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课程化研究——基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 被引量:9
1
作者 魏银 戴锐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2-69,共8页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课程化是指在大课程观的指导下,建立一种由显性和隐性两大类,学科、活动、环境三大课程板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学科课程作为基础,活动课程作为核心,环境课程作为重要补充。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课程化在思想认识、资源支持、...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课程化是指在大课程观的指导下,建立一种由显性和隐性两大类,学科、活动、环境三大课程板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学科课程作为基础,活动课程作为核心,环境课程作为重要补充。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课程化在思想认识、资源支持、系统管理等方面存在困难,只有正确认识课程化,成立课程实践指导委员会,实施协调共进运行模式,建立课程化网络平台,才能促进我国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走向规范化、专业化、长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化 青年志愿服务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下载PDF
学校课程对在校医学生职业精神形成的影响——以上海某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晓燕 李久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5期628-630,共3页
目的了解与分析学校课程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形成的影响,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方法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校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对在校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应加强显性课程理论与实... 目的了解与分析学校课程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形成的影响,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方法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校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对在校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应加强显性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发挥隐性课程细微处的育人优势;要注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突显各自的优势,共同发挥育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调查研究 职业精神 医学生
下载PDF
隐蔽课程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杜吉生 赫中全 《武警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60-62,共3页
根据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方式,可将其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蔽课程。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构成完整的教育功能体系。全面、准确地认识隐蔽课程,对系统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隐蔽课程 学校教育 显性课程
下载PDF
利用隐性课程优势 促进英语教学改革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宏霞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94-96,共3页
隐性课程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更是促进了隐性课程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对隐性课程作了简要概述,指出了隐性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中学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隐性课程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更是促进了隐性课程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对隐性课程作了简要概述,指出了隐性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中学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促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提高中学教育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隐性课程 新课标 显性课程
下载PDF
高职:基于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 被引量:2
5
作者 萧练武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3,共3页
高职教育的使命,是要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满足人的需要。优秀的高职毕业生,不仅仅需要具备谋生的高技能,而且应该成为经常"仰望星空"的思考人类命运的文化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显性课程 潜在课程
下载PDF
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祝颐 《成才之路》 2020年第29期16-17,共2页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就要注重营造高校体育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文章分析营造高校体育文化氛围的重要性,探讨高校体育文化氛围营造中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就要注重营造高校体育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文章分析营造高校体育文化氛围的重要性,探讨高校体育文化氛围营造中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为营造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提供方向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意识 培养 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
下载PDF
体育隐蔽课程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宋保安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52-154,共3页
教育工作者应重新审视体育课程教学,不但要重视显性课程,同时还要重视对隐蔽课程的研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师生关系,以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显性课程 隐蔽课程 师生关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创新教育理论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8
作者 邓岭 胡东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1期95-96,99,共3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时代进步,为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明确提出高校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从事机械行业的专业知识、够硬技术和熟练技能,同时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创新精神。该...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时代进步,为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明确提出高校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从事机械行业的专业知识、够硬技术和熟练技能,同时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创新精神。该文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机械专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核心两个维度三个模块"的科学完善创新教育理论课程体系,进一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同时具备创新精神的机械专业人才,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理论课程体系 机械专业 显性课程 潜在课程
原文传递
国际化人才英语培训中“隐性课程”分析
9
作者 张晶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3-35,共3页
通过研究"隐性课程"及其主要形式,提出将隐性课程设置与现阶段国际化人才英语培训显性课程相结合,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发和建设隐性课程,并根据国际化人才培养中隐性课程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进一步探索的建议。
关键词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国际化人才 英语培训
下载PDF
论高校课堂中的隐性课程
10
作者 田睿方 张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2期105-106,111,共3页
隐性课程是高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关注对隐性课程,充分利用课程中的各种资源,认真设计教室的物理环境,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要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从传统的师生主... 隐性课程是高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关注对隐性课程,充分利用课程中的各种资源,认真设计教室的物理环境,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要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从传统的师生主客体关系转向平等的对话关系,以此为基础,建构活力四射的课堂,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堂 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
下载PDF
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48
11
作者 姚蕾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8-230,共3页
通过对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 ,得出体育隐蔽课程具有以下价值 :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 ,提高体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介入到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 ,促进学生对显性课程的顺利吸收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 通过对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 ,得出体育隐蔽课程具有以下价值 :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 ,提高体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介入到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 ,促进学生对显性课程的顺利吸收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体育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品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体育隐蔽课程 价值 体育显性课程
原文传递
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体育课程的作用与施教方法 被引量:28
12
作者 倪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4-87,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述了大学体育教学中隐性体育课程的概念,以及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中,隐性体育课程的作用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隐性体育课程的实施方法:语言性教学法、直观性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和研... 采用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述了大学体育教学中隐性体育课程的概念,以及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中,隐性体育课程的作用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隐性体育课程的实施方法:语言性教学法、直观性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和研究性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隐性体育课程 显性体育课程 教学目标
下载PDF
体育隐蔽课程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琳 刘科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5-77,共3页
体育隐蔽课程是在人文主义立场的课程改革中突显出来的一种新的体育课程形式,作为体育显性课程的有益补充,对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的获得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目前,我国关于体育隐蔽课程的研... 体育隐蔽课程是在人文主义立场的课程改革中突显出来的一种新的体育课程形式,作为体育显性课程的有益补充,对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的获得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目前,我国关于体育隐蔽课程的研究尚不充分,尤其缺乏实证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课程 体育课程 显性课程 研究综述 人文主义 体育知识技能
下载PDF
我国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建设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栋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7-99,共3页
从物质、文化、精神和制度四个方面简述了体育隐性课程的属性,探讨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建设的意义,分析了体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进而提出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建设的建议:加强高校各级领导对体育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视与支持,提高高... 从物质、文化、精神和制度四个方面简述了体育隐性课程的属性,探讨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建设的意义,分析了体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进而提出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建设的建议:加强高校各级领导对体育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视与支持,提高高校教师对体育隐性课程的整体认知水平,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旨在发挥体育课程的整体功效,以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体育课程 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
下载PDF
基于文化视角的高校“健全适龄体弱者”体质改善策略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晖 季浏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0-44,共5页
提出了高校"健全适龄体弱者"的概念,分析了这一群体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文化视角的高校"健全适龄体弱者"体质改善策略,强调需要落实于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不仅在体育课堂上注重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且应... 提出了高校"健全适龄体弱者"的概念,分析了这一群体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文化视角的高校"健全适龄体弱者"体质改善策略,强调需要落实于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不仅在体育课堂上注重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且应当把体育文化传习、体育社团活动、运动队训练等多项工作都纳入到"体育隐性课程"内进行统一规划,并争取校内外的资源改善体育物质条件,营造体育氛围,同时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使体弱学生能够获得切实的锻炼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锻炼态度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并能够贯彻终身,促使学校体育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健全适龄体弱者 体质改善 体育显性课程 体育隐性课程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不可缺失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玉秋 陈群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51期6-8,共3页
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学生具有民族凝聚力、精神激励等教育功能;厘清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学生具有民族凝聚力、精神激励等教育功能;厘清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是培养、熏陶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素质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