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婷婷 段玉薇 +3 位作者 王楠 赵璞 李梦荷 费景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目的观察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1例肝胃不和型胃脘部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即口服奥美... 目的观察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1例肝胃不和型胃脘部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即口服奥美拉唑及中药,治疗组加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GIQLI)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HAMA,GIQLI得分均降低,但治疗组患者得分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肝胃不和型胃脘痛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胃不和 胃脘痛 虎符铜砭刮痧 慢性胃炎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高进军 张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7期502-504,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治疗组(4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吗丁啉、法莫替丁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治疗组(4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吗丁啉、法莫替丁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为64.5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为3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肝气犯胃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方面更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疏肝和胃 肝胃不和
下载PDF
疏肝和胃法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肝胃不和证)8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卿金星 李朝敏 《四川中医》 2016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以空白对照,评价疏肝和胃在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肝胃不和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以空白对照,评价疏肝健脾法治疗胃轻瘫(肝胃不和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试验随机入组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肝胃... 目的:以空白对照,评价疏肝和胃在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肝胃不和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以空白对照,评价疏肝健脾法治疗胃轻瘫(肝胃不和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试验随机入组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肝胃不和证)患者90例,试验过程中2例为脱落病例,2例为剔除病例。纳入分析86例(试验组56例,对照组30例)。结果:试验组疾病疗效显效率为67.86%、总有效率为92.86%;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为60.72%、总有效率为92.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肝和胃法改善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肝胃不和)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 2型糖尿病 胃轻瘫 肝胃不和证
下载PDF
腹针联合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毕学琦 夏先根 +4 位作者 熊琴 张榆佳 刘海英 何艳 王红梅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益胃平萎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的影响。方法纳入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予标准四联疗法,研究组在对...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益胃平萎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的影响。方法纳入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予标准四联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四联疗法基础上予腹针联合益胃平萎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杆菌转阴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积分、血清胃肠激素指标[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以及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和PGⅡ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病理组织学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S、SS、PGⅠ和PGⅡ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标准四联治疗基础上,腹针联合益胃平萎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萎缩性胃炎可提高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改善病理组织学病变,调节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以及血清胃肠激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腹针 针药并用 幽门螺杆菌 胃炎 萎缩性 胃肠激素 肝胃不和
下载PDF
胃脘痛治验四则
5
作者 潘正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2期53-54,共2页
辨症治疗胆胃不和、肝胃不和、气虚血瘀、阳不足胃脘痛验案四则。
关键词 胃脘痛 胃气郁滞 胃失和降 胆胃不和 肝胃不和 气虚血瘀 气阴不足 中西医结合治疗 医案
下载PDF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证候分类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娜 张寅 +6 位作者 王晓迪 王龙华 朱辰辰 刘福生 刘婷 苏泽琦 丁霞 《河南中医》 2016年第9期1561-156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为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统一的临床病例观察表,采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一般情况、四诊信息、C13呼气试验、胃镜检... 目的:探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为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统一的临床病例观察表,采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一般情况、四诊信息、C13呼气试验、胃镜检査等各方面资料,分析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分类与证素特点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类肝胃不和证、类肝胃郁热证、类脾胃虛弱证、类胃热内蕴证为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常见4个证型,其分布特点为类肝胃不和证、类肝胃郁热证>类脾胃虛弱证>类胃热内蕴证;Hp阴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常见3个证型,其分布特点为类脾胃虛弱证>类肝胃不和证>类肝郁脾虛证。结论:建立了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布的因子分析及系统聚类模型,揭示了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可行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 证候 类肝胃不和证 类肝胃郁热证 类脾胃虚弱证 类胃热内蕴证
下载PDF
李毅平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7
作者 刘晨萍 李毅平 李勇 《河南中医》 2016年第9期1513-1515,共3页
李毅平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虚弱等有关,其病位在脾胃,与肝关系密切,病机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李毅平老师将该病分为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等四型,辨证施治,... 李毅平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虚弱等有关,其病位在脾胃,与肝关系密切,病机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李毅平老师将该病分为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等四型,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并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调畅情志、预防保健、注重调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虚弱型 胃阴不足型 脾胃湿热型 肝胃不和型 李毅平
下载PDF
678例慢性胃炎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红 刘慧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人群慢性胃炎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差异性。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678例慢性胃炎患者抑郁和焦虑的主观感受进行评定,从一般人口学特征角度分析其心理状态的差异性。分析肝胃不和组与非肝胃不和组抑郁及焦虑... 目的分析不同人群慢性胃炎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差异性。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678例慢性胃炎患者抑郁和焦虑的主观感受进行评定,从一般人口学特征角度分析其心理状态的差异性。分析肝胃不和组与非肝胃不和组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差异性。分解肝胃不和证的证素基础,分别分析证素肝组与非证素肝组、证素胃组与非证素胃组、证素气滞组与非证素气滞组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差异性。结果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焦虑状态存在差异,不同文化程度患者抑郁状态存在差异,不同职业、经济状况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均存在差异。肝胃不和组与非肝胃不和组抑郁及焦虑状态有明显差异。证素肝组与非证素肝组、证素气滞组与非证素气滞组焦虑及抑郁状态有明显差异。结论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及文化程度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存在差异。肝胃不和证患者更容易存在抑郁及焦虑状态,其证素基础可能为"肝""气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抑郁 焦虑 肝胃不和 证素
下载PDF
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雷良蓉 朱海豫 沈瑞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10 mg,3次/d,饭前0.5 h口服;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者,加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1次/d,饭前半...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10 mg,3次/d,饭前0.5 h口服;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者,加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1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肝胃不和症状,并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优于对照组的72.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优于对照组的67.44%(P<0.01);治疗后观察组腹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积分及肝胃不和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躯干功能(PF)、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身体疼痛(BF)及精神健康(M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法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胃不和证 疏肝健脾和胃法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和胃消疡汤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辨治肝胃不和型胃溃疡的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孟凡冰 王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26期2879-2881,2946,共4页
目的观察和胃消疡汤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辨治肝胃不和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肝胃不和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和胃消疡汤经验方内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 目的观察和胃消疡汤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辨治肝胃不和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肝胃不和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和胃消疡汤经验方内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胃蛋白酶原(PGI)、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7(IL-17)、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和胃溃疡直径的变化情况,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胃脘胀痛、胸闷喜叹息、烦躁易怒、纳差积分及血清PGI、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胃溃疡直径均显著缩小(P均<0.05),血清IL-2、EGF、TG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胃消疡汤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辨治肝胃不和型胃溃疡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缩小溃疡病灶,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GI、IL-2、IL-17、EGF、TGF-α水平有关,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肝胃不和型 和胃消疡汤经验方 三联疗法
下载PDF
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1
作者 潘诗敏 李金香 +4 位作者 张曦 李莹 严洁 章薇 胡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观察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与常规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根据西医分型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反流性食管炎(RE)两个区组,然后将两区组患者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最终观察组28例(退... 目的:观察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与常规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根据西医分型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反流性食管炎(RE)两个区组,然后将两区组患者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最终观察组28例(退出2例),对照组29例(退出1例)。在生活调护基础上,观察组用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治疗,穴取足三里、冲阳、胃俞、中脘、行间、少府、大敦、太冲、肝俞、期门、膻中、中庭,留针30 min,每周3次。对照组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常规口服治疗,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4周临床症候积分,并从3个方面(两组主要临床症状、胃镜下炎性反应改善情况及临床总体症候)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随访时观察组症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ERD与RE两分型患者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灼热症状总有效率为82.1%(23/28),低于对照组的93.1%(27/29)(P<0.05);观察组治疗后嗳气症状总有效率为94.1%(16/17),高于对照组的75.0%(15/20)(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镜下炎性反应改善总有效率为75.0%(12/16),对照组为82.4%(1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体症候总有效率为82.1%(23/28),对照组为86.2%(2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能改善临床症候、胃镜下炎性反应,有改善嗳气等优势,疗效较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肝胃不和 五经配伍 调气 针刺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疏肝和胃降逆汤对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食管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2及环氧合酶-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马乾章 刘鹏 白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2496-2499,共4页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降逆汤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肝胃不和证患者食管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及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GERD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降逆汤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肝胃不和证患者食管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及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GERD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2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观察2组基线期和治疗后12周(治疗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症状积分及食管黏膜PAR-2及COX-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基线期,2组RDQ症状积分、食管黏膜PAR-2及COX-2蛋白表达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RDQ症状积分、食管黏膜PAR-2及COX-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RDQ症状积分与食管黏膜PAR-2及COX-2蛋白表达正相关(P <0. 05),对照组RDQ症状积分与食管黏膜PAR-2及COX-2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 0. 05)。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温阳活血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食管黏膜PAR-2及COX-2蛋白表达而起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降逆汤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辨证 蛋白酶激活受体-2 环氧合酶-2 肝胃不和证 蛋白表达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92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崇信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浅表性胃炎 肝胃不和 脾胃虚弱 胃阴不足 气滞血瘀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许戈林 《河南中医》 2022年第8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理特点。方法:选择1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脾胃虚弱证42例,脾胃湿热证35例,肝胃不和证22例,胃阴不足证14例,胃络瘀血证11例。通过胃镜、胃黏膜病理学活...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理特点。方法:选择1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脾胃虚弱证42例,脾胃湿热证35例,肝胃不和证22例,胃阴不足证14例,胃络瘀血证11例。通过胃镜、胃黏膜病理学活检及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等方法对各证型患者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胃络瘀血证比较,其余各证型黏膜白相率较高,血管透见率及颗粒增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黏膜粗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证比较,其余各证型单纯性、伴糜烂以及伴黏膜出血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伴增生及伴胆汁反流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证比较,其余各证型轻度萎缩及重度萎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萎缩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证比较,脾胃湿热证及胃络瘀血证萎缩伴肠化生比例较高,胃络瘀血证萎缩伴异型增生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湿热证比较,其余各证型Hp阳性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胃虚弱证比例较高,胃络瘀血证较低,脾胃湿热证Hp检测阳性率最高,其中胃络瘀血证患者黏膜白相、血管透见、颗粒增生以及重度萎缩等病理特点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证型分布 肝胃不和证 脾胃虚弱证 脾胃湿热证 胃阴不足证 胃络瘀血证 病理特点
下载PDF
柴枳平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胃肠激素及血清神经肽S受体-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魏巍 魏璟璟 袁红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869-871,共3页
目的:观察柴枳平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激素、血清神经肽S受体-1(NPSR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收治的7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 目的:观察柴枳平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激素、血清神经肽S受体-1(NPSR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收治的7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应用中医药柴枳平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胃肠激素水平和NPSR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胃蛋白酶原Ⅱ(PGⅡ)、血清神经肽S受体-1(NPSR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5-HT、PGⅡ、NPSR1水平高于对照组,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可显著提升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NPSR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胃不和证 柴枳平肝汤 胃肠激素 血清神经肽S受体-1
下载PDF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高峰 郭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7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诊顺序号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奥美拉唑,20mg/次,2次/d,早晚餐前半小时服用;多潘立酮,10mg/次,3次/d,饭前半小时。治疗组30例加味柴胡疏肝散...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诊顺序号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奥美拉唑,20mg/次,2次/d,早晚餐前半小时服用;多潘立酮,10mg/次,3次/d,饭前半小时。治疗组30例加味柴胡疏肝散;腹胀明显加枳壳改为20g;烧心、反酸加乌贼骨20g;纳差加炒莱菔子、焦山楂各15g;胃痛明显加延胡索15g);1剂/d,水煎300mL,早晚各150mL。治疗1疗程(1个月)。观测临床表现、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 70%;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 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 <0. 01),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胃不和 加味柴胡疏肝散 奥美拉唑 多潘立酮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柴枳平肝汤治疗肝胃不和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军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9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柴枳平肝汤治疗肝胃不和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FD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为肝胃不和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柴枳平肝汤治疗。对比治疗... 目的探讨柴枳平肝汤治疗肝胃不和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FD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为肝胃不和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柴枳平肝汤治疗。对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3%(P<0.05);观察组肋腕疼痛、腕腹胀满、嗳气、反酸等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柴枳平肝汤能够显著缓解肝胃不和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中医症候,改善脾胃运化功能,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肠胃消化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枳平肝汤 肝胃不和证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谢佳涛 唐梅文 +4 位作者 陈文隆 许琦 周玲 钟丰羽 古文姝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6期822-824,F0003,共4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因其病程反复、迁延难愈等特点而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心理。现阶段,GERD的发病机制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笔者通过对近几年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相关文献收集整理,笔者发现西医...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因其病程反复、迁延难愈等特点而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心理。现阶段,GERD的发病机制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笔者通过对近几年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相关文献收集整理,笔者发现西医认为GERD的发病机制与食管下括约肌(LES)抗反流屏障结构障碍、食管对胃反流物的廓清功能异常等相关,治疗以抑酸、促进胃肠动力及抗反流手术等为主。古今中医医家则认为在多因素下致肝胃不和、气机失和为其总病机,在治疗方面,通过辨证分型采用药物疗法、中医外治法治疗等。现笔者通过收集整理近几年国内外GERD文献资料,阐述了中西医学者对GERD的病因病机和治疗两方面的认识,以期为治疗GERD进展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吐酸 病因病机 肝胃不和 抑酸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慧霞 郑晓娜 +2 位作者 郭金依 邵智愚 苏秀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究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5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5例)和疏肝和胃组(60例),西药组予口服雷贝拉唑... 目的探究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5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5例)和疏肝和胃组(60例),西药组予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疏肝和胃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汤加减治疗,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反酸、胃胀、胸骨后灼痛、倦怠乏力、大便黏腻),胃镜下观察患者的胃液反流情况(24 h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胃液反流分级),采集粪便检测肠道菌群种属和数量,并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疏肝和胃组患者在胃胀、胸骨后灼痛、倦怠乏力、大便黏腻方面较西药组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反酸方面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胃液反流情况:治疗后两组24 h食管内胃液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及胃镜下食管内胃液反流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疏肝和胃组优于西药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临床疗效:疏肝和胃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西药组的78.18%(43/55)(Z=2.542,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肠道菌群:治疗后疏肝和胃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西药组治疗后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P<0.05),肠杆菌、肠球菌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疏肝和胃组治疗后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不良反应: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口干、头痛,西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8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肝胃不和 疏肝和胃汤 肠道菌群 胃液反流
下载PDF
健脾疏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翁异斌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12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门诊单双日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以自拟健脾疏肝汤治疗,...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门诊单双日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以自拟健脾疏肝汤治疗,疗程为4周,随访6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的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上腹灼热感、上腹痛、早饱、腹胀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4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法方药无论是在短期缓解症状还是远期疗效方面均较西药治疗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胃不和证 中医疗法 健脾疏肝汤 多潘立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