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坑肥槽回填土渗透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熊柱红 王子沁 +1 位作者 郭亮 何肖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1年第6期52-57,共6页
暴雨容易造成建筑地下室上浮,工程实践与分析表明,基坑肥槽回填土的强渗透性是造成地下室外水位短期急剧上升并导致地下室上浮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5个项目共30个试点的双环注水原位试验测试了肥槽回填土的渗透性,根据试验数据以及... 暴雨容易造成建筑地下室上浮,工程实践与分析表明,基坑肥槽回填土的强渗透性是造成地下室外水位短期急剧上升并导致地下室上浮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5个项目共30个试点的双环注水原位试验测试了肥槽回填土的渗透性,根据试验数据以及土层性质分析了建渣含量、土层粒径、密实度、含水量等因素对肥槽回填土渗透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肥槽回填土具有材料不均匀、不密实、含渣率高、渗透性强的特点,在建筑使用过程中易造成室外散水沉降、室外管线断裂等工程问题,甚至引起地下室上浮事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此类工程问题及事故。本文试验数据可为四川地区肥槽回填土渗透系数的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槽 回填土 渗透系数 双环法
下载PDF
单环水平双向腺体蒂法乳房缩小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传斗 曲梅 曲晓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单环切口乳房缩小术对于轻、中度乳房肥大的治疗效果,筛选一种减少切口猫耳和瘢痕的较佳手术方式。方法:自2006年10月~2011年5月,对24例轻、中度乳房肥大患者行单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沿乳晕外侧缘做一圆形切口,皮下剥离至乳... 目的:探讨单环切口乳房缩小术对于轻、中度乳房肥大的治疗效果,筛选一种减少切口猫耳和瘢痕的较佳手术方式。方法:自2006年10月~2011年5月,对24例轻、中度乳房肥大患者行单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沿乳晕外侧缘做一圆形切口,皮下剥离至乳腺边缘使乳腺脱套,依据乳房的肥大程度选择乳腺切除方式,然后将剩余腺体塑形,乳晕切口分层缝合。结果:全部病例矫正效果良好,外形满意;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皱褶,无明显瘢痕。结论:该术式较双环法操作更简便,切口更隐蔽,对轻、中度乳房肥大是一种较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肥大 乳房缩小 单环法 双环法
下载PDF
双环法测渗透系数在小白杨项目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明强 袁淮中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S01期91-93,共3页
土石坝黏性土填筑施工碾压压实后,需要测定其渗透系数,若采用室内变水头渗透试验很难准确测出现场实际黏土心墙料填筑压实后的渗透系数。介绍了用双环法能准确测定黏土心墙料填筑压实后的渗透系数的基本原理、试验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 土石坝黏性土填筑施工碾压压实后,需要测定其渗透系数,若采用室内变水头渗透试验很难准确测出现场实际黏土心墙料填筑压实后的渗透系数。介绍了用双环法能准确测定黏土心墙料填筑压实后的渗透系数的基本原理、试验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以及试验时的注意事项,用双环法测定黏土心墙料原位渗透系数的方法在小白杨水库土石坝工程黏性土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实践表明:用双环法能准确地测出填筑碾压压实后的黏土心墙料的渗透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原位渗透试验 双环法 小白杨水库
下载PDF
末端并联AT牵引网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鑫鑫 解绍锋 +1 位作者 马庆安 南晓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8,共5页
我国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中普遍采用AT供电方式。为合理设置AT段长度,降低牵引网电压损失的整体水平,首先对末端并联牵引网的电流分布规律进行了理论推导,利用AT牵引网等效电路计算其等值阻抗;然后采用双回路法和切面法,对同一供电臂有... 我国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中普遍采用AT供电方式。为合理设置AT段长度,降低牵引网电压损失的整体水平,首先对末端并联牵引网的电流分布规律进行了理论推导,利用AT牵引网等效电路计算其等值阻抗;然后采用双回路法和切面法,对同一供电臂有多辆机车时任意一点的牵引网电压损失进行计算,并给出通用计算公式;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其影响牵引网电压损失的因素。仿真结果表明,两个AT段线路中第1个AT段长度约为线路长度的0.6倍时牵引网电压损失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损失 新AT模式 等效电路法 双回路法 切面法
下载PDF
现代斩波串级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5
作者 王美蕴 《电子技术(上海)》 2020年第3期39-41,共3页
基于现代斩波串级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串级调速系统的动态框图。由工程设计法对双闭环控制系统中的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进行计算,同时对主电路中的各种电子元器件进行选择。建立仿真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对现代斩... 基于现代斩波串级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串级调速系统的动态框图。由工程设计法对双闭环控制系统中的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进行计算,同时对主电路中的各种电子元器件进行选择。建立仿真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对现代斩波串级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来对系统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现代斩波串级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工程 现代斩波串级调速 双闭环 工程设计法
原文传递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梦轩 范栋琦 金成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0年第1期64-7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策略采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电压外环采用PR控制器,电流内环采用P控制器),并且加入了低频纹波控制环节,使得装置能够在输出低频工况下正常运行,克服了传统控...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策略采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电压外环采用PR控制器,电流内环采用P控制器),并且加入了低频纹波控制环节,使得装置能够在输出低频工况下正常运行,克服了传统控制方法的装置在低频工况下无法正常运行的缺陷。当电网电压发生电压跌落或骤升等故障时,可以利用本文提出的电压补偿控制进行电压补偿,以提高电网电能质量。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低频纹波抑制 电压补偿控制策略 电压跌落或骤升
下载PDF
改良Lejour法在乳房下垂整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娜 易茂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20-23,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Lejour法在乳房下垂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在笔者医院诊治的120例乳房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予以改良Lejour法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双环法治疗。术后随访... 目的:探究改良Lejour法在乳房下垂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在笔者医院诊治的120例乳房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予以改良Lejour法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双环法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乳晕直径、温哥华瘢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情感方面、社会方面及生理领域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乳晕直径、温哥华瘢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乳房形态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乳头乳晕感觉评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房下垂患者行改良Lejour法的疗效更为理想,有助于改善乳房形态,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和乳房外观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下垂 乳房缩小术 Lejour法 传统双环法 乳房形态 生活质量 疗效比较
下载PDF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三角波辅助控制策略 被引量:9
8
作者 马海啸 叶海云 龚春英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1,共8页
针对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常用的控制方法或者属于开环控制,或者需要大量繁琐的计算,不适用于对动静态性能要求较高的中高频逆变场合这一缺点,提出一种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三角波辅助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依据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原理,通过对... 针对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常用的控制方法或者属于开环控制,或者需要大量繁琐的计算,不适用于对动静态性能要求较高的中高频逆变场合这一缺点,提出一种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三角波辅助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依据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原理,通过对三相四桥臂逆变电路建立电压电流方程,推导三相输出电压对称所需要的条件,从而发现三角波在各相桥臂的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前三相桥臂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在调制信号中注入三角波,使得调制比可以大于1,提高了逆变器的直流电压利用率;第四桥臂则利用构造出的三角波作为调制信号进行PWM控制,确保逆变器在不平衡负载条件下输出电压对称。设计一台6 k VA原理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 三角波 双闭环控制 对称分量法 零序谐波
下载PDF
基于SVPWM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7
9
作者 董圣英 孙淑红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18期188-191,共4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复杂、模型非线性从而导致难以控制的问题,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和SVPWM算法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设计了一种基于SVPWM的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新模型,给出各子模块的具体设计模型。对"积...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复杂、模型非线性从而导致难以控制的问题,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和SVPWM算法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设计了一种基于SVPWM的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新模型,给出各子模块的具体设计模型。对"积分斜率法"产生三角波脉冲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实际PMSM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双环控制系统 积分斜率法
下载PDF
“双环三控法”在煤层气井智能排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秀萍 梅永贵 +4 位作者 陈勇智 郭简 刘国伟 连小华 樊梅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8-52,共5页
目前煤层气井的排采主要依靠人工调节控制来完成,这使得在产水、产气初期很容易对气井控制不及时,造成应力闭合、煤粉堵塞、地层气锁等伤害,从而影响气井产量。为此,针对煤层气井排水采气周期长、临界解吸压力不易控制、液面波动对气量... 目前煤层气井的排采主要依靠人工调节控制来完成,这使得在产水、产气初期很容易对气井控制不及时,造成应力闭合、煤粉堵塞、地层气锁等伤害,从而影响气井产量。为此,针对煤层气井排水采气周期长、临界解吸压力不易控制、液面波动对气量影响大等排采难点,提出了"双环三控法"排采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以控制动液面为核心,通过对套管压力、流动压力的双闭环控制以及控降液、控流压及控套压等3种控制策略,实现了煤层气井从降液、解吸至产气等不同阶段的智能排采控制。进而基于经典的"双环三控法"控制原理(以变频控制技术为主),采用现代ARM控制技术,研发了一套煤层气井智能排采控制装置,实现了对煤层气井井底流压和井口套压的双闭环控制。在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2×10~8 m^3煤层气产能建设中的应用效果表明,运用该控制系统,排采设备能够在不同的排采阶段自动实现智能调整参数和安全生产,节约了劳动力资源,降低了煤层气井排采成本,使煤层气勘探开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和安全化,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智能排采 双环三控 动液面 套压 流压 变频 ARM控制
下载PDF
斩波串级调速系统建模与双闭环控制仿真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军伟 王兵树 姜萍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7-981,共5页
考虑到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非线性给系统建模带来的困难,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对主回路各参量基本输入输出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主回路的简化数学模型及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动态模型,并采用"模最佳"原则和"谐振峰值Mr最小&q... 考虑到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非线性给系统建模带来的困难,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对主回路各参量基本输入输出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主回路的简化数学模型及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动态模型,并采用"模最佳"原则和"谐振峰值Mr最小"准则分别设计了相应的电流环和转速环,最后使用Simulink软件搭建了加入双闭环后的仿真模型给以验证。从仿真结果看出加入双闭环后的系统动态性能有很大改善,而且控制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同时也验证了系统建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斩波串级调速 系统建模 占空比 双闭环 状态平均法
下载PDF
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方法的改进及其仿真 被引量:5
12
作者 卢健康 王泽锋 《系统仿真技术》 2010年第1期29-32,58,共5页
工程设计方法是双闭环调速系统最常用的设计方法。但在更高性能要求时则需要更好的设计方法。为此对电流环的结构与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且把用改进方法所设计的系统性能指标与用工程设计方法设计的指标进行了比较。通过对2种不同方法... 工程设计方法是双闭环调速系统最常用的设计方法。但在更高性能要求时则需要更好的设计方法。为此对电流环的结构与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且把用改进方法所设计的系统性能指标与用工程设计方法设计的指标进行了比较。通过对2种不同方法设计结果的计算机仿真分析,验证了改进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闭环调速系统 工程设计法 最平幅频法 电流环
下载PDF
双闭环调速系统工程设计方法的数字仿真
13
作者 文亚凤 《现代电力》 2000年第1期76-81,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的简化处理给系统带来的影响,对最常用的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的推导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以验证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的系统能否达到要求的性能指标,从中找出推导过程中被忽略的细节部分... 为了深入研究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的简化处理给系统带来的影响,对最常用的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的推导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以验证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的系统能否达到要求的性能指标,从中找出推导过程中被忽略的细节部分对调速系统的影响,并进一步完善工程设计方法,减小工程设计与实际之间的差距,设计出真正的最佳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调速系统 工程设计方法 数字仿真 直流电机
下载PDF
铸造SAF2906超级双相不锈钢耐晶间腐蚀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钦娟 刘东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2-58,共7页
研究了铸造SAF2906超级双相不锈钢在850℃敏化不同时间的微观组织,通过研究扫描速率、介质成分和介质温度优化了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得出DL-EPR评价SAF2906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最优条件为:溶液介质1. 0 mol/L HCl+2. 0 mol... 研究了铸造SAF2906超级双相不锈钢在850℃敏化不同时间的微观组织,通过研究扫描速率、介质成分和介质温度优化了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得出DL-EPR评价SAF2906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最优条件为:溶液介质1. 0 mol/L HCl+2. 0 mol/L H2SO4,溶液温度为30℃,扫描速率为1 m V/s。并用该优化方法,研究了SAF2906双相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敏化时间延长,σ相含量增多,晶间腐蚀敏感性也随之增加。通过对比不同敏化温度下SAF2906钢的腐蚀形貌,验证了DLEPR评价铸造SAF2906钢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 敏化 晶间腐蚀
原文传递
直驱式容积控制电液伺服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樊生文 郑凯元 +1 位作者 王泽庭 牛元泰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0-64,共5页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直驱式容积控制电液伺服系统融合了交流伺服技术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基于双闭环矢量控制算法实现了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转速环、电流环控制,最终实现了电液系统的位置环控制。研制了1台用于焦炭厂的5 000 N...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直驱式容积控制电液伺服系统融合了交流伺服技术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基于双闭环矢量控制算法实现了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转速环、电流环控制,最终实现了电液系统的位置环控制。研制了1台用于焦炭厂的5 000 N·m阀门控制电液伺服系统。提出了位置环参数自适应的方法,有效地改善了阀门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永磁同步电机设计的阀门控制系统运行可靠、快速性好,控制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伺服系统 双闭环空间矢量控制 工程设计法 电液伺服
下载PDF
乳房下垂矫正的手术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邹佳 王晶晶 +5 位作者 唐枭伟 宋辉 蔡薇 李磊 戈成旺 沈干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乳房下垂矫正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至2019年进行乳房下垂手术矫正的46例患者(共92侧乳房),采用改良双环法20例(A组)、Lejour法26例(B组)。术后随访3~12个月,测量各组患者术后乳晕直径,对瘢痕和乳房形态进行评分,并记... 目的探讨乳房下垂矫正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至2019年进行乳房下垂手术矫正的46例患者(共92侧乳房),采用改良双环法20例(A组)、Lejour法26例(B组)。术后随访3~12个月,测量各组患者术后乳晕直径,对瘢痕和乳房形态进行评分,并记录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术后乳晕直径、温哥华瘢痕评分以及乳房形态评分均优于A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重度乳房下垂患者采用Lejour法效果优于改良双环法;对于部分无法接受纵向疤痕的病例,可考虑选用双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下垂 改良双环法 Lejour法
下载PDF
低铬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测试方法及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查小琴 王小华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1年第12期741-743,共3页
研究了爆炸复合板复层06Cr13R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测试方法及性能。结果表明:电化学动电位扫描法(双环EPR法)适合用于爆炸复合板复层06Cr13R低铬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检测,其试验结果与草酸电解侵蚀法对应较好;06C... 研究了爆炸复合板复层06Cr13R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测试方法及性能。结果表明:电化学动电位扫描法(双环EPR法)适合用于爆炸复合板复层06Cr13R低铬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检测,其试验结果与草酸电解侵蚀法对应较好;06Cr13R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与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不同,其晶间腐蚀敏感性出现在910℃正火处理后,甚至强制吹风急冷条件下也无法避免,而经过800℃退火处理后,其晶间腐蚀敏感性可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6Cr13R低铬铁素体不锈钢 晶间腐蚀敏感性 草酸电解侵蚀法 电化学动电位扫描法
下载PDF
基于双滞环的铅酸蓄电池组并联充放电控制
18
作者 于艇 李吉生 李彬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10期46-50,共5页
铅酸蓄电池组并联充放电过程中,面临单体性能差异导致的充放电不均衡问题,进而影响了电池组整体性能和寿命。对此,研究基于双滞环的铅酸蓄电池组并联充放电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铅酸蓄电池组并联充放电工作状态,建立铅酸蓄电池组工... 铅酸蓄电池组并联充放电过程中,面临单体性能差异导致的充放电不均衡问题,进而影响了电池组整体性能和寿命。对此,研究基于双滞环的铅酸蓄电池组并联充放电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铅酸蓄电池组并联充放电工作状态,建立铅酸蓄电池组工作等效模型;然后,将识别出的扰动因素作为传递函数的输入变量,从而确定扰动变量的传递函数;最后,基于双滞环技术原理,分解扰动变量进行误差弥补,实现铅酸蓄电池组并联充放电工作的均衡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以某直流系统中退运的铅酸蓄电池组作为测试对象,在所设计方法应用后,可以实现单组电池在并联充放电过程中的额定电压控制,有效保证其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组 双滞环技术 并联方式 充放电状态 控制方法
下载PDF
户用逆变电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诗程 苏建徽 +1 位作者 余世杰 沈玉樑 《电源技术应用》 2002年第6期39-41,284,共4页
分析、设计了一种以Intel80C196MC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的风能、光能互补应用的户用逆变电源系统。系统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对蓄电池充电,逆变器采用电流和电压双闭环调节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有效抑制了系统的超调,实现稳态输出... 分析、设计了一种以Intel80C196MC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的风能、光能互补应用的户用逆变电源系统。系统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对蓄电池充电,逆变器采用电流和电压双闭环调节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有效抑制了系统的超调,实现稳态输出无静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用逆变电源系统 设计 微控制器 双闭环调节方式
下载PDF
VCE身份证动态模型部件特性快速自动修正方法
20
作者 邹泽龙 黄金泉 +2 位作者 周鑫 周文祥 鲁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7-512,共16页
为实现模型部件特性快速自动修正的工程需求,提出一种针对身份证模型部件特性的增强型自动修正策略,以稳态试车数据为输入,依据可测传感器组合,分析选取合适的特性修正系数组合,并耦合个体试车数据对共同工作方程进行设计,利用多点修模... 为实现模型部件特性快速自动修正的工程需求,提出一种针对身份证模型部件特性的增强型自动修正策略,以稳态试车数据为输入,依据可测传感器组合,分析选取合适的特性修正系数组合,并耦合个体试车数据对共同工作方程进行设计,利用多点修模的双环策略快速自动修正部件特性,实现某型变循环发动机身份证模型的快速自动修正。采取逆流路扰动及Newton-Raphson迭代阻尼系数自调整法和特性图外插保护逻辑等方法提高算法的运行速率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修正后模型输出最大误差小于0.1%,在2.10 GHz处理器的计算机上单、双涵道模式与常规部件级模型相比,耗时减少98.6%以上,所修正后模型可用于控制律设计以及为确定发动机当前真实状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循环发动机 增强型模型快速自动修正策略 多点修模的双环策略 Newton-Raphson迭代阻尼系数自调整 身份证动态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