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求解辐射传递方程的离散坐标法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林华 余其铮 +1 位作者 阮立明 谈和平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3-89,共7页
阐述了含吸收散射性介质三维空腔内辐射传递方程的离散坐标解法。讨论了入射散射项积分格式的选取,以及假散射和射线效应对解精度的影响。对三维矩形炉膛内辐射传递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区域法和离散传递法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 阐述了含吸收散射性介质三维空腔内辐射传递方程的离散坐标解法。讨论了入射散射项积分格式的选取,以及假散射和射线效应对解精度的影响。对三维矩形炉膛内辐射传递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区域法和离散传递法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离散坐标法具有较好的精度,是目前燃烧室内辐射传热过程数值模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传热 数值模拟 离散坐标法
下载PDF
稀薄流到连续流的气体运动论统一数值算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志辉 张涵信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5-263,共9页
从非线性模型Boltzmann方程出发 ,引入简化速度分布函数、使用离散速度坐标法对速度空间进行离散、降维 ,去掉分布函数对速度分量的连续依赖性 ;采用时间分裂法 ,将简化速度分布函数松弛变化方程分解为源项碰撞变化方程、对流运动方程 ... 从非线性模型Boltzmann方程出发 ,引入简化速度分布函数、使用离散速度坐标法对速度空间进行离散、降维 ,去掉分布函数对速度分量的连续依赖性 ;采用时间分裂法 ,将简化速度分布函数松弛变化方程分解为源项碰撞变化方程、对流运动方程 ,进行耦合计算 ,应用NND耗散差分方法直接模拟气体分子速度分布函数 ;发展离散速度数值积分法 ,通过宏观取矩获取物理空间各点的流动参数 ,从而建立一套能有效模拟各流域气动问题的简化的气体运动论统一数值算法。为了证实该数值方法在求解稀薄流到连续流气体动力学问题方面的可靠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运动论 统一数值算法 稀薄流 连续流
下载PDF
箱带模型结合DOM在非灰气体辐射换热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玉英 张欣欣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6-341,共6页
在总结现有计算非灰气体辐射特性的各种模型与方法的基础上 ,利用箱带模型与离散坐标法 (DOM)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一维无限大平行平板间气体介质在均匀型、边界层型及抛物型三种温度分布下的辐射换热。研究表明 ,箱带模型与常用的统计窄... 在总结现有计算非灰气体辐射特性的各种模型与方法的基础上 ,利用箱带模型与离散坐标法 (DOM)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一维无限大平行平板间气体介质在均匀型、边界层型及抛物型三种温度分布下的辐射换热。研究表明 ,箱带模型与常用的统计窄带模型或指数宽带模型的灰带近似计算结果相比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且由于箱带模型具有简单、易于编程、计算速度快等优点 ,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工程计算问题是一种较好的可供选择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带模型 离散坐标法 谱带模型 灰带近似 DOM 非灰气体辐射特性 辐射换热
下载PDF
热辐射对圆管内层流半透明流体换热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勇 夏新林 谈和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9-33,共5页
通过数值模拟圆管内半透明流体层流充分发展流动时的辐射与对流耦合换热 ,研究了辐射对耦合换热中的温度分布及对流换热的影响。流体是吸收、发射与各向同性散射常物性灰介质 ,管壁温度保持均匀、恒定。采用离散坐标法求解圆柱坐标系下... 通过数值模拟圆管内半透明流体层流充分发展流动时的辐射与对流耦合换热 ,研究了辐射对耦合换热中的温度分布及对流换热的影响。流体是吸收、发射与各向同性散射常物性灰介质 ,管壁温度保持均匀、恒定。采用离散坐标法求解圆柱坐标系下的非线性积分—微分形式的辐射传递方程 ,以获得介质内的辐射换热项 ,并将该项作为耦合换热能量控制方程的源项处理。采用控制容积法离散能量控制方程 ,并结合管内层流充分发展流的速度分布进行数值求解。在不同的贝克利数和光学厚度条件下 ,考察了介质的辐射—导热参数以及散射反照率对耦合换热中的无量纲温度分布及对流换热局部努谢尔数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热辐射对圆管内层流半透明流体的传热特征有重要影响。除了促进流体内温度场的发展外 ,热辐射作用还使对流换热局部努谢尔数分布发生较大变化。与相应条件下无辐射伴随发生的对流换热相比 ,辐射与对流耦合换热中的对流换热局部努谢尔数在加热起始位置附近的一个区域内首先下降 ,然后逐渐回升 ,随着热边界层的充分发展最终达到一个更高的数值 ,并保持稳定。对加热管 (流体被加热 )和冷却管两种不同场合中的耦合换热 ,热辐射在后者中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透明流体 热辐射 换热 离散坐标法 传热
下载PDF
用改进的离散坐标法计算炉内三维辐射传热 被引量:4
5
作者 魏小林 徐通模 惠世恩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0-145,共6页
采用离散坐标法进行炉内三维辐射传热的计算 ,首先在正方体炉膛内验证了该法的精确性 ,计算结果与区域法进行比较 ,表明离散坐标法算法可靠 ,计算工作量小 ,适合于炉内辐射传热的计算。然后针对长方体炉膛计算了吸收 -发射 -散射介质的... 采用离散坐标法进行炉内三维辐射传热的计算 ,首先在正方体炉膛内验证了该法的精确性 ,计算结果与区域法进行比较 ,表明离散坐标法算法可靠 ,计算工作量小 ,适合于炉内辐射传热的计算。然后针对长方体炉膛计算了吸收 -发射 -散射介质的传热问题 ,表明传统的离散坐标法不适合计算具有复杂相函数曲线的辐射传热问题 ,因此采用改进的离散坐标法 ,并得到了合理的结果。最后 ,对于煤粉燃烧炉膛将辐射传热问题和炉内流动、燃烧过程耦合起来进行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坐标法 煤粉锅炉 三维辐射传热 炉内
下载PDF
闪光法测量半透明材料热扩散率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玉英 Thomas Kabayabaya 张欣欣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1-686,共6页
建立了闪光法测量半透明材料热扩散率的一维瞬态导热-辐射耦合换热数学模型,采用基于控制容积的离散坐标法分析求解激光脉冲在半透明材料内的温度响应,并与由热四端网络法得到的半解析解进行了对比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计算方法在... 建立了闪光法测量半透明材料热扩散率的一维瞬态导热-辐射耦合换热数学模型,采用基于控制容积的离散坐标法分析求解激光脉冲在半透明材料内的温度响应,并与由热四端网络法得到的半解析解进行了对比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计算方法在各种计算条件下得到的结果吻合很好.数值方法更灵活,可以处理物性非线性问题,但计算时间较长;半解析法的计算速度非常快,但只能处理常物性问题.此外,本文对试样吸收系数、辐射边界、厚度及试样表面的热损失等因素对温度响应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法 半透明材料 热扩散率 热四端网络法 离散毕标法 导热-辐射耦合换热 温度响应
下载PDF
二维柱几何中子输运方程的并行区域分解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魏军侠 阳述林 傅连祥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分析不同的区域分解方法及优先级插入算法对二维柱几何下中子输运方程Sn间断有限元方程并行效率的影响,给出基于最小面体比的正方形区域分解方法及沿径向的优先级插入算法,并通过将正方形区域分解方法与径向优先级插入算法进行组合,形... 分析不同的区域分解方法及优先级插入算法对二维柱几何下中子输运方程Sn间断有限元方程并行效率的影响,给出基于最小面体比的正方形区域分解方法及沿径向的优先级插入算法,并通过将正方形区域分解方法与径向优先级插入算法进行组合,形成新的算法.新算法更适应于二维柱几何下输运方程Sn间断有限元方法的并行计算.数值试验表明,在通信延迟较高的大型国产并行机上,新算法用数百个CPU还可以取得较好的并行效果,比已有方法具有更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运方程 离散纵标法 间断有限元 区域分解 并行扫描算法
下载PDF
一维辐射系统吸收系数的反问题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昊春 谈和平 甄仌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295,共3页
辐射反问题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离散坐标法求解正问题,用共轭梯度法求解一维系统吸收系数的反问题。用正问题的计算结果加上误差作为反问题的求解条件。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共轭梯度法可以比较好的反演辐射系统的吸收系数。... 辐射反问题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离散坐标法求解正问题,用共轭梯度法求解一维系统吸收系数的反问题。用正问题的计算结果加上误差作为反问题的求解条件。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共轭梯度法可以比较好的反演辐射系统的吸收系数。在考虑散射时,反演效果比不考虑散射的反演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反问题 离散坐标法 共轭梯度法 一维辐射系统 吸收系数 辐射传热
下载PDF
二维多群辐射输运程序LARED-R-1的并行化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爱清 莫则尧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6-152,共7页
利用有向图描述数据依赖关系,应用已有的并行流水线通量扫描算法,实现基于非协调网格的二维辐射输运程序LARED-R-1的并行化.同时,采用消息缓冲技术提高并行程序的性能.经测试,对于典型的问题规模(100群、3800个网格单元、40个方向),在... 利用有向图描述数据依赖关系,应用已有的并行流水线通量扫描算法,实现基于非协调网格的二维辐射输运程序LARED-R-1的并行化.同时,采用消息缓冲技术提高并行程序的性能.经测试,对于典型的问题规模(100群、3800个网格单元、40个方向),在某并行机的64个和128个处理器上,并行程序分别获得80%和53%的并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群辐射输运方程 离散纵标法 有向图 并行计算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辊底加热炉内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占春 武文斐 +2 位作者 李义科 杨君璇 李京文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9,共4页
研究了包头钢铁(集团)公司薄板坯连铸连轧厂辊底加热炉内的传热过程,在辐射平衡态的条件下建立了炉内辐射与板坯、炉衬固体壁相耦合求解的炉内热过程数学模型,其中辐射传递方程的求解采用离散坐标法。采用控制体积法对数学模型进行离散... 研究了包头钢铁(集团)公司薄板坯连铸连轧厂辊底加热炉内的传热过程,在辐射平衡态的条件下建立了炉内辐射与板坯、炉衬固体壁相耦合求解的炉内热过程数学模型,其中辐射传递方程的求解采用离散坐标法。采用控制体积法对数学模型进行离散,自主开发了辊底加热炉型的通用热过程模拟软件,经计算得到炉气、板坯温度沿炉长的分布,炉子出口处板坯温度与生产实测值的最大误差小于10%。该软件对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辐射传热 离散坐标法 数学模型 薄板坯连铸连轧
下载PDF
模拟辐射传热的离散坐标法的改进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占春 武文斐 李义科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7-282,共6页
 针对离散坐标法模拟求解炉内辐射换热的问题,在对辐射传递方程采用控制容积法离散时,按辐射方向上各界面之间的投影关系划分区域,对辐射传递方程在各子控制体上沿辐射传输方向进行积分,求解各子控制体的辐射强度,再取容积平均值作为...  针对离散坐标法模拟求解炉内辐射换热的问题,在对辐射传递方程采用控制容积法离散时,按辐射方向上各界面之间的投影关系划分区域,对辐射传递方程在各子控制体上沿辐射传输方向进行积分,求解各子控制体的辐射强度,再取容积平均值作为最终节点的辐射强度的新离散坐标方法,定义为分段积分离散坐标法,并对三维矩型燃气炉内辐射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与传统离散坐标方法及区域法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新离散坐标法较好的解决了假散射问题,提高了离散坐标法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坐标法 辐射传热 辐射传递方程 辐射换热 辐射强度 控制容积法 投影关系 辐射方向 传输方向 分段积分 数值模拟 散射问题 控制体 分区域 平均值 区域法 炉内 求解
下载PDF
三维燃烧介质和壁面温度的非接触联合重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玉霄 黄群星 +3 位作者 梁军辉 王飞 严建华 池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89-298,共10页
温度分布在线实时测量对于燃烧过程优化和污染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非接触三维温度分布重建过程的耗时性问题和忽略壁面辐射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重建模型,用于三维吸收、发射和散射性高温燃烧介质以及壁面温度的快速... 温度分布在线实时测量对于燃烧过程优化和污染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非接触三维温度分布重建过程的耗时性问题和忽略壁面辐射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重建模型,用于三维吸收、发射和散射性高温燃烧介质以及壁面温度的快速联合非接触测量.该模型以四个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为测量传感器,通过构建辐射逆问题求解方程,从CCD输出的辐射投影图像重建温度分布.介质中不同投影方向内的辐射传递过程通过离散传递法来描述,介质的散射和壁面反射则通过离散坐标法来近似.离散后计算局部辐射强度的病态方程通过最小二乘余量法来求解,论文对其计算速度进行了优化.通过非对称温度分布测量算例分析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讨论了测量噪音、介质和壁面辐射特性对重建精度的影响,并与其他方法对比分析了模型的重建速度.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离散模型可以有效地用于大型高温燃烧介质和壁面温度分布的联合非接触测量.即使在有噪声的情况下,该模型也能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与其他计算方法相比,采用改进的最小二乘余量法,能有效地提高温度分布的重建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传递法 离散坐标法 辐射逆问题 最小二乘余量法
原文传递
用离散坐标法求解矩形炉内三维辐射换热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晅 杨卫波 《能源技术》 2004年第4期139-142,共4页
叙述了有介质参与的三维空腔内辐射换热的离散坐标解法,并编制程序对三维矩形炉膛内辐射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区域法吻合,是炉内辐射传热数值模拟的一种较好方法。最后展望并指出求解辐射传递方程的离散坐标法在非正交坐标系... 叙述了有介质参与的三维空腔内辐射换热的离散坐标解法,并编制程序对三维矩形炉膛内辐射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区域法吻合,是炉内辐射传热数值模拟的一种较好方法。最后展望并指出求解辐射传递方程的离散坐标法在非正交坐标系下应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传热 数值模拟 离散坐标法
下载PDF
湍流射流火焰热辐射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辉霞 刘玉英 +2 位作者 薛然然 张荣春 樊未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61-1964,共4页
以美国Sandia实验室火焰D为研究对象,在采用κ-ε湍流模型、概率密度函数(PDF)法及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模拟湍流燃烧的基础上,研究了辐射换热对湍流射流燃烧过程的影响。模拟中采用离散坐标法(DOM)求解辐射传递方程,并分别采用普朗克平均... 以美国Sandia实验室火焰D为研究对象,在采用κ-ε湍流模型、概率密度函数(PDF)法及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模拟湍流燃烧的基础上,研究了辐射换热对湍流射流燃烧过程的影响。模拟中采用离散坐标法(DOM)求解辐射传递方程,并分别采用普朗克平均吸收系数和箱带模型计算燃烧气体的辐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考虑辐射换热的影响时,火焰温度及组分浓度分布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更好,且采用考虑气体光谱辐射效应的箱带模型比仅随温度变化的普朗克平均吸收系数的计算值更接近实验值。因此,研究燃烧气体的辐射换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需要考虑其光谱辐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燃烧 概率密度函数 离散坐标法 普朗克平均吸收系数 箱带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Fluent的飞行器流场建模与红外辐射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沿庆 廖守亿 +2 位作者 张作宇 李晨霖 何德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8-107,共10页
以某型战斗机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建模与网格划分过程建立飞机的流场计算模型,基于商用CFD软件ANSYS Fluent 16.0对飞机的外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中利用太阳射线追踪算法综合考虑了太阳辐射对机身温度场的影响,采用离散坐标法(DO... 以某型战斗机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建模与网格划分过程建立飞机的流场计算模型,基于商用CFD软件ANSYS Fluent 16.0对飞机的外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中利用太阳射线追踪算法综合考虑了太阳辐射对机身温度场的影响,采用离散坐标法(DO辐射模型)对辐射传输方程进行耦合迭代计算,利用不带化学反应的组分输运模型(Species Transport Model)模拟燃烧后高温尾焰喷射过程,获得了飞机外流场的温度、浓度及尾流组分分布数据。简要分析了太阳辐射对温度场变化的影响,飞行马赫数对流场红外辐射的影响以及尾焰流场分布情况。分析表明:太阳辐射对蒙皮加热较小,最高升温效果仅为5 K左右,随马赫数的增加飞行器机身背部与腹部红外辐射强度差异明显,最高时腹部辐射强度为机身最大辐射强度2倍左右,激波作用下尾焰后方会出现最高450 K和580 K两个间断的核心高温区域,尾焰红外辐射强度分布符合梨形特征分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流场数值模拟 离散坐标法 组分输运 梨形分布
下载PDF
富氧燃烧含灰烟气辐射特性的部分光谱k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皓宇 阎维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73-3080,共8页
针对煤粉在富氧燃烧方式下烟气为炭黑、飞灰、高浓度CO2和H2O蒸气混合物的辐射换热问题,建立了描述混合物非灰辐射特性的部分光谱k分布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文献中煤粉在富氧燃烧方式下烟气生成状况为例,采用该模型与离散坐标... 针对煤粉在富氧燃烧方式下烟气为炭黑、飞灰、高浓度CO2和H2O蒸气混合物的辐射换热问题,建立了描述混合物非灰辐射特性的部分光谱k分布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文献中煤粉在富氧燃烧方式下烟气生成状况为例,采用该模型与离散坐标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一维无限大平行平板、单光谱行程和二维矩形封闭系统内混合物的辐射源项和壁面热流量,并与逐线计算、全光谱k分布模型和宽带k分布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部分光谱k分布模型与逐线计算的结果吻合较好;与文献报道的两个模型相比,计算精度有所提高,因此适用于富氧燃烧方式下含灰烟气辐射特性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含灰烟气 辐射换热 部分光谱k分布模型 离散坐标法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羽烟三维紫外辐射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国爱燕 唐义 +1 位作者 白廷柱 黄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0-414,共5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的空间分布问题,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该模型采用标准κ-ε湍流模型和PDF模型仿真羽烟流场的状态参数,根据HITRAN数据库计算流场内吸收系数分布,并利用离散坐标法求解辐射传输方程,计算三维空间的紫外...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的空间分布问题,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该模型采用标准κ-ε湍流模型和PDF模型仿真羽烟流场的状态参数,根据HITRAN数据库计算流场内吸收系数分布,并利用离散坐标法求解辐射传输方程,计算三维空间的紫外辐射分布.测试结果表明:三维紫外辐射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能够反应不同视角下液体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强度的空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羽烟 三维模型 紫外辐射 离散坐标法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羽流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义华 胡春波 +2 位作者 张胜敏 武渊 杨玉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6-181,共6页
考虑了羽流组分间的化学反应,应用Roe-FDS格式求解羽流场,再用羽流场参数作为输入条件,采用离散坐标法和谱带近似法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羽流在光谱2~5μm内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计算,羽流气相辐射强度随波长变化规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 考虑了羽流组分间的化学反应,应用Roe-FDS格式求解羽流场,再用羽流场参数作为输入条件,采用离散坐标法和谱带近似法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羽流在光谱2~5μm内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计算,羽流气相辐射强度随波长变化规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羽流位置点的光谱辐射强度随波长变化规律一致,纯气相辐射强度在2.7μm和4.3μm处出现峰值,随羽流场轴向和径向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在其他波段无明显变化规律;气相与粒子总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其辐射强度远大于纯气相的辐射强度;观测方向与羽流轴线夹角的方位角增大,红外辐射强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羽流 离散坐标法 红外特性
下载PDF
蒙特卡罗粒子输运问题的全局降方差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海燕 黄正丰 蔡少辉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2-732,共11页
精确获得中子通量的时间-空间-能量精细分布对于一类非定常粒子输运蒙特卡罗模拟至关重要.以零方差理论为基础,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把蒙特卡罗方法与离散纵标方法相耦合,用近似重要函数指导蒙特卡罗模拟,给出一种实现蒙特卡罗全局降方... 精确获得中子通量的时间-空间-能量精细分布对于一类非定常粒子输运蒙特卡罗模拟至关重要.以零方差理论为基础,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把蒙特卡罗方法与离散纵标方法相耦合,用近似重要函数指导蒙特卡罗模拟,给出一种实现蒙特卡罗全局降方差的计算方案.数值算例表明,该计算方案获得了全局降方差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粒子输运 离散纵标方法 伴随计算 全局降方差
下载PDF
管内高温介质流动入口段的辐射与对流耦合换热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新林 刘顺隆 马国嵩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将求解辐射传递方程的离散坐标法与求解对流换热的控制容积法相结合 ,数值模拟了高温下圆管流动入口段参与性介质的辐射与对流耦合换热。考察了介质光学厚度及管壁温度对温度分布、壁面热流密度及局部努谢尔数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 将求解辐射传递方程的离散坐标法与求解对流换热的控制容积法相结合 ,数值模拟了高温下圆管流动入口段参与性介质的辐射与对流耦合换热。考察了介质光学厚度及管壁温度对温度分布、壁面热流密度及局部努谢尔数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温下介质辐射使介质的温度分布和对流换热状况发生较大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入口段 离散坐标法 控制容积法 数值模拟 辐射传递 对流换热 管内高温介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