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核心病种诊疗绩效分析及其在学科评价中的应用--基于DMIAES疾病风险调整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莉 徐勇 +5 位作者 吴晓云 郭志武 陈霞 林汉城 王大平 罗乐宣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诊疗复杂度和疾病严重程度校正的核心病种评价专科水平及服务能力的方法。方法使用疾病管理智能分析和评估系统(Disease Management Intelligent Analytic and Evaluation System,DMIAES)对深圳市市属12家公立医院2015年出... 目的探讨基于诊疗复杂度和疾病严重程度校正的核心病种评价专科水平及服务能力的方法。方法使用疾病管理智能分析和评估系统(Disease Management Intelligent Analytic and Evaluation System,DMIAES)对深圳市市属12家公立医院2015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针对死亡率、住院天数、费用分别建模,在此基础上,再对2016年出院病案首页数据进行评价,以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2个专业学科的评价为例,通过对核心病种及关键技术的ACMI、ACMP,死亡O/E,住院天数O/E,总费用O/E综合分析,来评价学科的临床服务水平及技术能力,并与深圳市品牌学科对比。结果通过对疾病风险调整后的核心病种和关键技术评价的评价结果比较,对22个专业24个品牌学科进行了评价,专业排名第一位的品牌学科10个,占比41.67%,排名第二位的7个,占比29.17%;排名第三位的3个,占比12.5%;排名低于前三位的4个,占比16.67%。结论使用基于核心病种的绩效评价系统,能可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学科的临床服务能力及技术水平,并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复杂度 疾病严重程度 风险校正 核心病种 学科评价
下载PDF
出凝血检查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孙融 王琴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2期185-188,共4页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是因严重组织损伤、低灌注等因素引起急性凝血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ATC的病情呈动态演变过程,包括低凝、高凝、纤溶亢进等多个阶段,因此,及时准确地把握患者凝血状态对临床而言意义重大。文章主要就目前临...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是因严重组织损伤、低灌注等因素引起急性凝血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ATC的病情呈动态演变过程,包括低凝、高凝、纤溶亢进等多个阶段,因此,及时准确地把握患者凝血状态对临床而言意义重大。文章主要就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凝血相关检查项目如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血栓弹力图等在ATC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 出凝血检查 诊断 病情评估
下载PDF
增强CT影像组学评估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陈钰莹 黄小华 +2 位作者 唐玲玲 胡云涛 刘念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评估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4月接受双期增强CT检查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患者152例,其中胆源性非重症急性胰腺炎(NBSAP)104例,胆源性重症...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评估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4月接受双期增强CT检查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患者152例,其中胆源性非重症急性胰腺炎(NBSAP)104例,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BSAP)48例。以7∶3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训练组(105例,NBSAP 72例,BSAP 33例)和验证组(47例,NBSAP 32例,BSAP 15例)。同时收集2组临床特征[年龄、性别、结石数目(单发或多发)、结石大小、结石部位、坏死、并发症、腹水/胸腔积液]进行比较分析;计算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ISAP)评分和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以评估BAP严重程度。利用3D slicer软件勾画三维的胰腺实质并提取纹理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降维方法进行特征筛选,采用logistics回归分别建立动脉期组学模型、静脉期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动脉期+静脉期)。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效能。结果: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BISAP评分、MCTSI评分、坏死、并发症及腹水/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在NBSAP组与BSAP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组中,动脉期模型、静脉期模型、联合模型、BISAP评分及MCTSI评分的AUC分别为0.836、0.876、0.924、0.725及0.713;在验证组中,动脉期模型、静脉期模型、联合模型、BISAP评分及MCTSI评分的AUC分别为0.835、0.781、0.887、0.702及0.702。结论: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评估BAP严重程度性能优于临床评分系统,联合模型具有更高的评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计算机体层成像 疾病严重程度 评估
下载PDF
血清淀粉酶及肝损伤相关指标在急性胰腺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丽娇 黎晓琴 +1 位作者 刘红 王蕊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酶及肝损伤相关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P)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AP患者112例,根据病情状况分为轻症AP(MAP)组(n=62)、中度重症AP(MSAP)组(n=36)、重症... 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酶及肝损伤相关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P)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AP患者112例,根据病情状况分为轻症AP(MAP)组(n=62)、中度重症AP(MSAP)组(n=36)、重症AP(SAP)组(n=14),入院时均检测血清淀粉酶、肝损伤相关指标[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析各指标评估SAP的效能。结果 三组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B:MAP组>MASP组>SAP组,ALT、AST、TBil:MAP组0.05;ALB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负相关(r=-0.446,P<0.05);ALT、AST、TBil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r=0.757,0.588,0.584,P<0.05);肝损伤指标联合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0(95%CI:0.919~0.993),敏感度、特异度均为92.86%,预测效能较单项指标提高。结论 血清淀粉酶与AP病情严重程度无关,ALB、ALT、AST、TBil水平均与AP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用于预测S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酶 肝损伤 急性胰腺炎 病情评估
下载PDF
盆底超声参数与SUI患者肌纤维疲劳度和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郑秀 吴晓莉 +5 位作者 李可基 李玉峰 赖苹 何彦玲 母春玲 罗红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22期3878-3882,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参数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病情程度、肌纤维疲劳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SUI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并给予盆底肌训练。分析盆底超声参数[膀胱颈旋转角度(θ)、膀胱颈下移距...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参数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病情程度、肌纤维疲劳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SUI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并给予盆底肌训练。分析盆底超声参数[膀胱颈旋转角度(θ)、膀胱颈下移距离(X)、膀胱颈移动度(Mu)、膀胱尿道后角(α)]与SUI问卷评分(SS)、肌纤维疲劳度的相关性,以及分析其预测SUI疗效不佳的价值。结果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年收入、分娩方式、会阴情况、流产次数和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既往分娩次数、新生儿体重、θ、Mu、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I患者X与SS、盆底肌纤维疲劳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θ、Mu、α与SS评分、盆底肌纤维疲劳度呈正相关(P<0.05)。疗效良好者θ、Mu、α低于疗效不佳者(P<0.05);θ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临界值37.35°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74%、59.84%。结论盆底超声参数中θ、Mu、α与SUI患者肌纤维疲劳度、病情程度存在良好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超声 病情程度 肌纤维疲劳度 疗效评估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参数对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苏伟 范丽英 李佳真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5期1697-1700,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对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3组:轻度组(NIHSS评分<4分)、中度组(4分≤NIHSS评分<15分)...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对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3组:轻度组(NIHSS评分<4分)、中度组(4分≤NIHSS评分<15分)和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比较入院次日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凝固角(α角)、最大振幅(MA)和凝血综合指数(CI)等TEG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EG参数对轻/中度与重度急性脑梗死的鉴别价值。结果 重度组患者R、K值均短于轻、中度组患者,α角、MA均大于轻、中度组(均P<0.05);中度组与轻度组的R、K值、α角和M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K值、α角、MA单独诊断重度急性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0.779、0.831、0.823,灵敏度分别为100.00%、73.68%、84.21%、94.65%,特异度分别为60.82%、66.70%、75.44%、66.11%,其中R诊断重度急性脑梗死的灵敏度最高,α角的特异度最高。结论 TEG参数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对于鉴别轻/中度与重度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疾病程度 重度 血栓弹力图 参数 评估
下载PDF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ICU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杨静 董晨明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0期1769-1772,共4页
感染是引起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患者死亡和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预后并指导有效地治疗可显著减少不良预后和病死率。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是一种新型的炎性... 感染是引起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患者死亡和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预后并指导有效地治疗可显著减少不良预后和病死率。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是一种新型的炎性反应标志物,在各种感染性疾病中其表达水平会升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一种独立风险因子,预测ICU重症患者的不良预后;同时也是ICU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重症监测治疗病房 感染 病情程度 预后评估
下载PDF
HDP患者外周血Hb、Fib、D-D及LMR评估病情程度和不良妊娠结局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玉雯 许海娟 吴玮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644-1647,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比值(LMR)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病情程度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2年9月本院就诊的107例HDP孕妇为病例组,根...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比值(LMR)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病情程度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2年9月本院就诊的107例HDP孕妇为病例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3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4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7例,同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5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血Hb, Fib、D-D、LMR等指标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HDP不良妊娠价值。结果:病例组Hb、Fib、D二聚体水平及LMR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HDP病情程度加重各指标水平升高(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HDP患者Fib、Hb、D二聚体、LMR水平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r=0.426、0.528、0.388、0.719,均P<0.05);随着病情程度加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HDP患者血Hb、Fib、D-D及LMR及4项联合应用评估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1、0.890,0.711、0.633、0.951。结论:HDP患者血Fib、Hb、D-D、LMR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且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联合检测评估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病情程度 血红蛋白 淋巴细胞数和单核细胞数比值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相关性 不良妊娠结局 评估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脑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丁宇敏 王海玉(综述) 李德红(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7期2612-2616,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意外事故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脑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方法分别存在有创性和清晰度不高等问题,无法满足临床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的需求。神经元特异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意外事故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脑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方法分别存在有创性和清晰度不高等问题,无法满足临床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的需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作为一种参与细胞内能量代谢的糖酵解酶,对神经元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可调控神经元的分化、存活和轴突再生等细胞生长进程。当脑部发生感染、缺血缺氧、炎症、变性和癌变等病理改变时,血清和脑脊液中NSE水平呈现不同程度升高,并与多种脑部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NSE在脑部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血清和脑脊液NSE受标本储存和检测方法的影响,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但随着NSE标本处理程序标准化的不断提升、NSE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策略的不断优化,NSE诊断脑部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将得到有效提高,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部疾病 生物标志物 病情评估 预后判断
下载PDF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浆柠檬酸、果糖、α-葡萄糖苷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手术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瑞 汪敏 +3 位作者 王洪华 顾晔 王姝涵 卜超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93-396,401,共5页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精浆柠檬酸、果糖、α-葡萄糖苷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男性科接受治疗的196例原发性VC不育患者作为VC组,选取同期就诊的45例慢性睾丸炎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精浆柠檬酸、果糖、α-葡萄糖苷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男性科接受治疗的196例原发性VC不育患者作为VC组,选取同期就诊的45例慢性睾丸炎患者作为慢性睾丸炎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60例已婚、有正常生育史、无VC症状的男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将VC组患者分为C1、C2、C3组,检测并比较VC组、VC各亚组、慢性睾丸炎组、对照组及VC组治疗前后的精液质量参数和精浆柠檬酸、果糖、α-葡萄糖苷酶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精液质量参数:VC组及其各亚组、慢性睾丸炎组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和精子活动率均比对照组降低,且VC各亚组的精液分析结果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程度的加重,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和精子活动率相应逐渐降低。精浆生化分析:VC组和VC各亚组精浆α-葡萄糖苷酶相比对照组、慢性睾丸炎组均明显降低(P<0.05),VC组及各亚组精浆柠檬酸、果糖与对照组、慢性睾丸炎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C各亚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精液质量参数和精浆生化指标水平比较:术后VC组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精子活动率和精浆α-葡萄糖苷酶均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精浆柠檬酸、果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C患者存在精子质量参数和精浆α-葡萄糖苷酶水平的异常,且其异常情况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有关,检测这些指标对于VC的预防、早期发现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同时测定精浆α-葡萄糖苷酶水平能够与精子质量参数一样有助于对VC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男性不育 精浆生化分析 Α-葡萄糖苷酶 病情程度 疗效评估
下载PDF
肺部超声评分对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11
作者 高丽丽 南淑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2期1465-1466,共2页
目的分析肺部超声(LUS)评分对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60例肺炎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LUS评分,分析LUS评分对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重症组的LUS评分显著高于轻症组(... 目的分析肺部超声(LUS)评分对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60例肺炎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LUS评分,分析LUS评分对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重症组的LUS评分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ROC曲线显示,LUS评分评估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AUC为0.849,具有中等的评估价值。结论LUS评分越高,肺炎患儿病情越严重,LUS评分可作为临床评估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肺部超声 病情严重程度 评估价值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寻常痤疮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杨贝 张炜阳 石春蕊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损容性皮肤病,以往的诊治多依靠皮肤科医师视诊、触诊及个人经验,检查设备参与较少。近年来,随着皮肤成像技术的进步和高频率超声探头的发展,无创、便捷、客观、量化、动态的皮肤高频超声检测... 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损容性皮肤病,以往的诊治多依靠皮肤科医师视诊、触诊及个人经验,检查设备参与较少。近年来,随着皮肤成像技术的进步和高频率超声探头的发展,无创、便捷、客观、量化、动态的皮肤高频超声检测成为了可能。其不仅可应用于正常皮肤测量,还可应用于皮肤医学美容和多种皮肤疾病的诊疗。本文主要就高频超声在寻常痤疮和痤疮瘢痕的形态特征观察、疾病严重度评估、治疗方案指导、治疗监测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高频超声 瘢痕 严重度评估 疗效评价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康鑫 赵钒宇 刘枫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EAD)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4例(合计1510段血管)T2DM并LE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经过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血管数字减影(DSA)检...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EAD)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4例(合计1510段血管)T2DM并LE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经过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血管数字减影(DSA)检查,以DSA诊断及病情程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对CTA、MRA检查做一致性检验,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结果诊断结果一致性检验显示,CTA检查灵敏度(98.18%)、特异度(98.98%)、准确度(98.54%)与MRA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狭窄程度>50%的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CTA检查灵敏度(94.59%)、特异度(98.32%)、准确度(96.95%)均明显高于MRA检查(91.35%、96.44%、94.57%)(P<0.05);检查狭窄程度>75%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CTA检查特异度(98.69%)、准确度(97.22%)均明显高于MRA检查(97.20%、95.63%)(P<0.05),但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92.62%,90.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A与CTA诊断LEAD的效能相当,CTA评估LEAD患者病情方面优于MRA,但两种检查方式相较于金标准,均有着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诊断 病情程度评估
下载PDF
血清FT3、BNP水平在AECOPD患者中的变化及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正进 马秀珍 陈瑜敏 《健康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324-327,331,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脑钠肽(BNP)等指标的表达水平,比较各指标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脑钠肽(BNP)等指标的表达水平,比较各指标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4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高危组(141例)和低危组(163例),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59例)和存活组(245例),分析各组血清FT3、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评估AE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值(AUC)。结果高危组和低危组间,死亡组和存活组间,患者的血清FT3、BNP、PCT、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评估AE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AUC值(0.879)最高(Z=18.459,P<0.05),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27%、83.44%;BNP评估AECOPD患者预后的AUC值(0.886)最高(Z=13.313、P<0.05),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05%、90.20%。结论血清FT3和BNP表达水平与AECOPD患者病情进展关系密切,通过检测其水平可有效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疾病严重程度 预后 评估
下载PDF
心率对脓毒症心肌病病情及短期预后评估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倅旭 高宁 +1 位作者 闵瑞雪 于星海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293-298,共6页
目的 探讨心率判定脓毒症心肌病(SIC)病情及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01-10-2022-01-10乳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28例SI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入ICU时的基线资... 目的 探讨心率判定脓毒症心肌病(SIC)病情及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01-10-2022-01-10乳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28例SI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入ICU时的基线资料、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抗脓毒症集束化治疗6 h后乳酸清除率(6 h LCR)、入院时心率(HR1)和抗脓毒症集束化治疗6 h后心率(HR2)的差异;分析HR1和HR2与SOFA、APACHEⅡ、6 h LCR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心率对SIC患者短期预后的应用价值。结果 128例患者中,生存组54例,占比42.2%;死亡组74例,占比57.8%。死亡组患者HR1、HR2、SOFA评分、APACHEⅡ均高于生存组,6 h LCR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R1、HR2与SOFA、APACHEⅡ呈正相关,与6 h LCR呈负相关,但HR2与SOFA、APACHEⅡ、6 h LCR的相关性更好。HR1、HR2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4、0.766,灵敏度分别为64.86%、82.43%,特异度分别为55.56%、57.41%,HR2较HR1灵敏度及特异度更高。结论 心率可作为SIC病情评估和短期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心肌病 心率 预后 6 h乳酸清除率 病情评估
原文传递
COVID-19患者急性期血常规和免疫指标变化对疾病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乐 张艳 +5 位作者 夏加伟 张开义 沈含章 马仲序 刘澍 杜映荣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观察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对疾病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昆明地区确诊的COVID-19患者30例,分为危/重型组、普通/轻型组,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OVID-19... 目的观察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对疾病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昆明地区确诊的COVID-19患者30例,分为危/重型组、普通/轻型组,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OVID-19患者入院第1天、第(4±1)天、第(7±1)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并对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CO VID-19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随时间因素的变化有差异,不同分型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分型的不同而不同。COVID-19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随时间因素的变化存在差异,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分型的不同而不同。COVID-19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随分型的不同存在差异,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分型的不同而不同。COVID-19患者CD3+、CD4+,CD8+绝对数随分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②危/重型组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趋势表现为缓慢上升至快速上升;普通/轻型组表现为缓慢上升至缓慢下降,总体变化趋势平稳。危/重型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的变化趋势表现为缓慢下降至快速上升;普通/轻型组表现为缓慢下降。危/重型组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趋势表现为缓慢上升至快速下降;普通/轻型组表现为缓慢上升。危/重型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趋势表现为缓慢上升至缓慢下降;普通/轻型组表现为缓慢上升至快速上升。结论COVID-19患者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疾病分型的判断有一定的意义,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动态变化对疾病的病情评估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 血常规 T淋巴细胞亚群 病情评估
下载PDF
MEWS在二级医院识别危重患者及护理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清云 潘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二级医院普通内科病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评估MEWS评分能否有效识别潜在危重症患者。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0月-2019年1月本院普通内科334例住院患者进行MEWS评分,分析患者的动态MEWS评分与...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二级医院普通内科病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评估MEWS评分能否有效识别潜在危重症患者。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0月-2019年1月本院普通内科334例住院患者进行MEWS评分,分析患者的动态MEWS评分与病情、处理/转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34例患者的MEWS分值与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体温均呈正相关,尤其是心率和呼吸频率;MEWS评分与其病情、处理/转归存在相关性:MEWS分值(分级)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越需要采用相应的护理决策。结论MEWS评分系统能及时发现二级医院潜在危重症患者,有助于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护理决策并进行早期干预,是合适的病情预警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MEWS 二级医院 普通内科 病情评估 护理决策
下载PDF
血浆D-D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评估急性肺炎的价值
18
作者 陶林静 邢亚恒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评估急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肺炎患者296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30 d后的预后情况,分为非重症组(n=257)和重症组(n=39),生存组(n=281)和死亡组(n=...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评估急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肺炎患者296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30 d后的预后情况,分为非重症组(n=257)和重症组(n=39),生存组(n=281)和死亡组(n=15)。比较各组血浆D-D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其与急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相比于非重症组和生存组,重症组和死亡组的血浆D-D和CD8^(+)更高,CD4^(+)、CD4^(+)/CD8^(+)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和CD8^(+)越高CD4^(+)和CD4^(+)/CD8^(+)越低,急性肺炎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四者联合对评估急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 T淋巴细胞亚群 急性肺炎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预后评估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比值与糖尿病酮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9
作者 王伟棋 闵军 +2 位作者 马剑清 赵文姣 李炜明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6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淋巴比值(platelet-to-lymphoccyte ratio,PLR)与糖尿病酮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其在急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9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急诊收治的55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血气... 目的探究血小板/淋巴比值(platelet-to-lymphoccyte ratio,PLR)与糖尿病酮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其在急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9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急诊收治的55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为病情轻度组(n=23)、中度组(n=20)及重度组(n=12),另选择期无酮症酸中毒的2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4组患者在入院时均进行血常规检测,计算PLR,比较4组的PLR、血糖水平、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析患者PLR与血糖水平、动脉血pH、HCO_(3)^(-)的相关性。结果病情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LR、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且病情重度组高于病情中度组、轻度组,动脉血pH、血HCO_(3)^(-)值低于病情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糖尿病酮症患者的PLR与血糖呈正相关,与动脉血HCO_(3)^(-)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发现,PLR预测糖尿病酮症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切点值为116.23,敏感度75.00%,特异性72.10%。结论糖尿病酮症患者PLR与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故对于糖尿病酮症患者应密切监测PLR变化,为临床制订诊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 血小板/淋巴比值 病情严重程度 疗效评估
下载PDF
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与其左心室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静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严重程度与其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定本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诊的100例HDCP患者,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A组(40例,妊娠期高血压)、B组(35例,轻度子痫前期)、C组(25例,... 目的探讨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严重程度与其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定本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诊的100例HDCP患者,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A组(40例,妊娠期高血压)、B组(35例,轻度子痫前期)、C组(25例,重度子痫前期)3组,同期择期40例健康妊娠孕妇作为D组。观察4组的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率,同时分析上述有意义指标与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2(IL-12)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A、B、C、D 4组的CO、LVEF、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LVESV、LVEDV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 4组的RI、hs-CRP及IL-1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HDCP患者的LVESV、LVEDV与RI、hs-CRP、IL-12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可评估HDCP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其左心室重构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子宫动脉RI及炎症反应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左心室重构 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 疾病严重程度 定量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