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格密度峰值聚类的测向交叉定位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豫禹 杨宇明 李厚彪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44,60,共6页
测向交叉定位思想简单,所需测量信息少,在无源定位领域被广泛应用。针对传统测向交叉定位算法难以解决未知目标数目的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密度峰值的测向交叉定位算法,将网格划分和密度峰值聚类引入测向交叉定位中,并结合Hough... 测向交叉定位思想简单,所需测量信息少,在无源定位领域被广泛应用。针对传统测向交叉定位算法难以解决未知目标数目的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密度峰值的测向交叉定位算法,将网格划分和密度峰值聚类引入测向交叉定位中,并结合Hough变换制定了一种挑选类簇中心的规则。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噪声的情况下,该算法能够自动识别目标的数目和位置,具有较强鲁棒性,可适用于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测向交叉定位 网格划分 密度峰值聚类 HOUGH变换
下载PDF
基于非合作低轨卫星的测向交叉定位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文涛 刘峰 +2 位作者 刘璞 高亚豪 何伟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3年第2期93-99,共7页
根据非合作低轨卫星的特点,可以被动测量多颗卫星信号的来向,通过测向交叉的方式进行定位。但是通过星历解算出的卫星位置位于地心地固坐标系,用户测量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基于站心坐标系。针对非合作低轨卫星测向交叉定位时目标用户角度... 根据非合作低轨卫星的特点,可以被动测量多颗卫星信号的来向,通过测向交叉的方式进行定位。但是通过星历解算出的卫星位置位于地心地固坐标系,用户测量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基于站心坐标系。针对非合作低轨卫星测向交叉定位时目标用户角度信息与卫星位置基于不同坐标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最小二乘定位算法,通过迭代的方式不断收敛定位结果,能够在目标用户角度信息与卫星位置基于不同坐标系的情况下,解决非合作低轨卫星的测向交叉定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迭代最小二乘定位算法能够实现非合作低轨卫星仅利用角度定位,并分析了测角精度、卫星轨道高度、参与定位卫星数与定位误差之间的关系。针对迭代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迭代过程中不同收敛条件下迭代次数与定位误差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定位精度的情况下,将迭代收敛范围设置为8~30 km,可以降低2~3次迭代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合作卫星 低轨卫星 测向交叉定位 最小二乘法 迭代法
下载PDF
基于优选数据准则的空基多平台协同定位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新 彭科举 +2 位作者 周东翔 刘云辉 刘海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66-1472,共7页
在多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协同定位地面固定辐射源的应用环境中,UAV编队中的各机利用携带的电子支援措施(Electronic Support Measurement,ESM)探测目标的方位角,并利用各观测机获取的辐射源入射角(arrivalof angle,AOA... 在多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协同定位地面固定辐射源的应用环境中,UAV编队中的各机利用携带的电子支援措施(Electronic Support Measurement,ESM)探测目标的方位角,并利用各观测机获取的辐射源入射角(arrivalof angle,AOA)对目标实施协同定位。假设UAV所携带传感器设备测量精度相同,且测量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在此条件下,UAV编队的队形会对多机协同定位的精度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编队队形与协同定位精度的关系,首先,利用两机的相对几何关系建立了基于AOA的双机定位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基于测向交叉定位方法的多无人机协同定位误差模型;其次,基于该误差模型分别分析了观测机处于不同的观测点对定位误差模型的影响和不同的观测角组合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给出UAV编队队形与定位误差关系的结论;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基于测向交叉定位方法的多机数据融合优选定位数据对的优选函数,并利用该优选函数对多机协同定位方法进行了改进,仿真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能。同时,本文得出的结论对于UAV机群的路径规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多无人机 协同定位 定位精度
下载PDF
FDA发射干扰机对无源雷达干涉仪测向系统的欺骗机理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博 谢军伟 +1 位作者 葛佳昂 张晶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103,共11页
针对雷达电子战中,敌方无源探测雷达通过接收干扰机信号实现测向定位,威胁我方干扰机安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分集阵列(Frequency Diverse Array,FDA)的测向交叉定位欺骗技术。首先在建立FDA阵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欧拉公式得到采用... 针对雷达电子战中,敌方无源探测雷达通过接收干扰机信号实现测向定位,威胁我方干扰机安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分集阵列(Frequency Diverse Array,FDA)的测向交叉定位欺骗技术。首先在建立FDA阵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欧拉公式得到采用非线性频控函数的FDA阵列因子及相位方向图;然后推导了FDA阵列作用于干涉仪测得的信号到达角β、虚拟发射机在X轴的坐标位置x;接着,以干涉仪测向欺骗为基础,分析了FDA干扰机对测向交叉定位系统的欺骗原理及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对载频、阵元数目、频偏的选择可以较好地实现在远场条件下FDA阵列对干涉仪测向的欺骗效果;在合理选择其他参数的同时,测向精度越高、定位模糊区面积越小,且定位虚拟干扰机位置始终落在50%CEP半径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分集阵列 非线性频控函数 干涉仪 测向精度 角度欺骗 测向交叉定位
下载PDF
双站交会角的单站虚拟观测 被引量:3
5
作者 郁涛 《现代导航》 2013年第4期303-307,共5页
利用程差的相似递推,并通过和由正弦定理所得到的三角函数式联解,可得到含有未知主站径向距离的双站交会角的单站测算方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短距相差测距法,给出了基于相差测量的双站交会角的单站测算公式。由于仅和主站的参数测... 利用程差的相似递推,并通过和由正弦定理所得到的三角函数式联解,可得到含有未知主站径向距离的双站交会角的单站测算方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短距相差测距法,给出了基于相差测量的双站交会角的单站测算公式。由于仅和主站的参数测量相关,故副站以及双站间的间距实际上可以是虚设的。误差分析表明,由于所得到的交会角测算式与径向距离成反比,所以,基于短基线相差检测所得到的双站交会角可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会角 测向交叉定位 相位测距 双站无源定位 定位精度 三角定位
下载PDF
二维无源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噪声干扰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军佳 毕大平 杨晓华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1,26,共6页
根据测向交叉定位原理推导了测向交叉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公式,并通过仿真分析了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定位精度在有源噪声干扰下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噪声干扰效果随着接收机接收到的干信比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定位精度 噪声干扰 干扰效果分析
下载PDF
作战指挥系统无源协同定位的一种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剑波 丁文优 《中国舰船研究》 2012年第2期75-78,共4页
无源定位是舰艇作战指挥系统获取战场态势的有效途径。现有的无源定位技术均局限于单平台无源机动定位或同型无源探测设备单机单控多平台协同定位,缺乏系统顶层设计理念。提出一种针对舰艇作战指挥系统无源协同定位功能的集成设计和实... 无源定位是舰艇作战指挥系统获取战场态势的有效途径。现有的无源定位技术均局限于单平台无源机动定位或同型无源探测设备单机单控多平台协同定位,缺乏系统顶层设计理念。提出一种针对舰艇作战指挥系统无源协同定位功能的集成设计和实现方法,通过系统功能部署设计、明确系统配置组成、信息交互需求分析3个步骤,实现了多平台同型无源探测设备从系统层面开展协同定位的能力。以多平台同型无源探测设备的协同定位为例开展模拟试验,验证了该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较单机单控协同定位方式定位收敛时间缩短,定位精度有所提高,理论上还可以支持不同舰艇之间异型无源探测设备的协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测向交叉定位 作战指挥系统 顶层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