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0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用推理与“都”的句法/语义特征 被引量:114
1
作者 蒋严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0+12-24,共15页
本文着重考察“都”所涉及的语用因素和语用过程。在引入了预设这个概念之后,笔者提出“都”的对象已不能完全凭语句的表面层次来判断。唯一可确定的是该对象不能在谓词右边出现。在简单介绍了关联理论之后,笔者认为可以把“都”的语... 本文着重考察“都”所涉及的语用因素和语用过程。在引入了预设这个概念之后,笔者提出“都”的对象已不能完全凭语句的表面层次来判断。唯一可确定的是该对象不能在谓词右边出现。在简单介绍了关联理论之后,笔者认为可以把“都”的语言编码信息分成概念信息和程序信息两种,它们共同构成了“都”的语义。本文最后讨论一些与“都”相关的结构,提出“都”只有一种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汉语句法 关联理论 预设 语用分级
下载PDF
副词“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兼论“都”的表达功用和内部分类 被引量:76
2
作者 张谊生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6-62,共7页
从实词到范围副词,再从强调焦点的语气副词到兼表时体的语气副词,“都”的内部存在一脉相承的演化轨迹和清晰可辨的内在联系。由于“连”字的脱落,“都”的表义重心由全称量化转向了主观强调,进而从衍推行为程度的不适宜扩展到衍推行为... 从实词到范围副词,再从强调焦点的语气副词到兼表时体的语气副词,“都”的内部存在一脉相承的演化轨迹和清晰可辨的内在联系。由于“连”字的脱落,“都”的表义重心由全称量化转向了主观强调,进而从衍推行为程度的不适宜扩展到衍推行为结果的不合时宜,从而可以兼表时体。汉语中其实只有相辅相成的两个“都”一个是客观性的范围副词,一个是主观性的语气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围副词 语气副词 语法化 主观化
下载PDF
“都”的语义分合及解释规则 被引量:57
3
作者 蒋静忠 潘海华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50,96,共13页
本文对潘海华(2006)所提出“都”的语义解释规则“话题规则”(P1)和“焦点规则”(P2)进行了修订,并在一个“都”表示全称量化的大前提下,把“都”的用法细分为两个次类:“都1”和“都2”。尽管它们都表全称量化义,但是“都1... 本文对潘海华(2006)所提出“都”的语义解释规则“话题规则”(P1)和“焦点规则”(P2)进行了修订,并在一个“都”表示全称量化的大前提下,把“都”的用法细分为两个次类:“都1”和“都2”。尽管它们都表全称量化义,但是“都1”的量化域中的成员无等级差别,而“都2”的量化域中的成员有等级差别。同时,“都1”和“都2”根据语义解释规则的不同又各分出两个小类:“都1a”、“都1b”和“都2a”、“都2b”。“都1a”和“都2a”适用于左向量化的P1规则,无排他性,“都1b”和“都2b”适用于右向量化的P2规则,有排他性。修订后的规则能够解释更多的例句,并且更加符合人们的语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称量化 话题一述题规则 等级差别 背景一焦点规则
原文传递
走出“都”的量化迷途:向右不向左 被引量:39
4
作者 沈家煊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7,95,共15页
把"都"的全称量化分为左向和右向使我们陷入"都"的量化迷途,规则有冗余,理论不自洽。本文论证,采用统一的"右向管辖规则",管辖域和量化域一致,可以使我们走出迷途,简洁合理地处理各类都字句。本文还分析... 把"都"的全称量化分为左向和右向使我们陷入"都"的量化迷途,规则有冗余,理论不自洽。本文论证,采用统一的"右向管辖规则",管辖域和量化域一致,可以使我们走出迷途,简洁合理地处理各类都字句。本文还分析了陷人迷途的原因是受一些主流教条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语法/语用分立、名词/动词分立、主语/话题分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称量化 量化方向
原文传递
副词“都”的主观性、客观性及语用歧义 被引量:34
5
作者 徐以中 杨亦鸣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29,共6页
副词“都”有“元语”和“非元语”两种用法,即“都”的语义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都”字句的歧义分析则需考虑到语用前提以及主观、客观等不同的层面。
关键词 副词 “都” 语用歧义 主观性 客观性
下载PDF
也论“都”的语义复杂性及其统一刻画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文山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9-330,共12页
前理论阶段对"都"的研究确立了"都"有三个主要用法(都1,总括全部;都2,甚至;都3,已经),这已经是语言学界的一个共识和常识。在对"都"的理论刻画中,"都1"起初被处理成语义逻辑上的全称算子,但是... 前理论阶段对"都"的研究确立了"都"有三个主要用法(都1,总括全部;都2,甚至;都3,已经),这已经是语言学界的一个共识和常识。在对"都"的理论刻画中,"都1"起初被处理成语义逻辑上的全称算子,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抛弃这个观点,转而支持"都1"是分配算子的观点。另有一些学者就"都1,2,3"是否拥有共同的语义内核展开争论,但是即使认为"都"的不同用法拥有相同语义内核的学者们在"都"的语义内核具体内容上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笔者赞同"都1"是分配算子的观点,但是认为"都1"的语义内核包含"分配"和"相对大量"两个并行的语义组成部分,而"都2"和"都3"的语义内核仅仅包含"相对大量",因此对"都"的不同用法的三合一刻画可以实现,但只能在部分意义上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称量化 分配量化 主观大量 相对大量
原文传递
“都”和“总”事件量化功能的异同 被引量:20
7
作者 黄瓒辉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1-264,288,共14页
"总"和"都"都具有全称量化事件的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句子逻辑语义的表达。对两者的事件量化功能,以往文献或仅指出相同之处,或虽对不同之处做出比较,但语料的观察却欠全面。本文在全面观察语言事... "总"和"都"都具有全称量化事件的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句子逻辑语义的表达。对两者的事件量化功能,以往文献或仅指出相同之处,或虽对不同之处做出比较,但语料的观察却欠全面。本文在全面观察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提出"总"和"都"在事件量化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两者量化方向的不同:"都"是左向量化,而"总"是全局量化。通过两者量化方向的不同,可以对两者分布环境的不同、语用差异以及共现时的语序特征等一系列现象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 “总” 事件量化 左向量化 全局量化
原文传递
递及比较句的语义理解及制约因素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长征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30,共8页
本文把由“一N比一N+VP”结构充当谓语部分的句子称为递及比较句,句法结构记为“X+一N比一N+VP”。递及比较句的规约意义是表示程度的累进,蕴含意义是表示周遍。递及比较句要求“一N”指代的对象呈现为一个程度递增的线型有序序列。如... 本文把由“一N比一N+VP”结构充当谓语部分的句子称为递及比较句,句法结构记为“X+一N比一N+VP”。递及比较句的规约意义是表示程度的累进,蕴含意义是表示周遍。递及比较句要求“一N”指代的对象呈现为一个程度递增的线型有序序列。如果“一N”指代的对象具有时间性数量特征,由于时间一维线性不可逆的特点,“一N”指代的对象一定可以呈现为一个线型有序序列,递及比较句激活的是规约意义;如果“一N”指代的对象只具有离散性数量特征,不具有时间性特征,递及比较句的强势意义是激活蕴含意义,即表示周遍。只有当对象具有“有序”的特征时,才有可能激活规约意义。如果表述对象同时具有离散性和时间性特征,那么则可能同时激活规约意义和蕴含意义,句子的表达内涵更丰富。文章最后还分析了递及比较句与用“越来越”和“都”的句子之间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及比较句 离散性 时间性 越来越
下载PDF
“都”的显域和隐域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义诚 周永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80,共22页
本文回顾了"都"的句法、语义与语用研究的现状,结合种种语言事实重新考察它的意义与功能,指出:(1)"都"能够与全称量词"所有""每个"等共现的事实说明,它不是真正的全称量词,因为相关名词得到量... 本文回顾了"都"的句法、语义与语用研究的现状,结合种种语言事实重新考察它的意义与功能,指出:(1)"都"能够与全称量词"所有""每个"等共现的事实说明,它不是真正的全称量词,因为相关名词得到量化之后,没有理由再接受二次或三次量化(如"所有学生全都及格了"之类的语句中,若"都"被视作全称量词,"全"也可被视作全称量词,这意味着"学生"要经受三次量化);(2)从技术上讲,由相关名词产生的一个变量也不允许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算子约束,否则会违反双射原则;(3)"都"是从"汇聚"这个较为具体的初始义,虚化为表可高可低的"程度"这个较为模糊的引申义,此即描写语法里提及的"都_1""都_2"和"都_3"共享的义素, DEGREE=DOU_1∩DOU_2∩DOU_3,因此,"都"是一个表程度加强的副词;(4)"都"的使用能够增强句子的语力,同时又能够引发某个关涉域:其作用范围可为显性,即由其所在句子的形态句法结构得以确定;也可为隐性,即存在于语用层面,需要听者基于丰富的世界知识进行语用推理。由此,确定"都"的关涉域(显性或隐性)是统一解释各种"都"字句的关键,而其关涉域的确定又依赖于对结构、语义和语用之间互动关系的全面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度加强副词 显域 隐域
原文传递
3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uspended load transport by turbulent flows and its applications 被引量:12
10
作者 LU Yongjun1,DOU Guoren1,HAN Longxi2,SHAO Xuejun3 & YANG Xianghua1,3 1.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 210029,China 2.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of 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3.Depart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4年第2期237-256,共20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3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uspended load transport in turbulent flows. Based on Dous stochastic theory of turbulent flow, numerical schemes of Reynolds stresses for anisotropic turbulent flows we... This paper presents a 3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uspended load transport in turbulent flows. Based on Dous stochastic theory of turbulent flow, numerical schemes of Reynolds stresses for anisotropic turbulent flows were obtained. A refined wall function was employed to treat solid wall boundaries. The equations for 2D suspended load motion and sorting of bed material have been expanded into 3D cases. Numerical results are validated by the measured data of the Gezhouba Project, and prove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The present method has been employed to simulate sediment erosion and deposition in the dam area of Three Gorges Project, and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ject, siltation process and deposition pattern in the near-dam area of the reservoir,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deposits and bed material, and flow fields an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fields at different time and elevations are predicted. 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in physical model studies. Thus, a new method is established for 3D simulation of sediment motion in dam areas of multi-purpose water pro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ULENT flows dou's stochastic theory NONUNIFORM suspended load RIVERBED EROSION and deposition 3D MATHEMATICAL model Three Gorges Project.
原文传递
集盖说一定必要吗?——谈集盖说在语义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冯予力 潘海华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9-395,共17页
本文对集盖说的形成动因及其实际应用时的问题进行梳理,指出集盖说可能允准实际不存在的解读,且无法准确刻画句子的所有可能解读。基于这些问题,本文进一步以"都1"为着眼点提出替代方案"隐形论元说",即适用集盖的&q... 本文对集盖说的形成动因及其实际应用时的问题进行梳理,指出集盖说可能允准实际不存在的解读,且无法准确刻画句子的所有可能解读。基于这些问题,本文进一步以"都1"为着眼点提出替代方案"隐形论元说",即适用集盖的"都"字句皆涉及非典型集合性谓语,此类谓语语义包含隐形论元x。据此,相关的语言现象仍可视作基于个体的分配,且通过调节x的取值可以得到相关句子的所有可能解读。相比集盖说,运用隐形论元说得到的语义解释更精确、更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集盖 隐形论元 分配性 全称量化
原文传递
汉英全称量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永 吴义诚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305,共13页
在理论语言学文献里,汉语的"都"常被视作与英语的all/every功能等同的全称量化词。在重点梳理汉英语言事实和有关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第一,由于"都"是一个范围副词,当其与复数名词连用时很容易造成所谓全称量化... 在理论语言学文献里,汉语的"都"常被视作与英语的all/every功能等同的全称量化词。在重点梳理汉英语言事实和有关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第一,由于"都"是一个范围副词,当其与复数名词连用时很容易造成所谓全称量化的假象,但此时语句允许例外,如"同学们都找到工作了,只有两三个没找到",这说明"都"并非是真正的全称量词;第二,全称量化表达要遵循"全真为真,一假全假"的逻辑,如*"所有/每个同学都找到工作了,只有两三个没找到"就不合法,这说明真正的全称量词"所有""每个"的量化力远大于"都",又说明将"都"视作全称量化代表的分析有舍本逐末之嫌;第三,"都"在句法属性上是传统语法学家定性的范围副词,在语义功能上则是一个强化词,即"都"的使用能够增强句子的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称量化 “都” all/every 范围副词 强化词
原文传递
抖音DOU计划:知识普惠的新路径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宏 《南方传媒研究》 2019年第5期154-161,共8页
每个时代,孩子们玩的东西在变化,以前我们玩‘香烟牌’,现在他们玩抖音。既然这样,我就得在教学上想办法投其所好。"当年轻人刷着抖音上的搞笑段子,浙江江山城南中学的数学老师毛建正琢磨怎么把千奇百怪的数学题以短视频的方式呈... 每个时代,孩子们玩的东西在变化,以前我们玩‘香烟牌’,现在他们玩抖音。既然这样,我就得在教学上想办法投其所好。"当年轻人刷着抖音上的搞笑段子,浙江江山城南中学的数学老师毛建正琢磨怎么把千奇百怪的数学题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这位拥有36年教龄的老教师今年初刚刚申请了自己的抖音号,通过抖音,他找到了一种让年轻学生接触数学、喜欢数学的新方式。"我想推出初中数学解题思路、各地中考压轴6题、数学游戏题这几个模块,用抖音揭开初中数学难的‘伪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者 字节跳动 dou 短视频平台 新路径
原文传递
“都”的语义与语用解释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平 莫愁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41,共13页
本文在反思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与语用两个层面考察了"都"的性质并试图做出一致性的解释:"都"的基本性质是集合间的算子,"都"的功能是把它关联的句法成分所构成的集合映射到一个多元素的集合上。在... 本文在反思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与语用两个层面考察了"都"的性质并试图做出一致性的解释:"都"的基本性质是集合间的算子,"都"的功能是把它关联的句法成分所构成的集合映射到一个多元素的集合上。在语义层面,"都"关联表复数量的句法成分,并把该成分映射到一个全称量集合上,"都"表示全称量。在语用层面,"都"关联表单数义或类指义的句法成分,并把该成分映射到说话人的主观性多元素集合上,"都"表示主观极量,并由此传递说话人的某种语气。"都"总是首先寻找复数量进行语义解读,如不能实现则寻求语用解读。"都"的具体解读涉及真值条件语义、规约隐涵、一般性会话隐涵和特殊性会话隐涵这四类意义表达的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 集合间的算子 全称量 主观极量
原文传递
真相与假象:论“都”的本质属性
15
作者 吴义诚 周永 《现代外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5-315,共11页
本文通过梳理副词“都”在使用中的各种语言事实后指出:1)它本质上确是传统语法学家们一致定性的范围副词,已有文献给出的全称、分配、加合、相对大量、最大化、穷尽性功能等分析,只是基于其所在的不同语境给出的随机性解释;2)与语义明... 本文通过梳理副词“都”在使用中的各种语言事实后指出:1)它本质上确是传统语法学家们一致定性的范围副词,已有文献给出的全称、分配、加合、相对大量、最大化、穷尽性功能等分析,只是基于其所在的不同语境给出的随机性解释;2)与语义明晰且功能纯粹的全称量词“所有”相比,“都”随具体语境而“变化多端”的种种事实表明,其“出厂设置”是用来表示量幅大于一的一个多元集合,语义功能上可视为一个待定算子,能够依托相关语境实现量幅的确认,进而完成相关句子的语义解读,同时又能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由此,将“都”还原为范围副词的分析,能够合理阐释它的使用为相关语句所注入的句法、语义与语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围副词 模糊集合 核心义 强化词
原文传递
“都”的全称量项义与隐含差比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双荣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98-101,104,共5页
副词“都”的全称量项义与隐含差比义明显不同,在焦点化能力、语义指向和方言等值词等方面都可找到依据。
关键词 “都” 全称量项 隐含差比 语义指向 语义系统 方言等值词
下载PDF
浅析副词"都"在句中的语义功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伶俐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44-47,共4页
副词"都"的语义功能较为复杂,根据它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及其所起的作用,可以将副词"都"主要划分为表总括的范围副词,表增强语义的评注副词。此外,"都"有时在句中语义指向的NP缺席时相当于代词。
关键词 评注 副词 浅析 时相 句子 代词 复杂 作用 划分 NP
下载PDF
“都”的程度加强功能:语法与语用的互动视角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永 吴义诚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35,144,共11页
汉语里的"都"一般被认为与英语中的"all"相似,是一个全称量词。已有研究往往从语法或语用等某个单一层面入手,缺少基于二者互动关系之上的有机统一解释。本文认为"都"是一个表程度加强的副词(intensifie... 汉语里的"都"一般被认为与英语中的"all"相似,是一个全称量词。已有研究往往从语法或语用等某个单一层面入手,缺少基于二者互动关系之上的有机统一解释。本文认为"都"是一个表程度加强的副词(intensifier),其主要功能是它的使用能够触发一个关涉域(domain):"都"的作用范围可为显性,即可由所在句子的形态句法结构得以确定;也可为隐性,即存在于语用层面,需要听者基于世界知识进行语用推理得以确认。"都"字句的解析取决于对"都"作用范围的界定,而后者又依赖于对语法和语用之间互动关系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度副词 关涉域 语法-语用互动
原文传递
“都”语义的统一刻画:事态的极量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健军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6,共12页
"都"向右不向左,对事不对物,一律向右指向谓语,"都"是言者主观上对事件所处态势的极量表述,同时传达特定的互动性语气。这是本文对"都"语义的统一刻画方案。近年来,学界一直尝试对"都"的语义... "都"向右不向左,对事不对物,一律向右指向谓语,"都"是言者主观上对事件所处态势的极量表述,同时传达特定的互动性语气。这是本文对"都"语义的统一刻画方案。近年来,学界一直尝试对"都"的语义进行统一刻画,但在各自的解释框架内都难以实现对非典型"连"字句的合理说明。本文的方案能够对与"都"字句相关的各类现象作出一体化说明。在表达机制上,言者利用"都"字句的极量表达形式对当前事态的量性特征加以特殊强调。汉语是一种动词型语言,"都"的右指和极量事态语义根本上是这一语言类型的必然要求。刻画"都"的语义应基于用法,从互动语言学出发,对话语主体的主观性予以充分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 事态 极量 “连”字句 互动性语气
原文传递
为什么汉语“都”是关联方向敏感的全称量化词?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博 潘海华 《当代语言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0-522,共23页
本文评估最近文献中两个对现代汉语“都”的非全称量化的解释方案,包括“都”作为由“汇聚”义动词演化而来的程度/语力加强词的分析,以及“都1”向右无量化的观点。本文指出,这两个解释方案均不能证明汉语“都”不是全称量化词。基于... 本文评估最近文献中两个对现代汉语“都”的非全称量化的解释方案,包括“都”作为由“汇聚”义动词演化而来的程度/语力加强词的分析,以及“都1”向右无量化的观点。本文指出,这两个解释方案均不能证明汉语“都”不是全称量化词。基于汉英全称量化的对比,本文揭示自然语言全称量化并非不能存在例外。同时,汉语“都”和表例外短语共现时,只能推出剔除例外成分而相减的语义,则从侧面证明“都”具备全称量化力。而副词“几乎”能与“都”共现则进一步支持“都”是全称量化词。最后,文章讨论文献中提到的三个句法语义证据,都证明汉语“都”本质上是一个关联方向敏感的全称量化词:1)“都”与疑问代词的交互作用;2)只有“都”的限定域允准极项敏感词;3)“都”的左向穷尽性与右向排他性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称量化词 汉英对比 关联方向敏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