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间断时间序列的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闫娟娟 赵耀伟 +1 位作者 闫彬 王成亮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6-60,195,共6页
药品带量采购是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措施,在完善以市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对中标产品和替代产品药品费用的影响,抽取2016年第三季度至2021年第... 药品带量采购是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措施,在完善以市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对中标产品和替代产品药品费用的影响,抽取2016年第三季度至2021年第四季度调脂药、精神兴奋药、抗肿瘤药和止泻药在全国城市公立医院连续18个季度的销售数据,以2019年第四季度为政策干预点,采用两组间断时间序列回归方法,分析政策干预前后样本药品费用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短期内中标产品相比于替代产品药品费用显著降低;长期来看,中标产品药品费用增长趋势显著下降,不同类别药品的长短期政策效应存在差异,且受药品可替代性、医院政策执行具体措施等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带量采购政策,应科学制定带量采购药品品种遴选原则,健全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医生和患者优先使用中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带量采购 间断时间序列 药品费用 医保支付方式
原文传递
医耗联动改革对医院门急诊检查服务量和费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存龙 李奕璋 《医院管理论坛》 2021年第12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门急诊检查的服务量和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门急诊检查服务量和费用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基于分段回归模型的间断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两次综合改革对门急诊检查服务...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门急诊检查的服务量和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门急诊检查服务量和费用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基于分段回归模型的间断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两次综合改革对门急诊检查服务量和费用的影响,并探讨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结果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使每百门急诊人次中总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人次分别上升至28.21次、2.81次和1.51次,费用占比分别下降至8.64%、0.89%、1.05%,改革当月总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次均费用和费用占比均显著下降(p<0.05)。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使病理费用占比上升至2.66%,改革当月病理检查次均费用和费用占比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北京市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实现了对检查费用调控的目标,使门急诊检查费用更趋于合理的同时提升检查服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医耗联动综合改革 间断时间序列
下载PDF
兵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3
作者 吕大祥 殷泰平 《农垦医学》 2023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分析DRG付费试点地区的改革效果。方法:收集试点地区2020年6月-2022年6月医保结算数据,通过间断时间序列的分段回归分析改革前后住院人次数、平均住院日、30天再入院率、次均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五项指标的趋势变化。结果:t检验... 目的:分析DRG付费试点地区的改革效果。方法:收集试点地区2020年6月-2022年6月医保结算数据,通过间断时间序列的分段回归分析改革前后住院人次数、平均住院日、30天再入院率、次均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五项指标的趋势变化。结果:t检验结果显示,总住院人次、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际补偿比和30天再入院率差异不显著(P>0.05);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显示,DRG付费改革后对平均住院日、住院人次数的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对30天再入院率、次均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结论:DRG付费改革在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费用控制、降低患者就医负担、提升医疗质量方面还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医保支付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