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砟轨道路基上拱原因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鹏程 尧俊凯 +1 位作者 陈锋 张千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6,共4页
对我国西北地区一路基上拱变形较严重的无砟轨道线路调研后,选择6个典型路基上拱工点进行了现场取样与试验,分析地基土与路基填料的膨胀性、易溶盐含量和矿物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地基遇水膨胀引起了路基上拱;路基上拱变形与地基土... 对我国西北地区一路基上拱变形较严重的无砟轨道线路调研后,选择6个典型路基上拱工点进行了现场取样与试验,分析地基土与路基填料的膨胀性、易溶盐含量和矿物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地基遇水膨胀引起了路基上拱;路基上拱变形与地基土、路基填料中易溶盐含量呈正相关;易溶盐侵蚀水泥改良填料形成钙矾石、硅灰石膏的过程也可能引起路基上拱。建议上拱地段的路基采取防水、排水、疏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路基上拱 试验研究 泥岩 易溶盐
下载PDF
Numerical Modelling of Dissolving and Driving Exploitation of Potash Salt in the Qarhan Playa——A Coupled Model of Reactive Solute Transport and Chemical Equilibrium in a Multi-component Underground Brine System 被引量:10
2
作者 LI Wenpeng LIU Zheny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070-1082,共13页
Firstly, the macroscopic chemical equilibrium state of a series of chemical reactions between intercrystal brine and its media salt layer (salt deposit) in Qarhan Salt Lake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Pitzer theory. Th... Firstly, the macroscopic chemical equilibrium state of a series of chemical reactions between intercrystal brine and its media salt layer (salt deposit) in Qarhan Salt Lake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Pitzer theory. The concept of macroscopic solubility product and its relation with accumulated ore dissolving ratio were presented, which are used in the numerical model of dissolving and driving exploitation of potassium salt in Qarhan Salt Lake. And secondly, with a model forming idea of transport model for reacting solutes in the multi-component fresh groundwater system in porous media being a reference, a two-dimensional transport model coupled with a series of chemical reactions in a multi-component brine porous system (salt deposits) was developed by using the Pitzer theory. Meanwhile, the model was applied to model potassium/magnesium transport in Qarhan Salt Lake in order to study the transfer law of solid and liquid phases in the dissolving and driving process and to design the optimal injection/abstraction strategy for dissolving and capturing maximum Potassium/ Magnesium in the mining of salt deposits in Qarhan Salt L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t lake macroscopic solubility product transport model of reacting solutes dissolving and driving exploitation
下载PDF
优化化盐工艺 降低生产成本 被引量:7
3
作者 罗德华 伍小望 《中国氯碱》 CAS 2003年第9期12-13,共2页
简要介绍了对化盐工序的技术改造,化盐原料由颗粒盐改为精制细盐。对比了两种原盐的优缺点,列出了优化工艺及设备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优化 化盐工艺 生产成本 海盐 精制细盐
下载PDF
浓海水化盐精制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云玉娥 刘艳娟 王秉钧 《山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6期39-41,共3页
利用海水淡化产生的排浓海水化盐,对精制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选三种工艺技术路线,以两次化盐-三次精制工艺为最佳,其排废浓海水的盐份利用效率高,盐水精制效果好;该工艺实施,减少了碱液的消耗,降低了废盐泥的数量,更易操作。
关键词 浓海水 化盐 盐水精制 工艺设计
下载PDF
纳米SiO_2对混凝土盐类结晶循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固华 高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4,共5页
为了改善混凝土在海水、土壤等盐环境中的性能,通过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了掺纳米SiO2混凝土在盐类结晶循环中的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混凝土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为了改善混凝土在海水、土壤等盐环境中的性能,通过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了掺纳米SiO2混凝土在盐类结晶循环中的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混凝土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从性能和经济两方面考虑,推荐纳米SiO2的最佳掺量(质量分数)为1%.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在110次循环后,掺纳米SiO21%的混凝土的耐腐蚀循环系数和相对耐腐蚀循环系数分别提高11%和20%.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纳米SiO2可以改善混凝土界面结构,降低氢氧化钙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粉煤灰 混凝土 盐类结晶循环
下载PDF
受潮过程中复合绝缘子的有效附盐密度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梁曦东 仵超 +3 位作者 姚一鸣 高岩峰 王家福 刘瑛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632-5640,共9页
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迁移特性使其污层具有憎水性,污层中盐分的溶出和流失过程都变得复杂。绝缘子的污闪特性与表面污层受潮时溶解并参与导电的盐分紧密相关,对有效附盐密度(effective equivalent salt deposit density,EESDD,标... 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迁移特性使其污层具有憎水性,污层中盐分的溶出和流失过程都变得复杂。绝缘子的污闪特性与表面污层受潮时溶解并参与导电的盐分紧密相关,对有效附盐密度(effective equivalent salt deposit density,EESDD,标记为ρEESDD)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用溶出盐密减去流失盐密来表征有效附盐密度,通过试验研究了憎水性迁移时间和绝缘子表面灰密对ρEESDD的影响,以及自然积污绝缘子受潮过程中的ρEESDD。结果发现:绝缘子受潮时ρEESDD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污层憎水性导致受潮时有效附盐密度的变化过程持续时间更长;灰密的增大会导致有效附盐密度的最大值更晚出现;自然积污绝缘子ρEESDD的最大值仅为污层总等值盐密的15%,说明较低的等值盐密也是复合绝缘子污闪电压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绝缘子 有效附盐密度(effective equivalent salt DEPOSIT density EESDD) 受潮 盐分溶出 盐分流失
下载PDF
利用盐效应对丙酮溶媒回收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5
7
作者 柯凌进 黄燕 吴雄伟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利用盐效应并通过对某原料药合成所产生的母液 (丙酮 -水体系 )进行回收方法的改进 ,从而改善了常规精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该改进方法仅在原有基础上 ,却达到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 溶盐精馏 常规精馏 母液 丙酮-水体系 回收方法 医药工业 盐效应 丙酮溶媒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在硝盐浴中的溶解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冷金麟 江沛霖 陈才金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9年第1期53-57,61,共6页
根据金刚石可溶于熔融的钾硝石、钠硝石和磷酸钠这一特性,提出用溶融的硝盐浴对聚晶金刚石进行溶解腐蚀加工,以解决PCD表面加工困难的问题,通过对盐浴溶解前后聚晶金刚石薄片试样的表面成份和形态的分析,初步探索出聚晶金刚石在... 根据金刚石可溶于熔融的钾硝石、钠硝石和磷酸钠这一特性,提出用溶融的硝盐浴对聚晶金刚石进行溶解腐蚀加工,以解决PCD表面加工困难的问题,通过对盐浴溶解前后聚晶金刚石薄片试样的表面成份和形态的分析,初步探索出聚晶金刚石在熔融硝盐溶中的溶解机理,是一个电化学腐蚀所控制的碳的氧化过程,从而为聚晶金刚石在熔融硝盐浴中的溶解建立了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 金刚石 熔盐溶解 熔盐研磨 溶解量 硝盐浴
下载PDF
盐水系统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逯军正 王庆 《氯碱工业》 CAS 2014年第12期4-6,共3页
介绍了盐水系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并总结了改造后稳定盐水系统运行、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的效果。
关键词 盐水精制 精制盐 化盐池 浮盐 碳酸钠 膜法脱硝
下载PDF
真空盐化盐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0
作者 邵党恩 王利江 罗晓艳 《氯碱工业》 CAS 2009年第12期13-14,共2页
分析了氯碱厂盐水使用真空盐化盐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介绍了利用冲盐槽解决上盐问题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原盐 真空盐 化盐桶 冲盐槽
下载PDF
溶盐桶改造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红星 《氯碱工业》 CAS 2015年第8期44-45,共2页
采用井矿盐制烧碱可降低生产成本,为满足使用井矿盐的要求,对一次盐水装置的溶盐桶进行了技术改造:进水管采用5根,增加折流槽和中心筒。
关键词 溶盐桶 井矿盐 一次盐水 改造
下载PDF
对接井钻进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世俊 石智军 +3 位作者 叶根飞 周新莉 韩仕洲 刘卫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2-64,共3页
根据界村芒硝矿藏的地质条件 ,对水溶开采埋深 80 m、厚 3.8m芒硝矿所要求的对接井钻进工艺进行了试验和研究 ,在试验中对接钻孔的最大弯曲强度达到 6.2 7°/ m,在芒硝矿层中水平保直钻进了 70 .55
关键词 水深法采盐 定向钻进 技术 对接井
下载PDF
西藏湖区现场热溶冷结晶法提钾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伍倩 郑绵平 +1 位作者 乜贞 卜令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本文以西藏当雄错盐湖为例,基于湖区独特的地热资源和冷资源,采用热溶冷结晶法在现场对日晒蒸发卤水获得的钾石盐矿进行分离提纯实验研究。实验考察了三个热溶温度和三个冷却温度。结果表明,热溶冷结晶法可以显著提高氯化钾的品位,当冷... 本文以西藏当雄错盐湖为例,基于湖区独特的地热资源和冷资源,采用热溶冷结晶法在现场对日晒蒸发卤水获得的钾石盐矿进行分离提纯实验研究。实验考察了三个热溶温度和三个冷却温度。结果表明,热溶冷结晶法可以显著提高氯化钾的品位,当冷却温度一定时,热溶温度越高,氯化钾的分离提纯效果越好。同时,以Na+、K+/Cl--H2O三元体系相图为理论指导,讨论和验证了湖区现场自然条件下的热溶变温冷却实验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工艺优化的方向,为我国西藏高原碳酸盐型盐湖卤水钾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工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溶冷结晶法 钾石盐 分离提纯 溶解度 西藏当雄错盐湖
下载PDF
化盐工序自动上盐控制系统
14
作者 吴祥平 《氯碱工业》 CAS 2022年第5期23-25,共3页
采用固体音叉检测化盐桶盐层高度,改造了化盐工序自动上盐控制系统,实现皮带输送、盐层高度、上盐停止的系统性有效控制,提高了自动控制水平。
关键词 一次盐水 化盐桶 控制系统 盐层高度 控制逻辑
下载PDF
盐水自动配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15
作者 赵皓晖 《机电工程技术》 2012年第7期38-40,共3页
盐水是酱油发酵过程和成品配兑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目前大部分调味品生产企业的盐水生产还处于人工操作为主的阶段,就如何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提高自动化程度、扩大生产规模,从溶盐和盐水配兑两个模块进行设计及研究。参照固体... 盐水是酱油发酵过程和成品配兑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目前大部分调味品生产企业的盐水生产还处于人工操作为主的阶段,就如何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提高自动化程度、扩大生产规模,从溶盐和盐水配兑两个模块进行设计及研究。参照固体流态化的机理,在大罐内进行溶盐,溶解出饱和盐水,设计一套盐水自动配兑系统,自动配制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盐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罐浸泡式溶盐 固体流态化 盐水配兑系统
下载PDF
大同盆地洗盐工程对地表水质影响分析
16
作者 苑连菊 赵志怀 武胜忠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89-94,共6页
本文应用水质模型分析预测大同盆地大规模农业洗盐工程对桑干河及册田水库水质的影响。文中重点介绍了水质模型的建立,求解及有关参数确定方法。
关键词 水质模型 洗盐退水 盆地 地表水
下载PDF
黄土类土渗透溶滤变形机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孔海龙 李国聚 孔军涛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30,34,共3页
通过对河南省黄土类土渗透溶滤变形机理的研究 ,阐明黄土类土渗透溶滤变形与土中易溶盐含量等因素的关系。黄土类土溶滤变形实质上是由于环境水对土中易溶盐淋滤而产生的变形。
关键词 黄土类土 易溶盐 渗透溶滤 变形
下载PDF
苏北海岸带盐沼植物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仲崇庆 王进欣 钦佩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157,共7页
以盐城国家珍禽自然保护区盐沼湿地为例,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对盐沼植物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全氮(TN)、全磷(TP)和有机质(OM)含量的高低与植物的生物量之间关系密切,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对土壤因子含量具... 以盐城国家珍禽自然保护区盐沼湿地为例,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对盐沼植物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全氮(TN)、全磷(TP)和有机质(OM)含量的高低与植物的生物量之间关系密切,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对土壤因子含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可溶性盐含量对植物的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对不同植物的影响不同,盐度对芦苇的生长和分布影响明显于互花米草和盐地碱蓬,通过人工围堰和淡水补给降低了芦苇生长区的盐度,使得芦苇不断向盐地碱蓬分布区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植物 土壤因子 可溶性盐 典范对应分析
原文传递
PAM在盐渍化砂壤土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彩云 魏占民 马鑫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8-333,共6页
采用静态吸附法和淀粉-三碘化物比色法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在非盐和三种不同溶解盐的轻度、中度及重度盐渍化砂壤土上的吸附行为,考查了不同液固比、吸附时间对土壤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AM在非盐、轻度盐渍化砂壤... 采用静态吸附法和淀粉-三碘化物比色法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在非盐和三种不同溶解盐的轻度、中度及重度盐渍化砂壤土上的吸附行为,考查了不同液固比、吸附时间对土壤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AM在非盐、轻度盐渍化砂壤土中吸附最佳液固比均为20∶1,吸附平衡时间为8 h,在中度、重度盐渍化砂壤土中吸附的最佳液固比是25∶1,吸附平衡时间是6 h。说明溶解盐含量较少对PAM在砂壤土中的吸附的最佳液固比、吸附平衡时间并无影响,而当溶解盐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吸附最佳液固比增大,吸附平衡时间减小。四种土壤吸附等温线均采用Langmiur等温方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都达到0.96以上。并得到PAM在四种盐渍化砂壤土中的吸附量呈现出非盐渍渍化土<轻度盐渍化土<中度盐渍化土<重度盐渍化土的规律,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68、0.74、1.04和1.11 mg g-1,四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轻度、中度及重度盐渍化砂壤土的饱和吸附量分别比非盐渍化砂壤土增加了8.82%、52.94%、63.24%。说明随着溶解盐含量增加砂壤土对PAM的吸附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 吸附 溶解盐 盐渍化 砂壤土
原文传递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前后化学特性表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斌 赵玲芹 +2 位作者 胡艳军 何昌轩 王琳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8-863,共6页
选取4个地区(编号为C、X、N、J)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及其湿法处理后炉渣(分别称为原生炉渣及集料),针对元素成分、氧化物组分及重金属与溶盐的毒性浸出特性等开展实验分析。结果表明:(1)与原生炉渣对比,集料的化学元素含量变化较大,主要元... 选取4个地区(编号为C、X、N、J)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及其湿法处理后炉渣(分别称为原生炉渣及集料),针对元素成分、氧化物组分及重金属与溶盐的毒性浸出特性等开展实验分析。结果表明:(1)与原生炉渣对比,集料的化学元素含量变化较大,主要元素Si、Al、C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而Cl、Fe及重金属Zn、Pb、Cr、Cu等含量基本降低;集料中SiO2和Al2O3均明显增加。(2)除C原生炉渣浸出液中Ni(7.62mg/L)严重超标外,其他3种原生炉渣浸出液中Pb、Cu、Ni浸出浓度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中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与原生炉渣相比,除N集料外,其余集料浸出液中3种重金属(Pb、Cu、Ni)含量基本下降,特别是C集料浸出液中Ni浸出质量浓度下降到低于检测限;集料浸出液中Cl-和SO24-浸出浓度均下降,Cl-浸出质量浓度在C集料浸出液中下降最多,约下降72%,SO24-浸出质量浓度在J集料浸出液中下降最多,约下降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集料 湿法 重金属 溶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