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溶—催化极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钨、钼 被引量:7
1
作者 陶秋丽 《陕西地质》 2008年第1期82-86,共5页
本文采用混合酸溶解样品,对影响催化体系稳定的酸度、温度和不同反应时间的因素分别进行了对比试验,确定催化体系相对稳定的最佳条件,经过大量样品的分析验证,分析方法可靠。
关键词 酸溶 催化极谱法 催化体系稳定 平衡反应时间 钨钼测定
下载PDF
南海北部海水中氨基酸的分布及其对溶解有机物降解行为的指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岩 杨桂朋 +1 位作者 纪崇霄 杨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8-70,共13页
于2015年6月对南海北部海区5个断面共26个站位海水中溶解态氨基酸(THAA)、溶解有机碳(DOC)和叶绿素a(Chl a)的浓度进行了科学调查。结果表明:夏季南海北部海水中THAA的浓度范围为0.40~1.95μmol/L,平均值为(0.80±0.40)μmol/L,THA... 于2015年6月对南海北部海区5个断面共26个站位海水中溶解态氨基酸(THAA)、溶解有机碳(DOC)和叶绿素a(Chl a)的浓度进行了科学调查。结果表明:夏季南海北部海水中THAA的浓度范围为0.40~1.95μmol/L,平均值为(0.80±0.40)μmol/L,THAA的水平分布总体上体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特点,表明陆源输入对南海北部海域表层THAA分布有重要影响。THAA在断面上的垂直分布呈现出由近岸至远岸、由表层至底层逐渐降低的趋势。THAA浓度与两种D型氨基酸(D-谷氨酸:D-Glu和D-丙氨酸:D-Ala)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与天门冬氨酸/β-丙氨酸(Asp/β-Ala)和谷氨酸/γ-氨基丁酸(Glu/γ-Aba)比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表明细菌的消耗是影响南海海水中THAA浓度的重要因素。D-Ala作为细菌肽聚糖中相对稳定的氨基酸,根据其占DOC的含量估算南海海水中的细菌源有机碳对DOC的贡献率为(29.32±14.32)%,其水平分布显示出近岸低、远岸高的特点;而其垂直分布则呈现出从表层至底层逐渐增加的趋势。THAA占DOC百分比(THAAC%)的变化范围为1.02%~5.49%,平均值为(2.97±1.38)%。THAA-C%、活性因子和降解因子的高值均出现在珠江口外围区域。随着海水深度增加3种降解因子的数值均显著降低,这表明底层海水中有机物比表层海水中的有机物降解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氨基酸 溶解有机碳 细菌降解 南海
下载PDF
可溶性腐殖酸和溶液pH对高岭土吸附诺氟沙星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沙沙 毕二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38-1344,共7页
以DHA(可溶性腐殖酸)作为DOM(可溶性有机质)的替代目标物,研究高岭土对诺氟沙星的吸附机理以及不同ρ(DHA)下高岭土对不同存在形式的诺氟沙星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添加DHA,高岭土对诺氟沙星的吸附过程均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 以DHA(可溶性腐殖酸)作为DOM(可溶性有机质)的替代目标物,研究高岭土对诺氟沙星的吸附机理以及不同ρ(DHA)下高岭土对不同存在形式的诺氟沙星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添加DHA,高岭土对诺氟沙星的吸附过程均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R2>0.999),DHA的加入会影响吸附平衡时间,使其由24 h增至48 h;高岭土对诺氟沙星的吸附等温线均可由Langmuir方程较好的描述.不添加DHA时,当溶液pH在诺氟沙星的2个酸碱解离常数附近时,高岭土对诺氟沙星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模型拟合的结果表明,在试验pH范围内,诺氟沙星兼性离子(NOR±)对整体吸附的贡献最大.DHA与诺氟沙星在高岭土上的共吸附和累积吸附可促进高岭土对诺氟沙星的吸附,而DHA对诺氟沙星的增溶作用则抑制吸附.累积吸附和增溶作用的贡献随着ρ(DHA)和pH的变化而改变,同时也与溶液中ρ(诺氟沙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可溶性腐殖酸 诺氟沙星 吸附 可溶性有机质
下载PDF
不同来源溶解态腐殖酸与Cu^(2+)作用的荧光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毅 王晓昌 +1 位作者 金鹏康 刘立忠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02-1905,共4页
利用三维荧光等高线图以及其所确定的荧光峰荧光强度随溶液化学条件的变化,研究不同来源溶解态腐殖酸与Cu2+作用的荧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态天然腐殖酸中主要存在二类发射荧光的有机物官能团能与Cu2+发生络合作用。位于激发波长和... 利用三维荧光等高线图以及其所确定的荧光峰荧光强度随溶液化学条件的变化,研究不同来源溶解态腐殖酸与Cu2+作用的荧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态天然腐殖酸中主要存在二类发射荧光的有机物官能团能与Cu2+发生络合作用。位于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1~281 nm和335~351 nm的荧光峰1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是与Cu2+发生络合配位的主要点位;pH值为4~6时,其络合受pH值影响较显著;而受溶液离子强度影响较小。位于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23~246 nm和335~371 nm的荧光峰2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与Cu2+的络合作用受溶液pH值影响较小,受溶液离子强度影响较显著。溶解态商品腐殖酸荧光峰1′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与Cu2+的络合作用荧光特性,与天然腐殖酸荧光峰1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和Cu2+络合作用荧光特性相似,在pH值为3~7时,其络合受pH值影响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腐殖酸 CU2+ 荧光特性
下载PDF
酸溶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镁砂中二氧化硅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建平 王洪红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0,共4页
探讨酸溶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镁砂中二氧化硅的测定条件。1g的样品用10mL盐酸溶解后,高氯酸用量只需要10mL。分别以硫酸和硝酸为驱赶酸进行硅挥散试验,发现以硝酸为驱赶酸时,残渣挥硅失重与残渣中SiO2的量一致,而以硫酸为驱赶酸后SiO2... 探讨酸溶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镁砂中二氧化硅的测定条件。1g的样品用10mL盐酸溶解后,高氯酸用量只需要10mL。分别以硫酸和硝酸为驱赶酸进行硅挥散试验,发现以硝酸为驱赶酸时,残渣挥硅失重与残渣中SiO2的量一致,而以硫酸为驱赶酸后SiO2的测定结果偏低。挥散硅后的残渣用无水碳酸钠和硼酸混合熔剂(m碳酸钠∶m硼酸=2∶1)熔融、盐酸浸取,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发现其主要成分为MgO。为避免高分解温度的MgF2生成,F-必须驱赶尽;同时以ICP-AES测定滤液中SiO2含量,发现没有凝聚的SiO2含量小于样品中总SiO2量的0.3%(相对量),因此高氯酸一次脱水即可。对不同等级的镁砂标准样品(待发布)进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吻合,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0.93%和0.45%。方法较碱熔法简化了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重量法 镁砂 酸溶解
下载PDF
水中腐植酸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冯苍旭 刘军 +1 位作者 张磊 李洪武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1-834,共4页
饮用水中的微量腐植酸能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测定水中腐植酸的含量对评价地质环境与地方病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实验室中检测腐植酸的方法很多,但绝大多数不适合野外... 饮用水中的微量腐植酸能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测定水中腐植酸的含量对评价地质环境与地方病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实验室中检测腐植酸的方法很多,但绝大多数不适合野外快速检测应用。在综合分析实验室各种检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比色法快速检测水中腐植酸。在实验室中用Ports-15光谱仪,2cm、5cm光纤比色探头,650nm波长的红光,分别对该方法进行测试,给出了腐植酸浓度与吸光度关系曲线,确定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重复度和合适光程的比色探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腐植酸 检测 光程 吸光度
下载PDF
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有机物的分布、组成及降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博洋 陈蓉 +1 位作者 陈岩 杨桂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4,共14页
2021年3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9个断面溶解氨基酸(THAA)、溶解有机碳(DOC)和溶解有机氮(DON)的分布和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THAA的浓度范围为1.24~4.71μmol/L,平均浓度为(2.61±0.85)μmol/L;DOC的浓度范围为118.17~450.5... 2021年3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9个断面溶解氨基酸(THAA)、溶解有机碳(DOC)和溶解有机氮(DON)的分布和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THAA的浓度范围为1.24~4.71μmol/L,平均浓度为(2.61±0.85)μmol/L;DOC的浓度范围为118.17~450.58μmol/L,平均浓度为(149.73±33.34)μmol/L;DON的浓度范围为10.48~24.45μmol/L,平均浓度为(13.80±1.81)μmol/L。THAA、DOC和DON的水平分布表现出近岸高于远岸的特点,表明陆源输入对调查区域的THAA等分布有重要影响。而THAA与D-天门冬氨酸、D-谷氨酸、D-丝氨酸和D-丙氨酸的D/L比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天门冬氨酸/β-丙氨酸(Asp/β-Ala)呈正相关,表明细菌活动是影响THAA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优势氨基酸为L型氨基酸,D型氨基酸和非蛋白型氨基酸的占比仅为7.34%。基于C/N比值分析,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有机物(DOM)的来源受到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的共同影响。THAA-C%、THAA-N%、降解因子和反应活性指数表明:水平方向上盐度接近于0的淡水区域和盐度高于34的远海区域降解程度较高;垂直方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有机物的降解程度逐渐升高。调查区域有机物的降解程度主要受到陆源输入和细菌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氨基酸 溶解有机碳 溶解有机氮 细菌降解 长江口
下载PDF
水环境中溶解态腐殖酸与Pb^(2+)络合的荧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毅 王晓昌 金鹏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2,共4页
通过三维激发波长-发射波长-荧光强度矩阵荧光光谱(3DEEMS)的荧光等高线和发射荧光谱图研究溶解态腐殖酸及其与铅离子络合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腐殖酸分子中主要存在两类能够发射荧光的有机物官能团,受pH、溶液离子强度影响,其中荧光峰... 通过三维激发波长-发射波长-荧光强度矩阵荧光光谱(3DEEMS)的荧光等高线和发射荧光谱图研究溶解态腐殖酸及其与铅离子络合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腐殖酸分子中主要存在两类能够发射荧光的有机物官能团,受pH、溶液离子强度影响,其中荧光峰A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受这两种因素影响尤为显著。腐殖酸分子与Pb2+作用结果说明,荧光峰B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是与Pb2+络合的主要点位,且该点位对Pb2+具有较强的络合能力。荧光峰A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与Pb2+络合较弱,受溶液离子强度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腐殖酸 PB2+ 荧光特性
下载PDF
水环境中溶解态腐殖酸对锌抗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艾扬 孔东东 +2 位作者 于畅 沈扬 李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5-200,共6页
本文以重金属锌为研究对象,应用重组人甲状腺激素受体(h TR)基因酵母快速测试方法,检测溶解态腐殖酸对锌抗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的影响,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检测溶解态腐殖酸与锌作用后,生物有效态锌含量的变化,同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 本文以重金属锌为研究对象,应用重组人甲状腺激素受体(h TR)基因酵母快速测试方法,检测溶解态腐殖酸对锌抗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的影响,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检测溶解态腐殖酸与锌作用后,生物有效态锌含量的变化,同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中的激发-发射矩阵(3DEEM)技术初步考察腐殖酸与锌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氯化锌具有显著的抗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其RIC20(抑制率为20%时氯化锌的浓度)值为1.70×10-5mol·L^(-1),当腐殖酸与氯化锌作用后,其抗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降低了30%~50%,ASV测试结果表明当腐殖酸和氯化锌溶液混合后,生物有效态锌含量明显降低,与生物测试结果相似;紫外照射腐殖酸与氯化锌的混合体系后,其抗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上升,但仍低于未加腐殖酸氯化锌溶液的抗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值;3DEEM的测试结果表明氯化锌能够降低腐殖酸荧光峰的荧光强度,能够直观地表征腐殖酸与氯化锌相互作用.上述结果可为研究环境水体中锌的生物毒性及锌水质基准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腐殖酸 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 阳极溶出伏安法 三维荧光光谱
原文传递
高承压酸溶性堵漏剂ZC6-6室内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吉永忠 曾秀清 +1 位作者 申威 周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3-196,共4页
针对钻井工程中同一裸眼井段地层压力系数相差悬殊、高低压层交替出现引起的高压差漏失和漏、储同层的油气层保护问题 ,研制了能大幅度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并能酸化解堵的高承压酸溶性可固化堵漏剂ZC6 6。室内研究表明 ,其抗压强度大于 12... 针对钻井工程中同一裸眼井段地层压力系数相差悬殊、高低压层交替出现引起的高压差漏失和漏、储同层的油气层保护问题 ,研制了能大幅度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并能酸化解堵的高承压酸溶性可固化堵漏剂ZC6 6。室内研究表明 ,其抗压强度大于 12MPa ,酸溶率达 9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漏剂 水硬材料 酸溶性 制备 油气储集层 钻井
下载PDF
镀金产品的金质量及含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靖宇 黄杏娇 +3 位作者 曹小勇 杨桂群 张学友 吴珍珍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2期201-203,共3页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镀金产品,但是国内对镀金产品检测的报道很少。本文对市面上最常见的四种镀金产品的基体及镀金厚度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四种基体溶解酸的最佳组合及条件,得到完整的镀金层之后,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镀金产品,但是国内对镀金产品检测的报道很少。本文对市面上最常见的四种镀金产品的基体及镀金厚度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四种基体溶解酸的最佳组合及条件,得到完整的镀金层之后,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对镀金层的厚度及金含量进行测定。实验发现对镀层厚度在1μm左右及以上的产品可以准确测定镀金层的含量及质量,镀层小于0.4μm的产品还需进一步研究。本实验方法对市场上大部分的镀金产品都可准确测定,满足了贵金属市场新产品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金 溶解酸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金质量 金含量
下载PDF
硫铁矿烧渣制备高纯软磁氧化铁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旺生 占寿祥 +1 位作者 宣爱国 陈忠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1-13,7,共4页
本文研究了用硫酸分解硫铁矿渣的原理和方法 ,详细讨论了酸解反应及高纯氧化铁制备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烧渣中的氧化铁分解率高达 95 .5 % ,产生氧化铁纯度达 99.56 %。
关键词 硫铁矿烧渣 酸解 转化率 高纯氧化铁 工艺流程 工业硫酸
下载PDF
水稻秸秆燃烧对土壤有机质组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黄兆琴 胡林潮 +2 位作者 史明 李学林 代静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7,共8页
研究生物质(水稻秸秆)燃烧行为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组成的影响,探讨不同燃烧次数下土壤中胡敏酸(HA)、富里酸(FA)、水溶性有机质(DOM)的含量和结构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仅在土壤表层几厘米以内,随燃烧频次增加土壤... 研究生物质(水稻秸秆)燃烧行为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组成的影响,探讨不同燃烧次数下土壤中胡敏酸(HA)、富里酸(FA)、水溶性有机质(DOM)的含量和结构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仅在土壤表层几厘米以内,随燃烧频次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量增加,而水溶性有机质及组分则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同来源土壤的腐殖物质对生物质燃烧作用的响应不同,3种供试土样中腐殖物质随不同次数同强度秸秆燃烧并未呈现较一致的变化趋势,但每一种土壤的HA和FA含量及HA/FA、E4/E6值均随燃烧频次的增加呈现规律性的升高或者降低,而且FA含量的变化是影响HA/FA值大小的主导因素。此外,通过红外光谱图可知,随燃烧频次增加,FA中芳香性成分和含脂肪族C—OH、C—O物质增加,而HA由于本身芳香缩和度高而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燃烧 水溶性有机质 胡敏酸 富里酸
下载PDF
胶州湾海水中溶解氨基酸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陆田生 纪明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7-124,共8页
于1986年1月-11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胶州湾10个站位表层和底层海水中海解游离氨基酸(DFAA)的组成、含量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7个站位的表层海水中月平均总溶解游离氨基酸(TDFA)含量范围为1.24-2.28μmol/L。多数站... 于1986年1月-11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胶州湾10个站位表层和底层海水中海解游离氨基酸(DFAA)的组成、含量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7个站位的表层海水中月平均总溶解游离氨基酸(TDFA)含量范围为1.24-2.28μmol/L。多数站位在2月份处于最低值(0.4μmol/L),11月份达最高值(5.0μmol/L)。所测氨基酸中,Glu,Gly,Arg,Leu,Orn,Ser等占优势.湾内东部几个站位表层水中DFAA含量明显地高于其他站位。各站位的溶解结合氨基酸(DCAA)含量一般都高于DFAA的含量,而且两者的氨基酸组成也有差异。几个站位的底层水中的TDFAA含量,除个别外,一般都低于表层。室内实验表明,DFAA最易受生物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弯 海水 氨基酸
下载PDF
小角刺藻生长过程中溶解游离氨基酸含量在海水中的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陆田生 纪明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6-261,共6页
于1986年12月-1987年2月在温度为25±1℃下培养小角刺藻,以HPLC法测定该藻在培养过程中海水的溶解游离氨基酸(DFA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小角刺藻不仅是海水中DFAA的主要生产者,而且也是DFAA的消耗者。小角刺藻不仅在缺乏硝酸... 于1986年12月-1987年2月在温度为25±1℃下培养小角刺藻,以HPLC法测定该藻在培养过程中海水的溶解游离氨基酸(DFA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小角刺藻不仅是海水中DFAA的主要生产者,而且也是DFAA的消耗者。小角刺藻不仅在缺乏硝酸盐的时候要吸收DFAA,即使在硝酸盐充足的情况下也会吸收。在小角刺藻的生长初期,水体中DFAA的含量迅速降低,而在后期却又大大增高。在小角刺藻的不同生长阶段,水体中DFAA的组成也不同。这些都可以说明海洋中DFAA的含量、组成和地区分布是密切地同浮游植物群落的繁殖消亡过程相关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刺藻 溶解游离氨基酸 海水 溶解有机碳 培养
下载PDF
海洋微藻对游离氨基酸的利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宁 刘静雅 +2 位作者 赖海燕 胡章喜 段舜山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8-1065,共8页
分别以4种游离氨基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为唯一氮源,采用实验室一次性培养的方法,研究典型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球形棕囊藻(Phaeoecystis globosa)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及常... 分别以4种游离氨基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为唯一氮源,采用实验室一次性培养的方法,研究典型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球形棕囊藻(Phaeoecystis globosa)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及常见种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生长特性、光合特征及对氨基酸的吸收动力学特征,以无机氮源硝氮、氨氮作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无菌条件下,东海原甲藻和球形棕囊藻可以利用多种游离氨基酸快速生长,而米氏凯伦藻和中肋骨条藻在以游离氨基酸为唯一氮源条件下不能维持生长.东海原甲藻和球形棕囊藻在丙氨酸中的生长速率最高,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次之,甘氨酸最低.氨基酸处理组的Fv/Fm值在培养后期降幅小、降速慢,且高于无机氮处理组.东海原甲藻和球形棕囊藻对丙氨酸的最大吸收速率和半饱和常数分别为3.32、0.41pmol·cell-1·h-1和6.99和20.54pmol·L-1.因此,海洋微藻对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利用具有显著的种间差异,东海原甲藻和球形棕囊藻具有更广的氮营养生态位,在近海有机污染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更容易形成优势甚至暴发赤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藻 赤潮 溶解游离氨基酸 生长速率 FV Fm 吸收动力学
原文传递
打瓜籽蛋白质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海霞 王晨 +2 位作者 刘娅 秦超华 颜海燕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5-99,共5页
为充分利用打瓜籽中丰富的蛋白质资源,采用碱溶酸沉法,结合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其中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p H 10,提取温度37℃,提取时间22 min,料液比1︰13(g/m L),超声波频... 为充分利用打瓜籽中丰富的蛋白质资源,采用碱溶酸沉法,结合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其中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p H 10,提取温度37℃,提取时间22 min,料液比1︰13(g/m L),超声波频率45 k Hz,酸沉p H 4.5,此时蛋白质的提取率达6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瓜籽蛋白 碱溶酸沉 响应面设计 优化
原文传递
藜麦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权帆 王文斌 +5 位作者 朱玲丽 方建华 付成丽 崔宏伟 郑斌丽 吴淑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0-56,共7页
以预处理后的藜麦粉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藜麦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确定藜麦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在不同pH值下对藜麦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藜麦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2.0 (g/mL... 以预处理后的藜麦粉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藜麦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确定藜麦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在不同pH值下对藜麦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藜麦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2.0 (g/mL)、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46℃、pH值10.5,此条件下的蛋白提取率为(78.86±0.79)%,蛋白纯度为87.58%;同时pH值对藜麦蛋白的功能特性有显著影响,即当pH值接近蛋白等电点时,溶解性、乳化性、持水性等多项功能特性较差;当pH值高于等电点时,随着pH值的增加,藜麦蛋白的各项功能特性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蛋白 碱溶酸沉法 响应面法 提取率 功能特性
下载PDF
沼液中溶解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建华 刘文静 李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55-2363,共9页
针对沼液特点开发pH值调节(pH 10.2)旋蒸浓缩(去除氨氮和挥发性生物胺)联合3K Millipore超滤离心分离的预处理方法.并以邻苯二甲醛(OPA)和氯甲酸芴甲酯(FMOC-Cl)为柱前衍生化试剂,结合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检测分析,对沼液中... 针对沼液特点开发pH值调节(pH 10.2)旋蒸浓缩(去除氨氮和挥发性生物胺)联合3K Millipore超滤离心分离的预处理方法.并以邻苯二甲醛(OPA)和氯甲酸芴甲酯(FMOC-Cl)为柱前衍生化试剂,结合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检测分析,对沼液中溶解游离氨基酸(DFAA)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考察.该方法保证了各氨基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标准样品中所选用的24种氨基酸,除谷氨酸回收率为70.5%外,其它氨基酸回收率为89%~115%,相对标准偏差为1.1%~5.0%.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样品中溶解游离氨基酸的测定结果为:原料即剩余污泥中的溶解游离氨基酸量为2.0mol/L,5%和20%含固率反应器的沼液中的溶解游离氨基酸量分别为0.04mol/L和1.94mol/L,且种类不同,初步表明了不同厌氧消化反应系统中氨基酸的利用和产生机制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旋转蒸发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溶解游离氨基酸 沼液
下载PDF
污水中溶解游离氨基酸和结合氨基酸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红蕾 霍守亮 +3 位作者 张靖天 席北斗 杨周生 昝逢宇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333-4338,共6页
采用邻苯二甲醛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污水中溶解游离氨基酸(dissolvedfreeami.nOacid,DFAA)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了污水样品有无前处理对DFAA分析的影响,并采用气相酸水解方法对污水中总溶解氨基酸(d... 采用邻苯二甲醛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污水中溶解游离氨基酸(dissolvedfreeami.nOacid,DFAA)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了污水样品有无前处理对DFAA分析的影响,并采用气相酸水解方法对污水中总溶解氨基酸(dissolvedtotalaminoacid,DTA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污水经过pH调节和N,流清洗后,可以明显去除氨和挥发性胺的干扰,色谱峰更加清晰;前处理后的水样经RP—HPLC分析,能够快速检测出14种氨基酸,各氨基酸在一定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应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为92%~102%。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中氨基酸主要以溶解结合氨基酸(dissolvedcombinedaminoacid,DCAA)为主,与进水相比,出水中DFAA含量减少了0.22μmol/L,DTAA由5.68μmol/L降至3.08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溶解游离氨基酸 总溶解氨基酸 污水 预处理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