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背景、架构与实践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庭浩 常江 拉尔夫-乌韦·思博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从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范式引入,本文对德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规划内容和目标进行概述,进而剖析其空间规划体系特征,即以法定层面规划为原则框架、国家顶层设计为发展导向、非法定层面规划为主要落实手段、尺度覆盖... 从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范式引入,本文对德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规划内容和目标进行概述,进而剖析其空间规划体系特征,即以法定层面规划为原则框架、国家顶层设计为发展导向、非法定层面规划为主要落实手段、尺度覆盖从联邦到地方的空间规划。在规划实践方面,本文介绍了德国绿色基础设施联邦尺度、区域尺度和城市尺度的优秀规划案例,并从规划内涵、支撑体系、顶层设计、规划尺度、公众参与五个方面分析其特点。借鉴德国规划经验,同时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为契机,本文提出我国未来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体系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城市双修 规划体系 规划实践 德国
原文传递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下的体验式景观设计再造——以齐齐哈尔工业遗址公园为例
2
作者 陈殿霞 陈晓春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0期164-169,共6页
基于东北旧工业基地呈废弃现象,且人文活力不足,工业文化遗失严重的发展困境,该文跟随国家生态政策,遵循“城市双修”理念,以齐齐哈尔工业遗址公园为例,进行体验式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再造,保护遗址的工业精神和场地印记,探索旧工业遗址的... 基于东北旧工业基地呈废弃现象,且人文活力不足,工业文化遗失严重的发展困境,该文跟随国家生态政策,遵循“城市双修”理念,以齐齐哈尔工业遗址公园为例,进行体验式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再造,保护遗址的工业精神和场地印记,探索旧工业遗址的精神文化和时代印记在城市发展中的特色振兴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体验式 工业遗址公园 碳中和
下载PDF
“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公园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赵颖智 黄少春 《城乡规划》 2022年第2期125-132,共8页
本文基于“城市双修”理念对武汉市城市公园类型进行新的划分,综合考虑人群需求和公园供给能力,利用POI点数据构建公园服务压力指标,以确定具体的公园布局优化方案。研究表明,武汉市的城市公园布局现状呈现出非均衡状态,要实现其均衡性... 本文基于“城市双修”理念对武汉市城市公园类型进行新的划分,综合考虑人群需求和公园供给能力,利用POI点数据构建公园服务压力指标,以确定具体的公园布局优化方案。研究表明,武汉市的城市公园布局现状呈现出非均衡状态,要实现其均衡性,须新增历史文化公园10座、社区公园4座、生态公园4座、特色公园6座、游园5座、综合性公园5座,同时结合街道层面的人口数据,经GIS工具处理后得到须增设的城市公园在各街道的具体布局。该研究对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实现区域精细化管理、共同构筑“公园城市”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城市公园 类型划分 布局优化 空间分析
下载PDF
城市双修背景下解决市政基础设施问题的思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智超 陈江娜 董淑秋 《市政技术》 2021年第9期195-198,204,共5页
基于城市现有问题,研究了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问题,提出了以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城市市政供排系统脉络、精准落实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加强防灾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解决思路,认为构建动态调整的项目库是解决... 基于城市现有问题,研究了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问题,提出了以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城市市政供排系统脉络、精准落实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加强防灾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解决思路,认为构建动态调整的项目库是解决城市双修视角下的市政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手段,并明确了双修背景下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虽是为满足近期目的而实施的,但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多部门共同协调,因此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又是一个长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改造
下载PDF
第11届江苏省园博园总体规划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陶亮 孟静 李威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1,共6页
简要介绍了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的发展历程、办会特点和历史更迭,以及第11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所需聚焦的关键问题,并从“双修”“回归”“对话”和“触媒”4个关键词切入,系统阐述了本届园博园总体规划对城市双修实践、传统园林创新、行业... 简要介绍了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的发展历程、办会特点和历史更迭,以及第11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所需聚焦的关键问题,并从“双修”“回归”“对话”和“触媒”4个关键词切入,系统阐述了本届园博园总体规划对城市双修实践、传统园林创新、行业跨界对话和区域发展触媒4个特色内容的思考与实践,表明了园博园作为推动未来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创新实践综合平台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进而对园博园未来的转型发展作出了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1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 江苏省园博园 总体规划 迭代 双修 回归 对话 触媒
原文传递
从实施性规划到规划的实施——汤山矿坑公园规划设计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雒建利 马宁 丁孟雄 《建筑技艺》 2021年第4期18-22,共5页
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南京汤山矿坑公园的概念建立、规划设计、实施推进等内容进行回顾,阐述了在"城市双修"背景下,基于场地自身特色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过程,探讨了以"实施性"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在具体地... 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南京汤山矿坑公园的概念建立、规划设计、实施推进等内容进行回顾,阐述了在"城市双修"背景下,基于场地自身特色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过程,探讨了以"实施性"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在具体地块层面的落地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城市设计 开放公园 实施性
下载PDF
“城市双修”下公共基础设施评估与更新优化——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冯东梅 王元 张静 《住宅科技》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修补更新是“城市双修”的重要工作基础,也是矿业城市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以“确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实现长效更新、精准更新”为目标,从城市功能建设的客观规律、公众评价的主观...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修补更新是“城市双修”的重要工作基础,也是矿业城市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以“确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实现长效更新、精准更新”为目标,从城市功能建设的客观规律、公众评价的主观需求两个尺度,对公共基础设施要素展开研究。以城市尺度,从公共基础设施构成要素入手,构建评价体系,并采用熵权法、云物元模型,评价分析公共基础设施各要素的供给演化规律及对比差异;以公众尺度,通过公众满意度调查,探讨基础设施修补更新现状中的不足。据此得出长期建设与短期更新的薄弱点,提出公共基础设施在城市新发展形势下的适应性更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公共基础设施 更新优化 评估体系 公众满意度
下载PDF
“双修”导向下的福州城市景观风貌优化途径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飞 张斌 吴雯 《城乡规划》 2020年第2期108-116,共9页
随着“城市双修”工作的推进,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化需求也逐渐显现。福州市城市景观风貌本底良好,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关于城市景观风貌优化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城市的快速发展也给城市风貌带来许多负面的问题。面对“城市... 随着“城市双修”工作的推进,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化需求也逐渐显现。福州市城市景观风貌本底良好,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关于城市景观风貌优化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城市的快速发展也给城市风貌带来许多负面的问题。面对“城市双修”实施性、时效性和示范性的要求,如何有效地解决现存问题并展现出福州的山水人文风貌,是本次福州“城市双修”工作中城市景观风貌优化专项实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景观风貌 福州市
下载PDF
“城市双修”下的猪龙河景观设计
9
作者 王冉 陈壮业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第12期175-177,共3页
论文以淄博市猪龙河为例,对“城市双修”理念在城市河道景观上的运用进行了实践。在对猪龙河自然背景、人文背景、现状情况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水体、绿化、空间、设施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河道景观设计策略,利用“城市双修”理念,... 论文以淄博市猪龙河为例,对“城市双修”理念在城市河道景观上的运用进行了实践。在对猪龙河自然背景、人文背景、现状情况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水体、绿化、空间、设施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河道景观设计策略,利用“城市双修”理念,从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角度全方位“修复”淄博猪龙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河道修复 景观设计 猪龙河
下载PDF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以徐州市奎东村改造为例
10
作者 周晶 邢厚龙 《工业设计》 2022年第4期77-79,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发展已由增量发展阶段开始向存量阶段转化,因此城中村逐渐走向人们的视野。文章以徐州市奎东村为例,基于“城市双修”的理念,根据走访调查找出基地的现存问题,在传承文脉并保持现有居民生活状态的基础上,对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发展已由增量发展阶段开始向存量阶段转化,因此城中村逐渐走向人们的视野。文章以徐州市奎东村为例,基于“城市双修”的理念,根据走访调查找出基地的现存问题,在传承文脉并保持现有居民生活状态的基础上,对生态、交通、公共空间、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修补策略。以期改善居民们的居住环境,为城中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改造 城中村 奎东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