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1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 被引量:341
1
作者 陈新仁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2,112,共6页
学界对于身份的认识经历了从本质主义向建构主义的演变过程,其中,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文化学者等的观点更多地代表了前者,而传播学家、会话分析者、语用学家等的观点则代表了后者。交际者的社会身份具有多重性,然而,特定场景交际... 学界对于身份的认识经历了从本质主义向建构主义的演变过程,其中,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文化学者等的观点更多地代表了前者,而传播学家、会话分析者、语用学家等的观点则代表了后者。交际者的社会身份具有多重性,然而,特定场景交际环境下交际者从若干身份中选择甚至新建某个特定的身份进行交际是一个语用过程,通过特定的话语方式加以建构具有目的性和动态性。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做出不同的身份选择和建构会对交际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语用身份 话语 建构
下载PDF
从主谓结构到话语标记——“我/你V”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68
2
作者 曹秀玲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50,共13页
话语标记"我/你V"在现代汉语中成系列地并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相关讨论以个案研究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动词的语法化问题上。本文在考察"我/你V"系列话语标记共时层面功能对立和对立中和实际状况的基础上,从... 话语标记"我/你V"在现代汉语中成系列地并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相关讨论以个案研究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动词的语法化问题上。本文在考察"我/你V"系列话语标记共时层面功能对立和对立中和实际状况的基础上,从构式语法化的角度探讨汉语"我/你V"系列话语标记的形成及其制约机制,提出主谓结构是话语标记的重要来源之一,具有一定跨语言的共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我/你V 构式语法化 隐显置换 去范畴化 再语法化
下载PDF
中国特色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论纲 被引量:48
3
作者 苏新宁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7,共12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建立中国特色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变化规律和趋势,指出:学科体系从面向科技情报逐渐转为面向社会科学...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建立中国特色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变化规律和趋势,指出:学科体系从面向科技情报逐渐转为面向社会科学、农业、医学、军事、安全等领域;学术体系从关注科技文献、文献交流规律的研究逐步拓展到关注信息资源、数据资源、知识资源的采集、组织、处理、检索、服务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话语体系从科技发展、文献工作扩大到资源建设以及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继而逐渐拓展到面向国家战略的情报话语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情报观下的情报学学科体系,分析守正与拓展视角下的情报学学术体系,强调情报学话语体系中的核心话语领域和核心话语权。研究认为,中国特色情报学一定要能够发情报思想之声、在国家战略中展现情报之魂、落实情报决策支持之力,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时代,在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情报学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学科建设 话语权
下载PDF
权力话语制约下的翻译活动 被引量:36
4
作者 张瑜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0-73,共4页
翻译不是纯粹的文本之间的信息转换 ,而是在译入语文化的权力网络多元操控下 ,对原文本的重写。权力话语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宏观视角 ,揭示了翻译活动的社会性。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权力话语 多元操控 文化建构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 被引量:34
5
作者 梁凯音 刘立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6-147,共12页
跨文化传播构成了研究话语权建构的重要视角。跨文化传播的本质是一种共享意义或是共享现实的建构,无论何种模式的跨文化传播,都是权力在话语实践过程中寻求正当化的过程。话语建构的动力来源于话语背后的权力,而话语则充当了这种权力... 跨文化传播构成了研究话语权建构的重要视角。跨文化传播的本质是一种共享意义或是共享现实的建构,无论何种模式的跨文化传播,都是权力在话语实践过程中寻求正当化的过程。话语建构的动力来源于话语背后的权力,而话语则充当了这种权力结构正当化的手段。回顾国内外有关话语和社会建构主义话语理论的发展过程,厘清话语实践与话语权的建构关系,对中国对外传播实践中的国际话语权建构面临的问题、要素和建构手段进行阐述,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有其必要性。中国对外传播话语首先应尽量贴近社会现实,具有"大局"或是"宏观"意识。诚实、具体、平等、平和、全面的话语也许是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的最好模式与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话语建构 国际话语权
下载PDF
论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认知建构——以习近平2017年瑞士两场演讲为例 被引量:34
6
作者 汪少华 张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6-153,共8页
本文以习近平在瑞士的两场演讲为例,依据认知科学中架构理论所揭示的政治话语规律,探讨该话语的主要认知特征及其对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建构的重大指导意义;并以此为范例,从认知和社会的视角衍生出全球视野下中国政治话语建构的首要原则、... 本文以习近平在瑞士的两场演讲为例,依据认知科学中架构理论所揭示的政治话语规律,探讨该话语的主要认知特征及其对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建构的重大指导意义;并以此为范例,从认知和社会的视角衍生出全球视野下中国政治话语建构的首要原则、基本特征、主要机制、话语架构模式和对外交流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话语 体系建构 架构模式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28
7
作者 艾四林 陈钿莹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是基于现实路径的理论升华与实践总结,能为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展现可信可爱...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是基于现实路径的理论升华与实践总结,能为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提供话语层面的保障与支撑。中国实践的成功推进、原创话语的丰富供给、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旨归,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可能性。加快建构话语体系,就要在实践中遵循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原则,通过立体多元的传播载体输出话语价值,在内容阐释中突出理论优越性,提升话语受众对话语体系的认同感,从而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体系 体系建构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构建 被引量:30
8
作者 杨桦 任海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0,共18页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指导中国体育实践,融入世界潮流的中国特色体育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中国体育学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视角,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发...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指导中国体育实践,融入世界潮流的中国特色体育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中国体育学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视角,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发展理念,在对体育学的性质特点、当代体育学的现实状态及问题的理论依据和中国国情、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中国体育实践构建依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全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聚焦西方体育理论本土化、本土传统体育理论现代化、中国特色体育理论国际化的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的构建路径和以学术为先导引领体育学科、话语体系的构建,围绕新时代中国体育基本议题建立体育学术体系,为构建内容完备、逻辑一致、结构完整、特色鲜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做出了建设性的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体育学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构建
下载PDF
“V起来”构式的多义性及其话语功能——兼论英语中动句的构式特征 被引量:31
9
作者 吴为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共11页
现代汉语"V起来"构式可以形式化为"NP+V(O)起来+AP",是现代汉语口语中较为常见的表达格式。本文立足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V起来"构式的历时承继、内部差异以及话语功能进行考察,并讨论该构式与英语中动... 现代汉语"V起来"构式可以形式化为"NP+V(O)起来+AP",是现代汉语口语中较为常见的表达格式。本文立足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V起来"构式的历时承继、内部差异以及话语功能进行考察,并讨论该构式与英语中动句的差异,具体包括四个问题:(1)"V起来"结构的虚化及其句法分布;(2)"V起来"构式的构式义及其演变;(3)"V起来"构式的话语功能及其特征;(4)汉语"V起来"构式与英语中动句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起来 构式义 承继链接 话语功能 中动结构
下载PDF
学生话语权缺失的表征及原因探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尹小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学生话语权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具有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见解的权利。制度话语权、课堂惯习、现代知识观的思维成见、课程类型单一、结构不合理是传统课堂学生话语权缺失的原因,提升学生课堂主体意识、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学生话语权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具有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见解的权利。制度话语权、课堂惯习、现代知识观的思维成见、课程类型单一、结构不合理是传统课堂学生话语权缺失的原因,提升学生课堂主体意识、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实现学生与知识对话、重建学校课程制度可以多方面构建新课堂学生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 学生话语权 缺失 构建
下载PDF
公共政策的话语建构:政策过程的后实证主义理论解释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海柱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5年第3期86-96,共11页
"话语"是政策过程中的普遍性因素,公共政策是话语建构下的产物。在政策过程的话语建构解释模型中,特定时期内的政策选择与变迁,并非决策者对"客观"社会问题的直接回应,而是通过一定的话语论证策略对社会"问题&... "话语"是政策过程中的普遍性因素,公共政策是话语建构下的产物。在政策过程的话语建构解释模型中,特定时期内的政策选择与变迁,并非决策者对"客观"社会问题的直接回应,而是通过一定的话语论证策略对社会"问题"自身、相关群体的"身份"以及政策方案之"合理性"依据进行特定建构从而服务于自身意图的体现。政策过程在根本上体现为一个围绕特定议题的意义赋予、话语宣称与竞争的过程,最终的政策产出反映的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政策话语的内容。影响政策话语竞争的因素除了话语自身的合理性之外,还包括宏观情境因素、话语行动者的资源、权力地位与策略使用,以及政策经验反馈的影响。缘于对话语因素的关注,政策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修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政策过程 话语 话语建构 后实证主义
原文传递
试论中国边疆学“三大体系”建设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大龙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213,共12页
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是近年来中国边疆研究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认为中国边疆学具有独立学科的特点,中国边疆历史(基础)学和中国边疆应用(现状)学构成其学术体系,其下以区域构成研究方向,而话语体系则由中国边疆、多民族国家中国形成与发... 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是近年来中国边疆研究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认为中国边疆学具有独立学科的特点,中国边疆历史(基础)学和中国边疆应用(现状)学构成其学术体系,其下以区域构成研究方向,而话语体系则由中国边疆、多民族国家中国形成与发展、东亚传统“天下秩序”形成与发展、中国传统治边思想及其实践、海疆与海洋、中国边疆学学科等六个方面的话语体系建设构成基本内容。进而从四个方面对当前中国边疆学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认为将以少、散、乱为特点的研究队伍“团结凝聚”为“中国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是中国边疆学“三大体系”建设和中国边疆稳定与发展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学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队伍建设
原文传递
跨越塔西佗陷阱:全媒体时代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官微话语权建构 被引量:23
13
作者 温志强 李永俊 高静 《管理学刊》 CSSCI 2019年第5期56-62,共7页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政务微博、微信已成为社会治理的有效工具。全媒体时代的转型社会具有风险化和媒介化的特征,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政府官微若话语不当,很容易使其陷入信任危机的“塔西佗陷阱”。全媒体时代传播生态具有不同于以往...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政务微博、微信已成为社会治理的有效工具。全媒体时代的转型社会具有风险化和媒介化的特征,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政府官微若话语不当,很容易使其陷入信任危机的“塔西佗陷阱”。全媒体时代传播生态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特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官微话语权建构面临诸多挑战。政府要避免“塔西佗陷阱”,必须转换理念,合理运用网络,规范权力运作,打牢政府信任基础,实现政府官微话语权的有效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佗陷阱 网络群体性事件 政府官微 话语权建构
下载PDF
语言与国际关系:拓展政治分析的新视角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永涛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4-56,156-157,共13页
语言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把语言学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为人们深入理解和说明世界政治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这一跨学科努力的学术意义和价值,除了有赖于语言视角在经验层面提供更多具有解释力的实证分析之外,还需要人们从理念上对... 语言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把语言学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为人们深入理解和说明世界政治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这一跨学科努力的学术意义和价值,除了有赖于语言视角在经验层面提供更多具有解释力的实证分析之外,还需要人们从理念上对语言视角给予适当的讨论和说明。在纷争繁杂的中外哲学传统里,至少有三种重要的语言观可以作为语言视角的哲学根基。它们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语言哲学、2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语言观。语言视角提出并强调了一组包括话语、文本、互为文本、语境、话语分析在内的基本概念,它们是从事话语政治研究的基本要素。语言视角还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方面,提出词语与世界政治之间密切联系的基本观点。从哲学基础、基本概念和学术观点方面探讨语言视角,旨在为国际关系学科的话语政治研究搭建一个基本分析框架,从理念上说明把语言学引入国际关系这一跨学科努力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 语言视角 话语政治 符号建构 权力场所
原文传递
英汉对比研究的翻译学视角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东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4-119,共6页
以具体语篇中被动式的双语转换为例,结合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理念和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操作框架,对源/译语在语篇、体裁、语域变体、言语施行的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翻译的角度讨论了英汉句法对比与双语转换中等效原则之... 以具体语篇中被动式的双语转换为例,结合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理念和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操作框架,对源/译语在语篇、体裁、语域变体、言语施行的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翻译的角度讨论了英汉句法对比与双语转换中等效原则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于翻译是跨文化的人类交往行为,而人的交往资质不仅包括主体的言说构句能力,也包括主体如何言说以达到以言行事的能力,因此,英汉双语对比研究应从文本内的句子层面扩展到文本外各种构成言说者主体交往资质基础的社会文化层面。通过讨论,希望为英汉对比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双语对比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切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对比研究 翻译研究 话语分析 普遍语用学理论 被动式
下载PDF
我国高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基于费尔克劳夫话语三维模式的考察 被引量:19
16
作者 沈瑞林 张彦会 李昕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79,共7页
费尔克劳夫(Fairclough)提出的基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批评话语三维分析模式,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揭示话语的社会实践性;同时揭示了话语与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指出话语建构社会现实,参与并促进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文... 费尔克劳夫(Fairclough)提出的基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批评话语三维分析模式,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揭示话语的社会实践性;同时揭示了话语与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指出话语建构社会现实,参与并促进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文章以费尔克劳夫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式为理论基础,对课程思政的话语体系进行探析,从描述、阐释和解释三个角度呈现教材教案、课堂讲授、社会实践等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建设逻辑,从提升话语主体的育人意识、创新话语交往方式和拓展话语空间等方面探究课程思政话语建设,为当下课程思政的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思路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克劳夫 话语三维分析 课程思政 话语构建
下载PDF
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的历史过程及其当下建构 被引量:20
17
作者 高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0-151,共12页
"中国话语"从根本上是指中国所特有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体系。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中国的学术话语大略经历了从科学技术话语到社会科学话语再到人文科学话语的逐渐建构过程。中国现代学术话语大致可以划分为从五... "中国话语"从根本上是指中国所特有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体系。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中国的学术话语大略经历了从科学技术话语到社会科学话语再到人文科学话语的逐渐建构过程。中国现代学术话语大致可以划分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中国当代学术话语最大的问题是过于"西化",在术语、概念和范畴上还比较单薄,对很多中国文化问题和现象缺乏有效的言说。建构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体系,需要学习西方话语和继承传统话语,但更重要的还是创新,即根据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总结、归纳和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术语、概念和范畴,同时建立我们自己的价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 学术 建构 途径
下载PDF
美国媒体建构下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基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的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郑华 李婧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6,共10页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倾听他者的声音,理解他者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学界普遍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种回应,是有效瓦解美国对中国的新一轮战略围堵的重要举措...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倾听他者的声音,理解他者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学界普遍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种回应,是有效瓦解美国对中国的新一轮战略围堵的重要举措,本文选取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中"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作为研究文本,从语境创设、语言标识符运用、消息来源及倾向性三个维度探讨作为一种精英话语的美国媒介话语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分析得出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中美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需要双方共同推进,其中中国可以更加主动地推动,使美方真正了解"一带一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构想 话语建构 美国媒体报道
原文传递
美国媒体中浙江城市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周芬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7-33,共7页
文章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从关注情况和接受情况两个层面考察了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媒体语料中浙江城市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发现,11个城市中杭州、温州、宁波、绍兴英文名的出现频数超过了10次,... 文章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从关注情况和接受情况两个层面考察了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媒体语料中浙江城市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发现,11个城市中杭州、温州、宁波、绍兴英文名的出现频数超过了10次,相对关注度较高,同时美国媒体对这些城市的关注点各有侧重。虽然态度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差异,但是就总体分布情况而言,美国媒体对出现频数超过10次的浙江城市的正面评价显著多于负面评价,城市形象的整体接受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城市形象 美国媒体 话语建构 COCA
下载PDF
建构翻译批评研究话语系统何以可能? 被引量:20
20
作者 傅敬民 张红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4,共7页
近几十年来,翻译批评从原本呈碎片化状态的"挑错"或"感想"评述中摆脱出来,进入以相关理论为指导的各种批评话语建构,其中既有相对整体性的思考,也不乏次系统性质的批评话语研究,如生态翻译批评理论、译者行为批评... 近几十年来,翻译批评从原本呈碎片化状态的"挑错"或"感想"评述中摆脱出来,进入以相关理论为指导的各种批评话语建构,其中既有相对整体性的思考,也不乏次系统性质的批评话语研究,如生态翻译批评理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语料库翻译批评理论,等等。在此语境下,围绕着对翻译批评话语进行整体性研究以及如何研究,译界出现了一些主张和质疑。本文试图基于社会学的系统功能理论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重点探讨翻译批评话语系统建构的要素、功能及路径。本文认为,翻译批评话语系统的建构,顺应翻译批评发展的趋势,符合翻译研究学科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需求。它的建构既是对翻译批评话语进行整合的过程,也是区分化过程,更是建构者的反思过程。文章强调,建构翻译批评研究话语系统,充分认识它所涉及的行动者、目标、功能及其边界,至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话语 自我参照性 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