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激光对星载光电探测系统的干扰与破坏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牛燕雄 张鹏 +3 位作者 姚建铨 段晓峰 汪岳峰 郭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93-796,共4页
建立了激光辐照星载光电探测器的数学模型 ,对激光干扰和破坏星载光电系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激光光束与探测器光轴的偏角对干扰和破坏的影响 以CO2 激光辐照HgCdTe探测器的实例 ,研究了强激光对探测单元的破坏 ,得到其损伤阈值... 建立了激光辐照星载光电探测器的数学模型 ,对激光干扰和破坏星载光电系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激光光束与探测器光轴的偏角对干扰和破坏的影响 以CO2 激光辐照HgCdTe探测器的实例 ,研究了强激光对探测单元的破坏 ,得到其损伤阈值曲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扰 激光破坏 星载光电探测 激光辐照
下载PDF
深部开采中的强扰动特性探讨 被引量:27
2
作者 彭瑞东 薛东杰 +1 位作者 孙华飞 周宏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59-1368,共10页
深部岩体具有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压的独特赋存环境,其采动影响远较浅部复杂。通过将深部岩体的赋存环境和深部开采的扰动特征两方面相结合,系统分析了深部岩体开采中的强扰动特性。首先对扰动激励的动静组合特点进行了分析。根据深... 深部岩体具有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压的独特赋存环境,其采动影响远较浅部复杂。通过将深部岩体的赋存环境和深部开采的扰动特征两方面相结合,系统分析了深部岩体开采中的强扰动特性。首先对扰动激励的动静组合特点进行了分析。根据深部开采中的应力变化路径,给出了不同深度类型下原岩应力状态以及扰动应力状态的分布区域,揭示了深部开采中应力变化更加复杂的必然性,并初步给出了考虑赋存深度、开采工艺、岩体重度、残余应力以及采动速度影响的岩体卸荷速率计算公式。根据深部开采中的动力扰动类型和波动传播规律,分析指出了深部岩体中的流体压力传播特征,揭示了深部动力扰动时间延长和扰动范围扩大的特点。然后基于扰动状态概念(DSC)对扰动影响水平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深部岩体能量蓄积、能量耗散以及释放规律的分析,定义了基于能量特征的扰动函数,可以籍此构建基于DSC的深部岩体统一本构模型,并定量描述深部岩体扰动的大小。最后定性描述了深部岩体开采中开挖扰动区的分布特点以及相应的应力应变状态,将其划分为原岩弹性区、开挖损伤区(EDZ)以及开挖破碎区,其中开挖损伤区又可分为峰前损伤区、塑性流变区、外部损伤区。并初步给出了开挖损伤区大小的计算公式,讨论了各项参数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深部岩体的高应力状态以及复杂的多场多相耦合环境使其在更大范围内受到扰动的影响,EDZ的范围将显著增大,并表现出复杂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扰动状态概念(DSC)建立的扰动函数,以及基于能量分析建立的开挖损伤区(EDZ)大小计算公式,可以定量刻画深部扰动的程度,分别反映了深部扰动激励增大和扰动影响增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深部开采 扰动 能量 损伤 开挖扰动区
下载PDF
砂井施工对软粘土扰动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施健勇 赵维炳 +3 位作者 艾英钵 余湘娟 刘仁平 黄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0-33,共4页
就砂井处理方法对地基土的扰动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如现场的十字板、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室内共振柱三轴试验、渗透试验,分析了砂井施工引起的土体力学性质变化,以及重塑土剪切弹模和渗透系数随静置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连续介质损伤... 就砂井处理方法对地基土的扰动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如现场的十字板、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室内共振柱三轴试验、渗透试验,分析了砂井施工引起的土体力学性质变化,以及重塑土剪切弹模和渗透系数随静置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相关理论,计算了施工引起的损伤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井施工 软粘土 扰动 损伤 土体 力学性质
下载PDF
工作面过断层动态力学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焦振华 姜耀东 +2 位作者 赵毅鑫 张明 胡浩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63,共10页
通过构建工作面过断层数值模型,研究开采扰动条件下断层动态力学响应特征,并分析采场矿压显现与断层损伤滑移互馈机制.研究表明:工作面逐步向断层推进过程中,断层损伤变量增长迅速,断层应力阻隔效应明显,上下盘位移沿断层面出现不连续现... 通过构建工作面过断层数值模型,研究开采扰动条件下断层动态力学响应特征,并分析采场矿压显现与断层损伤滑移互馈机制.研究表明:工作面逐步向断层推进过程中,断层损伤变量增长迅速,断层应力阻隔效应明显,上下盘位移沿断层面出现不连续现象,煤层应力呈现二次缓慢升高随后下降趋势.开采扰动条件下断层围岩力学响应中断层损伤变量变化早于煤层支承压力,可作为监测断层滑移的一个敏感指标.最后对不同开采条件下断层损伤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确定水平应力、断层内摩擦角、工作面距断层距离为开采扰动诱发断层损伤滑移主控因素,而采厚、垂直应力等因素对断层损伤滑移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扰动 断层滑移 损伤变量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CO_2激光对长波红外HgCdTe探测器干扰的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思雯 李岩 +1 位作者 郭立红 郭汝海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激光干扰是对抗精确制导武器、保卫己方目标的重要方式.针对高功率CO2激光对某光导型长波红外HgCdTe探测器的干扰损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利用激光辐照探测器的温升理论模型,计算了温升随辐照时间和功率的关系,并和... 激光干扰是对抗精确制导武器、保卫己方目标的重要方式.针对高功率CO2激光对某光导型长波红外HgCdTe探测器的干扰损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利用激光辐照探测器的温升理论模型,计算了温升随辐照时间和功率的关系,并和CO2激光器辐照光导型长波红外HgCdTe探测器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此探测器的干扰阈值为16.5W/cm2,损伤阈值为126W/cm2.实验结论对研究激光干扰星载探测器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扰 探测器 HGCDTE 干扰阈值 损伤阈值
下载PDF
岩石在不同应力幅值下受低频循环扰动的力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20
6
作者 刘涛 杨鹏 +1 位作者 吕文生 杜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80-2286,共7页
设计3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在不同应力幅值下的循环扰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扰动应力幅值较小时,岩石在循环加载下出现弹性模量强化效应,不同类型的岩石弹性模量强化程度不同;循环动力扰动加载试验存在应力上限门槛值,只有大于应力上限门... 设计3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在不同应力幅值下的循环扰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扰动应力幅值较小时,岩石在循环加载下出现弹性模量强化效应,不同类型的岩石弹性模量强化程度不同;循环动力扰动加载试验存在应力上限门槛值,只有大于应力上限门槛值,试样才会发生破坏;扰动应力幅值对岩石的破坏影响显著,在高应力幅值下,循环次数迅速减少;在低应力幅值下,试件破坏形态为剪切破坏,在高应力幅值下,破坏形态复杂,出现板裂化破坏和碎块弹射。建立了循环扰动作用下的应变损伤模型,通过分析不同应力幅值下损伤变量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岩石损伤可划分为迅速增长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快速增大阶段,且随着扰动应力幅值的增加,平稳发展阶段的循环数显著减少;当应力幅值提高,损伤变量变化率显著提高,应变迅速增加,岩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扰动 高应力 应力幅值 损伤模型
下载PDF
土的结构性损伤与损伤模型问题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吴能森 侯伟生 赵尘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1-23,37,共4页
阐述土的结构性变化与损伤的关系,指出软粘土的结构性损伤包括应力损伤和扰动损伤,并在e-logp曲线上探讨峰值损伤应力的合理取值和扰动损伤的定量评价。介绍复合体损伤模型,基于软粘土结构性损伤的含义,重点引荐修正损伤变量演化函数式(... 阐述土的结构性变化与损伤的关系,指出软粘土的结构性损伤包括应力损伤和扰动损伤,并在e-logp曲线上探讨峰值损伤应力的合理取值和扰动损伤的定量评价。介绍复合体损伤模型,基于软粘土结构性损伤的含义,重点引荐修正损伤变量演化函数式(5a),并从复合体概念出发,对损伤参数的合理确定提出了探讨意见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粘土 结构性损伤 应力损伤 峰值损伤应力 扰动损伤 损伤变量 损伤参数
下载PDF
冲击扰动诱发蠕变岩石加速失稳破坏试验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青元 刘杰 +1 位作者 王培涛 刘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1-788,798,共9页
矿山开采中,岩石长期处于蠕变状态,开采扰动会诱发此类岩石的加速失稳破坏。但破坏往往晚于开采活动,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滞后效应,这给预报工程灾害的发生时间带来了极大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岩石流变-冲击试验机上对岩石试样进行了多次... 矿山开采中,岩石长期处于蠕变状态,开采扰动会诱发此类岩石的加速失稳破坏。但破坏往往晚于开采活动,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滞后效应,这给预报工程灾害的发生时间带来了极大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岩石流变-冲击试验机上对岩石试样进行了多次循环落锤冲击-蠕变试验。分析岩样应变变化规律,探讨岩石蠕变状态、落锤冲击次数和冲击能量对蠕变岩石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从能量角度阐述了蠕变岩石在冲击扰动作用下的破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岩石蠕变状态下,随冲击能量和冲击次数的增加,岩石内部损伤逐渐增多,加速损伤区的形成,岩样吸收更多能量,使岩样发生加速蠕变破坏。冲击扰动使岩样内集聚的弹性能沿着损伤区发生定向释放,发生破坏。研究结果为滞后型冲击工程灾害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扰动 时间效应 蠕变损伤 冲击能量
下载PDF
Changes in forest structure, species diversity and spatial pattern following hurricane disturbance in a Piedmont North Carolina forest, USA 被引量:12
9
作者 Weimin Xi Robert K.Peet Dean L.Urban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2008年第1期43-57,共15页
Aims Large hurricanes have profound impacts on temperate forests,but owing to their infrequent nature these effects have rarely been examined in detail.In 1996,Hurricane Fran significantly damaged many long-term tree ... Aims Large hurricanes have profound impacts on temperate forests,but owing to their infrequent nature these effects have rarely been examined in detail.In 1996,Hurricane Fran significantly damaged many long-term tree census plots in the Duke Forest on the North Carolina Piedmont,thereby providing an exceptional opportunity to examine pre-and post-hurricane forest compositional trajectories.Our goal was to examine immediate,short-term(0–4 years)and longer term(;5 year)hurricane-induced structural,spatial and compositional changes in the tree population(stem d.b.h>1 cm)in the context of our detailed,long-term knowledge of the dynamics of these forests.Methods We surveyed stem damage and tree mortality in 34 long-term permanent plots(ca.70-year record;404–1012 m^(2))and 7 large mapped tree stands(ca.20-year record;5250–65000 m^(2))representing both transition-phase,even-aged pine stands and uneven-aged upland hardwood forests.We employed three types of damage measures to quantify stand-level damage severity:percentage of stems damaged,percentage of basal area lost and a‘stand-level damage index’.Second-order spatial analysis(Ripley’s K-function)was used to investigate patterns in tree mortality.Important findings Our study found hurricane effects on the structural attributes of Piedmont forests to be variable and patchy.Changes in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however,were modest.Uprooting was the major damage type for the overstory trees[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10 cm]apparently due to the exposure of the crowns to high wind combined with heavy rainfall prior to and during the storm.Saplings,juvenile trees and small trees(1–10 cm d.b.h.)of the understory and midstory were mainly damaged by being pinned or bent by their damaged large neighbors.Hurricane-induced tree mortality varied weakly among species,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e-hurricane tree size and remained up to 2-fold higher than pre-hurricane background mortality 5 years after the hurricane.Spatial point pattern analysis revealed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yed tree mortality disturbance ecology hurricane damage d Hurricane Fran spatial point pattern analysis stand dynamics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原文传递
岩石蠕变-冲击试验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万成 牛雷雷 +1 位作者 李少华 李帅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81,共11页
在深部岩体工程中,爆破等开挖扰动是触发岩爆的关键性因素,然而岩爆通常是滞后于爆破扰动一段时间才发生,表现出明显的时滞性,这给岩爆的预测和预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岩石蠕变-冲击力学行为的研究是揭示滞后型岩爆的力学基础。因此,蠕... 在深部岩体工程中,爆破等开挖扰动是触发岩爆的关键性因素,然而岩爆通常是滞后于爆破扰动一段时间才发生,表现出明显的时滞性,这给岩爆的预测和预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岩石蠕变-冲击力学行为的研究是揭示滞后型岩爆的力学基础。因此,蠕变-冲击受力条件下岩石的力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阐述了岩石蠕变-冲击力学特性研究的工程背景及意义,重点介绍了蠕变加载条件下岩石的力学特性、岩石蠕变-冲击试验研究的现状,并综述了蠕变-冲击载荷下岩石力学行为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岩石蠕变-冲击力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中包括试验设备的改进与试验方法、蠕变-冲击过程中岩石的损伤表征、岩石在蠕变-冲击条件下的本构关系、该试验研究对于岩体损伤与破坏预测预警的理论意义等方面,指出了未来岩石蠕变-冲击力学性能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动态扰动 蠕变-冲击试验 时滞性 岩石损伤
下载PDF
开采扰动下考虑损伤破裂的深部煤体渗透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荣腾龙 周宏伟 +2 位作者 王路军 任伟光 郭依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983-3992,共10页
为了研究深部煤体在开采扰动影响下的渗透率演化规律,以三向应力条件下的煤体渗透率模型为基础,从吸附解吸作用引起裂隙变形和损伤破裂造成煤基质弹性模量劣化的角度进行理论推导,引入内膨胀应变系数的概念,同时基于Drucker-Prager破坏... 为了研究深部煤体在开采扰动影响下的渗透率演化规律,以三向应力条件下的煤体渗透率模型为基础,从吸附解吸作用引起裂隙变形和损伤破裂造成煤基质弹性模量劣化的角度进行理论推导,引入内膨胀应变系数的概念,同时基于Drucker-Prager破坏准则的损伤本构关系建立了两种考虑煤体损伤破裂的渗透率演化模型——指数型和立方型,并且对常规三轴加载、开采扰动加卸载和改变气体压力下的瓦斯渗透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两种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常规三轴加载和开采扰动加卸载下煤体渗透率的分区段变化特征,也可以描述有效围压恒定条件下煤体渗透率随气体压力升高而降低的规律。在开采扰动加卸载和改变气体压力的试验中,指数型的拟合效果略优于立方型。研究结果可为深部煤炭开采及瓦斯抽采的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体 渗透率 开采扰动 三向应力 吸附解吸 损伤破裂
下载PDF
硬化期扰动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潘慧敏 王奉献 赵庆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1-636,共6页
采用振动台提供扰动,以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损伤度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受扰龄期和扰动时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贯入阻力值为10.7~14.8MPa时的扰动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最为显著,其最大抗压强度损失率达到25%以上,最大抗折... 采用振动台提供扰动,以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损伤度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受扰龄期和扰动时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贯入阻力值为10.7~14.8MPa时的扰动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最为显著,其最大抗压强度损失率达到25%以上,最大抗折强度损失率则超过30%.临近初凝和终凝时的扰动对混凝土影响较小,平均强度损失率在10%左右.扰动时间的延长对抗压强度影响不大,对抗折强度影响比较显著.扰动时间小于30min时,抗折强度降低较为平缓,平均强度损失率在10%左右;扰动时间为40 min时,平均抗折强度损失率超过30%.贯入阻力值为10.7~14.8MPa,扰动时间为30min时,受扰混凝土损伤随龄期加剧,损伤演化值超过5%;扰动时间为40min时,由于初始损伤较大,未出现损伤随龄期加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扰动 强度 损伤度
下载PDF
采掘扰动与温度耦合影响下工作面前方煤体渗透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荣腾龙 周宏伟 +3 位作者 王路军 任伟光 王子辉 苏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89-4298,共10页
为了探究采掘扰动和温度变化对工作面前方煤体渗透率的影响,将引起煤体裂隙变形的因素划分为有效应力、吸附解吸和热膨胀3部分。基于损伤力学、吸附理论和热应力理论推导出了采掘扰动与温度耦合作用下煤体裂隙应变表达式,进而构建了采... 为了探究采掘扰动和温度变化对工作面前方煤体渗透率的影响,将引起煤体裂隙变形的因素划分为有效应力、吸附解吸和热膨胀3部分。基于损伤力学、吸附理论和热应力理论推导出了采掘扰动与温度耦合作用下煤体裂隙应变表达式,进而构建了采掘扰动与温度耦合影响下工作面前方煤体渗透率模型。结合改变温度、同时改变扰动应力和温度的两种渗透率试验结果对所建立的模型适用性进行了拟合分析,并对模型中的参数敏感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煤体渗透率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采掘扰动与温度耦合影响下煤体渗透率的演化过程;在同一温度下,煤体渗透率随着内膨胀应变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热内膨胀应变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煤炭开采及瓦斯抽采的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渗透率模型 采掘扰动 温度 耦合损伤 裂隙应变
下载PDF
TEA-CO2激光辐照HgCdTe图像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雷鹏 李化 +1 位作者 卞进田 聂劲松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利用TEA-CO2激光对碲铬汞(HgCdTe)图像传感器的干扰和损伤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干扰和损伤机理。探测器上激光能量密度小于255mJ/cm2时,饱和像素仅出现在光斑区域,激光能量密度为425.8mJ/cm2时,像素被损伤,观察到了弥散斑和暗环等... 利用TEA-CO2激光对碲铬汞(HgCdTe)图像传感器的干扰和损伤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干扰和损伤机理。探测器上激光能量密度小于255mJ/cm2时,饱和像素仅出现在光斑区域,激光能量密度为425.8mJ/cm2时,像素被损伤,观察到了弥散斑和暗环等现象。建立了探测器的激光辐照模型,计算了探测器的温升,讨论了温升与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的关系。分析认为,弥散斑的出现是探测器升温产生的热激发载流子浓度扩散所致,暗环的出现是迁移率与载流子浓度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像素的损伤则是因为温升导致汞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HgCdTe图像传感器 干扰损伤 热效应 迁移率
原文传递
Micro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ractur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monzogabbro with a true triaxial multilevel disturbance method
15
作者 Zhi Zheng Bin Deng +3 位作者 Hong Liu Wei Wang Shuling Huang Shaojun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85-411,共27页
The far-field microdynamic disturbance caused by the excavation of deep mineral resources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an induce surrounding rock damage in high-stress conditions and even lead to disasters.However,the... The far-field microdynamic disturbance caused by the excavation of deep mineral resources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an induce surrounding rock damage in high-stress conditions and even lead to disasters.However,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amage/fracture evolution mechanisms of deep rock induced by microdynamic disturbance under three-dimensional stress states are unclear.Therefore,a true triaxial multilevel disturbance test method is proposed,which can completely simulate natural geostress,excavation stress redistribution(such as stress unloading,concentration and rotation),and subsequently the microdynamic disturbance triggering damaged rock failure.Based on a dynamic true triaxial test platform,true triaxial microdynamic disturbance tests under different frequency and amplitudes were carried out on monzogabbro.The results show that increasing amplitude or decreasing frequency diminishes the failure strength of monzogabbro.Deformation modulus gradually decreases during disturbance failure.As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increase,the degradation rate of deformation modulus decreases slightly,disturbance dissipated energy increases significantly,and disturbance deformation anisotropy strengthens obviously.A damage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quantitatively characterize the disturbance-induced damage evolution at different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under true triaxial stress.Before disturbance failure,the micro-tensile crack mechanism is dominant,and the micro-shear crack mechanism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at failure.With the increase of amplitude and frequency,the micro-shear crack mechanism increases.When approaching disturbance failure,the acoustic emission fractal dimension changes from a stable value to local large oscillation,and finally increases sharply to a high value at failure.Finally,the disturbance-induced failure mechanism of surrounding rock in deep engineering is clearly elucid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e triaxial disturbance test Mechanical properties Fracture evolution mechanism disturbance-induced damage evolution Failure mechanism and precursor
下载PDF
动静载荷作用下片麻岩蠕变实验及非线性扰动蠕变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俊光 梁冰 杨鹏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198,共7页
深部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处于岩石强度极限邻域内,围岩会产生较大的蠕变变形,特别是深部扰动荷载对巷道围岩蠕变变形的影响更为敏感。为了研究深部岩石在扰动载荷作用下的岩石非线性蠕变特性和蠕变扰动效应,利用自行研制的岩石三轴扰动蠕... 深部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处于岩石强度极限邻域内,围岩会产生较大的蠕变变形,特别是深部扰动荷载对巷道围岩蠕变变形的影响更为敏感。为了研究深部岩石在扰动载荷作用下的岩石非线性蠕变特性和蠕变扰动效应,利用自行研制的岩石三轴扰动蠕变试验台,以片麻岩为岩石试样,采用分级加载方式,开展静载轴压、不同扰动幅值、不同扰动频率作用下的岩石单轴压缩扰动蠕变试验,得到扰动载荷对岩石蠕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轴压是岩石蠕变变形的主导因素,随着轴压的增加,岩石蠕变变形量逐渐增大;岩石蠕变变形量随着扰动幅值和扰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轴压和作用时间的情况下,扰动幅值对岩石蠕变变形比扰动频率明显;在相同的扰动条件下,随着轴压的增大,岩石蠕变破坏受扰动作用影响越大,当轴压大于40 MPa时,岩石蠕变受扰动影响敏感度越高;每次扰动加载后,岩石蠕变应变量出现台阶式突增,同时蠕变曲线也出现陡突现象,随着扰动幅值和扰动频率的增大,突变值越大。以试验结果分析为依据,引入非线性黏塑性扰动蠕变元件和损伤原件,并与Burgers串联,建立了岩石非线性扰动蠕变损伤复合模型。采用基于模式搜索的改进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反演蠕变参数,并将蠕变方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拟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岩 扰动幅值 扰动频率 非线性蠕变模型 损伤
下载PDF
动力扰动效应影响下软岩蠕变损伤模型研究
17
作者 王泽祺 胡斌 +3 位作者 李京 陈魁奎 魏二剑 马利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29-3242,共14页
动力扰动效应严重影响着边坡工程和地下岩土工程的安全稳定性,为描述动力扰动效应影响下软岩蠕变损伤变形的演化规律,基于动力扰动效应影响下软岩蠕变损伤过程中黏度系数的演化规律,采用新型协同损伤计算方法,实现蠕变损伤各阶段黏度系... 动力扰动效应严重影响着边坡工程和地下岩土工程的安全稳定性,为描述动力扰动效应影响下软岩蠕变损伤变形的演化规律,基于动力扰动效应影响下软岩蠕变损伤过程中黏度系数的演化规律,采用新型协同损伤计算方法,实现蠕变损伤各阶段黏度系数演化的定量化表达。基于协同损伤效应影响下软岩蠕变各阶段黏度系数的新型演化方程和改进的牛顿体元件,采用元件模型的方法,建立软岩一维蠕变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塑性流动法则,建立协同损伤效应影响下软岩的三维蠕变损伤模型。依据动力扰动效应影响下软岩的蠕变试验数据,采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验证所建一维和三维蠕变损伤模型的正确性,并确定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所建一维和三维蠕变损伤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动力扰动效应影响下软岩的时变变形,尤其是加速蠕变阶段。并对蠕变损伤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详细分析所建蠕变损伤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动力扰动 协同损伤 本构模型 蠕变损伤 黏弹塑性
原文传递
金川三矿区多中段协同开采下分段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贾稳宏 余龙哲 +1 位作者 黄永祥 王文杰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7-73,共7页
针对金川三矿区3中段协同开采期间分段巷道破坏严重的问题,运用地质统计方法调查了各分段巷道的破坏特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构建三维数值模型,并对协同开采中各分段巷道变形特征、围岩破坏范围、应力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针对金川三矿区3中段协同开采期间分段巷道破坏严重的问题,运用地质统计方法调查了各分段巷道的破坏特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构建三维数值模型,并对协同开采中各分段巷道变形特征、围岩破坏范围、应力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中段协同开采扰动下分段巷道破坏理论分析模型,探讨了分段巷道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协同开采扰动和原始地应力的共同作用下,1330m分段巷道整体变形破坏最为严重,1110m分段巷道的破坏程度次之,1438m分段巷道的破坏程度最小;1438m分段巷道变形破坏部位的主要位于底板与近扰动帮,1330m分段巷道的破坏部位主要位于近扰动侧,1110m分段巷道的破坏部位主要位于顶板与近扰动帮;各分段巷道不同区域破坏程度较为一致。研究结果为三矿区3中段协同开采条件下的分段巷道维护和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段协同开采 开采扰动 分段巷道 破坏特征 破坏机理
原文传递
反复扰动下巷道围岩损伤变形预测模型及应用
19
作者 朱自新 陈杰 +2 位作者 赵东方 李晓辉 王余伟 《陕西煤炭》 2024年第8期84-89,111,共7页
巷道稳定性对煤矿通风及运输有着重要作用。针对多次扰动下深部巷道围岩的损伤变形范围计算问题,以马蹄沟煤矿3507工作面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基于非线性岩体强度参数(内摩擦角、黏聚力)表达式及锚杆最大轴力与围岩塑性区、松动区半径的... 巷道稳定性对煤矿通风及运输有着重要作用。针对多次扰动下深部巷道围岩的损伤变形范围计算问题,以马蹄沟煤矿3507工作面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基于非线性岩体强度参数(内摩擦角、黏聚力)表达式及锚杆最大轴力与围岩塑性区、松动区半径的关系式,根据巷道施工过程中围岩所受不同类型的扰动,分析各个阶段巷道围岩的强度参数及变形破坏范围,包括开挖扰动后的首次弱化,初期支护后的首次补强,预裂爆破后的二次弱化,最后利用锚固岩体塑性区半径作为等效二次开挖半径,建立了反复扰动损伤后巷道围岩塑性区及破裂区范围的预测公式。根据上述反复扰动下的强度参数分析及变形破坏范围预测公式,计算实际工程中顺槽的塑性区及破裂区范围,并给出了合理的二次加固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二次加固方案实施后回风顺槽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显著,比二次加固前围岩的变形量减少了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围岩 反复扰动 损伤效应 预测模型 加固技术
下载PDF
不同灰砂比岩充组合体疲劳损伤与破裂特性试验研究
20
作者 龙大愚 王宇 +2 位作者 李鹏 李长洪 蔡美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69-2681,共13页
为了揭示地下采场中岩充组合结构体在频发应力扰动作用下的损伤演化和破裂机制,对4种不同灰砂比的岩充组合体试样开展多级增幅疲劳试验并进行试验后CT扫描。结果表明:(1)充填体的灰砂比对岩充组合体的变形、刚度劣化、损伤扩展和破坏模... 为了揭示地下采场中岩充组合结构体在频发应力扰动作用下的损伤演化和破裂机制,对4种不同灰砂比的岩充组合体试样开展多级增幅疲劳试验并进行试验后CT扫描。结果表明:(1)充填体的灰砂比对岩充组合体的变形、刚度劣化、损伤扩展和破坏模式均有影响。灰砂比从1:4下降到1:12,体积膨胀增加,割线模量先增加后减小。(2)提出了基于不可逆轴向应变的累积损伤演化模型,该模型与试验数据拟合良好,灰砂比为1:4和1:8的岩充组合体累积损伤呈现2阶段增加模式,即最初稳定增加,随后急剧增加。灰砂比为1:10和1:12的岩充组合体呈现倒“S”形损伤累积模式,即初始、稳定和加速增加3个阶段。(3)随着灰砂比减小,岩充组合体的宏观破坏模式从拉伸−剪切混合破坏过渡为拉伸破坏。试验后的CT图像揭示了岩充组合体细观破裂演化模式,包括充填体中的剪切破坏、沿着岩石和充填体接触面的拉伸破裂以及岩石中的拉伸和剪切破裂。采用“柔性充填体”有利于防止岩石剥落、坍塌等灾害。研究成果可为矿山充填配比优化和深部矿产资源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充组合体 充填配比 疲劳扰动 损伤破裂 CT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