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随机振动隔离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段红杰 陶浩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82,共4页
以1/4车体的垂向振动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垂向振动模型,导出在白噪声输入情况下系统随机响应方差及最优阻尼比的解析式。分析隔振系统动力参数对响应方差的影响,应用MATLAB软件对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比较,优化... 以1/4车体的垂向振动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垂向振动模型,导出在白噪声输入情况下系统随机响应方差及最优阻尼比的解析式。分析隔振系统动力参数对响应方差的影响,应用MATLAB软件对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比较,优化得出系统的最优阻尼比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汽车 双层隔振 响应方差 最优阻尼比
下载PDF
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简谐振动隔离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段红杰 宋学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3,共3页
对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简谐振动隔离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含Ruzicka隔振器的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垂向振动模型,推导出隔振系统的绝对传递率公式。分析隔振系统动力参数对传递率的影响,应用MATLAB软件对双层隔振系统进行参数优化,确定了... 对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简谐振动隔离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含Ruzicka隔振器的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垂向振动模型,推导出隔振系统的绝对传递率公式。分析隔振系统动力参数对传递率的影响,应用MATLAB软件对双层隔振系统进行参数优化,确定了系统的最优阻尼比。结果表明:含Ruzicka隔振器的双层隔振系统隔振效果优于简单双层隔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双层隔振 传递率 最优阻尼比
下载PDF
电动汽车三合一驱动系统振动噪声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巨广 马登政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25,共6页
为改善电动汽车三合一驱动系统中电机控制器的运行环境和总成的振动噪声,在总成振动噪声特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提出控制器隔振的优化措施。首先,通过电磁力仿真和阶次跟踪定理分析总成中永磁同步电机和减速器的振动噪... 为改善电动汽车三合一驱动系统中电机控制器的运行环境和总成的振动噪声,在总成振动噪声特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提出控制器隔振的优化措施。首先,通过电磁力仿真和阶次跟踪定理分析总成中永磁同步电机和减速器的振动噪声特性;然后,结合工况传递路径的分析方法,确定三合一驱动系统中电机控制器主要振动激励源及其传递路径,并提出增加双层隔振系统的优化方案;最后,对隔振前、后的驱动总成进行振动噪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机控制器隔振方案对控制器工作环境和总成振动噪声性能的改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合一驱动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 阶次跟踪 工况传递路径 双层隔振系统
下载PDF
弹性限位器对双层隔振装置抗冲击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炳杰 沈建平 王志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75,共4页
对于采用隔振装置的设备,在一定冲击作用下,设备的相对位移响应较大,可能超过了设备外接管路的变形能力,甚至超过了隔振器本身的变形范围。因此,在保证设备加速度响应的前提下,须在隔振装置中使用限位器以限制设备和隔振器的最大相对位... 对于采用隔振装置的设备,在一定冲击作用下,设备的相对位移响应较大,可能超过了设备外接管路的变形能力,甚至超过了隔振器本身的变形范围。因此,在保证设备加速度响应的前提下,须在隔振装置中使用限位器以限制设备和隔振器的最大相对位移。以带有弹性某双层隔振装置的设备为研究对象,以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限位器,采用直接积分法计算并分析上、下层限位器本身以及上、下层限位器参数(刚度、间隙)的变化对隔振装置的影响,最后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并用于指导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弹性限位器 双层隔振装置 刚度 间隙 抗冲击性能
下载PDF
子系统参数对双层隔振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俊 闫兵 +2 位作者 董大伟 鲁志文 王媛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6,共7页
为了研究子系统参数对双层隔振主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规律,将系统抽象为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推导了系统动力放大系数(振幅比)和无量纲固有频率(固有频率比)解析式以及振型和解耦度与子系统质量比和刚度比的关系式,进而研究了子系统质量比... 为了研究子系统参数对双层隔振主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规律,将系统抽象为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推导了系统动力放大系数(振幅比)和无量纲固有频率(固有频率比)解析式以及振型和解耦度与子系统质量比和刚度比的关系式,进而研究了子系统质量比和固有频率比对双层隔振主系统固有特性(固有频率、解耦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含多个子系统的内燃动车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仿真计算了空冷子系统的质量和刚度对双层隔振12自由度主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对双层隔振系统子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系统 双层隔振系统 固有特性 动力包
下载PDF
车下设备与车体接口双层隔振系统隔振参数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黄雪飞 于金朋 +1 位作者 张丽博 张立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3期67-72,共6页
合理的隔振参数选择对于有效避免车体及附属设备的耦合共振至关重要。以某动车组车下吊挂设备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得出安装架、设备和风机的隔振器动刚度值,并建立安装架、设备和风机的静平衡方程,得到隔振器的静刚度值,并对选取的静刚... 合理的隔振参数选择对于有效避免车体及附属设备的耦合共振至关重要。以某动车组车下吊挂设备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得出安装架、设备和风机的隔振器动刚度值,并建立安装架、设备和风机的静平衡方程,得到隔振器的静刚度值,并对选取的静刚度值进行了静平衡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隔振参数均能满足车体—设备的隔振需求。并对车体—设备主要部件进行模态匹配分析,结果表明车体—设备隔振器参数设计能够使设备部件之间以及与车体间不发生耦合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速列车 车下设备 双层隔振系统 隔振参数
下载PDF
基于柔性基础的双层隔振系统概率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毛为民 朱石坚 张振中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56,共5页
对基于柔性基础的双层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了传递到基础的功率流,并用概率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功率流对隔振系统给定参数的灵敏度,为双层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功率流 概率灵敏度分析 双层隔振系统
下载PDF
精密机床的模糊PID主动隔振系统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胡均平 郑聪 +2 位作者 李科军 刘成沛 胡骞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4期193-197,218,共6页
针对外界振动影响精密机床加工精度的问题,在二级隔振系统的基础上,采用超磁致伸缩作动器作为执行机构,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根据精密机床的加工工况复杂多变的特点,提出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对机床的振动干扰进行主动控制。通过MATLAB... 针对外界振动影响精密机床加工精度的问题,在二级隔振系统的基础上,采用超磁致伸缩作动器作为执行机构,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根据精密机床的加工工况复杂多变的特点,提出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对机床的振动干扰进行主动控制。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隔振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比较被动隔振、采用PID控制和引入模糊PID控制时的隔振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主动隔振系统具有更好的隔振效果,其相对被动隔振的稳定时间短,对低频干扰信号的隔离效果好;相对PID控制对系统参数变化的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精密机床 二级隔振系统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 模糊PID控制 仿真
下载PDF
考虑机组弹性的双层隔振系统刚度匹配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宋世哲 黄燕 +1 位作者 董大伟 闫兵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4,共9页
为解决柴油发电机组对不同类型和功率发电机的连接套与隔振系统刚度匹配问题,提出以广义弹性力做功为基础的能量解耦法来量化刚度匹配对双层隔振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基于某内燃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建立3自由度和18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进... 为解决柴油发电机组对不同类型和功率发电机的连接套与隔振系统刚度匹配问题,提出以广义弹性力做功为基础的能量解耦法来量化刚度匹配对双层隔振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基于某内燃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建立3自由度和18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自由度模型能够反映系统耦合的主要特点,机组弹性模态频率与低阶刚体振动模态频率比大于2.96时可以降低刚体振动对弹性模态的影响;考虑惯性耦合和弹性耦合后,18自由度模型对应的频率比应大于4.10才可以显著降低该振动耦合.同一柴油机匹配不同惯性参数的发电机,均可参考小惯性参数发电机隔振设计时对应的频率比和刚度比进行双层隔振系统刚度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双层隔振系统 刚度匹配 固有特性 内燃动力总成
下载PDF
柔性双层隔振系统振动能量解耦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世哲 董大伟 +3 位作者 黄燕 徐昉晖 张伟 闫兵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4-313,共10页
为解决难以利用能量解耦法设计柔性双层隔振系统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表示柔性设备和中间质量弹性模态特点的多自由度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采用广义弹性力对柔性隔振系统进行解耦的方法,并推广到柔性结构中;以某内燃动车动力总成双层隔... 为解决难以利用能量解耦法设计柔性双层隔振系统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表示柔性设备和中间质量弹性模态特点的多自由度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采用广义弹性力对柔性隔振系统进行解耦的方法,并推广到柔性结构中;以某内燃动车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为例,基于所提方法探讨了构架弹性模态下刚体振动与弹性振动的耦合情况;最后通过振动实验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机组一级隔振系统垂向频率从12 Hz降低到8 Hz后,系统所有模态频率均得到不同幅度的下降,前两阶刚体振动模态频率下降最明显,分别下降50.00%和49.98%;构架弹性模态频率比机组弹性模态频率更低,影响更大,构架弹性模态频率下降8.32%,机组弹性模态频率下降0.80%;在构架弹性振动模态振动中,构架弹性振动能量所占比例提高14.88%,刚体振动能量所占比例降低90.64%,降低一级隔振系统垂向频率能够提高振动解耦效果,减少振动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双层隔振系统 振动解耦 隔振设计 动力总成
下载PDF
内燃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弹性模态匹配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世哲 董大伟 +2 位作者 黄燕 闫兵 徐昉晖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7-645,824,共10页
为了评价机组和构架弹性振动模态间的耦合程度并指导其弹性模态匹配设计,提出了基于广义弹性力做功的柔性结构能量解耦法。首先,基于某内燃动车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建立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来描述考虑弹性模态后的双层隔振系统动力学特... 为了评价机组和构架弹性振动模态间的耦合程度并指导其弹性模态匹配设计,提出了基于广义弹性力做功的柔性结构能量解耦法。首先,基于某内燃动车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建立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来描述考虑弹性模态后的双层隔振系统动力学特征;其次,利用柔性能量解耦法量化机组和构架弹性模态间的振动耦合程度,获得不同弹性频率下的耦合频带宽度曲线。研究表明:弹性模态间耦合的本质是振型间的反相振动能够减小模态等效质量,同相振动增加模态等效质量,从而改变系统固有特性;基于弹性振动耦合频带曲线图,根据隔振系统设计需求,确定机组和构架弹性模态频率间避免耦合的频带宽度,完成机组和构架的弹性模态匹配。通过振动性能测试,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机组和构架间弹性振动耦合,且隔振性能良好。该方法能够为同类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并为同类机型的弹性模态匹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动车 动力总成系统 弹性双层隔振系统 弹性模态匹配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地冲击荷载作用下双层结构磁流变阻尼器隔震效果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波 方秦 相恒波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1期27-34,共8页
在抗爆结构中,一般采用单层隔震系统进行隔震,目前单层隔震系统的最大隔震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在加速度峰值很高的冲击荷载作用下,隔震后的结构响应加速度仍然很大。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对加入磁流变阻尼器(MRD)的双层隔震系统进行了研... 在抗爆结构中,一般采用单层隔震系统进行隔震,目前单层隔震系统的最大隔震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在加速度峰值很高的冲击荷载作用下,隔震后的结构响应加速度仍然很大。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对加入磁流变阻尼器(MRD)的双层隔震系统进行了研究。针对抗爆结构的两种典型荷载,采用改进Bouc-Wen模型和模糊控制方法,利用Matlab Simulink对双层隔震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荷载作用下,不同隔震系统的加速度、位移及结构的振动剂量值(VDV)的响应,并与结构采用单层隔震系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单层隔震系统相比,带有磁流变阻尼器的双层隔震系统没有太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隔震 双层隔震 磁流变阻尼器(MRD) 振动剂量值(VDV)
下载PDF
内燃动车动力包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尚帅 王兴民 +1 位作者 赵新利 黄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61,共5页
以某带空冷、静压泵装置双子系统的典型内燃电传动车组动力包为研究对象,分别考虑构架刚性和柔性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中间构架柔性对带双子系统的双层隔振系统模态特性和谐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构架柔性对机组整机振动能量的影响很小,... 以某带空冷、静压泵装置双子系统的典型内燃电传动车组动力包为研究对象,分别考虑构架刚性和柔性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中间构架柔性对带双子系统的双层隔振系统模态特性和谐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构架柔性对机组整机振动能量的影响很小,最大仅有0.58%;考虑构架柔性后,构架上的振动响应在整个频段上仍是以刚体振动模态响应为基础,对于构架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表现为在(20~40)Hz两条振动响应曲线相互交错;在40Hz以上,构架结构振动响应表现为在刚体振动模态响应曲线基础上的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隔振系统 刚柔耦合系统 多刚体系统 自由振动 强迫振动
下载PDF
带惯容器的非线性隔振器对双层隔振系统动态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谦 杜敬涛 张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A01期330-333,共4页
在高静低动刚度双层隔振器中引入惯容器,建立双层隔振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利用谐波平衡法计算得到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和传递特性,讨论惯容器惯容值、水平弹簧预压缩长度、刚度、阻尼系数等器件参数对隔振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在高静低动刚度双层隔振器中引入惯容器,建立双层隔振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利用谐波平衡法计算得到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和传递特性,讨论惯容器惯容值、水平弹簧预压缩长度、刚度、阻尼系数等器件参数对隔振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惯容器能够形成反共振频率,降低隔振器的共振频率,使得隔振器具有更低的隔振频段,进一步改善隔振器低频性能;同时惯容器对于减小隔振器的质量,实现隔振器轻量化设计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此外,非线性隔振系统较之对应的线性系统在隔振性能上也有更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惯容器 非线性 高静低动 双层隔振系统 动态响应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两级隔振系统消振器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建卓 何凡 毛君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6年第2期174-177,200,共5页
通过分析两级无源隔振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第一级隔振质量块上安装第三质量-弹簧-阻尼系统作为隔振系统的消振器,由其抑制隔振系统的二阶模态,同时保证系统在高频区段的良好隔振性能,运用遗传算法对消振器各参数进行优化,对优... 通过分析两级无源隔振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第一级隔振质量块上安装第三质量-弹簧-阻尼系统作为隔振系统的消振器,由其抑制隔振系统的二阶模态,同时保证系统在高频区段的良好隔振性能,运用遗传算法对消振器各参数进行优化,对优化结果的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改善了系统的隔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隔振系统 模态共振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具有非线性减振器的弹性双层隔振系统建模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修品 蒋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2期31-34,共4页
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动态子结构方法,同时考虑中间质量弹性和隔振器刚度与阻尼非线性,建立一个弹性双层隔振系统动力学新模型。对所建模型进行编程计算,求出其在冲击激励下响应,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分析,验证所建力学模型正确性与... 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动态子结构方法,同时考虑中间质量弹性和隔振器刚度与阻尼非线性,建立一个弹性双层隔振系统动力学新模型。对所建模型进行编程计算,求出其在冲击激励下响应,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分析,验证所建力学模型正确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间质量弹性和非线性隔振器对双层隔振系统冲击响应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双层隔振系统 弹性板 非线性 冲击响应
下载PDF
列车用双层隔振系统隔振性能实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开程 张立民 +2 位作者 邱飞力 高峰 于海然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1期92-96,182,共6页
为评估某内燃动车组车下柴油发电机组的双层隔振系统隔振效果,对系统进行台架振动测试,根据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频域和时域传递特性分析,并结合振动评定指标评价该系统的隔振性能。然后,对车体和机组双层隔振系统进行模态实验和模态匹配... 为评估某内燃动车组车下柴油发电机组的双层隔振系统隔振效果,对系统进行台架振动测试,根据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频域和时域传递特性分析,并结合振动评定指标评价该系统的隔振性能。然后,对车体和机组双层隔振系统进行模态实验和模态匹配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隔振性能良好,且不与车体发生耦合共振,隔振参数设计合理。最后,通过车辆线路运行试验验证了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内燃动车组 柴油发电机组 双层隔振系统 隔振效果 模态匹配
下载PDF
复杂机械隔振系统阻抗与传递损失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武辉 向阳 +2 位作者 罗文 张领 万汉群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1期224-229,共6页
复杂机械系统一般由弹性元件和刚性元件构成。在系统稳态运行状态下,弹性元件与刚性元件构成的系统阻抗是影响隔振系统传递损失的关键因素。首先建立双通道传递系统阻抗数学模型,搭建了双层隔振机械系统试验台架,使用B&K 3660D型多... 复杂机械系统一般由弹性元件和刚性元件构成。在系统稳态运行状态下,弹性元件与刚性元件构成的系统阻抗是影响隔振系统传递损失的关键因素。首先建立双通道传递系统阻抗数学模型,搭建了双层隔振机械系统试验台架,使用B&K 3660D型多通道测量系统以及B&K 8203型力锤,采用锤击激励法测量阻抗,得到系统初始安装状态的机械阻抗。然后通过调节机械系统基座结构强度,以及管路系统支撑刚度,研究两传输通道系统阻抗与机械系统隔振效果,管路系统传递损失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分析出了两传输通道系统阻抗与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试验研究表明:1.适度提高基座结构阻抗有利于隔振装置的隔振效果,当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时,增大试验基座阻抗有利于系统的隔振效果,2.通过改变管路系统弹性元件的属性及其布局形式,能有效增大管路系统的阻抗,提高挠性管路系统的能量传递损失,有效降低隔振系统的基座振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双层隔振系统 关联性 传递损失 阻抗
下载PDF
柴油机周期双层隔振系统振动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子健 薛斌 +3 位作者 薛程 苏战发 王雪涛 夏兆旺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55,共5页
为提高船舶动力设备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基于柴油机双层隔振系统,利用周期结构对弹性波的带隙特性,将双层隔振系统的筏体设计成周期结构。在ANSYS软件中对双层隔振系统进行谐响应计算,并对传统筏体双层隔振系统、直方柱周期筏体双... 为提高船舶动力设备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基于柴油机双层隔振系统,利用周期结构对弹性波的带隙特性,将双层隔振系统的筏体设计成周期结构。在ANSYS软件中对双层隔振系统进行谐响应计算,并对传统筏体双层隔振系统、直方柱周期筏体双层隔振系统和斜方柱周期筏体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斜方柱周期筏体双层隔振系统在200 Hz^1 000 Hz内具有更好的隔振效果,在410.5 Hz和807 Hz处出现带宽分别为15.0 Hz和29.5 Hz的带隙。此外,采用缩减周期数的斜方柱周期筏体建立双层隔振试验系统,验证斜方柱周期结构的带隙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隔振系统 周期结构 有限元分析 斜方柱 带隙特性
原文传递
基础与筏体弹性对双层隔振系统冲击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月 蒋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6期37-40,64,共5页
综合采用多刚体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动态子结构理论,同时考虑筏板和基础的弹性,建立一个双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新模型,编程计算了筏板、基础板取不同阶模态时系统的固有频率,并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采用数... 综合采用多刚体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动态子结构理论,同时考虑筏板和基础的弹性,建立一个双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新模型,编程计算了筏板、基础板取不同阶模态时系统的固有频率,并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基础与筏体弹性对双层隔振系统冲击响应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隔振系统的合理建模可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基础上,减少分析计算的工作量,有关结论可为工程实践中双层隔振系统的计算与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双层隔振系统 弹性 固有频率 冲击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