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选》所录《子虚赋》、《上林赋》及《洞箫赋》创作时间新考——兼考王褒卒年 被引量:6
1
作者 韩晖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45,共5页
《文选》所录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原为一篇,其创作当开始于建元六年,定稿当在元光元年五月至九月间;《子虚赋》部分当完成于建元六年秋稍前,《上林赋》部分当作于建元六年底至元光元年五月稍后。学术界将王褒的《洞箫赋》... 《文选》所录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原为一篇,其创作当开始于建元六年,定稿当在元光元年五月至九月间;《子虚赋》部分当完成于建元六年秋稍前,《上林赋》部分当作于建元六年底至元光元年五月稍后。学术界将王褒的《洞箫赋》系年于神爵元年是错误的,原因在于对王褒入朝时间和卒年缺乏考证。王褒入朝当始于神爵元年。王褒之卒年,当在甘露四年或黄龙元年。其《洞箫赋》当作于五凤三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天子游猎赋》 王褒 《洞箫赋》
下载PDF
权力强制:《文选》对赋体论的重构与规范——以“更定赋名”为中心
2
作者 安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24,共10页
对文学文本言,篇题不仅是作者创作旨趣的直接传达方式,亦是后人解读文本、夷考内容宏旨乃至勾连时序世情之思想文化的重大锁钥。《文选》以"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的体认准的,对王褒《洞箫颂》、马融《长笛颂》、潘岳《藉田... 对文学文本言,篇题不仅是作者创作旨趣的直接传达方式,亦是后人解读文本、夷考内容宏旨乃至勾连时序世情之思想文化的重大锁钥。《文选》以"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的体认准的,对王褒《洞箫颂》、马融《长笛颂》、潘岳《藉田颂》诸篇进行篇名更定。这种粗暴的更改行为将"颂美盛德"的文用内涵形而下地置换为"体物浏亮"的文体形制,遂强行割裂了两汉以来诗教赋用的"讽颂"传统。此举成功地解决了赋、颂文体淆乱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文体辨体的置换;然因其强大的"文学史权力",又造成后世对"三赋"题旨的把握更多地囿于被其规范了的"音乐""耕藉"范围内,而遮蔽了文本原有的事功文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洞箫赋》 《长笛赋》 《藉田赋》 更名 编纂策略
下载PDF
游于艺:王褒《洞箫赋》及其艺术人生
3
作者 蔡亚玮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25-31,共7页
王褒以文采秀发、炜耀一代之文学才情显于汉宣帝之时。接续于汉初梁府士人优游作赋之后,王褒再次以游戏笔墨和音乐主题开启了士人“游于艺”之文学书写,突出表现了以文学创作为乐的文士意识。王褒从作《四子讲德论》《圣主得贤臣颂》的... 王褒以文采秀发、炜耀一代之文学才情显于汉宣帝之时。接续于汉初梁府士人优游作赋之后,王褒再次以游戏笔墨和音乐主题开启了士人“游于艺”之文学书写,突出表现了以文学创作为乐的文士意识。王褒从作《四子讲德论》《圣主得贤臣颂》的政治文本转向作《洞箫赋》的文学文本,表现出士人开始由颂扬大汉之德的政治体验走向专注内在心灵的艺术体验。游走于艺术空间的王褒,为沉闷的士林抹上一抹亮色,为后世士人开辟了一条走向艺术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褒 《洞箫赋》 政治人生 艺术人生
下载PDF
从“以悲为美”到“清和自然”——浅析《文选》音乐赋审美取向的衍变
4
作者 邢馨元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文选》中的音乐赋,其审美思想存在明显的差异。两汉时期的《洞箫》《长笛》二赋,明显透露出"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而魏晋之际,玄学的兴起致使音乐赋的审美思想发生了明显转变。嵇康与成公绥将对音乐的描摹歌咏与崇尚隐逸的... 《文选》中的音乐赋,其审美思想存在明显的差异。两汉时期的《洞箫》《长笛》二赋,明显透露出"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而魏晋之际,玄学的兴起致使音乐赋的审美思想发生了明显转变。嵇康与成公绥将对音乐的描摹歌咏与崇尚隐逸的高远情怀联系起来,强调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从中可见魏晋乐赋重清和、尚自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箫赋》 《长笛赋》 《琴赋》 《啸赋》 审美取向
下载PDF
《洞箫赋》的创作与汉宣帝时期雅乐的流行
5
作者 姜欣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5,共5页
王褒的《洞箫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音乐为对象的赋作,不仅描述了乐器的制作工艺、演奏方法等,同时也开创了“物我合一”的表现形式,开创了后世乐器赋写作范例。通过研究《洞箫赋》创作的背景,发现《洞箫赋》背后蕴含着浓厚的政治因素... 王褒的《洞箫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音乐为对象的赋作,不仅描述了乐器的制作工艺、演奏方法等,同时也开创了“物我合一”的表现形式,开创了后世乐器赋写作范例。通过研究《洞箫赋》创作的背景,发现《洞箫赋》背后蕴含着浓厚的政治因素,在音乐审美的同时肩负起政治教化的职责,因此仅说《洞箫赋》是一篇音乐咏物赋不够恰当,忽视了其深层次的儒家雅乐思想。这篇“娱太子”的文章将音乐与政治相联系,主张通过发挥音乐的教化作用来塑造人格,从而促使整个社会风气归于淳朴,可以说《洞箫赋》更是一篇教化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箫赋》 教化 雅乐 儒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