working condition, tests were made to obtain drag torque curves at different clutch speed and oil viscosity. The tests confirm that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with test data. The model performs well in the prediction of drag torque and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reduce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 clutches drag torque mathematical model
下载PDF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Mathematical Model of Drag Torque in Single-plate Wet Clutch 被引量:26
5
作者 YUAN Shihua PENG Zengxiong JING Chongbo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91-97,共7页
Reduction of drag torque is one of important potentials to improv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Existing mathematical model of drag torque was not accurate to predict the decrease after oil film shrinking because of the di... Reduction of drag torque is one of important potentials to improv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Existing mathematical model of drag torque was not accurate to predict the decrease after oil film shrinking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in modeling the flow pattern between two plates.Flow pattern was considered as laminar flow and full oil film in the gap between two plates in traditional model.Subsequent equivalent circumferential degree model presented an improvement in oil film shrinking due to centrifugal force,but was also based on full oil film in the gap,which resulted difference between model prediction and experimental data.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n accurat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above problem by using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An experimental apparatus was set up to test drag torque of disengaged wet clutch consisting of single friction and separate plate.A high speed camera was used to record the flow pattern through transparent quartz disk plate.The visualization of flow pattern in the clearance was investigated t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film shrinking.Visual test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oil film begins to shrink from outer radius to inner radius at the stationary plate and only flows along the rotating plate after shrinking.Meanwhile,drag torque decreases sharply due to littl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stationary plate and the oil.A three-dimensional Navier-Stokes (N-S) equation based on laminar flow is presented to model the drag torque.Pressure distributions in radial and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s as well as speed distributions are deduced.The model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acceleration of flow in radial direction caused by centrifugal force is the key reason for the shrinking at the constant feeding flow rate.An approach to descript flow pattern wa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visual observation.The drag torque predicted by the model agrees well with test data for non-grooved wet clutch.The proposed model enhances the precision for predicting drag torque,and lays d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 clutches drag torque mathematical model laminar flow
下载PDF
大位移井钻具组合设计及摩阻扭矩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俊良 陈洪亮 刘永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6,68,共4页
大位移井技术是衡量钻井技术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大位移井钻具组合设计是大位移井钻探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外大位移井的钻具组合设计主要考虑摩阻和扭矩及不均匀转动和震动这两大类问题。摩阻和扭矩分析主要校核钻柱的三轴应力、侧向... 大位移井技术是衡量钻井技术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大位移井钻具组合设计是大位移井钻探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外大位移井的钻具组合设计主要考虑摩阻和扭矩及不均匀转动和震动这两大类问题。摩阻和扭矩分析主要校核钻柱的三轴应力、侧向力、屈曲变形。文中简要介绍了钻具组合设计中的三轴应力、侧向力、屈曲、不均匀转动和震动等五个基本概念。重点介绍了国外大位移井钻具组合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实例作了简略分析。提出了国内水平井钻柱设计需要关注的技术要点,阐述了随钻测量仪对不均匀转动和震动测量等参数的现场需求及重要性。文章认为,不断地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国内未来的水平井技术、大位移井技术将会不断进步和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钻井技术 钻具组合 摩阻 扭矩 设计原则 三轴应力 侧向力 屈曲 震动 转动
下载PDF
南海流花超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及导向钻井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高德利 覃成锦 +2 位作者 代伟锋 唐海雄 魏宏安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大位移井的井眼轨迹比较复杂,为准确地计算实钻井眼中管柱的摩阻/扭矩分布,采用了三维摩阻/扭矩计算模型和软件。文中给出了南海流花油田已钻5口大位移井的钻井与完井数据,并跟踪第5口超大位移井(C1ERW 5井),应用自主研发的摩阻/扭矩数... 大位移井的井眼轨迹比较复杂,为准确地计算实钻井眼中管柱的摩阻/扭矩分布,采用了三维摩阻/扭矩计算模型和软件。文中给出了南海流花油田已钻5口大位移井的钻井与完井数据,并跟踪第5口超大位移井(C1ERW 5井),应用自主研发的摩阻/扭矩数值分析软件,对钻井及下套管作业过程中的摩阻/扭矩分布进行了预测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同时,针对流花超大位移井所使用的带Power D rive系统的底部钻具组合,定量探讨了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力学特性,并分析了其影响参数导向控制力、钻压、PD翼肋位置对钻头侧向力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整PD翼肋导向控制力的大小和方位,便可有效地控制井眼轨迹。该研究可为后续施工的超大位移井工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摩阻 扭矩 下套管 旋转导向 系统
下载PDF
Limit analysis of extended reach drilling i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20
8
作者 Gao Deli Tan Chengjin Tang Haixio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66-171,共6页
Extended reach wells (ERWs), especially horizontal extended reach well with a high H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to TVD (true vertical depth) ratio, represent a frontier technology and challenge the drilling limi... Extended reach wells (ERWs), especially horizontal extended reach well with a high H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to TVD (true vertical depth) ratio, represent a frontier technology and challenge the drilling limitations. Oil and gas reservoir in beaches or lakes and offshore can be effectively exploited by using extended reach drilling (ERD) technolog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fficult technolog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exploiting the Liuhua 11-1 oil fiel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hina. Emphasis is on investigating the key subjects including prediction and control of open hole limit extension in offshore ERD, prediction of casing wear and its prevention and torque reduction, φ244.5mm casing running with floating collars to control drag force, and steerable drilling modes. The basic concept of limit extension in ERD is presented and the prediction method for open hole limit extension is given in this paper. A set of advanced drilling mechanics and control technology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its practical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field cases. All those efforts may be significant for further investigating and practicing ERD limit theory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nded reach drilling deep-water drilling limit analysis downhole tubular mechanics drag and torque wellbore instability
下载PDF
埕海一区大位移水平井摩阻扭矩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娟 唐世忠 +2 位作者 李文娟 杨涛 付建红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5,共5页
大港油田埕海一区庄海8井区按照"海油陆采"模式采用大位移井技术进行开发,针对大位移井钻井难点,开展摩阻扭矩预测技术研究。根据钻成的水垂比为3.92的庄海8Nm-H3大位移水平井实钻摩阻扭矩数据,通过建立大位移井摩阻扭矩预测... 大港油田埕海一区庄海8井区按照"海油陆采"模式采用大位移井技术进行开发,针对大位移井钻井难点,开展摩阻扭矩预测技术研究。根据钻成的水垂比为3.92的庄海8Nm-H3大位移水平井实钻摩阻扭矩数据,通过建立大位移井摩阻扭矩预测模型,确定了现有钻井液体系和性能条件下的摩阻系数。分析了减摩工具、钻井液体系、井眼轨迹、钻柱结构及井眼净化等对摩阻扭矩的影响,使用与庄海8Nm-H3井类似的井身结构、钻具组合及钻井液体系及性能,采用相同的管内和裸眼摩阻系数,计算了水垂比为3.1、3.5、4、4.5、5的大位移井摩阻扭矩,结果表明,在大港油田埕海一区能够完成水垂比为5的大位移水平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水平井 摩阻 扭矩
下载PDF
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带排转矩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志刚 周晓军 +2 位作者 李永军 沈路 杨富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8-713,共6页
为了研究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带排转矩的形成机理,建立湿式离合器的带排转矩预测模型.根据黏性流体力学中层流理论的Navier-Stokes方程,考虑到分离间隙中冷却润滑油膜的离心惯性作用,推导油膜的径向速度模型.通过对径向速度的仿真分析,... 为了研究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带排转矩的形成机理,建立湿式离合器的带排转矩预测模型.根据黏性流体力学中层流理论的Navier-Stokes方程,考虑到分离间隙中冷却润滑油膜的离心惯性作用,推导油膜的径向速度模型.通过对径向速度的仿真分析,揭示离心惯性力会使油膜产生收缩的现象.为了描述这一现象引入等效外径的概念,利用油膜的表面张力作用求出等效外径.将等效外径应用于牛顿内摩擦定律推导新的预测模型,通过试验数据和传统模型验证了新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 带排转矩 预测模型 离心惯性力 表面张力
下载PDF
大位移井摩阻/扭矩预测计算新模型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宋执武 高德利 马健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共3页
井下摩阻/扭矩预测是大位移井钻井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常用的预测模型大都忽略了井眼的间隙,因此无法判断钻杆接头和本体与井壁的接触情况。通过假设井壁对钻柱的支承点按一定的间隔分布,将钻柱在支承点处断开,相邻两断点间的钻柱作为... 井下摩阻/扭矩预测是大位移井钻井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常用的预测模型大都忽略了井眼的间隙,因此无法判断钻杆接头和本体与井壁的接触情况。通过假设井壁对钻柱的支承点按一定的间隔分布,将钻柱在支承点处断开,相邻两断点间的钻柱作为一跨,根据加权余量法在每一跨内计算出钻柱的转角与弯矩的关系;根据相邻两跨在断开点处的转角相同,求出弯矩的迭代方程;再由已知的边界条件计算出各点的弯矩;进而计算出各支承点处支反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这一方向逐渐调整钻柱在井眼中的位置;推导出一套新的没有忽略井眼间隙的摩阻与扭矩计算公式。新模型能够计算出钻柱与井壁的接触情况,为合理的确定减扭接头或钻杆保护器等工具在钻柱上的安放位置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摩阻 扭矩 加权余量法
下载PDF
大位移井摩阻和扭矩分析及其对钻深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秀亭 汪海阁 +1 位作者 陈祖锡 唐雪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9,83,共4页
对不同垂深、不同位移的大位移井在钻井和下套管过程中的摩阻和扭矩分析表明,采用水基钻井液能够钻成位移小于3000m的大位移井,且可以下入178mm套管;位移大于4000m、且垂深在1000m左右的大位移井,需要使用油基钻井液,且只能下入178mm尾... 对不同垂深、不同位移的大位移井在钻井和下套管过程中的摩阻和扭矩分析表明,采用水基钻井液能够钻成位移小于3000m的大位移井,且可以下入178mm套管;位移大于4000m、且垂深在1000m左右的大位移井,需要使用油基钻井液,且只能下入178mm尾管;位移大于5000m的大位移井,必须使用油基钻井液,178mm套管下入有一定难度,且在垂深较小时,需要使用部分139.7mm钻杆和倒装钻具。分析了不同垂深条件下的大位移井钻井极限,随着井深增加,制约大位移井钻井极限的因素由滑动摩阻转为钻柱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摩阻 扭矩 钻井极限 井深
下载PDF
湿式多片式制动器带排转矩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阎清东 李宏才 《机械》 2001年第6期73-75,共3页
针对一种重型车辆采用的湿式多片式制动器 ,分析研究了其在分离状态下的带排转矩 ,讨论了转速、润滑油温、润滑油流量对带排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湿式多片制动器 带排转矩 汽车
下载PDF
大港油田大位移钻井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7
14
作者 何树山 岳发辉 周明信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08,共5页
针对大港油田大位移井存在的摩阻和扭矩大、轨迹控制难度大、井壁稳定难度大、长裸眼段下套管难度大、井眼净化要求高等技术难点,研究制定了一套大位移水平井钻、完井技术。论述了大位移水平井实施中的井眼轨迹设计技术、导向钻井技术... 针对大港油田大位移井存在的摩阻和扭矩大、轨迹控制难度大、井壁稳定难度大、长裸眼段下套管难度大、井眼净化要求高等技术难点,研究制定了一套大位移水平井钻、完井技术。论述了大位移水平井实施中的井眼轨迹设计技术、导向钻井技术、漂浮下套管技术、高润滑强抑制的优质钻井液技术、摩阻扭矩预测及监测技术等,已钻成的3口大位移水平井的水平位移与垂深比大于2,其中庄海8Ng-H1井的水垂比为2.74,水平段732 m。实践证明,该套技术在大港油田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轨迹控制 摩阻扭矩 漂浮下套管 大港油田
下载PDF
钻柱摩阻扭矩智能实时分析与卡钻趋势预测 被引量:16
15
作者 朱硕 宋先知 +2 位作者 李根生 祝兆鹏 姚学喆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8-435,共8页
钻柱摩阻扭矩的实时分析对提高钻井效率、规避钻井卡钻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摩阻扭矩分析以钻前预测为主,但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的实时分析尚不成熟。针对当前井底钻压扭矩预测不准、钻柱摩阻系数的确定存在盲目性等问题,提出一种钻柱... 钻柱摩阻扭矩的实时分析对提高钻井效率、规避钻井卡钻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摩阻扭矩分析以钻前预测为主,但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的实时分析尚不成熟。针对当前井底钻压扭矩预测不准、钻柱摩阻系数的确定存在盲目性等问题,提出一种钻柱摩阻扭矩智能实时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实时计算井底钻压扭矩,结合摩阻扭矩刚杆模型采用二分法实时反演摩阻系数,准确分析钻柱受力。考虑到钻柱摩阻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表征钻柱卡钻趋势,进一步利用该方法对钻井卡钻趋势进行预测。将该方法应用于现场数据,发现某井钻柱摩阻系数在6 000~6 100 m区间整体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在6 100 m处附近,钻柱摩阻系数从0.35附近陡增至0.75,变化极为剧烈,说明即将发生卡钻。经过对该井的钻井日志查证,该井在6 100 m处附近蹩停顶驱钻具卡死。说明利用该方法对卡钻趋势进行预测具有良好的效果,便于现场实时调整钻井参数,有效规避卡钻风险,提高钻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阻扭矩 摩阻系数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卡钻趋势
下载PDF
考虑齿轮阻滞力矩的变速箱敲击噪声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连生 郝志勇 +1 位作者 郑康 刘功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1-916,941,共7页
为分析变速箱齿轮敲击噪声特性,建立某乘用车手动变速箱齿轮系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计入各齿轮对的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输入轴转速波动,并考虑由齿轮搅油阻力、齿面摩擦力、输出轴与空套齿轮内孔接触面的摩擦力引起的齿轮阻滞力矩作用... 为分析变速箱齿轮敲击噪声特性,建立某乘用车手动变速箱齿轮系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计入各齿轮对的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输入轴转速波动,并考虑由齿轮搅油阻力、齿面摩擦力、输出轴与空套齿轮内孔接触面的摩擦力引起的齿轮阻滞力矩作用,获得上档及自由齿轮对的啮合相对间距、角加速度、动态啮合力及轴承动态载荷,同时与不考虑阻滞力矩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齿轮阻滞力矩的存在,可以改变自由齿轮的运动状态,并且明显减小自由齿轮的啮合接触力.根据在二档工况下获得的变速箱各个轴承动态载荷,计算变速箱壳体结构的振动响应,并利用试验测得结构表面的振动加速度,验证动力学仿真模型中得到的动态特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动变速箱 齿轮敲击噪声 多体动力学 阻滞力矩 振动响应
下载PDF
钻柱拖扭阻力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延强 吕英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0-115,共6页
考虑钻柱主要部分的刚度,对水平井乃至其它井中的整个钻柱的拖扭阻力,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系统的计算模型、方法及其功能与适用范围,并对起下钻及钻进时的大钩载荷、摩阻、水平段长度设计、井身优化等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
关键词 摩擦阻力 扭矩 钻柱 钻具组合
下载PDF
高压含硫产层水平井旋转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实践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俊良 吴先忠 +1 位作者 杨金利 厉元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共5页
磨溪气田的嘉二^2产层属于高压含硫化氢产层,勘探前景广阔,但钻井中易粘卡、易膏侵、易出盐水,钻探难度大。磨005-H15水平井和磨005-H8水平井运用旋转导向技术、摩阻扭距分析技术和针对该地区的聚磺钻井液等技术,安全穿越两层膏盐... 磨溪气田的嘉二^2产层属于高压含硫化氢产层,勘探前景广阔,但钻井中易粘卡、易膏侵、易出盐水,钻探难度大。磨005-H15水平井和磨005-H8水平井运用旋转导向技术、摩阻扭距分析技术和针对该地区的聚磺钻井液等技术,安全穿越两层膏盐层,顺利完成了Ф152小井眼水平段长600~800m的地质导向作业,达到了钻探目的,机械钻速提高26%~92%,钻井周期节省29%-110%。文中介绍了斯伦贝谢旋转导向系统的原理、优点;列出了采用聚磺钻井液体系的技术指标;详细阐述了钻具组合设计的原则,对比分析了安装防磨接头和不安装防磨接头的力学特性,得出了有用的认识。提出了未来使用新型旋转导向系统Exeed和随钻地层压力测量仪(Stetho-Scope)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溪气田 产层 旋转导向 钻井技术 摩阻 扭距 钻井液 随钻测井仪 地层压力 卡钻
下载PDF
湿式离合器对偶片间油气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19
作者 熊钊 苑士华 +1 位作者 吴维 彭增雄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17-123,共7页
湿式离合器高速旋转时内部形成的复杂油气两相流动会对离合器的性能产生影响,因而需要对湿式离合器内的两相流动特性展开研究。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流体体积函数(Volume of fluid,VOF)多相流模型、RNG k-ε湍流模型,建立考虑径向沟槽影... 湿式离合器高速旋转时内部形成的复杂油气两相流动会对离合器的性能产生影响,因而需要对湿式离合器内的两相流动特性展开研究。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流体体积函数(Volume of fluid,VOF)多相流模型、RNG k-ε湍流模型,建立考虑径向沟槽影响的三维湿式离合器对偶片间油气两相流动模型。通过对流动模型中油气两相N-S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获得了湿式离合器对偶片间油气两相流动的流场分布特性,分析沟槽数量和转速对流场中油相分布及带排转矩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式离合器内部的润滑油分布是不均匀的,随沟槽的分布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沟槽处润滑油油液体积分数最大;转速和沟槽数目的增加均会使对偶片间油液体积分数下降,影响湿式离合器内润滑油分布的不均匀性;沟槽总面积不变时,增加沟槽数量能使带排转矩最大值减小,最大转矩对应的转速提前。本研究为湿式离合器内部流场分析和带排转矩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离合器 两相流动 油气分布 带排转矩 对偶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改进的湿式离合器带排转矩模型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立昆 李和言 马彪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0-1275,共6页
基于表面张力和表面波度以及摩擦副不平行度的影响,建立了改进的湿式离合器带排转矩模型。推导了考虑表面张力和表面湿润的摩擦副径向压力分布方程,同时推导了摩擦副不平行度和表面波度影响下的油膜厚度。通过计算研究发现:表面张力、... 基于表面张力和表面波度以及摩擦副不平行度的影响,建立了改进的湿式离合器带排转矩模型。推导了考虑表面张力和表面湿润的摩擦副径向压力分布方程,同时推导了摩擦副不平行度和表面波度影响下的油膜厚度。通过计算研究发现:表面张力、摩擦副不平行度和表面波度均使离合器带排转矩增大,而且不平行程度越大,带排转矩增加越快,而表面波度对带排转矩的影响较小。将改进的模型与原模型和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湿式离合器 带排转矩 表面张力 摩擦副不平行度 表面波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