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乳腺癌术后IMRT与VMAT的剂量学差异 被引量:9
1
作者 史玉静 鞠孟阳 +7 位作者 胡晓伟 李金凯 王沛沛 李彩虹 昌志刚 孙新臣 李顺梅 郑海伦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对比双侧乳腺癌术后放疗的不同治疗技术下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8例接受根治或者改良根治手术后的双侧乳腺癌患者,利用三维适形调强治疗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两种放疗方案。IMRT方案:设计10个野照... 目的:对比双侧乳腺癌术后放疗的不同治疗技术下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8例接受根治或者改良根治手术后的双侧乳腺癌患者,利用三维适形调强治疗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两种放疗方案。IMRT方案:设计10个野照射;VMAT方案:双侧胸壁同时进行两个Arc双弧照射。根据DVH图得出PTV的D_(mean)、V_(95)%、V_(107)%、V110%,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及正常组织(肺和心脏)受量体积差异来比较两种治疗技术。结果:两种治疗技术均能满足处方需求。靶区覆盖率都归至95%时,IMRT计划中PTV的Dmean优于VMAT计划中靶区的Dmean(P=0.04)。但是VMAT计划的V95%比IMRT提高了2.7 cm3(P=0.02),而V107%和V110%分别减少了2.93和0.05 cm^3,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 0.03)。而且,在计划HI和CI方面,VMAT计划比IMRT计划更好(P=0.03, 0.05)。危及器官肺的参数:相较于VMAT计划,除了V5高于IMRT计划以外,其余参数均低于IMRT计划;而心脏的参数VMAT除了V_(40)以外其他的所有参数均高于IMRT计划,但是变化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IMRT技术,VMAT计划靶区剂量分布更均匀,靶区和肺等受量优于IMRT计划,心脏的受量差于IMRT技术,但是仍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对于根治术后的双侧乳腺癌患者,使用VMAT双弧计划设计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乳腺癌 剂量学差异 容积旋转调强 调强放疗 适形度指数 均匀性指数
下载PDF
直接机器参数优化模式下不同子野数目对宫颈癌调强计划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琳婧 张国前 +3 位作者 雷怀宇 李慧君 周露 张书旭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7期708-711,共4页
目的:比较基于直接机器参数优化模式(DMPO)下3种不同子野数的宫颈癌调强放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2例I~Ⅲ期宫颈鳞癌患者,采用Pinnacle^(3)9.10放疗计划系统制定7野调强放疗计划,分别设置子野数目为49、35和21... 目的:比较基于直接机器参数优化模式(DMPO)下3种不同子野数的宫颈癌调强放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2例I~Ⅲ期宫颈鳞癌患者,采用Pinnacle^(3)9.10放疗计划系统制定7野调强放疗计划,分别设置子野数目为49、35和21个,比较3种不同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靶区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结果:较其他两组,49子野组的靶区平均剂量(D_(mean))、D95较高,靶区最大剂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9子野组的膀胱V_(50),直肠V_(50)、D_(mean)和股骨头V_(30)、D_(mean)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靶区均匀指数和适形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MPO下,子野数的适当增多能较好地提高靶区剂量,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直接机器参数优化模式 剂量学差异 调强计划 子野数量
下载PDF
探讨AI用于食管癌危及器官自动勾画的可行性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萍 王继平 +3 位作者 李鑫 陈传喜 马晋茗 杨志勇 《中国辐射卫生》 2019年第6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用于食管癌危及器官自动勾画的几何学和剂量学精度。方法首先,选择100例食管癌患者基于连心人工智能平台建立图像数据库,每个患者包含5个已经手工勾画的危及器官。然后将其他20例患者CT图像传入人工智能平台,系统自动...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用于食管癌危及器官自动勾画的几何学和剂量学精度。方法首先,选择100例食管癌患者基于连心人工智能平台建立图像数据库,每个患者包含5个已经手工勾画的危及器官。然后将其他20例患者CT图像传入人工智能平台,系统自动勾画危及器官作为目标图像,与手工勾画的危及器官进行几何学和剂量学比较。最后,分别比较两种勾画方式所需的时间、体积差异、重合度指标、相似性系数和剂量学差异。结果自动勾画比手工勾画左肺、右肺、心脏、肝脏和脊髓分别节省时间98.83%、94.55%、84.9%、77.96%和94.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3.28、4.92、-1.39、0.21,P<0.05)。左肺、右肺、心脏、肝脏和脊髓体积差异分别为(5.58±2.53)cm3、(8.57±4.36)cm3、(0.97±0.34)cm3、(1.47±0.65)cm3和(0.73±0.21)cm3,DSC值为0.78~0.96,DSC>0.7,OR值为0.84~0.97,重合度好。自动勾画与手工勾画危及器官剂量学对比中,各项剂量学指标均符合临床要求,除右肺V5的剂量学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1,P=0.04<0.05),左肺,右肺,肝脏,心脏和脊髓的其他剂量学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3~3.11,P>0.05)。结论食管癌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几何精度高,剂量学差异小,时间短。AI在临床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医师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动勾画 危及器官 相似性系数 剂量学差异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放疗时CBCT使用频率和匹配策略的剂量学分析
4
作者 高研 高献书 +5 位作者 马茗微 任雪盈 陈佳琰 马琳 黄磊 尚士钰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3-739,共7页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时锥形线束CT(CBCT)的使用频率和匹配策略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22年6月—2023年5月收治的21例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患者的561套每日CBCT图像,患者均接受中等...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时锥形线束CT(CBCT)的使用频率和匹配策略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22年6月—2023年5月收治的21例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患者的561套每日CBCT图像,患者均接受中等分割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剂量为70 Gy分25次,2.8 Gy/次。根据不同图像引导方式和频率,校准摆位误差后将计划CT刚性配准到CBCT,CT值和结构通过形变配准算法传播到CBCT,根据形变矢量场将每日剂量映射到计划CT进行剂量累加。将每日在线CBCT验证的实际累积剂量与每周CBCT方案(第1-3、6、11、16、21天CBCT扫描)进行比较。比较基于骨匹配与基于软组织匹配(自动骨匹配后手动前列腺匹配并最终以直肠前壁为主做微调)两种匹配方式的摆位误差及剂量学参数。非正态分布的计划剂量和累积剂量之间的剂量学参数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移床值和平均剂量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与每日CBCT图像引导相比,每周方案的CTV_(D)98%[(69.08±1.58)∶(65.24±3.64)Gy,P<0.001]明显减少。采用骨匹配的CTV_(D)98%为(69.27±2.14)Gy,但直肠高量较高:V60 Gy为3.18%±3.10%、V65 Gy为0.77%±1.23%。采用软组织匹配方案的靶区覆盖率足够,CTV_(D)98%为(69.08±1.58)Gy;且直肠高量区剂量的百分体积明显减少,V60 Gy为2.02%±2.42%,V65 Gy为0.34%±0.68%。结论中等分割前列腺癌放疗,每日CBCT图像引导的靶区覆盖度优于每周方案。自动骨匹配后手动前列腺匹配并最终依据直肠前壁做微调的匹配策略,能在保证靶区覆盖率前提下较好地保护直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放射疗法 根治性 图像引导 剂量学差异
原文传递
CBCT在线校准技术对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外放边界影响及剂量学差异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牛瑞军 张晖 +11 位作者 陶娜 贾怀琳 郭晴 刘婷婷 陶发利 欧阳水根 高力英 赵林 魏世鸿 刘志强 安永伟 魏玺仪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6期8-16,共9页
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线校准与非在线校准所得误差数据,推导出两个不同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放边界,分别设计计划,分析不同外放边界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推... 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线校准与非在线校准所得误差数据,推导出两个不同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放边界,分别设计计划,分析不同外放边界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推导计算可知,未行CBCT在线校准PTV的外放边界X、Y、Z方向分别为5.50、9.89、5.83 mm,行CBCT在线校准PTV的外放边界X、Y、Z方向分别为3.73、5.16、4.36 mm;两种不同外放所得膀胱及直肠的V_(30)、V_(40)、V_(50)、D_(mean),小肠的V_(20)、V_(30)、V_(40)、V_(50)、D_(mean),盆骨髓的V_(10)、V_(20)、V_(30)、V_(40)、V_(50)、D_(mean),左右股骨头的V_(50)、D_(mean)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的D_2、D_5、D_(50)、D_(mean)及均匀性指数(I_H)、适形度指数(I_C)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行CBCT在线校准若PTV外放过大,危及器官的受量将明显偏高,未行CBCT在线校准若PTV外放过小,靶区受量将明显欠量。使用CBCT在线校准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小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精度,同时PTV外放边界应需和行CBCT在线校准与否密切联动,以避免靶区欠量及危及器官受量偏高的现象,保证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在线校准技术 宫颈癌 放射治疗 外放边界 剂量学差异
下载PDF
AXB与AAA算法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治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宝添 吴丽丽 陈创珍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4881-4884,4892,共5页
目的:比较Acuros XB(AXB)算法与各向异性分析算法(AAA)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立体定向治疗(SBRT)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治疗计划,分别使用AXB和AAA算法重新进行计算,比较靶区和危险器官的剂量差异。其... 目的:比较Acuros XB(AXB)算法与各向异性分析算法(AAA)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立体定向治疗(SBRT)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治疗计划,分别使用AXB和AAA算法重新进行计算,比较靶区和危险器官的剂量差异。其中PTV分为PTV_lung(低密度区域)和PTV_soft(软组织密度区域)进行比较。结果:AXB算法在PTV_lung的剂量明显低于AAA(P=0.000),对于10XFFF能量而言,该差别更大。而两种算法对于PTV_soft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危险器官受量方面,AXB的胸壁、脊髓剂量低于AAA算法,但是AXB算法的患侧肺V5高于AAA(P<0.05)。结论:AXB与AAA算法对于Ⅰ期NSCLC SBRT治疗计划的主要差别在于PTV_lung,AXB算法在PTV_lung的剂量明显低于A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ros XB算法 各向异性分析算法 非小细胞肺癌 立体定向治疗 剂量比较
下载PDF
两种不同的射野方式对乳腺癌调强计划剂量学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邓威 徐细明 周静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4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静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采用垂直野和均分野两种不同的射野方式对乳腺癌患者左侧和右侧根治术后静态IMRT计划剂量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数表法随机选取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其中左侧、右侧乳腺癌根治术各10例。利用Pinnacle... 目的:探讨静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采用垂直野和均分野两种不同的射野方式对乳腺癌患者左侧和右侧根治术后静态IMRT计划剂量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数表法随机选取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其中左侧、右侧乳腺癌根治术各10例。利用Pinnacle9.8计划系统分别为每例患者设计垂直野和均分野两种不同的射野方式的静态IMRT计划;临床靶区(CTV)处方总剂量为50 Gy/25 f,单次剂量为2 Gy。比较两种射野方式剂量学差异性;分析两种方法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肺、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OAR)的剂量指标及靶区均匀性指数与适形度。结果:两种布野方式患者CTV处方剂量无显著性的差异;患侧肺的平均剂量垂直野优于均分野;OAR肺的V5、V20及V30垂直野方式劣于均分野方式;健侧肺的平均剂量及V5垂直野皆劣于均分野;两种方式对于心脏的平均剂量无显著性的差异;脊髓的平均剂量垂直野优于均分野。结论:均分野的方式在静态IMRT计划优化后,其适形度和剂量的均匀性好,垂直布野的方式可较好地保护OAR。针对胸壁靶区较厚的计划采用均分野方式的IMRT计划优势更明显;设计体积较小的靶区计划时垂直布野对正常组织的保护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野 乳腺癌 静态调强计划 剂量学差异
下载PDF
宫颈癌直线加速器放疗时保卵巢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洋洋 李家兵 +2 位作者 田玉龙 董胜楠 杨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9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探究宫颈癌直线加速器放疗时保卵巢对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例保卵巢宫颈癌直线加速器放疗患者,基于XiO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7野均分调强计划,并通过归一使95%计划靶区剂量达到45 Gy。在除卵巢外其他... 目的:探究宫颈癌直线加速器放疗时保卵巢对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例保卵巢宫颈癌直线加速器放疗患者,基于XiO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7野均分调强计划,并通过归一使95%计划靶区剂量达到45 Gy。在除卵巢外其他优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生成保卵巢组和不保卵巢组两组治疗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组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对于计划靶区,保卵巢组与不保卵巢组的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708±0.051、0.808±0.056(P<0.05)和0.135±0.023、0.087±0.012(P<0.05),保卵巢组适形度和均匀性显著下降。对于危及器官,保卵巢组小肠、膀胱、直肠和左股骨头的Dmax均大于不保卵巢组(P<0.05),而Dmean、V45、V40、V30、V20和V10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卵巢组脊髓Dmean、Dmax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卵巢显著影响计划靶区的剂量分布,对危及器官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保卵巢 放射治疗 剂量学差异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不同算法的剂量学差异 被引量:3
9
作者 曾祥华 胡娟 +1 位作者 张晓娟 何朗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7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各向异性分析算法(AAA)和光子笔形束卷积(PBC)算法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5例Ⅱ期、Ⅲ期直肠癌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分别使用Eclips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AAA和PBC算法制订IMRT计划,并生成...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各向异性分析算法(AAA)和光子笔形束卷积(PBC)算法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5例Ⅱ期、Ⅲ期直肠癌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分别使用Eclips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AAA和PBC算法制订IMRT计划,并生成点剂量验证计划和平面验证计划。比较计划靶区(PTV)、身体、小肠、结肠、膀胱和股骨头剂量学差异以及剂量验证差异。结果:AAA的PTV参数D50小于PBC算法,90%等剂量线环绕体积(Vref)、98%靶区体积对应剂量(D98)、2%靶区体积对应剂量(D2)、靶区最大受照剂量(Dmax)大于PBC算法,Vref、D98、D50、D2、Dmax、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和适形度指数(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2,t=8.56,t=-6.85,t=5.29,t=2.66,t=2.75,t=-12.12;P<0.05)。危及器官(OAR)除身体的V40、V45和膀胱Dmax无显著差异外,其余评估参数身体V2、V5、V10、V20、V30、V46.5,小肠和结肠V20、V30、V40、Dmax,膀胱V20、V30、V40,双侧股骨头V20、V25、V30、Dmax,AAA算法均大于PBC算法,均有显著性差异。点剂量验证和3%/3 mm、2%/2 mm约束限制下Gamma通过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直肠癌术后IMRT计划制订时,AAA算法与PBC算法的剂量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AAA算法,PBC高估了靶区内剂量,低估了靶区外剂量,AAA有拖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术后 各向异性分析算法 光子 笔形束卷积算法 剂量学差异
下载PDF
双侧乳腺癌dIMRT和VMAT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雪梅 侯鑫 +2 位作者 李亮 徐钰梅 李连涛 《中国辐射卫生》 2021年第3期339-344,360,共7页
目的对比双侧乳腺癌术后放疗采用动态调强技术(d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时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探索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8例双侧乳腺癌术后行全乳放疗的患者,分别设计dIMRT和VMAT两组计划,比较分析剂量学参数。... 目的对比双侧乳腺癌术后放疗采用动态调强技术(d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时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探索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8例双侧乳腺癌术后行全乳放疗的患者,分别设计dIMRT和VMAT两组计划,比较分析剂量学参数。结果两种治疗技术均能满足处方要求,其中VMAT组的靶区均匀性指数(0.09±0.02)优于dIMRT组(0.11±0.01),适形度指数(0.82±0.52)优于dIMRT组(0.71±0.51),剂量梯度指数(0.98±0.06)优于dIMRT组(1.24±0.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双肺的V_(10)、V_(20)、V_(30)和D_(mean)(39.07±4.92,22.19±4.36,12.81±4.71,1309.03±135.55)均高于dIMRT组(30.34±4.26,17.56±4.31,6.77±3.93,1201.39±166.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双肺的V_(5)(63.36±9.02)高于dIMRT(58.01±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心脏的V_(5)、V_(30)和D_(mean)(51.98±3.60,3.78±1.76,885.89±59.84)均明显低于dIMRT组(77.16±12.11,5.22±2.85,1036.96±15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脊髓的D_(max)(2150.42±136.19)较dIMRT组(3008.23±304.15)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机器跳数(792.61±62.53)较dIMRT组(3225.33±498.66)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技术可使靶区剂量分布拥有更好的均匀性和适形性,且拥有更少的高剂量区域。在危及器官受量方面,VMAT技术可显著降低心脏和脊髓受量,但双肺的受照剂量增加。在临床应用中,选择dIMRT技术更为合适,可降低发生≥2级症状性RP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乳腺癌 剂量学差异 动态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直肠内气腔对前列腺癌放疗计划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鞠孟阳 史玉静 +3 位作者 李金凯 田甜 郑海伦 孙新臣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8期879-884,共6页
目的:通过定义前列腺癌患者直肠内气腔结构,探讨其在前列腺癌放疗中对计划的影响。方法:选取12例前列腺癌患者。取每位患者第一次治疗前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勾画靶区、定义气腔结构。将CBCT图像上的气腔结构映射到CT图像... 目的:通过定义前列腺癌患者直肠内气腔结构,探讨其在前列腺癌放疗中对计划的影响。方法:选取12例前列腺癌患者。取每位患者第一次治疗前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勾画靶区、定义气腔结构。将CBCT图像上的气腔结构映射到CT图像上,依据气腔结构的CT值查找电子密度值并更改气腔结构的电子密度值,重新计算计划。比较两组计划计划靶区(PTV)的平均剂量(D_(mean))和最大剂量(D_(max))、气腔结构对应的靶区(PTVg)的D_(mean)和Dmax,危及器官直肠、膀胱的D_(mean)、V_(30)、V_(40)、V_(50)、V_(70)的变化差异,以及股骨头V30的变化差异,对两组治疗计划的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人共得到24个治疗计划。存在气腔时,PTV的Dmean和Dmax均较无气腔时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Vg的D_(mean)和D_(max)也减小,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存在气腔时,计划的适形性(适形指数减小)和均一性(均匀性指数增大)均降低。危及器官中,直肠的D_(mean)、V_5、V_(30)、V_(40)分别增加0.4 Gy、0.5%、0.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直肠V_(50)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膀胱的D_(mean)、V_5、V_(30)、V_(40)、V_(50)均减小,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侧股骨头的V_(30)分别增加0.1%和0.2%。计划的机器跳数和子野数没有因为气腔的存在而发生变化。结论:气腔结构的存在对前列腺放疗计划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肠受量的增加,对靶区和其他危及器官的影响不大。因此,治疗前行CBCT扫描对于监测直肠内气腔存在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气腔 容积旋转调强 剂量学差异 适形性指数 均一性指数
下载PDF
外轮廓边界搜索参数对放疗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凯宁 王若曦 +5 位作者 岳海振 王美娇 王翰林 弓健 张艺宝 吴昊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7期822-827,共6页
目的:对比双面膜固定条件下,外轮廓自动搜索参数设置引入的体积差异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25例双面膜固定的全脑放疗患者,保持其他搜索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外轮廓搜索条件(平滑度、CT值阈值和后处理方法)并重新进... 目的:对比双面膜固定条件下,外轮廓自动搜索参数设置引入的体积差异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25例双面膜固定的全脑放疗患者,保持其他搜索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外轮廓搜索条件(平滑度、CT值阈值和后处理方法)并重新进行剂量计算,共计9种方案。对比改变参数后的计划与默认设置计划(Default)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差异。结果:搜索条件中的平滑度和CT值对外轮廓和靶区的剂量指标影响较大。在DSL0、DSL1、DSL2、HU-550和HU-750计划中,靶区的Dmean和外轮廓的Dmax变化较明显;外轮廓Dmean的变化均值在HU-750计划中超过400 cGy。结论:Eclipse计划系统默认的搜索外轮廓的方式不适合所有情况,低平滑度和低HU限值条件搜索的外轮廓对剂量影响较大。针对全脑双面膜的患者外轮廓搜索条件,本研究建议平滑度为1,HU阈值为-550 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放疗 搜索条件 外轮廓 双面膜固定 剂量学差异
下载PDF
不同硅胶补偿方式对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差异分析
13
作者 牛瑞军 祁月潇 +7 位作者 陶娜 郭晴 魏玺仪 高力英 陶发利 刘婷婷 成坚强 魏世鸿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3期81-88,共8页
分析不同硅胶补偿方式对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的影响;应用Oncentra 4.1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3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设计三组放射治疗计划,分别为全程垫5 mm(5 mm_all)、半程垫5 mm(5 mm_half)、半程垫10 mm(10 mm_half)... 分析不同硅胶补偿方式对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的影响;应用Oncentra 4.1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3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设计三组放射治疗计划,分别为全程垫5 mm(5 mm_all)、半程垫5 mm(5 mm_half)、半程垫10 mm(10 mm_half)硅胶计划,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2 Gy/次),其中半程计划前15次垫硅胶,后10次不垫硅胶,三组计划设置相同的照射野及目标函数,采用逆向调强进行优化,比较靶区、皮肤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 NTCP)差异;5 mm_all计划所得CTV的D_(2)、D_(50)、V_(90)、V_(95)、V_(115)均优于其他两组所得且D_(50)、V_(90)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TV的D_(2)、D_(50)、D_(95)、D_(98)、D_(max)、V_(90)、V_(95)、V_(115)、均匀性指数(HI)及适形度指数(CI)均优于其他两组所得,且D_(50)、D_(95)、D_(98)、V_(90)、V_(95)及HI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5 mm_all所得食管的V_(45)、心脏的V_(30)、V_(40)、D_(max),肱骨头的V_(50)、D_(max)、D_(mean),左肺的V_(20)、V_(30)、D_(max),甲状腺的D_(max)、D_(mean),气管的D_(mean)均小于其他组所得,但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5 mm_all所得皮肤的V_(40)、V_(45)、V_(50)、D_(mean)均优于其他组所得,且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区V_(55)及热点D_(max)均低于其他组计划所得,三组计划总的机器调数(MU)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5 mm_all组总MU最低;5 mm_all组计划NTCP略优于其他组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全程垫5 mm硅胶能提高皮肤及靶区的剂量,提高靶区的均匀性指数和适形度指数,减少靶区及皮肤的高剂量区和热点,降低危及器官的受量,而且大幅度地减小治疗总MU减轻加速器负荷,缩短了治疗时间;同时,通过生物学模型的计算可知降低NT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术调强放射治疗 硅胶 剂量学差异分析
下载PDF
先进外照射光子剂量算法和各向异性分析算法在乳腺癌胸壁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慧敏 龚学余 +7 位作者 杨振 吕知平 张子健 曹瑛 王翰宇 刘归 胡永梅 杨晓喻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882-886,共5页
目的:比较先进外照射光子剂量算法(Acuros XB)和各向异性分析算法(AAA)在乳腺癌胸壁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回顾选取8例由不同放疗医生勾画靶区的术后乳腺癌患者,左侧和右侧各4例,对每个病例分别设计动态调强(IMRT)和容积调强(VM... 目的:比较先进外照射光子剂量算法(Acuros XB)和各向异性分析算法(AAA)在乳腺癌胸壁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回顾选取8例由不同放疗医生勾画靶区的术后乳腺癌患者,左侧和右侧各4例,对每个病例分别设计动态调强(IMRT)和容积调强(VMAT)两种放疗计划,动态IMRT计划采用5-7野照射,VMAT计划采用双弧照射。再对每个计划分别采用Acuros XB算法和AAA算法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Acuros XB算法获得IMRT计划靶区剂量的均匀性与适形度均好于AAA算法(t=3.185、-9.138,P=0.015、0),且健侧肺、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低于AAA算法(t=-5.090、-2.520,P=0.001、0.012),但患侧肺、对侧乳腺、皮肤、心脏的受量高于AAA算法(t=-2.500、-4.560、-5.100、-3.010,P=0.041、0.003、0.001、0.002);Acuros XB算法获得的VMAT中治疗靶区剂量的均匀性优于AAA算法(t=0.580,P=0.579),但适形度均比AAA算法差(t=1.290,P=0.237),且脊髓等危及器官的的受量低于AAA算法(t=4.010,P=0.005),但患侧肺、对侧肺、心脏、对侧乳腺、皮肤的受量高于Acuros XB算法(t=6.900、0.350、4.310、-2.500、-2.800,P=0.000、0.740、0.004、0.041、0.026)。大部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Acuros XB算法相比,AAA算法低估了在肺、心脏、对侧乳腺等危及器官中的剂量,低估了靶区内的最大剂量,高估了靶区的平均剂量。两种算法的剂量学指标均满足临床要求,均可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动态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调强放射治疗 先进外照射光子剂量算法 各向异性分析算法 剂量差异
下载PDF
摆位误差对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家帆 袁星星 +2 位作者 张雯楠 龚晓昌 张云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0期1624-1628,共5页
目的探讨摆位误差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方式中对靶区和正常组织照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15例接受容积旋转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在Eclipse计划系统分别模拟患者前后方向、头脚方向和左右方向摆位3 mm和6 mm的误差。在其他计划参数... 目的探讨摆位误差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方式中对靶区和正常组织照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15例接受容积旋转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在Eclipse计划系统分别模拟患者前后方向、头脚方向和左右方向摆位3 mm和6 mm的误差。在其他计划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重新计算患者的受照剂量,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存在移位误差的计划与初始计划的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验证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对GTV和CTV的剂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临床上这部分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危机器官,摆位误差对腮腺、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影响最大。腮腺对X方向(左右方向)摆位误差最为敏感,等中心向左或向右偏移3 mm和6 mm,相应方向的腮腺的V 30Gy将增大9%、19.4%和10%、21.2%。视交叉和左右视神经对Z+方向(头方向)的偏差最为敏感,3 mm与6 mm的偏差,D_(max)分别增加15.5 Gy、15.3 Gy、15.5 Gy和23 Gy、25 Gy、23 Gy。晶体的D_(max)、颞叶的D_(mean)和V 60Gy同样受Z+方向偏差影响较大,只是没有视神经和视交叉那么明显。脑干的D mean和V 54Gy受Y+方向(后方向)影响较大,脊髓的D_(max)受Y+和Z-方向(后方向和脚方向)影响较大。结论摆位误差对GTV和CTV影响较小,临床上可以忽略。然而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大,在计划设计和放疗实施时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剂量学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