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肢手术治疗四肢骨肉瘤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宏斌 秦小容 +2 位作者 屈万明 田鹏 望开健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7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探讨保肢治疗对四肢骨肉瘤的疗效及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保肢手术治疗原发性远端小腿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骨骼缺损广泛切除后施行三种类型的重建技术,包括1关节融合术与自体移植术和肿瘤骨移植结合3例,2踝关节保留术中体... 目的探讨保肢治疗对四肢骨肉瘤的疗效及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保肢手术治疗原发性远端小腿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骨骼缺损广泛切除后施行三种类型的重建技术,包括1关节融合术与自体移植术和肿瘤骨移植结合3例,2踝关节保留术中体外照射肿瘤患者5例,3假体2例。结果 8例患者连续无病,2例患者死于疾病。1例患者出现远端小腿"跳跃性病变",术后21个月,需要膝下截肢。其他由IEIR移植重建的MPNST患者出现双肺多发转移灶无局部复发,广泛切除42个月后病卒。总体生存率为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肺部转移、化疗及Enneking分期与5年无病生存率(80%)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化疗及肺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保肢手术后7例发生并发症:皮肤问题3例,感染性不愈合1例,骨折3例;此外假体松动1例。无术后肢痛者。尽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70%),但无因并发症需截肢者。结论尽管并发率较高,但保肢手术是远端小腿肉瘤患者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保肢手术对骨肉瘤的疗效优于截肢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肢手术 末节小腿 肉瘤 截肢 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小腿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恶性肿瘤术后遗留创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慧英 畅阳 +1 位作者 丁路 付潇潇 《癌症进展》 2019年第6期701-703,共3页
目的观察小腿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恶性肿瘤术后遗留创面的效果。方法对80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术后遗留不愈合溃疡创面患者给予小腿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随访观察随访期间皮瓣成活、质地、外观、术后并发症发... 目的观察小腿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恶性肿瘤术后遗留创面的效果。方法对80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术后遗留不愈合溃疡创面患者给予小腿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随访观察随访期间皮瓣成活、质地、外观、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0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为100%,皮瓣平均面积(73.02±3.16)cm^2,蒂部宽度3~5 cm,随访22~5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较好,供区愈合良好,足趾、踝活动良好,无骨坏死和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小腿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恶性肿瘤术后遗留创面有利于足踝部功能恢复,减少感染、肉芽瘢痕等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远端 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 足踝部恶性肿瘤 创面 疗效
下载PDF
小腿远端蒂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士民 刘林嶓 +2 位作者 周明武 幸超峰 于书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小腿远端蒂穿支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外踝前上穿支皮瓣和外踝后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15例。结果15例皮瓣均成活,1例外踝上穿支皮瓣小部... 目的:探讨小腿远端蒂穿支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外踝前上穿支皮瓣和外踝后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15例。结果15例皮瓣均成活,1例外踝上穿支皮瓣小部分瘢痕皮肤坏死,经换药脱痂后愈合;2例因皮瓣臃肿二期手术修整。术后随访6个月~2年,皮瓣血运、色泽及质地良好,无破溃。结论小腿远端蒂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不破坏主干血管,供区损伤小,操作相对简单,皮瓣与受区相似,减轻了臃肿畸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小腿远端
下载PDF
穿支及筋膜皮瓣在小腿远端和足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祺琨 杜永军 李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3期2193-2197,共5页
目的:考察穿支及筋膜皮瓣在小腿远端和足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远端1/3小腿以及足踝部难愈性创面修复重建的54例患者,其中,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7例(31.5%),行腓动脉穿支... 目的:考察穿支及筋膜皮瓣在小腿远端和足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远端1/3小腿以及足踝部难愈性创面修复重建的54例患者,其中,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7例(31.5%),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8例(14.8%),行腓肠肌皮瓣修复13例(24.1%),行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4例(7.4%),行交叉腿皮瓣修复12例(22.2%)。结果: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患者中发生1例脂肪坏死,经多次换药后成功愈合,行腓肠肌皮瓣修复患者中发生1例边缘坏死,经清创后采用保守治疗愈合,行交叉腿皮瓣修复患者中发生1例皮瓣远端坏死,其余病例皮瓣均完全成活。结论:采用穿支及筋膜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和足部难愈性创面是可行的,绝大部分患者皮瓣存活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远端 足部 难愈性创面 穿支及筋膜皮瓣 修复
下载PDF
异位表达Dichaete对果蝇足部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5
作者 董玮 孔悦 +3 位作者 马恩波 张建珍 张敏 张徐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果蝇Dichaete基因是Sox家族B亚家族基因,其表达贯穿整个胚胎发育阶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ichaete在野生型果蝇幼虫足芽上也有微弱表达,然而其在足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研究异位表达Dichaete对果... 【目的】果蝇Dichaete基因是Sox家族B亚家族基因,其表达贯穿整个胚胎发育阶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ichaete在野生型果蝇幼虫足芽上也有微弱表达,然而其在足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研究异位表达Dichaete对果蝇足部形态构成的影响,探索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en-Gal4品系雄性成虫与UAS-Dichaete转基因品系处女蝇杂交,驱动Dichaete异位表达,解剖子一代成虫足,在显微镜下观察异位表达的Dichaete对成虫足形态结构的影响;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异位表达Dichaete对果蝇足芽细胞凋亡和Distal-less(Dll)表达的影响。【结果】异位表达Dichaete导致黑腹果蝇成虫足末端结构缺陷,引起3龄幼虫足芽细胞凋亡增加,上调了Distal-less基因的表达,但对Wg和Dpp信号均无影响;抑制细胞凋亡也无法拯救该缺陷。【结论】异位表达Dichaete导致黑腹果蝇成虫足末端结构缺陷,Dichaete可能通过上调Distal-less基因影响足部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Dichaete 异位表达 细胞凋亡 distal-LESS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型创面的效果 被引量:16
6
作者 丁冬 赵飞 +8 位作者 黄永禄 李晓亮 巩凡 姚占川 张博闻 杨子洋 马建明 沈军 温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2-845,共4页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型创面的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37例在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型创面的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37例在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6例,年龄9~62岁,平均年龄(42.6±2.3)岁。小腿远端创面12例,足踝部创面25例。切取皮瓣大小9 cm×4 cm~19 cm×10 cm,术后予以抗感染、抗凝、换药等治疗,随访期间记录皮瓣术区两点辨别觉。结果37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4)个月。37例皮瓣术后成活良好,仅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内踝创面术后因远端静脉回流障碍,反复出现张力性水泡,皮缘坏死,后期换药后创面自愈。所有皮瓣术后随访均未见溃疡及慢性渗出,局部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为5~15 mm,平均为(11.2±1.7) mm,后期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 软组织缺损 小腿远端 足踝
原文传递
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慎东 鲁彧 +1 位作者 周建芹 王德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854-1858,共5页
[目的]比较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4年6月收治且实施逆行筋膜皮瓣治疗的93例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腓动脉组(54... [目的]比较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4年6月收治且实施逆行筋膜皮瓣治疗的93例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腓动脉组(54例)和胫后动脉组(39例)。对两组皮瓣成活率、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腓动脉组皮瓣一期成活率为88.9%,显著性高于胫后动脉组的71.8%(P〈0.05)。腓动脉组皮瓣功能指标(疼痛、活动限制、穿鞋限制、功能恢复满意度)评分与胫后动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腓动脉组增生性瘢痕、瘙痒、色素沉着并发症率分别为20.4%、22.2%、25.9%,均显著低于胫后动脉组的(41.0%、46.2%、51.3%)(P〈0.05)。[结论]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与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可有效修复治疗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一期成活率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 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小腿远端蒂岛状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8
作者 徐鹏 刘延辉 +2 位作者 俞伟忠 何建新 袁亚兵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72-273,共2页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联合小腿远端蒂岛状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4年8月,对2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经清创后持续应用VSD技术5~7d,采用小腿远端蒂岛状皮瓣(腓...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联合小腿远端蒂岛状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4年8月,对2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经清创后持续应用VSD技术5~7d,采用小腿远端蒂岛状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或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覆盖创面。结果本组应用VSD治疗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1-12个月,皮瓣在受区生长良好,外形满意。结论VSD联合小腿远端蒂岛状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方法可行,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小腿远端蒂岛状皮瓣 足踝部创伤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逆行隐神经皮瓣交腿移位对治疗小腿远端、足踝部创面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霍永鑫 赵爱军 +2 位作者 王辉 郝睿峥 王斌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9年第3期33-38,共6页
目的探讨逆行隐神经皮瓣交腿移位修复难治小腿远端、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收治的难治小腿远端、足踝部创面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逆行... 目的探讨逆行隐神经皮瓣交腿移位修复难治小腿远端、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收治的难治小腿远端、足踝部创面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逆行隐神经皮瓣交腿移位修复,对照组予以传统方式修复(常规加压包扎及皮瓣移植治疗),比较2组患者优良率、愈合时间以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修复优良率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00%,愈合时间(33.47±6.52)d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6、12、24、48、72 h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5 d的血管分布评分(1.16±0.34)、柔软度评分(0.88±0.39)、色泽评分(1.51±0.75)、厚度评分(1.27±0.38)明显低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评分(82.52±4.3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逆行隐神经皮瓣交腿移位修复难治小腿远端、足踝部创面的效果理想,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小腿远端 足踝部 逆行隐神经皮瓣 交腿皮瓣 创面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