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4
1
作者 焦东亮 倪秀石 +2 位作者 高艳 赵杨 夏煜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7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NB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6)、缺血再灌注组(n=10)、NBP大剂量组(80mg·kg-1,n=10)、NBP中剂量组(40mg·kg-1,n=10)和NBP小剂量组(20... 目的:观察丁苯酞(NB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6)、缺血再灌注组(n=10)、NBP大剂量组(80mg·kg-1,n=10)、NBP中剂量组(40mg·kg-1,n=10)和NBP小剂量组(20mg·kg-1,n=10),采用Zea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观察NB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症状、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光镜下脑组织出现明显的梗死缺血灶,皮质和海马区caspase-3表达增强;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BP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减少脑组织的梗死缺血损伤,降低caspase-3的表达,其中以NBP大剂量组的神经保护作用最为显著(P<0.001)。结论:NB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凋亡 CASPASE-3 大鼠模型
原文传递
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国前 王杰华 +1 位作者 杨小霞 洪诸权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2-685,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NB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溶剂对照组和丁苯酞治疗组,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断... 目的观察丁苯酞(NB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溶剂对照组和丁苯酞治疗组,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观察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和Bax显著增多;与模型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Bcl-2的表达显著上调,Bax的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缺血再灌注 凋亡相关因子
下载PDF
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培蕾 鲁海涛 +2 位作者 朱悦奇 李明华 赵俊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时间窗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缺血再灌注组24只,丁苯酞治疗组24只。每组再分为缺血2、3和4 h后再灌注...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时间窗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缺血再灌注组24只,丁苯酞治疗组24只。每组再分为缺血2、3和4 h后再灌注3个亚组,每亚组8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各组神经功能和脑梗死范围,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VEGF表达。结果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范围也随之增高,缺血再灌注组在缺血2、3和4 h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6±0.6)分、(3.7±1.0)分和(4.2±1.0)分,脑梗死容积比率分别为(27.6±5.4)%、(33.1±6.1)%和(42.3±7.3)%;而在丁苯酞治疗组则分别为(1.2±0.5)分、(1.6±0.7)分、(2.3±0.9)分和(9.8±1.6)%、(16.7±2.3)%和(20.7±3.9)%,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丁苯酞治疗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并发现丁苯酞治疗组的缺血4 h的症状评分和脑梗死容积比率与缺血再灌注组缺血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丁苯酞治疗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的VEGF表达均逐渐减弱。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中VEGF表达明显减弱(P<0.01)。与其他两组比较,丁苯酞治疗组的VEGF表达明显较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表达相关,并能延长缺血再灌注治疗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丁苯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防
下载PDF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VEGF、BDNF、bF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凌云 汤永红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疗效及血清中VEGF、BDNF、bFGF水平变化。方法选取符合标准A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40例治疗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和40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疗效及血清中VEGF、BDNF、bFGF水平变化。方法选取符合标准A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40例治疗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和40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ADL量表)评价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中3种因子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3种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3种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增高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AD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增高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0.01)。结论丁苯酞可提高ACI患者血清BDNF、VEGF、bFGF的表达,疗效优于常规药物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丁苯酞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马妮娜 白晓黎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鼠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丁苯酞对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1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并注射丁苯酞氯化...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鼠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丁苯酞对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1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并注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共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和2周后2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清炎症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及2周后,观察组NIHSS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中hs-CRP、IL-6和TNF-α的表达均下降。2组患者的头痛、头晕、呕吐及皮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鼠生长因子治疗,临床效果理想,联合用药可有效下调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调节机体内环境,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鼠生长因子 急性脑梗死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丁苯肽在预防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安晓雷 郭靖 +2 位作者 李传玲 欧春影 李晓宾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7-268,共2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丁苯肽在预防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外,治疗组另外予口服尼莫地平30 mg,每日3次;丁苯肽0.2 g,...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丁苯肽在预防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外,治疗组另外予口服尼莫地平30 mg,每日3次;丁苯肽0.2 g,每日3次,疗程3 m。在病程3 m后进行MOCA评分,评分<26分判定为出现认知障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MOCA总评分及各子项目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但3m后,治疗组MOCA总分及各子项目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治疗组中有4例出现血管性认知障碍,对照组中有13例出现血管性认知障碍。结论尼莫地平联合丁苯肽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预防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丁苯肽 血管性认知障碍 预防
下载PDF
丁苯酞动员内皮祖细胞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红如 杜娟 +1 位作者 蔡秀英 惠国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2mg/(kg·d)]和低剂量组[丁苯酞60mg/(kg·d)]和高剂量组[丁苯酞120mg/(kg·d)],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2mg/(kg·d)]和低剂量组[丁苯酞60mg/(kg·d)]和高剂量组[丁苯酞120mg/(kg·d)],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灌胃治疗5d,每天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流式细胞仪检测缺血2h和治疗5d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水平;行CD31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脑缺血区血管新生情况。结果治疗第2天起,尼莫地平组及高、低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第3天时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低剂量组[(0.40±0.52)分vs(1.10±0.32)分,P<0.05]。假手术组大鼠缺血2h循环EPC水平低于其他4组(P<0.05)。治疗第5天,高剂量组EPC增加的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低剂量组(P<0.05)。尼莫地平组及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脑缺血区CD31阳性及vWF阳性细胞数多于模型组。结论丁苯酞可动员循环EPC,促进缺血区血管新生,改善神经功能,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内皮细胞 丁苯酞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范红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100 m L/次,2次/d静脉滴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检测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细胞因子Fg、hs-CRP、IL-6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2组血浆中Fg、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且可下调血浆中Fg、hs-CRP、IL-6水平,从而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 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NR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冰 王佩 +1 位作者 康军 吕佩源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观测丁苯酞(dl-3n-butyphthalide,NBP)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2B(N-methyl-D-asparate receptor subunit 2B,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线结法制备小鼠VD模... 目的:观测丁苯酞(dl-3n-butyphthalide,NBP)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2B(N-methyl-D-asparate receptor subunit 2B,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线结法制备小鼠VD模型。设立假手术组、VD模型组和NBP治疗组(120 mg·kg^(-1),bid,灌胃30 d)。跳台试验和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海马NR2B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NR2B表达较假手术组均明显下降(P<0.05);NBP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海马内NR2B表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P能改善VD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海马细胞内NR2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记忆 海马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2B
下载PDF
丁基苯酞对帕金森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及TH、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耿海威 马丽丽 +3 位作者 王欲立 杨洋 王占友 聂莹雪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dl-3n-butylphthalide,NBP)对由MPTP诱导的C57BL/6小鼠帕金森模型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及TH、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MPTP组,NBP治疗组。MPTP...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dl-3n-butylphthalide,NBP)对由MPTP诱导的C57BL/6小鼠帕金森模型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及TH、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MPTP组,NBP治疗组。MPTP腹腔注射法制备帕金森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细胞数,蛋白质印迹法观察中脑黑质TH、TNF-α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PTP组可见帕金森病小鼠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P<0.01);与MPTP组比较,NBP治疗组帕金森病小鼠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PTP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脑黑质TH蛋白表达减少(P<0.01),而TNF-α蛋白表达增加(P<0.05);(3)与MPTP组比较,NBP治疗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脑黑质TH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TNF-α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丁基苯酞可能通过提高中脑黑质中TH的含量及减少TNF-α炎性介质表达发挥对MPTP所致C57BL/6小鼠帕金森模型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苯酞 MPTP TH TnF-Α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丁苯肽在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安晓雷 李传玲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1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丁苯肽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治疗组予尼莫地平与丁苯肽联合应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测并比较结...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丁苯肽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治疗组予尼莫地平与丁苯肽联合应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测并比较结果。结果治疗组MoCA量表各子项目评分较对照组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丁苯肽联合应用较单用尼莫地平能进一步地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各个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丁苯肽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军 周军 +3 位作者 刘双喜 唐显毕 刘丽 马慧芝 《临床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恩必普注射液)治疗脑梗死(CI)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院脑梗死患者予以肠溶阿司匹林100 mg,每晚1次;阿托伐他汀钙40 mg,每晚1次,同时进行高压氧和系统康复治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患者同时使用丁苯酞氯化钠...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恩必普注射液)治疗脑梗死(CI)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院脑梗死患者予以肠溶阿司匹林100 mg,每晚1次;阿托伐他汀钙40 mg,每晚1次,同时进行高压氧和系统康复治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患者同时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续使用14 d,通过ESS评分、Glasgow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疗效。结果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在治疗中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梗死 ESS评分 nIHSS评分 GLASGOW评分
原文传递
丁苯酞对小鼠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牛文书 张振红 +2 位作者 王玉斌 李经纶 刘扬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小鼠颅脑损伤(TBI)后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丁苯酞处理组1和丁苯酞处理组2。采用压缩损伤法建立TBI模型,丁苯酞处理组1给予100 mg·kg^(-1)·d^(-1)丁...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小鼠颅脑损伤(TBI)后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丁苯酞处理组1和丁苯酞处理组2。采用压缩损伤法建立TBI模型,丁苯酞处理组1给予100 mg·kg^(-1)·d^(-1)丁苯酞腹腔内注射,丁苯酞处理组2和假手术组给予200 mg·kg^(-1)·d^(-1)丁苯酞,手术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和Y型迷宫行为学测试评估小鼠空间认知功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和前额叶内侧皮质BDNF表达水平,TUNEL检测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结果:与手术对照组比较,TBI后7 d及14 d,丁苯酞处理组2小鼠自发轮替行为增多(P<0.05);TBI后14 d,丁苯酞处理组1和组2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TBI后28 d,丁苯酞处理组2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TBI后14 d,丁苯酞处理组1海马组织与丁苯酞处理组2海马组织及前额叶内侧皮质BDNF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各组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率比较:假手术组<丁苯酞处理组2<丁苯酞处理组1<手术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改善小鼠TBI后空间记忆功能,上调海马及前额叶内侧皮质BDNF表达与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可能是其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模型 小鼠 丁苯酞 神经保护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急性期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致远 段智慧 马聪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7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丁苯肽治疗急性期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急性期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分别在治疗第7天、14天用NIHSS和日常... 目的观察丁苯肽治疗急性期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急性期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分别在治疗第7天、14天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肽治疗急性期后循环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后循环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邱振方 邓春颖 +4 位作者 李世英 张晋霞 贺永贵 余红 刘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7-1261,共5页
目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处理对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Bcl-2/腺病毒E1B19k Da相互作用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k Da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的作用研究甚少。文中旨在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目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处理对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Bcl-2/腺病毒E1B19k Da相互作用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k Da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的作用研究甚少。文中旨在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XIAP、BNIP3表达的影响,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6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3)、IR组(n=13)、丁苯酞组(n=39),丁苯酞组按照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亚组,每组13只。IR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IR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低、中、高剂量亚组在大鼠缺血2 h后,予腹腔内分别注射2、4、6 mg/kg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余步骤同IR组。假手术组:栓线插入深度<10 mm,余步骤同IR组。各组于再灌注24 h处死大鼠,分别通过Zealonga法、TTC染色、TUNEL法观察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缺血侧海马CA1区凋亡阳性细胞数,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法观察XIAP和BNIP3阳性细胞数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丁苯酞低、中、高剂量亚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小于IR组(P<0.05),且各亚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亚组脑梗死体积大于中剂量亚组和高剂量亚组(P<0.05)。丁苯酞低、中、高剂量亚组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逐渐减小,且均小于IR组(P<0.05)。IR组XIAP、BNIP3阳性细胞表达[(22.31±0.94)、(60.13±2.59)个/HP]较假手术组[(3.07±1.43)、(5.78±0.44)个/HP]明显增多(P<0.05);与IR组比较,丁苯酞低、中、高剂量亚组XIAP阳性细胞数[(28.70±1.18)、(32.79±0.88)、(37.01±1.24)个/HP]逐渐增加(P<0.05),BNIP3阳性细胞数[(52.07±1.02)、(40.30±2.00)、(31.04±0.43)个/HP]逐渐减少(P<0.05)。与IR组比较,丁苯酞低、中、高剂量亚组XIAP mRNA逐渐增加、BNIP3 mRNA逐渐减少(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丁苯酞 后处理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
下载PDF
丁苯酞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齐凡星 胡莹 +3 位作者 卢军栋 康丽娟 李志安 张会朵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选用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对照组和健康组,每组30只。对给药组和对照组大鼠使用10%水合氯醛麻醉(剂量为0.5mL/100g),麻醉完成后,对大鼠双侧海马区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选用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对照组和健康组,每组30只。对给药组和对照组大鼠使用10%水合氯醛麻醉(剂量为0.5mL/100g),麻醉完成后,对大鼠双侧海马区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后,将浓度为5μL(1μg/μL)Aβ1-42注入造模。将配置的丁苯酞与食用麻油混合配制成悬浊液。造模完成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给药组按75mg/kg比例对大鼠进行灌胃给药,1次/d。对照组按同等比例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次/d。健康组为正常健康组,不给予任何手术和药物处理。取大鼠脑组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后制得厚度约5μm切片。采用TUNEL染色法对脑组织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并使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脑组织MAPK、Erk和P38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使用RT-PCR法检测MAPK、Erk和P38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30d后,给药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少于对照组及健康组。给药组大鼠MAPK、Erk和P38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高于正常健康组(P<0.05)。使用RT-PCR法检测MAPK、Erk和P38的mRNA表达水平发现,给药组大鼠MAPK、Erk和P38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高于正常健康组(P<0.05)。对照组大鼠达到学会标准次数与健康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大鼠达到学会标准次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丁苯酞对Aβ1-42处理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抑制大鼠脑组织MAPK,Erk和P38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兹海默 凋亡 丁苯酞 MAPK
下载PDF
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超宁 刘宁 +2 位作者 谷有全 李延可 薛浩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1-6,16,共7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9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丁苯酞治疗组,后两组再分为脑缺血2 h后再灌注6、24、48、72和168 h亚组,...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9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丁苯酞治疗组,后两组再分为脑缺血2 h后再灌注6、24、48、72和168 h亚组,每亚组及假手术组各18只。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治疗组于脑缺血1 h后给予丁苯酞1 mL/100(g·d)灌胃,其他各组均给予等量花生油灌胃。对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红四氮唑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数目,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NSE和S-100/3蛋白浓度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分别在起病48和72 h达高峰,且治疗组NSE、S-100β蛋白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目均低于同一时间点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有效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 S-100β及氧化标记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常庚 雷阳 韩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8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丁苯酞...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丁苯酞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静滴,2次/d。于治疗前、治疗后7d和14d检测2组患者血清NSE、S-100β、MDA和SOD的水平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2组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变化。结果丁苯酞组在治疗后7d和14d,血清NSE、S-100β和MD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SO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丁苯酞组在治疗后7d和14d,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丁苯酞组m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S-100β和MDA水平,提高血清SOD水平,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丁基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6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明升 郭玮华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11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恩必普)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27例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基苯酞,共20d;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19例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基苯酞,共10d。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组...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恩必普)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27例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基苯酞,共20d;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19例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基苯酞,共10d。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用药后第11天和第21天神经功能障碍均有改善,好转程度(评分下降率)治疗组分别为32.3%和57.8%,对照组分别为26.1%和45.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与总有效所需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基苯酞适合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苯酞 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丁苯酞改善Binswanger病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及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瑜 梁静静 +3 位作者 曾艳平 罗瑛 黄兴汉 卢祖能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Binswanger病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Binsw anger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200 mg/次,3次/d;疗程为2周。治...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Binswanger病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Binsw anger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200 mg/次,3次/d;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屏气试验评价脑血管反应性,同时进行P300数据采样和MMSE、HDS量表评分以及疗效评价。结果丁苯酞治疗后大脑中动脉的平均流速和血管反应性显著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P300波潜伏期及P300波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 M SE和HDS量表评分显著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Binsw anger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SWAnGER病 脑血管反应性 认知功能 事件相关电位P300 丁苯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