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元古陡岭群变质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子然 万渝生 +1 位作者 张寿广 魏春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8-159,共12页
河南省淅川县大陡岭至西峡县田关一带分布的陡岭群变质杂岩,由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石组成,主要包括片麻岩、钙硅酸粒岩、斜长角闪岩,夹少量的大理岩、石墨片岩和极少量的石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片麻岩的原岩为一套泥砂质的沉积... 河南省淅川县大陡岭至西峡县田关一带分布的陡岭群变质杂岩,由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石组成,主要包括片麻岩、钙硅酸粒岩、斜长角闪岩,夹少量的大理岩、石墨片岩和极少量的石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片麻岩的原岩为一套泥砂质的沉积碎屑岩,具有后太古沉积岩的组成特点,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透辉石变粒岩的原岩为钙砂质的沉积碎屑岩,但可能与片麻岩有着不同的物源区;斜长角闪岩有明显不同的两种产出状态和不同的两类稀土模式,一类呈夹层状与片麻岩互层产出,总稀土含量较低和不强的轻重稀土分离,原岩为非大洋型的拉斑玄武质火山岩;另一类则呈透境状产出,并具有很高的总稀土含量和强的轻重稀土分离,及明显的Eu负异常,原岩为拉斑玄武质的深成侵入岩。陡岭群变质杂岩有与秦岭群类似的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和时代等特征,形成于非大洋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岭群 变质杂岩 地球化学 岩石地球化学
下载PDF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Granitoids in the Douling Group in the Eastern Qinling 被引量:17
2
作者 ZHANGChengli LIMiao +5 位作者 WANGTao YUANHonglin YANYunxiang LIUXiaoming WANGJianqi LIUY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3-95,共13页
LA-ICPMS U-Pb zircon dating of the Sanpinggou, Gangou and Fengzishan granitoids in the Douling Group of the Eastern Qinling yields ages of 760-685 Ma, which represents a strong tectono-magmatic event in the southern Q... LA-ICPMS U-Pb zircon dating of the Sanpinggou, Gangou and Fengzishan granitoids in the Douling Group of the Eastern Qinling yields ages of 760-685 Ma, which represents a strong tectono-magmatic event in the southern Qinling during the late Neoproterozoic. Geochemical data show that these intrusions have wide compositions ranging from minor gabbros through diorites to granodiorites. They are relatively enriched in LILE, poor in HFSE and strongly depleted in Nb and Ta, displaying affinities of Ⅰ-type granites formed in a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with oceanic subduction. In contrast to granitoids, gabbros and enclaves in the granitoids have higher REE abundances, relatively flat REE patterns, lower LILE, slightly higher HFSE and more depletion in Nb and Ta. All these suggest that the gabbros were form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the upper mantle above the subduction zone and the granitoids by the partial melting of the lower crust. Combined with regional geological data, the subduction-related granitoids in the Douling Group, together with the Tuwushan A-type granite with an age of 725 Ma and contemporaneous basic dikes in the Wudang Block, provide evidence for local subduction of oceanic basins between different blocks during the rifting in the Southern Qinling in the Neoproterozoic. Thus, the coexistences of various magmatic rocks formed in different tectonic environments indicate a complicated tectonic evolution and variety of tectonic frameworks in the Qinling area in the Neoproterozo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ITOIDS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GEOCHEMISTRY douling group Eastern Qinling
下载PDF
从Pb同位素组成特征论东秦岭陡岭块体的构造归属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宏飞 欧阳建平 +2 位作者 凌文黎 周炼 许继锋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87-490,共4页
针对目前关于东秦岭造山带中陡岭块体在构造归属上尚存在的不同意见,对该块体中的陡岭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侵入于该群中的新元古代花岗岩类长石Pb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北秦岭块体中的秦岭群变质杂岩和侵入于... 针对目前关于东秦岭造山带中陡岭块体在构造归属上尚存在的不同意见,对该块体中的陡岭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侵入于该群中的新元古代花岗岩类长石Pb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北秦岭块体中的秦岭群变质杂岩和侵入于秦岭群中的新元古代花岗岩类长石Pb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表明,陡岭块体以低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为特征,而秦岭群变质杂岩和其中的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则以高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为特征,两者在Pb同位素组成特征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此否定了陡岭群变质杂岩来自于秦岭群分离的一个岩块的认识.在构造归属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岭群 构造归属 东秦岭 块体 造山带 铅同位素
下载PDF
东秦岭地区秦岭群与陡岭群关系判断及构造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健 余学中 薛春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5,共11页
位于东秦岭造山带商南—丹凤断裂带两侧的秦岭群与陡岭群之间的相关关系历来存在较大争议。它们是否属于同一块体,或者什么时候属于同一块体,又在什么时候裂解分开,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认识。依据东秦岭地区1∶5万航空放... 位于东秦岭造山带商南—丹凤断裂带两侧的秦岭群与陡岭群之间的相关关系历来存在较大争议。它们是否属于同一块体,或者什么时候属于同一块体,又在什么时候裂解分开,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认识。依据东秦岭地区1∶5万航空放射性资料和航空磁测资料分析认为:秦岭群以较平静的负磁场背景为主,对应航放总道及钍道为偏高场;而陡岭群则以磁异常幅值较大的正磁场为特征,对应航放总道及钍道为偏低场。综合东秦岭地区地震测深速度与视电阻率剖面分析结果研究认为,秦岭群的原岩组成以碳酸岩、泥质岩为主,形成于稳定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而陡岭群的原岩组成以基性岩为主,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不少学者认为太古宙时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为一个统一陆块,秦岭群与陡岭群形成于2 000 Ma以前,但并没有给出太古宙统一板块的具体分裂时间。本研究推断至少在早元古代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已经发生分离,并且它们之间可能已有大洋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群 陡岭群 航空物探 地震测深速度 视电阻率
下载PDF
福建晚中生代兜岭群时代与区域地层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向东 李晓敏 张文慧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4期561-566,共6页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广布的陆相火山盆地沉积,由于海相生物化石的匮乏造成与层型地区对比的困难,长期以来该地层时代仅笼统被认为属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通过岩石组合、构造层和沉积构造环境的综合对比,确立闽西地区的兜岭群与闽东地区...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广布的陆相火山盆地沉积,由于海相生物化石的匮乏造成与层型地区对比的困难,长期以来该地层时代仅笼统被认为属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通过岩石组合、构造层和沉积构造环境的综合对比,确立闽西地区的兜岭群与闽东地区南园群、浙西建德群可以对比,构造不整合面代表区域上由挤压向拉张构造背景转化的相对等时界面。兜岭群的植物群Cupressinocladus--Brachyphyl-lum组合可能与北方的Ruffordia--Onychiopsis植物组合大体相当,叶肢介、介形类、腹足类和双壳类等化石与浙江早白垩世建德生物群、北方的热河生物群均可以对比,时代应为早白垩世欧特里夫期—阿普特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兜岭群 地层划分与对比 时代 福建
下载PDF
陕西镇安杨泗钼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6
作者 李金钱 王小朗 陈元 《陕西地质》 2022年第2期51-55,共5页
陕西镇安杨泗钼矿位于四海坪岩体北缘,赋存于古元古界陡岭岩群与四海坪岩体的外接触带。通过野外勘查、测试分析和综合研究,在研究区内共圈定4条钼矿体,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辉钼矿石;该钼矿床受构造-岩浆作用控制明显,含矿热液沿导... 陕西镇安杨泗钼矿位于四海坪岩体北缘,赋存于古元古界陡岭岩群与四海坪岩体的外接触带。通过野外勘查、测试分析和综合研究,在研究区内共圈定4条钼矿体,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辉钼矿石;该钼矿床受构造-岩浆作用控制明显,含矿热液沿导矿构造迁移并富集成矿,为该地区进一步(分析)寻找同类钼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泗钼矿 矿体特征 陡岭岩群 石英脉型 成矿模式
下载PDF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代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罗修泉 李佩贤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2-247,共6页
本文采用界线层型标定地层界线的方法,以河北滦平县井上-大店子和大北沟两界线层型剖面的生物地层研究结果,确定我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在大北沟组与大店子组之间,对滦平县热河群下部及其下伏岩层中的火山岩层进行40Ar/3... 本文采用界线层型标定地层界线的方法,以河北滦平县井上-大店子和大北沟两界线层型剖面的生物地层研究结果,确定我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在大北沟组与大店子组之间,对滦平县热河群下部及其下伏岩层中的火山岩层进行40Ar/39Ar法年代学研究,并推定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龄为140±1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白垩系 地层界线 氩同位素测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