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Ⅱ期眶内植入术术式的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春光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26-627,共2页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Ⅱ期眶内植入术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对 18例 (18眼 )眼球摘除 (或眼内容摘除 )术后 1周至 3 3年的患者采用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Ⅱ期眶内植入 ,观察其疗效。其中无自体巩膜者 15例中的 7例采用异体巩膜包裹义...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Ⅱ期眶内植入术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对 18例 (18眼 )眼球摘除 (或眼内容摘除 )术后 1周至 3 3年的患者采用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Ⅱ期眶内植入 ,观察其疗效。其中无自体巩膜者 15例中的 7例采用异体巩膜包裹义眼台植入肌锥内 ;另 8例不用异体巩膜包裹而直接将义眼台植入肌锥内。有自体巩膜者 3例 ,在剪断外直肌及视神经后 ,将义眼台从颞侧植入肌锥内 (巩膜壳后 )。结果 术后眼眶及眼睑外观满意 ,义眼活动度良好 ,义眼台眶内固定 ,术后随访 5~ 3 6月 ,除异体巩膜包裹的 1例发生排斥反应而取出义眼台外 ,其余无发生义眼台移位、脱出或眶内感染者。结论 Ⅱ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直接植入眶内 ,比用异体巩膜包裹植入眶内 ,操作简便、术后无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义眼台 Ⅱ期眶内植入术 手术方式
下载PDF
定向斑块旋切治疗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温温 史洪涛 +1 位作者 吴延庆 孙灿龙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定向斑块旋切治疗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TurboHawk定向斑块旋切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收集数据,观... 目的探讨定向斑块旋切治疗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TurboHawk定向斑块旋切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收集数据,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临床症状、踝臂指数改善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术后再狭窄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定向斑块旋切在治疗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可以获得与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相似的通畅率,是一种安全、实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斑块旋切 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汤伟 张玉杰 张亦农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1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研究。对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33例(33只眼),采用内镜下... 目的观察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研究。对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33例(33只眼),采用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0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抗青光眼药物种类、前房角开放范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末次随访时眼压(15.01±4.37)mmHg(1 mmHg=0.133 kPa),较术前(28.58±11.14)mmHg明显下降(t=8.353,P<0.00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logMAR)0.64±0.32较术前的1.02±0.36提高(t=1.382,P=0.074);术前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数量(3.48±0.94)种降至(0.24±0.66)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72,P=0.008);术后前房角开放范围达270°者28只眼(84.85%),相比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495,P<0.001)。随访期间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前房角分离术 直视下 内镜 植入术 晶状体 人工
原文传递
微加工中的聚焦离子束直接写入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Ampere A.Tseng 苏才钧 +2 位作者 周兆英 叶雄英 王晓浩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3年第11期1-8,共8页
概述了聚焦离子束直接写入、离子研磨、离子注入及离子沉积技术。介绍了利用聚焦离子束技术在镀金硅片上研磨出的图案及制作出的各种纳米结构。聚焦离子束诱导沉积技术为将在各种科学工程领域应用的多种微结构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如聚焦... 概述了聚焦离子束直接写入、离子研磨、离子注入及离子沉积技术。介绍了利用聚焦离子束技术在镀金硅片上研磨出的图案及制作出的各种纳米结构。聚焦离子束诱导沉积技术为将在各种科学工程领域应用的多种微结构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如聚焦离子束真空封装技术,它可被用来真空封装MEMS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加工 聚焦离子束 直接写入 蚀刻 微结构 半导体
下载PDF
Taper-wedge stem suitable for anterior approach total hip arthroplasty:Adequate biomechanical reconstruction parameters and excellent clinical outcome at mid-term follow-up 被引量:2
5
作者 Carlo Trevisan Antonino Salvatore Lombardo +2 位作者 Gianluca Gallinari Marco Zeppieri Raymond Klumpp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2年第12期1047-1055,共9页
BACKGROUND The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 is a less invasive and muscle-sparing approach that seems to improve early func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Several studies, however, have... BACKGROUND The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 is a less invasive and muscle-sparing approach that seems to improve early func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Several studies, however, have reported high complication and revision rates due to th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related to the femoral preparation.AIM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and safety of a new stem equipped with a morphometric design and a size-specific medial curvature in DAA for THA.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based on 130 patients that underwent mini-invasive DAA procedures for THA using the Accolade Ⅱ stem. A total of 144 procedures were included in the assessment, which was based 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urvival rates, functional parameters, and patient related outcomes.RESULTS Overall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in 6 procedures(4.2%).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stem implantation and no intraoperative fractures. Only one patient was revised for deep infection. On radiographs, biomechanical hip reconstruction was satisfactory and no stem showed any subsidence greater than 2 mm. Full osseointegration based on Engh scores was seen in all of the implanted stems. Median Harris hip score at final follow-up was 99 points(range 44-100 points), which resulted excellent in 91.3% of patients. The median values of the osteaorthritis outcome score ranged from 87.5 to 95.CONCLUSION The mid-term positive outcomes and low complication rate in our consecutive series of patients support the safety and suitability of this new stem design in DAA for T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hip arthroplasty ORTHOPEDICS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Orthopedic surgery Stem implantation Accolade II stem
下载PDF
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景文 章翔 +3 位作者 高大宽 易林华 李侠 刘先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应用定向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C6胶质瘤细胞悬液 10 μl注入大鼠右脑尾状核 ,悬液内含 1%琼脂糖和 1× 10 6个C6细胞。接种后行一般和MRI检查 ,对 5组接种大鼠分别在第 10、15、2 0、2 5天和自然死亡前做主动脉多聚甲醛灌注固定 ,对... 应用定向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C6胶质瘤细胞悬液 10 μl注入大鼠右脑尾状核 ,悬液内含 1%琼脂糖和 1× 10 6个C6细胞。接种后行一般和MRI检查 ,对 5组接种大鼠分别在第 10、15、2 0、2 5天和自然死亡前做主动脉多聚甲醛灌注固定 ,对脑组织和瘤体标本行HE染色。MRI结果表明 ,5 0只接种大鼠脑内均有肿瘤生长 ,远处和颅外转移率为 4%。所建C6脑胶质瘤模型生长稳定、大鼠生存时间易于判定 ,为脑胶质瘤化疗、放疗和基因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脑胶质瘤细胞 定向移植 大鼠 定向法
下载PDF
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非包裹植入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张劲 张涛 《实用防盲技术》 2007年第4期11-12,共2页
目的评价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HA)无包裹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眼球摘除术后患者,采用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作为眼窝植入物,无包裹直接植入。Ⅰ期植入21例。Ⅱ期植入8例。结果分别随访5-18月,4眼术后出现球结膜裂开,2眼术后轻度... 目的评价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HA)无包裹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眼球摘除术后患者,采用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作为眼窝植入物,无包裹直接植入。Ⅰ期植入21例。Ⅱ期植入8例。结果分别随访5-18月,4眼术后出现球结膜裂开,2眼术后轻度上睑下垂,1眼术后五月义眼座中度暴露,均经相应治疗后恢复。其他病例手术效果良好,无植入物脱出及移位,义眼座活动度良好。结论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直接植入术,具有操作简单、材料易得、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HA) 直接植入 整形
下载PDF
Evolution of hair transplantation
8
作者 Oguz Kayiran Ercan Cihandide 《Plastic and Aesthetic Research》 2018年第3期9-16,共8页
Aim: Numerous non-surgical methods and surgical options are available for the solution of baldness in the practice. Technology provides mighty weapons in this field. Thus, individualized solutions are best carried out... Aim: Numerous non-surgical methods and surgical options are available for the solution of baldness in the practice. Technology provides mighty weapons in this field. Thus, individualized solutions are best carried out with well-trained and qualified practitioners. Here, a modification of 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 direct hair implantation is introduced with previously licensed unique pens. Methods: 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 and direct hair implantation methods were carried out in 207 hair transplantations between January and December of 2014. The nests for the grafts were created via pieces of hand-cut razor blade in 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 In addition, a new modification of 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 direct hair implantation, is done via pens that are produced for this purpose. Results: Thirty-eight direct hair implant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addition with 169 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s. An average number of 2973 grafts were transplanted. Mean operation time was calculated as 385 min. Conclusion: Hair transplantation is still the best solution for hair los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urgery, the addition of non-surgical interventions may give a better result to the pati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mising results in the field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with cell-based solutions may alter hair transplantation and change the options solely into thi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IR TRANSPLANTATION direct implantation razor NEST
原文传递
放射免疫分析肿瘤标记物监护^(125)I粒子植入肿瘤治疗随访的研究
9
作者 孙启和 杨佳丽 高明忠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59-460,共2页
目的:为了监护放射性125I粒子TPS植入肿瘤的治疗后的肿瘤标志物的动态水平。方法: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了153例恶性肿瘤,其中48例乳腺癌,46例前列腺癌和59例肺癌,放射免疫分析了治疗后血清CA153、PSA和CYFRA21-1的动态水平。结果:在... 目的:为了监护放射性125I粒子TPS植入肿瘤的治疗后的肿瘤标志物的动态水平。方法: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了153例恶性肿瘤,其中48例乳腺癌,46例前列腺癌和59例肺癌,放射免疫分析了治疗后血清CA153、PSA和CYFRA21-1的动态水平。结果:在治疗后,153例恶性肿瘤的肿瘤标记物水平明显降低,在动态观察中,10例乳腺癌治疗后明显好转的,血清CA125明显降低,10例前列腺癌治疗后恶化的,血清PSA不断增加,10例肺癌治疗后死亡的,血清CYFRA21-1明显增加。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病人血清CA153、PSA、CYFRA21-1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是理想估计疗效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监护 直接植入 放射性^125I粒子源
下载PDF
置管溶栓术联合髂股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辉 卢辉俊 胡亚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置管溶栓术(CDT)联合髂股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DVT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CDT组47例(采用CDT治疗)和... 目的观察置管溶栓术(CDT)联合髂股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DVT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CDT组47例(采用CDT治疗)和联合组46例(采用CDT联合髂股静脉支架植入治疗),比较术前与术后1个月时2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2组患者的血栓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血栓清除率分级情况优于CDT组,复发率低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T组手术前后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个月时IL-6、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高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DVT患者应用CDT联合髂股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利于清除血栓,可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好,但联合治疗可能会介导炎症反应发生,增大新血栓发生风险,术后应积极实施合理的抗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置管溶栓术 髂股静脉支架植入 血栓清除率 炎症
下载PDF
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国瑞 任建庄 +8 位作者 段旭华 张文广 陈鹏飞 康泰 张庆辉 王朝阳 邝东林 李方正 韩新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56例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DVT患者,采用经导管接触溶栓、球囊扩张闭塞/狭窄段或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56例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DVT患者,采用经导管接触溶栓、球囊扩张闭塞/狭窄段或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差、远期通畅率。结果256例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DVT患者中232例(90.6%)血栓完全溶解,24例(9.4%)部分溶解,治疗前后患肢大腿与小腿周径差分别为(7.12±2.15)cm、(4.57±2.81)cm。206例髂静脉重建患者中单纯球囊扩张46例,球囊扩张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160例;平均随访15个月(9~24个月),单纯球囊扩张患者失访3例,出现髂静脉闭塞26例(60.5%),血栓后综合征(PTS)21例(48.8%),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患者失访11例,支架狭窄/闭塞13例(8.7%),PTS 15例(10.1%),两组闭塞/狭窄、PT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导管接触溶栓、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KETT综合征 导管溶栓 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 临床疗效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血栓抽吸术后直接与延迟支架置入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2
作者 韩晓霞 刘秀红 +1 位作者 周萍 但国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643-645,648,共4页
目的:比较直接和延迟支架置入对急性冠状动脉介入(PCI)血栓抽吸术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疗效的影响。方法:74例行PCI血栓抽吸术治疗的STEMI患者被随机分为直接组和延迟组,各为37例。直接组术后直接置入支架,延迟组抗凝和抗血小... 目的:比较直接和延迟支架置入对急性冠状动脉介入(PCI)血栓抽吸术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疗效的影响。方法:74例行PCI血栓抽吸术治疗的STEMI患者被随机分为直接组和延迟组,各为37例。直接组术后直接置入支架,延迟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14d后再置入支架。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疗效,对心脏功能和结构,支架释放特征影响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术后2h延迟组ST段回落幅度显著高于直接组(P<0.05);TIMI帧数显著和无复流/慢血流发生比例显著低于直接组(P<0.05);延迟组置入支架数量和支架长度显著小于直接组(P<0.05);延迟组置入支架释放特征指标支架直径和支架扩张压力显著高于直接组(P<0.05);术后6个月延迟组LVEF改善幅度显著高于直接组(P<0.05),而LVEDd、LVEDV心室重构显著小于直接组(P<0.05);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显著低于直接组18.9%(P<0.05)。结论:PCI血栓抽吸术延迟支架置入可显著减少慢血流及无复流发生率,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和心肌灌注,减少支架使用量,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综合疗效优于直接支架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术 直接支架置入 延迟支架置入 急性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并左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臧红云 韩雅玲 +4 位作者 荆全民 王守力 苗志林 王冬梅 王祖禄 《心脏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 :评价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89名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未预扩直接植入支架术 ( 组 ,n=95 )和预扩后植入支架术 ( 组 ,n=94)两组 ,观察两组 X线暴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 目的 :评价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89名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未预扩直接植入支架术 ( 组 ,n=95 )和预扩后植入支架术 ( 组 ,n=94)两组 ,观察两组 X线暴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手术费用和心功能情况 ,左心功能通过 NYHA分级和超声心动图 (UCG)评价。结果 : 组 X线暴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球囊导管用量 (分别是 10± 5 min,2 1± 5 min,93± 10 m l,2根 )均低于 组 (分别是 15± 2 m in,41± 10 min,136± 2 3ml,94根 ) ,4项数据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围手术期心功能恶化者 组 (2例 )明显低于 组 (2 5例 ) ,P <0 .0 5 ;U CG测左室射血分数 (L VEF)和左心室内径(L VID) : 组术前 L VEF为 (4 1± 10 ) % ,术后 3月为 (5 4± 12 ) % ,P<0 .0 5 ,L VID术前 5 9± 5 m m,术后 3个月为5 2± 5 m m ,P<0 .0 5 ; 组术前 L VEF为 (4 0± 11) % ,术后 3月为 (5 2± 10 ) % ,P<0 .0 5 ,L VID术前 5 9± 5 m m ,术后 3月为 5 3± 6 mm ,P<0 .0 5 ;术后 3个月 L VEF和 L VID 组和 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直接支架术改善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较预扩支架术疗效明显 ,且减少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及手术费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直接支架术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髂静脉狭窄支架植入与否近中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孝运 段鹏飞 倪才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血栓清除后发现髂静脉狭窄/闭塞是否植入支架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导管接触溶栓(CDT)和/或AngioJet机械吸栓清除血...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血栓清除后发现髂静脉狭窄/闭塞是否植入支架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导管接触溶栓(CDT)和/或AngioJet机械吸栓清除血栓后造影发现髂静脉狭窄/闭塞,其中32例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支架组),28例未予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近期溶栓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前下肢消肿率,中期深静脉通畅率、DVT复发率、髂静脉闭塞率、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调查量表(CIVIQ)评分^([3])及临床表现、病因、解剖和病理生理学(CEAP)分级。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支架组与对照组溶栓时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率、出院前下肢消肿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20.4±7.8)个月,支架组中期深静脉通畅率、DVT复发率、髂静脉闭塞率、CIVIQ评分、CEAP分级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清除后同期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对提高急性下肢DVT伴髂静脉狭窄/闭塞患者近中期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溶栓 机械吸栓 髂静脉狭窄 支架植入 深静脉通畅率
下载PDF
16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雨莘 吴丹明 +1 位作者 易巍 李占军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2期25-28,共4页
比较单纯抗凝与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168例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的近期疗效、随访疗效与并发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辽宁省人民薮院收治的168例急性混合型LEDVT病例,分为单纯抗凝组(A组,78例)和深... 比较单纯抗凝与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168例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的近期疗效、随访疗效与并发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辽宁省人民薮院收治的168例急性混合型LEDVT病例,分为单纯抗凝组(A组,78例)和深静脉置管溶栓组(B组,90例),对两组近期、随访12个月~24个月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健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率、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近期、随访12个月~24个月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健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率,B组均优于A组(P〈0.05);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B组与A组无差异;随访12个月~24个月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深静脉置管溶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可提高静脉通畅率及降低PTS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单纯抗凝 置管溶栓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下载PDF
介入综合治疗在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邱明科 欧敬民 +2 位作者 代玉鑫 王书青 汪洋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05-610,共6页
目的评价介入综合治疗在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介入综合治疗的79例围术期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9例、女50例;年龄范围28~80岁,年龄为(55.7±... 目的评价介入综合治疗在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介入综合治疗的79例围术期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9例、女50例;年龄范围28~80岁,年龄为(55.7±13.6)岁。所有患者均行介入综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肢与健肢大腿、小腿周径差,患肢消肿率。比较治疗后、随访6个月、随访1年时静脉通畅评分、深静脉通畅率。观察介入综合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期间根据Villalta评分判断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前患肢与健肢大腿、小腿周径差分别为(5.85±1.27)、(4.62±1.23)cm,显著大于治疗后的(1.35±0.73)、(1.22±0.61)cm(P值均<0.01)。大、小腿消肿率分别为(75.08±16.34)%、(70.64±17.45)%。治疗后、随访6个月、随访1年时的深静脉通畅评分分别为(3.46±2.12)、(3.13±2.00)、(3.12±2.56)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3.65±2.81)分(P值均<0.01)。治疗后、随访6个月、随访1年时的深静脉通畅率分别为(73.78±15.9)%、(76.32±15.72)%、(77.07±18.01)%。随访6个月、随访1年时的Villalta评分分别为(2.65±2.33)、(3.13±2.79)分。治疗中有11例患者发生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3.92%(11/79)。7例患者出现PTS症状,发生率为8.86%(7/79),但无重症PTS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有血栓复发9例(11.39%,9/79),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在评估病情和严密监测患者术后病情变化的前提下,以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为主的介入综合治疗围术期DVT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在临床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围术期 导管接触溶栓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下载PDF
内镜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并发症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太科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22期686-687,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经内镜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食管狭窄)78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和电话随访,分析总结主要并发症。结果主要并发症为:胸骨后疼痛37例(47.4%),消化道...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经内镜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食管狭窄)78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和电话随访,分析总结主要并发症。结果主要并发症为:胸骨后疼痛37例(47.4%),消化道出血24例(30.8%),胃食管反流14例(17.9%),支架移位11例(14.1%),再狭窄9例(11.5%),呃逆8例(10.3%),食管气管瘘4例(5.1%),食物嵌顿3例(3.8%)等。结论内镜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能有效改善食管贲门癌梗阻症状,是治疗晚期食管癌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但其并发症的种类繁多,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积极预防和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可延长食管癌(食管狭窄)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直视下 食管癌 食管支架置入 并发症
下载PDF
腔内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建平 慈红波 +2 位作者 方青波 管圣 戈小虎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F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明确诊断为左IVCS并急性I-FVT的22例患者,均接受导管溶栓(CDT)联合球囊扩张及支...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F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明确诊断为左IVCS并急性I-FVT的22例患者,均接受导管溶栓(CDT)联合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等腔内治疗。结果 22例均成功实施腔内治疗,患肢肿胀改善有效率为95.5%,溶栓有效率达91%,支架植入有效率100%。治疗期间仅有1例实施再次溶栓治疗,无大出血及症状性肺栓塞发生。1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中1例血栓复发堵塞支架,进行干预后痊愈。结论腔内治疗左IVCS并急性I-FVT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且近期随访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治疗 导管溶栓 支架植入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的药物治疗
19
作者 受国徽 苏会源 李波霞 《海峡药学》 2024年第3期95-98,共4页
目的梳理复杂治疗方案后的抗栓方案,重整抗栓药物和疗程,纠正不合理用药,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介入1例心力衰竭、多次因心肌梗死植入多枚支架,合并房颤,行射频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患者的药物治疗,重整抗栓药物方案,并全程监控治疗药... 目的梳理复杂治疗方案后的抗栓方案,重整抗栓药物和疗程,纠正不合理用药,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介入1例心力衰竭、多次因心肌梗死植入多枚支架,合并房颤,行射频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患者的药物治疗,重整抗栓药物方案,并全程监控治疗药物,就不合理用药提出警示。结果患者明显好转,住院及出院随访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有助于精细化管理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PCI支架植入术 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利伐沙班 新活素(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沙库巴曲缬沙坦
下载PDF
窄脉冲保形全方位离子注入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汤宝寅 王浪平 +3 位作者 曾照明 王小峰 甘孔银 于永澔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15,共6页
叙述了全方位离子注入过程中,由于被处理零件与其周围离子鞘层之间厚度的增加,引起零件与鞘层之间保形性变差,导致零件表面注入剂量不均匀性;文中系统分析了注入电压、等离子体密度、脉冲宽度和脉冲频率等处理工艺参数对注入剂量不均匀... 叙述了全方位离子注入过程中,由于被处理零件与其周围离子鞘层之间厚度的增加,引起零件与鞘层之间保形性变差,导致零件表面注入剂量不均匀性;文中系统分析了注入电压、等离子体密度、脉冲宽度和脉冲频率等处理工艺参数对注入剂量不均匀性的影响,用鞘层动力学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轴承内外圈处理中工艺参数对注入剂量不均匀性的影响,并用实验方法进行了测量验证,理论研究和试验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说明所提出的窄脉冲保形全方位离子注入技术完全适用于复杂形状零件表面均匀强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全方位离子注入 注入剂量不均匀性 保形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