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低”CT血管成像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5
1
作者 祁丽 张龙江 卢光明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近年人们对CT辐射危害及对比剂肾病越来越重视,"双低"CT血管成像(CTA)技术逐步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所谓的"双低"CTA技术即同时采用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的CTA技术,使用该技术需在保证影像质量足够诊断的前提下降... 近年人们对CT辐射危害及对比剂肾病越来越重视,"双低"CT血管成像(CTA)技术逐步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所谓的"双低"CTA技术即同时采用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的CTA技术,使用该技术需在保证影像质量足够诊断的前提下降低CT检查时病人接受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就"双低"CTA常用的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对比剂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能谱CT双低剂量在下肢动脉CTA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吕仁锋 刘婷婷 +1 位作者 李超 陶芳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对下肢动脉CTA检查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行下肢动脉CTA的连续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A组:管电压100kVp,对比剂使用威视派克(270mg I/mL);B组:管电压120kVp,对比剂为欧乃派... 目的:探讨使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对下肢动脉CTA检查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行下肢动脉CTA的连续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A组:管电压100kVp,对比剂使用威视派克(270mg I/mL);B组:管电压120kVp,对比剂为欧乃派克(350mg I/mL)。图像重建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算法(ASiR)。两组其它扫描参数相同。测量和计算图像最佳对比噪声比(CNR),噪声值(SD)和多处下肢动脉CT值的均值,计算每例患者的辐射剂量(ED)及平均碘摄入量(mg I/kg),由两位放射医师采用4分法评估图像质量,对2组间的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图像的CNR(15.23±2.10)高于B组(13.42±1.9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02,P<0.001)。A组的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9.45±1.04)HU和(3.64±0.49)分,B组为(9.38±0.97)HU和(3.52±0.48)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下肢动脉平均CT值为(446.5±30.3)HU,高于B组的(375.1±24.6)HU,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1.57,P<0.001)。A组辐射剂量[(13.25±2.08)mSv]明显低于B组[(22.43±3.67)mSv],降低约40%(t=13.2,P<0.001)。A组人均碘摄入量为(290.42±10.04)mgI/kg),显著低于B组的(363.34±12.34)mgI/kg(t=63.46,P<0.001)。结论:能谱CT下肢动脉CTA使用低管电压及低浓度对比剂可以提供更好的图像对比噪声比,在保证诊断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地降低了辐射剂量,同时减少了患者的对比剂碘的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对比剂 下肢动脉
下载PDF
二代双源CT大螺距肺动脉成像低剂量与低对比剂用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国臣 王忠 李萌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评估二代双源CT大螺距扫描方式在低剂量和低对比剂个体化肺动脉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按扫描方式和对比剂剂量不同将90例患者分成A、B、C三组。A组30例,采用传统肺动脉成像检查方案,对比剂用量70mL,管电压100kV,螺距1.2;B组和C组... 目的:评估二代双源CT大螺距扫描方式在低剂量和低对比剂个体化肺动脉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按扫描方式和对比剂剂量不同将90例患者分成A、B、C三组。A组30例,采用传统肺动脉成像检查方案,对比剂用量70mL,管电压100kV,螺距1.2;B组和C组采用低对比剂剂量30mL,大螺距2.1,根据预检测层面左心室衰减噪声值≥15HU和<15HU分为B组和C组,管电压分别为100kV、80kV。分析比较三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C组体重低于A、B两组(P<0.01)。三组扫描时间、扫描长度、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剂量(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图像治疗均满足诊断要求。A组双侧肺动脉强化CT值最高,B组最低。A组上腔静脉内对比剂线束硬化伪影比例高于B组和C组(P<0.05)。两位医师对所有病例图像的评分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19,U=8.02,P>0.05)。结论:采用二代双源CT大螺距肺动脉扫描并根据左心室平扫衰减噪声值来调整管电压的个体化肺动脉成像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以及对比剂用量,可以作为临床肺动脉栓塞患者的首选筛查和随访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大螺距 辐射剂量 对比剂
下载PDF
双低剂量全主动脉CT血管成像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陆东旭 王瑞 +3 位作者 范占明 刘锟 晏子旭 申艳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4期117-120,F0002,共5页
目的利用双低剂量(80k V,30ml碘对比剂)结合迭代重建全主动脉CT血管成像,评价图像质量及应用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前瞻性收集60例主动脉术后接受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并分为两组。第一组采用120kv、60ml对比剂扫描方案,第二组采用80kv、3... 目的利用双低剂量(80k V,30ml碘对比剂)结合迭代重建全主动脉CT血管成像,评价图像质量及应用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前瞻性收集60例主动脉术后接受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并分为两组。第一组采用120kv、60ml对比剂扫描方案,第二组采用80kv、30ml对比剂扫描方案扫描。第一组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重建,第二组组采用迭代算法(SAFIRE)重建。比较两组间的主观(主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和客观图像质量(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记录两组辐射剂量。结果与第一组相比,第二组总体主观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部分主动脉节段的图像噪声和SNR略有降低;第二组辐射剂量比第一组降低约72%(2.12±0.15m Sv m Sv vs.7.47±0.54,p<0.0001),对比剂用量减少50%(30ml vs 60ml,p<0.0001)。结论80kv、30ml对比剂全主动脉CTA扫描方案结合迭代重建算法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其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对比剂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减少对比剂量在CTPA中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1
5
作者 付传明 张海波 +3 位作者 陈伦刚 徐霖 王开华 吴德红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3年第1期121-127,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图像质量,探讨减少对比剂用量在肺动脉CTA(CTPA)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64排128层螺旋CT机,将60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PAE)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n=20):A组,对比剂60mL+40mL生理盐水;B组,对比... 目的:通过比较图像质量,探讨减少对比剂用量在肺动脉CTA(CTPA)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64排128层螺旋CT机,将60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PAE)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n=20):A组,对比剂60mL+40mL生理盐水;B组,对比剂30mL+40mL生理盐水;C组,对比剂20mL+40mL生理盐水,其他的扫描参数相同,采用对比剂追踪自动触发扫描。将获取原始数据传到工作站,由1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和主管技师,在轴位测量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降支及左、右肺静脉的CT值,并对血管强化程度、重组血管分支显示进行评价。结果:A、B、C三组在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降支的平均CT值分别为:(513.20Hu、504.34Hu、509.54Hu)、(498.14Hu、497.43Hu、499.63Hu)、(486.31Hu、489.45Hu、491.49Hu),三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左、右肺静脉的平均CT值分别为:(235.41Hu、176.31Hu、119.91Hu)、(241.01Hu、169.52Hu、129.54Hu),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与组之间的肺动静脉具有明显统计学(P<0.01);重组肺动脉血管清晰度及分支血管显示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对比剂(20mL人/次)在CTPA中是可行的,既降低了对比剂(CM)对患者潜在的危害,又节约检查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 肺动脉栓塞 小剂量 对比剂
下载PDF
“双低”技术在CT肺动脉成像滤波反投影算法中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郑生喜 黄宝生 +2 位作者 杨晶晶 张丽萍 卢冬梅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7-720,共4页
目的 探讨80 kVp管电压及碘克沙醇(270 mg I/ml)条件下,采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重建图像行CT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52例行CTPA检查的患者,根据CT扫描管电压和对比剂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 探讨80 kVp管电压及碘克沙醇(270 mg I/ml)条件下,采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重建图像行CT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52例行CTPA检查的患者,根据CT扫描管电压和对比剂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记录两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出加权剂量指数(CTDIw)和有效剂量(E).对图像质量进行目测评分、测量及其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用碘量降低了22.9%;试验组CTDIvol、DLP、CTDIw和E分别降低了73.5%、75.1%、73.5%和75.8%(t=<0.001、30.5、<0.001、-28.7,P<0.05);两组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图像质量目测评价和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80 kVp管电压和碘克沙醇行CTPA检查时,FBP重建图像质量可以满足诊断需要,同时能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减少X射线管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对比剂 肺动脉 CT肺动脉成像 滤波反投影算法
原文传递
低剂量对比剂MSCT脑动脉成像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黄楚昌 陈海东 +1 位作者 毛俊 林丽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16层螺旋CT脑动脉成像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方法152例MSCTA病例,行Test-Bolus测试确定脑动脉延时扫描时间,再按46ml低剂量对比剂(优维显370mgI/ml)+40ml生理盐水注射行CT扫描,评价CTA图像质量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图...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16层螺旋CT脑动脉成像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方法152例MSCTA病例,行Test-Bolus测试确定脑动脉延时扫描时间,再按46ml低剂量对比剂(优维显370mgI/ml)+40ml生理盐水注射行CT扫描,评价CTA图像质量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图像评价由显示动脉分支的级数不同按3分制评分。结果脑动脉最大强化均值485.53±83.78(HU),CTA图像质量评分:3分144例(94.7%),2分7例(4.6%),1分1例(0.7%),共发现动脉瘤19例动静脉畸形12例,烟雾病1例,动脉狭窄37例。结论16层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脑动脉成像图像质量高,能降低对比剂毒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低剂量 对比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双低”扫描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肖太星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3期52-57,72,共7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用量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疑诊冠心病并且确定检查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n=100,对比剂用量为1.2 m L/kg)、B组(n=100,对比剂用量为0.8 m L/kg),两组患者再随机分为A1,B1,A2和B2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用量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疑诊冠心病并且确定检查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n=100,对比剂用量为1.2 m L/kg)、B组(n=100,对比剂用量为0.8 m L/kg),两组患者再随机分为A1,B1,A2和B2 4个亚组。其中A1,B1采用回顾性心电图(Electroca rdiography,ECG)门控技术,A2、B2采用前瞻性ECG触发技术,分别对其进行冠状动脉检查,计算不同组间对比剂用量、图像噪声、图像质量分数及辐射剂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本课题成功的完成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的病人数194例。1对比剂用量比较,统计结果表明,A组平均用量为82.65 m L,B组平均用量为54.3m L,B组对比剂平均用量比A组减少了约34.3%,B组图像噪声较A组略有提高,总体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2对照组(A1、B1)和低剂量组(A2、B2组)所得的冠脉图像比较,A2组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值较A1组明显降低,降低幅度约79.7%,B2组ED值较B1组明显降低,降低幅度约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评分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合理减少对比剂用量可以满足冠状动脉CTA的临床诊断要求;2合理选择扫描方案及扫描参数,可以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螺旋CT 管电压 有效辐射剂量 对比剂用量 图像噪声
下载PDF
能谱CT双低剂量高清共轭采集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吕仁锋 徐哲 +1 位作者 王拓 谭晓天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使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结合高清共轭采集技术对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拟诊冠心病及支架术后行冠状动脉CTA复查的患者152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76例。A组:使用管电压100kVp,对... 目的:探讨能谱CT使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结合高清共轭采集技术对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拟诊冠心病及支架术后行冠状动脉CTA复查的患者152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76例。A组:使用管电压100kVp,对比剂浓度270mg I/mL,128层40mm的高清(HD)共轭容积数据采集。B组:使用管电压120kVp,对比剂浓度为320mg I/mL,采用128层40mm的标准(STD)共轭容积数据采集。两组其它扫描参数不变。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和计算图像主动脉根部对比噪声比(CNR)、冠状动脉各段CT值的均值及冠状动脉显示节段数,计算两组的辐射剂量(ED)和人均碘摄入量,对两组间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2±0.48)和(3.12±0.56)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1,P<0.05);A组图像CNR高于B组(t=4.18,P<0.05);两组冠状动脉各段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均可满足诊断需求;A组冠状动脉可评价节段数为1064,B组为1032;A、B组的ED值分别为(2.72±0.58)和(3.59±0.6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6,P<0.05);A组人均碘摄入量[(234.42±10.23)mg I/kg]低于B组[(294.32±12.07)mg I/kg,t=33.09,P<0.001]。结论: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中,使用100kVp和低浓度等渗对比剂结合高清共轭采集技术,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减少人体碘摄入量,同时提高整体图像质量,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对比剂 冠状动脉
下载PDF
双低剂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急性脑梗死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中的可行性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涛 师毅冰 +2 位作者 华荣 张青山 徐凯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80-984,共5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全脑灌注成像(CTP)中的可行性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在徐州医学院徐州临床学院行全脑CTP检查、临床拟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8例...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全脑灌注成像(CTP)中的可行性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在徐州医学院徐州临床学院行全脑CTP检查、临床拟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8例[管电压100kV,对比剂为碘海醇(350mg I/mL),滤波反投影重建法(FBP)重建];B组31例[管电压80kV,对比剂为碘克沙醇(270mg I/mL),迭代重建算法(ART)重建]。测量并计算A、B两组的大脑中动脉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碘摄入量,并对两组间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2名医师对两组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采用kappa分析;两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A、B两组间的CT值、SNR、CNR、CTP及CTA的图像主观质量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梗死灶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而B组(双低剂量组)的ED、碘摄入量较A组低。结论:联合低管电压和迭代重建技术时,使用低浓度对比剂(270mg I/mL)进行全脑CTP检查,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同时,还能减少ED及碘摄入量,从而降低对比剂肾病(CIN)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对比剂 迭代重建
下载PDF
双低剂量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司成海 庞燕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8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结合迭代重建(i Dose4)技术对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60例行CTPA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0k Vp、i Dose4重建、对比剂碘浓度270 mg I/m L)及对照组(120k Vp、FPB重建、对...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结合迭代重建(i Dose4)技术对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60例行CTPA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0k Vp、i Dose4重建、对比剂碘浓度270 mg I/m L)及对照组(120k Vp、FPB重建、对比剂碘浓度350 mg I/m L)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用量。结果实验组图像主观评分较对照组略高,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肺动脉各段CT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CTDIvol、DLP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使用对比剂碘总量较对照组减少约22.9%。结论使用低浓度碘对比剂、低管电压结合i Dose4技术行CTPA检查,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对比剂 迭代重建 肺动脉 CT 血管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中对比剂剂量使用固定值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顾庆春 薛春华 +3 位作者 李健 陈炜 吕传国 范晔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CT成像中对比剂用量使用固定值的可行性。方法肺动脉成像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A组):对比剂用量使用固定值(370 mg I/ml,35 ml);对照组(B组):对比剂用量按照0.7 ml/kg体重(370 mg I/ml)计算。分别测量A组与B组的肺动脉主... 目的探讨肺动脉CT成像中对比剂用量使用固定值的可行性。方法肺动脉成像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A组):对比剂用量使用固定值(370 mg I/ml,35 ml);对照组(B组):对比剂用量按照0.7 ml/kg体重(370 mg I/ml)计算。分别测量A组与B组的肺动脉主干、上腔静脉及左心房的平均CT值,分析两组数据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A、B两组肺动脉主干、左心房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腔静脉CT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B组大于A组。结论肺动脉CT成像中对比剂用量使用固定值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造影 多层螺旋CT 对比剂剂量
原文传递
Auto-kV技术联合Clear View+迭代算法在主动脉CTA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牛丹丹 李莹 +5 位作者 张颖颖 杨晨晓 王君鑫 王乃武 于敏 贾守强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9-1003,共5页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压调制技术(Auto-kV)及Clear View+迭代算法在降低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比剂用量以及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搜集本院2018年3月至7月临床疑诊主动脉病变行主动脉CTA检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压调制技术(Auto-kV)及Clear View+迭代算法在降低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比剂用量以及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搜集本院2018年3月至7月临床疑诊主动脉病变行主动脉CTA检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Auto-kV,60~140 kV,Clear View+70%迭代重组。B组30例,管电压120 kV,自动管电流技术(参考管电流150 mAs),滤波反投影法(FBP)重组。A组根据不同的管电压给予不同的低对比剂用量及流率。B组注射常规对比剂用量及流率(60 ml,4.5 ml/s)。主观评价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5分制评价。测量主动脉感兴趣区(ROI)的CT值及噪声(SD)值,并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记录两组的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和扫描长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27例(90%)患者低电压扫描(100 kV 10例,80 kV 14例,70 kV 3例)。两组主动脉的不同ROI CT值均>300 HU,无统计学差异(P>0.05)。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A组(SD:13.78±1.54,SNR:28.74±4.83,CNR:36.48±5.35)优于B组(SD:21.63±4.60,SNR:18.07±5.48,CNR:23.79±6.65)(P<0.05)。A组与B组辐射剂量评价指标CTDIvol(5.08±1.91 vs.13.29±1.71)mGy,DLP(330.66±125.31 vs.866.73±122.29)mGy·cm和ED(4.95±1.88 vs.12.42±1.76)mSv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较B组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降低平均达27.08%及60.14%。结论Auto-kV联合Clear View+迭代算法使主动脉CTA检查实现了患者个性化的扫描及对比剂注射方案。提升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对比剂用量以及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CTA 自动管电压调制技术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对比剂
原文传递
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随访复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芸 何昌银 严高武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3-21,共9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联合多模型迭代(ASIR-V)重建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TEVAR)随访复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8例受试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100 kVp,320 mgI/mL,FBP和ASIR-V重建,n=64)和对照组(1...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联合多模型迭代(ASIR-V)重建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TEVAR)随访复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8例受试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100 kVp,320 mgI/mL,FBP和ASIR-V重建,n=64)和对照组(120 kVp,350 mgI/mL,FBP重建,n=64)。主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价采用5分制评分法,客观评价采用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同时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和碘剂量。结果两组主动脉在不同层面的CT值、SNR、CNR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FBP和ASIR-V重建图像的噪声、SNR和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辐射剂量和碘剂量比对照组低31.69%、24.14%(P<0.05)。结论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联合ASIR-V算法可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修复术后随访复查,可在保持良好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和减少碘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对比剂 迭代重建 CT血管成像 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下载PDF
CT肺动脉成像低剂量与低对比剂用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晓静 张春秋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评估低剂量和低对比剂用量在CT肺动脉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肺动脉成像检查方案,对比剂用量90 ml,管电压120 kVp;实验组对比剂用量35 ml,管电压80 kVp。分析比较两组的图像... 目的评估低剂量和低对比剂用量在CT肺动脉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肺动脉成像检查方案,对比剂用量90 ml,管电压120 kVp;实验组对比剂用量35 ml,管电压80 kVp。分析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肺动脉主干CT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92.12±67.32)HU vs(389.64±52.29)HU]。两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7.65±0.02)mGy vs(4.65±0.23)mGy]和剂量长度乘积[(342.60±36.90)mGy·cm vs(146.62±14.62)mGy·c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低剂量以及低对比剂用量,可以作为临床肺动脉栓塞患者的筛查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动脉CT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对比剂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双低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刚 韩威 +9 位作者 路军良 陈华 刘更槐 张志刚 周燕 冯萌 王丽 李红敏 王丽伟 吴新淮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低技术——低千伏(100 kV)技术联合低对比剂浓度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拟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80例患者(体重指数≤26.0 kg/m2),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40)采用100kV,270 mg/ml威视派克对比... 目的探讨应用双低技术——低千伏(100 kV)技术联合低对比剂浓度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拟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80例患者(体重指数≤26.0 kg/m2),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40)采用100kV,270 mg/ml威视派克对比剂及自适应迭代算法重建(ASiR),B组(n=40)采用120 kV,350 mg/ml欧乃派克对比剂及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FBP)。测量主动脉、皮下脂肪和竖脊肌的CT值和SD值,平均SD值计算为图像噪声。测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的CT值和SD值,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NR)。采用5分法对所有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分。记录CT剂量指数,并进行有效辐射剂量计算。结果A组患者平均碘用量比B组患者下降22.8%。两组患者LAD、LCX和RCA血管CT值、CNR值、图像噪声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体重指数≤26的患者,低对比剂浓度和低千伏(100 kV)相对于常规扫面能够提供相似的图像质量,并减少对比剂的碘用量及有效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辐射剂量 对比剂
下载PDF
双源CT低管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肝脏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仁锋 袁丽萍 +1 位作者 李超 谭晓天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94-996,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使用低管电压(100kVp)和低浓度等渗对比剂(270mg I/mL)进行肝脏增强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108例行肝脏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4例。A组:管电压100kVp,对比剂为威视派克(270mg I/mL)。B组:管电压120kVp,... 目的:探讨双源CT使用低管电压(100kVp)和低浓度等渗对比剂(270mg I/mL)进行肝脏增强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108例行肝脏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4例。A组:管电压100kVp,对比剂为威视派克(270mg I/mL)。B组:管电压120kVp,对比剂为碘克沙醇(320mg I/mL)。测量、计算两组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肝实质CT值、肝动脉CT值、门静脉CT值及有效辐射剂量(ED),并对两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对两组间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CNR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8,P<0.05),SNR高于B组(P<0.05),A组能够提供清晰的诊断图像,提高病变的显示;A、B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P>0.05);A、B组的肝实质CT值及肝动脉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t=-1.81,P>0.05;t=0.96,P>0.05),而A组的门静脉CT值高于B组(t=7.55,P<0.05);A组的三期总辐射剂量[(8.04±1.12)mSv]低于B组[(11.62±2.41)mSv](t=9.94,P<0.001)。结论:双源CT肝脏增强扫描采用管电压100kVp和低浓度等渗对比剂(270mg I/mL)可以提供较好的图像CNR,提高门静脉CT值,保证诊断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辐射剂量 对比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碘克沙醇联合低电压CT扫描孤立性肺结节成像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兮屴 王海燕 +4 位作者 叶兆祥 左维敏 魏澄 欧玲 谭一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141-4144,共4页
目的探索等渗低浓度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 I/L)、低电管压(100 kV)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扫描孤立性肺结节成像质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本院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行常规检查并行病理确诊的孤立性结节病患4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组... 目的探索等渗低浓度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 I/L)、低电管压(100 kV)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扫描孤立性肺结节成像质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本院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行常规检查并行病理确诊的孤立性结节病患4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组(350 mg I/L,120 kV管电压,图像利用滤波反投影重建,n=20)和双低组(270 mg I/L,100 kV管电压,图像利用迭代重建,n=20)。结果主观评分中,双低组患者的主观评分为(4.01±0.54)分,常规组患者的主观评分为(3.97±0.5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分中,常规组与双低组取相同部位的CT值,计算所得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NR和CNR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患者DLP[(283.52±11.50)mGy/cm]和ED[(3.65±0.32)mSV]均低于常规组DLP[(370.74±29.56)mGy/cm]和ED[(5.11±0.25)mS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低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可在降低辐射剂量、碘造影剂浓度的基础上,满足临床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CT图像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对比剂 肺结节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低管电压和低对比剂联合IMR技术在椎动脉V3段3DCTA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君琳 翟笃昌 +3 位作者 周秀智 刘蓉 范国华 蔡武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和低对比剂浓度、剂量及注射速率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在椎动脉V3段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临床怀疑上颈椎、颅颈交界区病变而行颈部椎动脉V3...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和低对比剂浓度、剂量及注射速率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在椎动脉V3段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临床怀疑上颈椎、颅颈交界区病变而行颈部椎动脉V3段3DCTA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80 kV、平均管电流为50 mAs的ATCM技术,25 mL注射速率为3 mL/s的对比剂碘海醇(碘含量300 mg/mL)联合IMR技术进行检查;B组采用120 kV、150 mAs固定管电流,50 mL注射速率为5 mL/s的对比剂碘帕醇(碘含量370 mg/mL)联合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技术进行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敏感度(FOM),并对所得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结果两组图像椎动脉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噪声小于B组(P<0.05),A组SNR、CNR及FOM均大于B组(P<0.05)。两组图像质量[(4.78±0.41)分vs.(4.85±0.35)分]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DIvol、DLP、ED均低于B组(P<0.05)。A、B组对比剂碘摄入量分别为7.5、18.5 g,对比剂碘流率分别为0.9、1.85 mg/s,与B组比较,A组碘摄入量及碘流率分别下降了59.5%、51.4%。结论低管电压ATCM和低对比剂浓度、剂量及注射速率联合IMR技术不仅可保证椎动脉V3段3DCTA图像质量,也减少了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降低了对比剂碘摄入量及碘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辐射剂量 对比剂 椎动脉V3段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
下载PDF
低管电压结合个性化对比剂用量及迭代重建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一 秦立新 +2 位作者 田葵 余辉山 李宝学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8期82-85,127,共5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结合个性化对比剂用量剂及迭代重建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将体质量指数<24 kg/m^(2)的60名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小...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结合个性化对比剂用量剂及迭代重建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将体质量指数<24 kg/m^(2)的60名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小组(A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用量80 mL;B组管电压80 kV,个性化对比剂用量为1.0 mL/kg×体重(kg);A组和B组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建及50%ASIR重建,其余扫描参数相同。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客观评价[主动脉CT值、上腔静脉CT值、噪声、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和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及碘摄入量差异。结果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很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主动脉CT值分别为(342.58±48.93)、(422.20±62.67)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B组上腔静脉CT值分别为(213.67±39.68)、(134.05±33.14)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SNR、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B组的ED分别为(7.61±0.81)、(3.81±0.51)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B组碘摄入量分别为(24.00±0)、(18.06±1.6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80 kV低管电压结合个性化对比剂用量及迭代重建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可以提升图像质量,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对比剂剂量 迭代重建 图像质量 支气管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