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与单排固定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疗效对比及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谭宇 张俊 +2 位作者 王力 张年春 刘昆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7期3321-3325,共5页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和单排固定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疗效,并分析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和单排固定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疗效,并分析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n=97,接受单排固定治疗)和B组(n=103,接受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疼痛、肩关节功能情况、肩关节活动度及术后早期再撕裂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B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A组,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ASES)评分高于A组(P<0.05)。术后6个月,B组前屈、外展、体侧外旋角度大于A组(P<0.05)。B组的术后早期再撕裂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发生与糖尿病史、撕裂大小、吸烟史、年龄、术前肌肉质量、性别、脂肪浸润、注射皮质类固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性别为男性、吸烟史、糖尿病史、撕裂大小为巨大型再撕裂、脂肪浸润、注射皮质类固醇是术后早期再撕裂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肩袖全层撕裂,可更好的减轻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此外,糖尿病史、脂肪浸润、吸烟史、高龄、撕裂大小为巨大型再撕裂、男性、注射皮质类固醇等是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排缝合桥固定 单排固定 肩袖 撕裂 疗效 术后早期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与单排固定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丁泓浩 谢晓亮 桂云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0期49-52,共4页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与单排固定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水电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型肩袖撕裂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接受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双排组,接...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与单排固定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水电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型肩袖撕裂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接受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双排组,接受肩关节镜下单排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单排组。比较两组的肩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再撕裂发生率与治疗满意度。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双排组大于单排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Fugl-Meyer量表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双排组高于单排组(P<0.05)。双排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再撕裂发生率均低于单排组(P<0.05)。双排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单排组(P<0.05)。结论对于中型肩袖撕裂患者的治疗,以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与单排固定治疗均可获得不错的效果,但前者会更明显地增大肩关节活动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减少了术后肩关节再撕裂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肩袖撕裂 肩关节镜 双排缝合桥固定 单排固定 肩关节活动度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肩袖撕裂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伟 宁仁德 +3 位作者 方闰 郑瀚林 陶训勋 潘良春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408-1412,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肩袖撕裂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肩袖撕裂损伤患者(均为中型和大型撕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选取传统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观察组选取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肩袖撕裂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肩袖撕裂损伤患者(均为中型和大型撕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选取传统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观察组选取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分析术前1 d、术后2周疼痛和肩关节功能相关评分以及肩袖再撕裂概率等。结果术前1 d,2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rating scale,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2组VAS评分低于术前1 d,UCLA评分高于术前1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2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2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术前1 d,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恢复时间与患手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肩袖再撕裂、关节僵硬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肩袖撕裂选取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修复治疗,肩关节功能改善显著,活动度增大,避免再撕裂情况发生,其具有操作简便优势,在临床治疗中适应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套损伤 关节镜 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
下载PDF
双排锚钉缝线桥与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国印 王永强 +2 位作者 柏天婷 陈建民 吕德珍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464-469,共6页
目的比较双排锚钉缝线桥(doublerowanchorsuturebridge,DRA-SB)与钢板固定(platefixation,PF)治疗肱骨大结节(humerus greater tubercle,HG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HG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 目的比较双排锚钉缝线桥(doublerowanchorsuturebridge,DRA-SB)与钢板固定(platefixation,PF)治疗肱骨大结节(humerus greater tubercle,HG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HG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DRA-SB组(n=22)和PF组(n=26)。DRA-SB组采用内排联合外排锚钉的缝线桥固定,PF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根据影像学检查和临床功能评估HGT位移、骨折愈合和并发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静息痛和活动痛,应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cican shoulderand elbowsurgeons scale,ASES)评估肩关节功能,应用量角器测量肩关节最大活动度(range ofmotion,ROM)。结果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住院和术后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RA-SB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短于PF组(P<0.05);DRA-SB组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上均明显优于PF组(P均<0.05);DRA-SB组术后HGT位移较PF组增加(P<0.05)。两组术前肩关节静息痛VAS、活动痛VAS和肩关节功能ASE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肩关节静息痛VAS、活动痛VAS和肩关节功能ASES均明显优于术前(P均<0.05),但术后两组间静息痛VAS和活动痛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DRA-SB组术后肩关节功能ASES明显高于PF组(P<0.05),DRA-SB组在前屈和外展活动时,其最大ROM优于PF组(P<0.05)。结论DRA-SB和PF固定均是治疗HGT骨折的有效方法,但DRA-SB在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上更具优势,同时也避免二次手术取出,临床接受度较高,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大结节 骨折 双排锚钉缝线桥 钢板固定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5
作者 陆英超 陈向阳 +2 位作者 冯硕 袁斌 陆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2120-2124,共5页
目的:对比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锁定钢板内固定后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4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分为A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35)和B组(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n=39)。对比... 目的:对比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锁定钢板内固定后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4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分为A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35)和B组(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n=39)。对比两组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功能评分(UCLA)、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B组术后VAS评分较A组更低,ASES、UCLA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后伸、前屈、外展、内收活动度大于A组(P<0.05)。结论: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相比,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手术时间偏长,但其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扩大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 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 关节镜 锁定钢板内固定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