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黔东南文斗侗、苗林业契约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罗洪洋 张晓辉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3-102,共10页
黔东南侗、苗居住区是中国有名的林区 ,从清初开始 ,其森林就以人工育林为主 ,当地育林的有关利益关系主要依靠林业契约调整。本文对该地有名的林产区文斗的林业契约进行了分析归类 ,将其分为卖契、佃契、分合同、处理山地林木纠纷契等... 黔东南侗、苗居住区是中国有名的林区 ,从清初开始 ,其森林就以人工育林为主 ,当地育林的有关利益关系主要依靠林业契约调整。本文对该地有名的林产区文斗的林业契约进行了分析归类 ,将其分为卖契、佃契、分合同、处理山地林木纠纷契等四类 ,认为锦屏人工林业的发展得益于上述契约有效地保护了人工育林者的产权 ,较好地调整和规范了各方的利益分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林业 契约 苗族 侗族 人工育林 佃契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创设计研究——以新晃侗族文创产品设计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立民 周友 《设计》 2020年第11期23-25,共3页
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国广大乡村地域性文化,文章深入研究偏远少数民族乡村地区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分析了侗族相关文创产品设计与其特色文化的联系及其重要意义,综合国内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在文化传承分析、产品视觉要素... 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国广大乡村地域性文化,文章深入研究偏远少数民族乡村地区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分析了侗族相关文创产品设计与其特色文化的联系及其重要意义,综合国内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在文化传承分析、产品视觉要素分析,探索和总结新晃侗族地域性精神内核。探索和分析总结出新晃侗族低调乐活的生活态度。文章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致力于传承地域性文化,协调城乡关系,对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及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侗族 地域性 文创产品设计 活态传承
下载PDF
基于生态博物馆的民族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肖星 陈玲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3-46,共4页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颖的传统文化保护手段,对民族文化景观的旅游开发具有示范效应。生态博物馆开展文化生态旅游具有必要性,生态博物馆的民族文化景观旅游开发应有自己独特的模式,并遵循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入乡随俗、重质不重量、使...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颖的传统文化保护手段,对民族文化景观的旅游开发具有示范效应。生态博物馆开展文化生态旅游具有必要性,生态博物馆的民族文化景观旅游开发应有自己独特的模式,并遵循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入乡随俗、重质不重量、使用付费与回报社区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 民族文化景观 文化生态旅游 侗族 堂安
下载PDF
浅谈侗族传统生态观与生态建设 被引量:15
4
作者 潘永荣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3-49,共7页
在侗族的生产、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的传统方法和观念。文章对侗族的这些方法与观念进行了归纳 ,并认为这些方法与观念对侗族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有一定影响。国家在侗族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 (草 )、封... 在侗族的生产、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的传统方法和观念。文章对侗族的这些方法与观念进行了归纳 ,并认为这些方法与观念对侗族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有一定影响。国家在侗族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 (草 )、封山育林等方面 ,除给予一些政策扶持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传统生态观 生态建设
下载PDF
贵州侗族地区香禾糯品种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14
5
作者 雷启义 周江菊 +3 位作者 罗静 张文华 孙军 龙春林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0-998,共9页
香禾糯是侗族地区广泛种植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类糯稻农家品种。探讨香禾糯地方品种多样性变化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有利于及时制定与侗族地区经济和传统文化发展相适应的香禾糯种质资源保护策略和措施。本研究运用民族植物学、文化人类学... 香禾糯是侗族地区广泛种植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类糯稻农家品种。探讨香禾糯地方品种多样性变化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有利于及时制定与侗族地区经济和传统文化发展相适应的香禾糯种质资源保护策略和措施。本研究运用民族植物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自2005年以来,对贵州侗族地区香禾糯品种多样性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为期12年的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历史上香禾糯在侗族地区的栽培和利用非常普遍,但从清雍正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侗族地区经历了3次大型的"糯改粘"运动,导致香禾糯种植面积和品种数量大幅度减少;目前黎平、从江和榕江县侗族地区香禾糯品种大约为100个,比20世纪80年代初调查到的363个品种减少了72.5%,即使在黄岗、高仟等香禾糯种植传统保持相对较好的侗族村寨,其种植面积和品种数量也减少了50%以上,而且这种减少趋势越来越严重。香禾糯品种减少的重要原因是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而近年来随着侗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与变迁,香禾糯品种多样性正在面临新一轮的冲击,消失速度加快。香禾糯的多样性维系与侗族的生产生活和传统文化关系密切,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种 侗族 香禾糯 变化趋势 农业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侗族传统生计的当代变迁与目标走向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军昌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94,共9页
侗族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稻鱼鸭林"是其传统农耕生计方式,涵及"以粮为主"、"稻鱼鸭共生"、"林粮兼营"等生计特征,兼及复合性和内聚型的性质,这一生计方式随着解放后国家权力在侗族乡村社会... 侗族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稻鱼鸭林"是其传统农耕生计方式,涵及"以粮为主"、"稻鱼鸭共生"、"林粮兼营"等生计特征,兼及复合性和内聚型的性质,这一生计方式随着解放后国家权力在侗族乡村社会的有效进入并附以外来文化要素的渗透,已呈现出基本型、发展型(兼业性)、缺失型以及其他类型的多样性变迁,这种变迁昭示着侗族和侗族地区现代生计的目标走向应该是多元性的可持续发展生计,发展的内涵应该是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传统生计 当代变迁 可持续生计
原文传递
现代农业技术及其推广的文化反思——基于对贵州侗族传统稻田养鱼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丕东 潘永荣 +1 位作者 吴佺新 孟保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4期109-111,115,共4页
研究表明,侗族传统稻田养鱼是侗族先民所独创的、至今仍在侗族地区广泛使用的一项乡土农耕技术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生计、文化和生态价值。然而,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侗族传统稻田养鱼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应... 研究表明,侗族传统稻田养鱼是侗族先民所独创的、至今仍在侗族地区广泛使用的一项乡土农耕技术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生计、文化和生态价值。然而,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侗族传统稻田养鱼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应建立稻田养鱼及其相关技术的动态保护和支持体系,实现传统稻田养鱼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使之适应于变化的自然生态条件和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该研究认为,农业和农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应充分认识和了解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充分采纳和应用当地丰富的乡土农业技术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文化反思 侗族 传统稻田养鱼 贵州
下载PDF
“申遗”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贵州省从江县侗族非遗资源评估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姚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99-110,共1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估是非遗项目级别认定和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诸多制度、规范、标准并不完善,各地在非遗项目遴选和申报时缺乏完善的非遗价值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难以有效地保障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估是非遗项目级别认定和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诸多制度、规范、标准并不完善,各地在非遗项目遴选和申报时缺乏完善的非遗价值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难以有效地保障非遗项目评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建构一套适宜的"申遗"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贵州省从江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研究对象,对非遗项目的类别及构成、濒危状况、保护状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从非遗的品质评估、价值评估、濒危度评估、保护评估四个维度构建了非遗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评价结论分析各类非遗资源的申遗价值与重要级别,划分出不同性质非遗资源差异化保护的形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项目申报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标体系 价值评估 侗族
下载PDF
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 被引量:10
9
作者 谭厚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109,共109页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之一。侗族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侗乡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自古以来流传着“饭养身,歌养心”。在众多的侗族民歌中,要数世世代代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的无指挥、无伴奏、...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之一。侗族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侗乡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自古以来流传着“饭养身,歌养心”。在众多的侗族民歌中,要数世世代代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的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一人领唱众人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嘎老,即侗族大歌最具特色。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是在中国境内被发现的第一个多声部民歌品种。彻底否定了西方音乐界长期以来认为中国民间没有多声部合唱歌曲的偏见。1986年侗族大歌唱响法国巴黎著名的国立夏乐宫剧院。1994年侗族大歌荣登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可见,侗族大歌不仅仅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就是在世界音乐史中也有其应有的位置。多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致力于侗族大歌研究。从宋代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中对侗族民间音乐活动的描述算起,至今已有800余年的研究历史。在中国知网篇名为“侗族大歌”“嘎老”“侗族民间合唱”数百篇文章和已公开出版的10余部侗族大歌著作则为素材,分别从侗族大歌研究的开创期、形成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等五个阶段的研究进行概述。这些研究分别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音乐学、历史学、音乐理论、民俗学、人类学、传播学、旅游开发等视角展开,推动了对侗族大歌研究的深入。这些研究提升了侗族大歌在国内外的影响,预示了侗族大歌研究的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侗族大歌 民间音乐史 民族音乐
下载PDF
侗族风雨桥成因的人类学探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石开忠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7-40,共4页
风雨桥是侗族地区结构严谨,造型独特的最具特色的民族建筑之一,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风雨桥在侗族地区桥的数量是比较多,几乎每一个寨子都建有风雨桥。除鼓楼之外,风雨桥可以说是侗族文化的又一个代表。... 风雨桥是侗族地区结构严谨,造型独特的最具特色的民族建筑之一,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风雨桥在侗族地区桥的数量是比较多,几乎每一个寨子都建有风雨桥。除鼓楼之外,风雨桥可以说是侗族文化的又一个代表。作者在多年调查的基础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探究了其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风雨桥 成因
下载PDF
宗教象征的来源、形成与祭祀仪式——以侗族对“萨”崇拜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石开忠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35-38,共4页
文章对侗族萨神的来源、形成及对萨的祭祀仪式进行了探讨,多为作者实地调查所得资料,材料翔实、可信。
关键词 侗族 萨崇拜 仪式
下载PDF
黔东南侗族传统林业生计及其习惯法规范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晓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2期43-49,共7页
黔东南侗族地区至少在几百年前就开始植树造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较深的认识,森林的利用和种植作为一种社会的行为,早就受到侗族相应习惯法的调整,并发挥着积极作用。有些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规则现在也被吸... 黔东南侗族地区至少在几百年前就开始植树造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较深的认识,森林的利用和种植作为一种社会的行为,早就受到侗族相应习惯法的调整,并发挥着积极作用。有些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规则现在也被吸收到新型的村规民约中来,从收集到的几十份《村规民约》的内容上看,森林资源保护的条款占的比重最大。2006年我们专门对黔东南主要林业县的侗族核心区历史上的林业情况;侗族传统的林业习惯法对传统林业的调整及其时代性转型等问题做了长期实地调查和历史资料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侗族 林业 人工林 生计习惯法
下载PDF
侗族传统人工营林业的青山买卖 被引量:8
13
作者 罗康隆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39-42,共4页
以往有不少人认为,在依靠自然为生的农业时代,人们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林业这种通过市场关系实现其价值的产业,要发展成为少数民族的一种生业方式是值得怀疑的。这种怀疑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林业生产周期这么长,人们决不可能有林木生产... 以往有不少人认为,在依靠自然为生的农业时代,人们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林业这种通过市场关系实现其价值的产业,要发展成为少数民族的一种生业方式是值得怀疑的。这种怀疑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林业生产周期这么长,人们决不可能有林木生产周期这么长的生存资料的积蓄,如果没有这么多的生活资料的积蓄,那么,林农的生存保障又从何而来?本文通过对清水江流域人工营林业生产过程中的青山买卖关系的考察,就可以排解这些疑虑,并能明了清水江流域侗族地区人工营林业生产过程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使人工营林业成为一种经济活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人工营林业 青山买卖
下载PDF
地域性文化在少数民族节庆品牌中的可视化生态应用——以广西侗族“月也”节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冬慧 杨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42-450,共9页
目的 探索地域性民族节庆品牌化、生态化、市场化、可视化的建设;了解地域性节庆文化的概念,分析地域文化的民族节庆品牌发展状况,推进地域性节庆产业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通过地域性元素的设计方法,以广西侗族... 目的 探索地域性民族节庆品牌化、生态化、市场化、可视化的建设;了解地域性节庆文化的概念,分析地域文化的民族节庆品牌发展状况,推进地域性节庆产业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通过地域性元素的设计方法,以广西侗族“月也”节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对节庆品牌进行基因分析并分类;再通过设计元素提取等过程进行元素提取及文化内涵总结,在保留地域文化的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侗族语言文化、节庆习俗文化、乡土文化、生态文化等典型的地域文化元素,依托现代品牌形象设计的通道,进行侗族“月也”节庆品牌设计实践,展示出广西本土地域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形象设计的特有形象。结果 旨在解决节庆文化中出现的品牌形象缺乏、文化传承力不够、设计趋同化等问题,而作为集文化与旅游产业于一体的“月也”节庆旅游则为侗族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结论 具有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元素与节庆品牌形象相结合,促使地域性节庆品牌性更鲜明,积极推进地域品牌形象传播同时,让这些承载独特地域民族文化的节庆成为一张名片,有利于文化旅游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节庆品牌 品牌基因 侗族
下载PDF
贵州黔东南侗族食用香料植物资源利用调查 被引量:8
15
作者 吕世勇 袁涓文 +2 位作者 俞筱押 李明川 唐澜兮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82-86,共5页
食用香料植物具有无污染、无残毒的特点,同时有防腐抑菌、抗氧化和药疗的作用。采用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资料考证和文献检索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东南黎平县登岑侗寨食用香料植物进行调查,以摸清侗族食用香料植物资源状况,... 食用香料植物具有无污染、无残毒的特点,同时有防腐抑菌、抗氧化和药疗的作用。采用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资料考证和文献检索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东南黎平县登岑侗寨食用香料植物进行调查,以摸清侗族食用香料植物资源状况,为其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当地食用香料植物有12科26属29种,其中唇形科(Lamiaceae)6种、伞形科(Umbelliferae)5种、姜科(Zingiberaceae)4种;从植物形态看,草本占绝对优势,共22种;食用部位以叶子、果实、全草、根、茎皮、花为主的植物,分别有12种(41.4%)、5种(17.2%)、5种(17.2%)、4种(13.8%)、4种(13.8%)、2种(6.9%);烹饪方式以火锅和炒食为主;从采集方式看,来源于野生环境的有18种,占总数的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植物 民族植物学 侗族 贵州
原文传递
运用PCR-DGGE技术分析贵州侗族酸肉中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韵 胡萍 +3 位作者 湛剑龙 谢和 王晓宇 朱秋劲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应用PCR-DGGE技术研究贵州侗族发酵肉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品种间的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酸肉中的优势菌群差异不明显,3个样品中共检测到21种菌,共4个属,分别是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 应用PCR-DGGE技术研究贵州侗族发酵肉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品种间的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酸肉中的优势菌群差异不明显,3个样品中共检测到21种菌,共4个属,分别是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和四联球菌属(Tetraggenococcus)。另还发现两种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1和uncultured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酸肉 侗族 细菌 多样性
下载PDF
侗族传统生计与水资源的储养和利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庭硕 罗康智 《鄱阳湖学刊》 2009年第2期62-68,共7页
当下中国乃至世界都面临严重的"水荒",悉见的应对策略不外乎大兴水利工程和严厉实施节水这两大类。本文提供的个案,则是将水资源的储养、高效利用与水质维护三大目标融为一体,并在文化的调控下做到森林与农田的兼容,农田中动... 当下中国乃至世界都面临严重的"水荒",悉见的应对策略不外乎大兴水利工程和严厉实施节水这两大类。本文提供的个案,则是将水资源的储养、高效利用与水质维护三大目标融为一体,并在文化的调控下做到森林与农田的兼容,农田中动、植物种与养的兼容,畜牧与农耕的兼容,去能动地扩大水资源的再生、储养和水质净化,使这片土地虽然身处分水岭区段,却能做到水资源的供给极为丰裕,并能与周边各民族共同分享水资源。这是一个在资源利用上利己和利他兼容的生动个案,可望成为我国缓解水资源匮乏对策的有益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传统生计 水资源 储养 生态维护
下载PDF
侗族习惯法在当今侗族地区的调适研究——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婧 吴大华 《民族学刊》 2010年第2期89-97,164,共11页
侗族习惯法作为一种从远古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继续影响着侗寨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虽然侗族习惯法与刑事制定法之间在定罪和刑罚上的差异导致两者之间存在现实冲突,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自治地方依据民族... 侗族习惯法作为一种从远古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继续影响着侗寨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虽然侗族习惯法与刑事制定法之间在定罪和刑罚上的差异导致两者之间存在现实冲突,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自治地方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刑法具有立法变通权,"两少一宽"刑事政策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法律依据;相对罪刑法定主义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理论空间,刑事和解制度在侗族地区运用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实践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侗族习惯法 黔东南 国家法 刑法
下载PDF
贵州侗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向琦 张宇轩 +1 位作者 黄宇 黄江林 《武术研究》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侗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行研究解析,研究表明:侗族体育价值观迷失,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文化根基受到了破坏,缺乏文化自觉性。通过史料以及实例对侗族的体育文化制度进行深入解析...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侗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行研究解析,研究表明:侗族体育价值观迷失,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文化根基受到了破坏,缺乏文化自觉性。通过史料以及实例对侗族的体育文化制度进行深入解析,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最后,针对侗族体育文化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侗族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下载PDF
民间规约的诗性展演:侗族款词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123,共7页
侗族款词是以民族古歌形式表达的乡规民约,是民间文艺和民间规约的复合体。它以"百科全书"的身份在广度上蕴涵了侗族的社会横向全景,并在深度上以"活化石"的姿态表征着侗族历史的纵向发生、承继与发扬。不仅如此,... 侗族款词是以民族古歌形式表达的乡规民约,是民间文艺和民间规约的复合体。它以"百科全书"的身份在广度上蕴涵了侗族的社会横向全景,并在深度上以"活化石"的姿态表征着侗族历史的纵向发生、承继与发扬。不仅如此,侗款呈现的文化底蕴、律法思想和表意机制,揭示了侗族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属性和共处原则,以此为基础生成的艺术精神和律法思想,及其两者悖论而统一的独特属性,又反过来支撑着民族的独特性与恒定性。因此,侗款在艺术与法律的领域,在处理人类自由与规约、情感与理性、人本与法本关系时凸显出和谐性、有效性与持续力,它以一种成功的文化精神模态昭示了人类社会、艺术创作发展的又一探索方向与行进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款词 民间规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