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腹腔镜与Dixon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13-01在我院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53例及Dixon直肠癌根治术6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近、远期疗效.结果:与...目的:比较腹腔镜与Dixon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13-01在我院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53例及Dixon直肠癌根治术6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近、远期疗效.结果:与Dixon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直肠癌根治术组手术时间(165.18 min±25.45 min vs177.19 min±12.28 min,P=0.014)、术中出血量(589.85 mL±127.45 mL vs 682.30 mL±122.76 mL,P=0.004)、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94 d±1.0 d vs 4.62 d±1.3 d,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术中摘除淋巴结(3.8±1.6 vs 3.7±1.2,P=0.756)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切口感染、黏连性梗阻发生率低以及性功能和排尿功能满意度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33,0.049,0.000);但两组肿瘤局部复发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701,0.583).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相比Dixon手术,其手术创伤性小、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及性功能和排尿功能满意度高等优点.但在5年生存率、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二者无明显差异.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应用多回波Dixon技术定量评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椎功能性肌肉-骨骼单位脂肪浸润的变化规律。方法纳入156例受试者,根据定量CT(QCT)检查分成三组: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正常对照组。使用西门子3.0 T MRI多回波Dixon技术扫描...目的探讨应用多回波Dixon技术定量评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椎功能性肌肉-骨骼单位脂肪浸润的变化规律。方法纳入156例受试者,根据定量CT(QCT)检查分成三组: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正常对照组。使用西门子3.0 T MRI多回波Dixon技术扫描,通过Liverlab软件自动生成脂肪分数图(FF),测量L_(2)、L_(3)和L_(4)椎体的脂肪分数(FF),最后取3个椎体脂肪含量的平均值(FFVB)。在L;椎体水平手动勾画出竖脊肌、腰大肌、腰方肌和腹直肌的轮廓,测量FF值以及横截面积(CSA)值。将诸参数(FF及CSA)除以体质指数(BMI)×100%进行数据校正。采用ANOVA对比不同骨量组体重、身高、BMI之间的差异;对比椎体(FFVB)、椎旁肌肉FF以及CSA值之间的差异;性别之间采用χ^(2)检验。结果 (1)随着骨密度值降低,椎体及椎旁肌肉脂肪含量增加,椎旁肌肉面积减小,FF值的改变早于CSA值。(2)组间对比年龄、体重、体质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性别之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3.0 T MRI mDixon技术具有定量检测腰椎椎体FF、椎旁肌肉CSA及脂肪浸润程度的变化规律,FF值可作为骨质疏松症进展的生物标志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腹腔镜与Dixon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13-01在我院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53例及Dixon直肠癌根治术6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近、远期疗效.结果:与Dixon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直肠癌根治术组手术时间(165.18 min±25.45 min vs177.19 min±12.28 min,P=0.014)、术中出血量(589.85 mL±127.45 mL vs 682.30 mL±122.76 mL,P=0.004)、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94 d±1.0 d vs 4.62 d±1.3 d,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术中摘除淋巴结(3.8±1.6 vs 3.7±1.2,P=0.756)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切口感染、黏连性梗阻发生率低以及性功能和排尿功能满意度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33,0.049,0.000);但两组肿瘤局部复发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701,0.583).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相比Dixon手术,其手术创伤性小、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及性功能和排尿功能满意度高等优点.但在5年生存率、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二者无明显差异.
文摘目的探讨应用多回波Dixon技术定量评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椎功能性肌肉-骨骼单位脂肪浸润的变化规律。方法纳入156例受试者,根据定量CT(QCT)检查分成三组: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正常对照组。使用西门子3.0 T MRI多回波Dixon技术扫描,通过Liverlab软件自动生成脂肪分数图(FF),测量L_(2)、L_(3)和L_(4)椎体的脂肪分数(FF),最后取3个椎体脂肪含量的平均值(FFVB)。在L;椎体水平手动勾画出竖脊肌、腰大肌、腰方肌和腹直肌的轮廓,测量FF值以及横截面积(CSA)值。将诸参数(FF及CSA)除以体质指数(BMI)×100%进行数据校正。采用ANOVA对比不同骨量组体重、身高、BMI之间的差异;对比椎体(FFVB)、椎旁肌肉FF以及CSA值之间的差异;性别之间采用χ^(2)检验。结果 (1)随着骨密度值降低,椎体及椎旁肌肉脂肪含量增加,椎旁肌肉面积减小,FF值的改变早于CSA值。(2)组间对比年龄、体重、体质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性别之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3.0 T MRI mDixon技术具有定量检测腰椎椎体FF、椎旁肌肉CSA及脂肪浸润程度的变化规律,FF值可作为骨质疏松症进展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