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中地区直播水稻的群体生产力及氮肥运筹的效应 被引量:81
1
作者 张祖建 谢成林 +4 位作者 谢仁康 郎有忠 杨岚 张菊芳 朱庆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7-685,共9页
近年来直播水稻在江苏等地区扩展迅速,但其栽培和育种的专项研究很少。本研究对江苏省苏中地区直播稻生产力水平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水稻直播栽培模式下氮肥施用量和运筹比例试验,探讨直播水稻群体生长和产量形成对氮肥施... 近年来直播水稻在江苏等地区扩展迅速,但其栽培和育种的专项研究很少。本研究对江苏省苏中地区直播稻生产力水平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水稻直播栽培模式下氮肥施用量和运筹比例试验,探讨直播水稻群体生长和产量形成对氮肥施用的反应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苏中地区普通农户直播水稻的产量平均为7716kghm?2,显著低于机插和人工移栽稻,直播稻氮肥施用量一般在270kgNhm?2以上,氮肥不合理施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小区试验表明,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比例均对直播稻产量有显著影响,氮肥施用量主要通过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对产量发挥作用,而氮肥运筹比例主要对每穗粒数产生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施用量270kgNhm?2,基肥∶分蘖肥∶穗肥=4∶3∶3的产量最高。在上述施肥条件下,直播水稻群体结构较为合理,个体和群体的物质生产量均处于较高水平,结实期物质生产能力较强,经济系数表现合理的较高水平(0.53左右),同时有相对较好的抗倒性能。对直播水稻的增产途径和高产群体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产量 施氮量 氮肥运筹 物质生产 群体结构
下载PDF
我国机械化直播水稻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陈雪飞 唐艳萍 +6 位作者 谢英杰 李尚 楚建波 敖方源 彭维钦 李海山 万玉华 《中国稻米》 2018年第4期9-15,共7页
水稻直播具有省工、省力、高效的特点,并有利于机械化操作,为水稻种植提供了新的方向。近年来,水稻机械化直播在全国多个省份迅速发展,试验示范了多个水稻品种及多种不同农机农艺融合配套技术。本文综述了我国机械化直播水稻栽培过程中... 水稻直播具有省工、省力、高效的特点,并有利于机械化操作,为水稻种植提供了新的方向。近年来,水稻机械化直播在全国多个省份迅速发展,试验示范了多个水稻品种及多种不同农机农艺融合配套技术。本文综述了我国机械化直播水稻栽培过程中的品种选育、播种机械、产量性状、栽培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情况,探讨了水稻机械化直播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水稻机械化直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水稻 机械化种植技术 栽培技术
下载PDF
40%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WP对直播水稻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被引量:22
3
作者 邢春生 孙俊铭 +1 位作者 韦刚 张启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9036-9037,共2页
[目的]明确40%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WP防除直播水稻田禾本科杂草的效果和使用剂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浙辐203为供试水稻品种,施药试验设8个处理,4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纽设计,在直播水稻3叶1心期施药,施... [目的]明确40%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WP防除直播水稻田禾本科杂草的效果和使用剂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浙辐203为供试水稻品种,施药试验设8个处理,4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纽设计,在直播水稻3叶1心期施药,施药时稗草处于2.5~3.5叶期、千金子处于1.5~2.0叶期。[结果]40%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WP在直播水稻3叶1心期施药,可有效地防除稗草和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用药量900~1800g/hm^2。施药后45d对禾本科杂草总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达93.64%~94.86%和93.89%~95.12%,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0%氰氟草酯EC750mL/hm^2、50%二氯喹啉酸WP450g/hm^2及人工除草处理。[结论]40%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WP在直播水稻3叶1心期施药防除效果显著,其经济有效用量为900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WP 直播水稻 杂草 防除效果
下载PDF
播种和施肥方式对直播稻分蘖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许炜 孙志贵 +2 位作者 田贺培 张运波 卢碧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共9页
为研究不同播种和施肥方式下直播水稻分蘖特征和产量状况,以全两优681、荃优华占和黄华占为试验材料,在江汉平原稻麦两熟制耕作制度下,设置2种播种方式(机械直播和人工撒播)和施肥方式(4次施肥和3次施肥),研究了直播稻成蘖和成穗特征及... 为研究不同播种和施肥方式下直播水稻分蘖特征和产量状况,以全两优681、荃优华占和黄华占为试验材料,在江汉平原稻麦两熟制耕作制度下,设置2种播种方式(机械直播和人工撒播)和施肥方式(4次施肥和3次施肥),研究了直播稻成蘖和成穗特征及产量表现。结果显示:各处理一次分蘖成蘖主要叶位为1/0至6/0,3/0至6/0叶位的成蘖率较高,二次分蘖叶位为2/1、3/1和2/2,3/1叶位成蘖率最高;2/0到5/0叶位是一次分蘖成穗优势叶位,2/1和3/1是二次分蘖的主要成穗叶位;一、二次分蘖成蘖和成穗率方面,机械直播稻高于人工撒播稻,4次施肥直播稻高于3次施肥直播稻;各处理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净干物质积累量趋势一致,机械直播稻高于人工撒播稻,4次施肥直播稻高于3次施肥直播稻;分蘖至拔节期各处理叶绿素呈下降趋势,机械直播稻高于人工撒播稻,4次施肥高于3次施肥;机械直播稻和4次施肥直播稻的穗部性状优于人工撒播稻和3次施肥直播稻;从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来看,各处理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机械直播稻产量显著高于人工撒播稻,4次施肥的直播稻产量显著高于3次施肥的直播稻,除了有效穗数外,其他构成要素趋势与产量表现基本一致。综上,不同播种和施肥方式下,直播稻分蘖特性存在明显差异,机械直播稻和4次施肥下的直播稻的一、二次分蘖成穗率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干物质积累量大,穗部性状占优势,产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水稻 播种方式 施肥方式 分蘖 产量
下载PDF
播种量及行距对直播稻产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戴凌云 吴建中 +3 位作者 郭登兄 徐冬梅 孙广仲 韦玉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7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播种量及行距对直播稻产量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收集的种植试验结果资料分析,研究了播种量及行距对直播稻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量、行距对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的... [目的]研究播种量及行距对直播稻产量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收集的种植试验结果资料分析,研究了播种量及行距对直播稻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量、行距对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程度不同,与其数理关系表达也不同。[结论]在现有栽培管理水平下,南粳9108在播种量105~120 kg/hm2、行距28 cm时有利于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播种量 行距 产量结构
下载PDF
千金子与异型莎草对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生态经济阈值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田志慧 陆俊尧 +1 位作者 袁国徽 沈国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8-336,共9页
摘 要: 千金子和异型莎草均是直播稻田的恶性杂草, 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 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明 确千金子和异型莎草对直播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生态经济阈值, 采用添加系列试验法和模型拟合法研究不同密 度千金子和异型莎草组合和... 摘 要: 千金子和异型莎草均是直播稻田的恶性杂草, 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 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明 确千金子和异型莎草对直播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生态经济阈值, 采用添加系列试验法和模型拟合法研究不同密 度千金子和异型莎草组合和与水稻不同共生时间下水稻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千金子和异型 莎草组合密度增加以及与水稻共生时间延长, 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逐渐下降。当 千金子+异型莎草密度增加至 8 株·m 2+8 株·m 2, 水稻产量仅 2 236.37 kg·hm 2, 与空白对照相比产量损失率 为 71.14%;在千金子 4.67 株·m 2+异型莎草 3.50 株·m 2 的平均密度下, 二者与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共生时, 水 稻产量为 5 138.33 kg·hm 2, 与空白对照相比产量损失率为 33.37%。低密度、短时间共生的两杂草组合对水稻 产量无显著影响。但从密度梯度看, 在两种杂草与水稻整个生育期共生条件下, 杂草复合密度达到4.14 株·m 2 时, 则必须对其进行防除;从共生时间的尺度看, 在试验设置密度条件下, 必须在水稻种植后的 16.7 d 进行杂 草防除, 否则将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造成显著影响。在对复合杂草生态经济阈值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杂草防 除, 可避免除草剂盲目使用, 对减少除草剂使用次数, 降低除草剂用量、节约除草成本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具 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水稻 千金子 异型莎草 杂草密度 共生时间 水稻产量 生态经济阈值
下载PDF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直播水稻根表和根际土壤营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沈建凯 黄璜 +9 位作者 傅志强 张扬珠 龙攀 高文娟 陈灿 廖晓兰 胡英 谢伟 郑华斌 张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1-1156,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比分析了直播方式下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和水稻单一种植系统水稻根表和根际土壤的氮、磷、钾和有机碳含量及pH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一种植系统相比,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水稻根表和根际pH分别升高4.41%、0.85%,全氮含...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比分析了直播方式下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和水稻单一种植系统水稻根表和根际土壤的氮、磷、钾和有机碳含量及pH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一种植系统相比,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水稻根表和根际pH分别升高4.41%、0.85%,全氮含量分别降低0.11g·kg-1、0.11g·kg-1,全磷和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水稻根表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30.80mg·kg-1、17.93mg·kg-1,速效磷含量降低8.66mg·kg-1;水稻根际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减少15.13mg·kg-1、7.61mg·kg-1,速效磷增加9.66mg·kg-1。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水稻根表活性有机碳和高活性有机碳分别增加2.17g·kg-1、0.56g·kg-1,全有机碳含量减少0.99g·kg-1;根际土壤全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中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减少2.39g·kg-1、2.64g·kg-1、0.72g·kg-1。稻鸭生态种养改变了速效磷、速效钾和活性有机碳在水稻根域土壤的相对富集部位,即速效钾和活性有机碳富集部位主要在根表土壤,速效磷则主要在根际土壤。表明稻鸭生态种养明显改善了水稻根表和根际土壤营养状况,这可能对水稻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养分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表土壤 根际土壤 根域 直播水稻 土壤营养 稻鸭生态种养
下载PDF
提高水稻直播育种水平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平 陈春莲 +5 位作者 邹国兴 彭志勤 吴延寿 黄永萍 熊运华 尹建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33-35,38,共3页
出苗难、除草难度大、后期倒伏是影响直播稻生产的主要因素,综述了与直播稻有关水稻中胚轴伸长特性、耐低氧发芽、抗除草剂、抗倒性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适合于直播高产栽培是今后育种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 直播稻 耐低氧发芽 中胚轴 抗除草剂 抗倒性
下载PDF
麦油稻轮作秸秆还田与施氮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彭志芸 丁峰 +4 位作者 谌洁 向开宏 马鹏 郭长春 马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3-261,共9页
以宜香优2115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小麦或油菜秸秆全量翻埋还田(M1)和秸秆不还田对照(M0);副区设4个氮肥管理,不施氮(N0),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10∶0∶0∶0(N1),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 以宜香优2115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小麦或油菜秸秆全量翻埋还田(M1)和秸秆不还田对照(M0);副区设4个氮肥管理,不施氮(N0),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10∶0∶0∶0(N1),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N2),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2∶2∶3∶3(N3),研究秸秆还田和氮肥管理对直播稻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稻或油-稻轮作下,氮肥管理对直播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调控效应,秸秆还田显著影响水稻拔节期、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LAI)及群体干物质积累,同时油-稻轮作下其调控效应高于麦-稻轮作模式。秸秆不还田时,配合N3施肥方式,可有效提高直播稻结实期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延缓叶片衰老,且在拔节期至成熟期间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率,干物质积累优势明显;秸秆还田下,配以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的管理模式,麦茬或油茬直播稻群体构建合理,结实期剑叶光合能力强,有效穗、每穗粒数较多,表现高产,产量最高可达10 090、10 693 kg/hm^2。综合分析,麦-稻或油-稻轮作下秸秆还田,配合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的氮肥管理模式,能实现直播稻的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稻轮作 油-稻轮作 直播稻 秸秆还田 氮肥管理 产量构成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不同氮钾配比对直播稻钾素吸收和利用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木英 陈志攀 +2 位作者 石庆华 潘晓华 谭雪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在3个施氮量分别配合3个施钾量的条件下,探讨了不同氮钾配比对直播早稻钾素吸收和利用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氮水平,增施钾肥,提高植株钾素的积累量。低氮水平下增施氮肥,钾素积累量提高30.61%~37.30%。中氮水平下增施... 在3个施氮量分别配合3个施钾量的条件下,探讨了不同氮钾配比对直播早稻钾素吸收和利用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氮水平,增施钾肥,提高植株钾素的积累量。低氮水平下增施氮肥,钾素积累量提高30.61%~37.30%。中氮水平下增施氮肥,促钾吸收的作用不明显,仅幼穗分化之前能提高钾素的积累量。增施氮肥提高叶片中钾量占总量的比率,降低茎中钾量占总量的比率,对叶鞘和稻穗中钾素的分配比率影响小。提高施氮水平,叶片中的钾素输出率下降,N2比N1处理低近9个百分点。高氮、高钾水平下的茎秆钾输入率明显下降。施钾量增加,钾肥的干物质和稻谷生产效益降低。百千克稻谷需钾量以N2最高,与N3差异不显著。氮钾施用水平对钾素收获指数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氮钾配比 钾素吸收 钾肥效益
下载PDF
浙江地区甬优15直播稻的最佳播期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江晓东 吕润 +4 位作者 金志凤 毛智军 李建业 杨沈斌 郭建茂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40,共8页
以"甬优15"水稻为材料,于2017年在浙江龙游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5个播期的分期播种试验(A1:5月5日,A2:5月15日,A3:5月25日,A4:6月4日,A5:6月14日),分析播期对直播稻叶面积指数(LAI)、光合生产、群体干物质积累和转移以及产量的... 以"甬优15"水稻为材料,于2017年在浙江龙游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5个播期的分期播种试验(A1:5月5日,A2:5月15日,A3:5月25日,A4:6月4日,A5:6月14日),分析播期对直播稻叶面积指数(LAI)、光合生产、群体干物质积累和转移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播期(A2,5月15日)下,直播稻LAI、群体光合势、群体生长率高,群体干物质积累多,地上部干物质的输出量和转化率大,A2地上部营养器官干物质输出量和转换率分别比A1、A3、A4、A5高7.87%、15.29%、49.43%、56.43%和5.59%、13.18%、28.60%和39.83%。与当地常年单季晚稻适宜播种日期(5月25日)相比,适当早播(5月15日)可增加直播稻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及穗粒数,提高水稻产量,其中A2产量最高(为8879.70kg·hm-2),分别比A1、A3、A4和A5高392.10、610.20、1445.85和2085.15kg·hm-2。由此可见,甬优15在浙江龙游最佳直播期为5月中旬,偏早或偏迟(5月上旬或5月下旬)播种均将导致减产,而过迟播种(6月及以后)将导致产量严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播期 光合势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邵国民 骆琴 +1 位作者 何信富 周宇杰 《中国稻米》 2019年第6期89-92,共4页
通过植保无人机、担架式喷雾机2类器械3种药剂配方对水稻直播田杂草防除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发现,无论采用无人机还是担架式喷雾机进行防治作业,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防效相当;19%氟酮磺草胺SC(肯收)10 mL/667 m^2+10%氰氟草酯EC(千... 通过植保无人机、担架式喷雾机2类器械3种药剂配方对水稻直播田杂草防除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发现,无论采用无人机还是担架式喷雾机进行防治作业,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防效相当;19%氟酮磺草胺SC(肯收)10 mL/667 m^2+10%氰氟草酯EC(千金)150 mL/667 m^2、40%氰氟草酯EC(卫稻夫)150 mL/667 m^2、10%氰氟草酯EC(千金)150 mL/667 m^23种药剂处理对千金子的防治效果相近,药后7~40 d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基本在90%以上,并且对稗草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因此认为,在水稻直播田防除杂草时,可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施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直播 杂草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水稻直播适应性的遗传基础与育种策略 被引量:9
13
作者 闫晓霞 王丰 +5 位作者 柳武革 廖亦龙 朱满山 付崇允 霍兴 刘迪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和劳动力成本攀升,水稻生产正在从移栽转向直播。尽管直播与移栽相比有多重优势,但由于专用品种匮乏,直播生产风险较大,存在产量不高不稳的情况,普遍面临全苗难、草害重、易倒伏...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和劳动力成本攀升,水稻生产正在从移栽转向直播。尽管直播与移栽相比有多重优势,但由于专用品种匮乏,直播生产风险较大,存在产量不高不稳的情况,普遍面临全苗难、草害重、易倒伏等问题,亟需选育耐低氧低温发芽、早生快发、抗除草剂、抗倒伏的直播型品种。在耐低氧萌发、耐低温发芽、耐除草剂和抗倒伏性方面,已鉴定到较多QTL或基因。OsTPP7、OsCBL10、qLTG3-1、HIS1和SCM2等基因的成功克隆,为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围绕耐淹水萌发、耐低温发芽、除草剂抗性和抗倒伏性等直播适应性相关性状,梳理了水稻直播适应性的遗传基础,重点阐述控制直播适应性的关键基因及相关基因的利用情况,指出需要紧密结合分子育种和常规育种,通过多基因、多性状的快速高效聚合,实现直播品种培育,促进水稻直播生产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萌发 低温发芽 除草剂抗性 倒伏 直播稻
下载PDF
直播水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及径流损失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顾佳 李勇 +2 位作者 杨林章 朱亮 程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626-3628,共3页
[目的]为直播水稻田的合理施用氮肥和灌水及防止氮素污染地表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太湖流域丹阳地区直播水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特征及径流损失进行研究。[结果1施肥使田面水氮素浓度迅速提高,施氮后第1天田面水TN... [目的]为直播水稻田的合理施用氮肥和灌水及防止氮素污染地表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太湖流域丹阳地区直播水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特征及径流损失进行研究。[结果1施肥使田面水氮素浓度迅速提高,施氮后第1天田面水TN和NH4^+-N的浓度达峰值43.99和23.31mg/L,第7天分别下降至峰值的23.50%~30.02%和16.22%~23.84%;田面水的NO3^- -N浓度在施氮后第3天达最大值7.51mg/L.随后逐渐下降。施氮后3~5d内,田面水NH4^+-N/TN比值达动态观察期中的最大值0.50~0.69,此后逐渐降低。田面水NO3^- -N/TN比值也先升后降,均在0.31以下。丹阳当季直播稻田TN地表径流损失量为23.84kg/hm^2,占施氮量的5.05%;NH4^+-N流失量为13.24kg/hm^2,占施氮量的2.88%。烤田排水TN径流损失为13.49kg/hm^2,占总施氮量的2.93%。[结论]NH4^+-N是稻田田面水氮素的主要形态,施氮后7d是防止稻田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水稻 氮素 动态变化 径流流失
下载PDF
测苗定氮综合氮素管理提高直播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 被引量:9
15
作者 蒋鹏 徐富贤 +5 位作者 熊洪 张林 郭晓艺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9,共13页
【目的】直播水稻生长期和养分吸收均不同于传统插秧稻。本研究比较了直播稻不同品种对苗期定氮综合氮素管理措施的响应,以期为直播稻的最佳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2017年在成都平原,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普通常... 【目的】直播水稻生长期和养分吸收均不同于传统插秧稻。本研究比较了直播稻不同品种对苗期定氮综合氮素管理措施的响应,以期为直播稻的最佳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2017年在成都平原,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普通常规稻为材料进行了田间试验。设置两种氮肥调控处理:"一基多追"(即基肥、苗肥、分蘖肥、穗肥,N1)和"无基多追"(即氮肥不基施,中后期采用测苗定氮综合氮肥管理技术,N2),以不施氮为对照(N0)。于分蘖中期、幼穗分化期、齐穗期,采用叶绿素仪(SPAD-502)测定叶片SPAD值。于收获期,取样测定氮磷钾含量,调查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与N1处理相比,N2处理施氮量减少了33.3%~40.0%,直播稻产量并未出现显著下降;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吸收利用率平均分别提高了48.9%、56.7%、11.9%;N2处理直播稻氮、钾吸收量平均分别降低了10.8%、5.8%;生产1000kg稻谷氮、钾需求量平均分别降低了9.4%、4.0%,磷吸收量和生产1000 kg稻谷磷需求量与N1处理相当。与普通杂交稻和普通常规稻相比,相同氮素管理措施下,超级杂交稻产量平均增加了11.7%,氮、磷、钾吸收量平均分别增加了21.5%、37.7%、17.5%,每生产1000 kg稻谷氮、磷、钾需求量平均分别增加了8.9%、24.3%、6.5%。超级杂交稻较高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较低的氮、磷、钾收获指数是其生产单位稻谷氮、磷、钾需求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结论】直播稻基肥不施氮,中后期采用测苗定氮综合氮肥管理技术,不仅可以减少1/3的氮肥投入量,还可维持直播稻较高的产量,减少生产1000 kg稻谷的需氮量和需钾量,提高氮肥效率。超级杂交稻比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更适合采用测苗定氮综合管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超级杂交稻 氮肥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播深和播量对宁夏地区直播稻幼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文伟 石亚飞 +4 位作者 高莲 张娟伟 陈丽 孙建昌 罗成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为探究播深和播量对宁夏地区直播稻幼苗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宁夏水稻主栽品种富源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置4种播深:1、2、3和4 cm,4个播量:112.5、187.5、262.5和337.5 kg·hm^(-2),研究不同播深和播量对直播稻... 为探究播深和播量对宁夏地区直播稻幼苗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宁夏水稻主栽品种富源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置4种播深:1、2、3和4 cm,4个播量:112.5、187.5、262.5和337.5 kg·hm^(-2),研究不同播深和播量对直播稻幼苗素质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深×播量对水稻出苗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其中播深1~2 cm、播量112.5~187.5 kg·hm^(-2)四种组合较其他组合的出苗率明显增加;幼苗素质中苗高、茎基宽、充实度和壮秧指数4个指标均在播深2 cm、播量262.5 kg·hm^(-2)组合中优于其他组合;发根力在播深2~3 cm、播量187.5 kg·hm^(-2)两种组合中优于其他组合;幼苗整齐度在播深3 cm、播量262.5 kg·hm^(-2)组合中优于其他组合。在幼苗素质指标中,播深×播量对充实度和壮秧指数的影响均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对于根系生理指标,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在播深2 cm、播量187.5~262.5 kg·hm^(-2)和播深3 cm、播量187.5 kg·hm^(-2)三种组合中优于其他组合,且播深×播量对上述3个指标的影响均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进一步通过隶属函数结合权重分析法对不同播深和播量组合下的12个幼苗素质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D值),筛选到播深2~3 cm、播量187.5~262.5 kg·hm^(-2)四种较优组合。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播深3 cm、播量187.5~262.5 kg·hm^(-2)两种组合较其他组合增产明显,增产率达到4.29%~17.10%。综上,适宜播深和播量组合(播深3 cm、播量187.5~262.5 kg·hm^(-2))通过提高发根力、幼苗整齐度和根系吸收面积等幼苗素质指标促进了直播稻幼苗的生长,改善了直播稻群体质量,从而增加了直播稻产量。本研究结果为宁夏地区水稻覆土直播栽培技术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播深 播量 幼苗素质 产量
下载PDF
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直播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成林 佀国涵 +6 位作者 赵书军 袁家富 吕洪九 徐祥玉 徐大兵 谢媛圆 周剑雄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6,共8页
以水稻单作模式为对照,研究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氮肥运筹处理(氮基肥分别占50%、40%、30%、20%、0及不施氮肥)对直播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长期稻虾共... 以水稻单作模式为对照,研究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氮肥运筹处理(氮基肥分别占50%、40%、30%、20%、0及不施氮肥)对直播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氮基肥比例为20%和0、水稻单作模式下氮基肥比例为30%和20%,均有利于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在相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稻虾共作模式较水稻单作模式能大幅促进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氮基肥比例降至20%及以下,水稻单作模式下氮基肥比例降至30%及以下时,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主要是通过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的增加来实现的;长期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产量较水稻单作模式提高,平均提高11.1%,主要是通过有效穗数的增加来实现的。随氮基肥比例的下降,2种模式下水稻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表观利用率、贡献率总体与产量变化趋势一致;长期稻虾共作模式较水稻单作模式能较大幅度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平均提高9.5%、21.3%,但降低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贡献率。综上,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推荐氮基肥比例为20%和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模式 氮肥运筹 直播稻 养分吸收 产量
下载PDF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对稻米食味品质和淀粉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雅杰 薛建涛 +5 位作者 吴培 李娈 丛舒敏 余恩唯 倪嘉颢 张洪程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3,共7页
为了明确直播条件下软米粳稻与常规粳稻食味品质与淀粉结构差异特征及其对氮肥和密度的响应变化。本研究以软米粳稻南粳9108和常规粳稻丰粳3227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施氮量(0、150和300 kg hm^(-2))和3个密度(90×10^(4)、180×10... 为了明确直播条件下软米粳稻与常规粳稻食味品质与淀粉结构差异特征及其对氮肥和密度的响应变化。本研究以软米粳稻南粳9108和常规粳稻丰粳3227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施氮量(0、150和300 kg hm^(-2))和3个密度(90×10^(4)、180×10^(4)和360×10^(4)hm^(-2)),研究施氮量和密度及其互作对水稻食味品质和淀粉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粳稻相比,软米粳稻直链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含量低,胶稠度长,米饭硬度低和黏度大,淀粉RVA谱中崩解值大、消减值小和糊化温度低,淀粉相对结晶度、有序度和峰强度较高,而片层距离较短,稻米食味品质优。随着施氮量增加,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胶稠度变短,米饭硬度增加,稻米食味值下降。相关分析表明,施氮量与蛋白质含量和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米饭食味值、黏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片层距离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密度与稻米食味品质和淀粉结构相关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施氮量 密度 食味品质 淀粉结构
下载PDF
黄淮稻区水稻直播研究进展及育种策略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宝祥 卢百关 +1 位作者 潘启明 徐大勇 《北方农业学报》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近年来,黄淮稻区稻作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式,主要包括机插、手插和直播等,直播稻面积上升明显,但是直播稻的种植安全备受关注。文章回顾了黄淮稻区发展水稻直播的优势与不足、影响直播稻种植的重要农艺性状研究和黄淮稻区直播稻关键栽... 近年来,黄淮稻区稻作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式,主要包括机插、手插和直播等,直播稻面积上升明显,但是直播稻的种植安全备受关注。文章回顾了黄淮稻区发展水稻直播的优势与不足、影响直播稻种植的重要农艺性状研究和黄淮稻区直播稻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提出黄淮稻区直播稻育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黄淮稻区 育种策略
下载PDF
利用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水稻耐低氧萌发QTL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晓霞 朱满山 +5 位作者 王丰 柳武革 李金华 霍兴 黄永相 刘迪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13-21,共9页
【目的】耐低氧萌发能力是水稻直播适应性的核心性状之一。采用直播型温带粳稻品种Francis和多穗型优质恢复系R998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开展水稻耐低氧萌发QTL定位研究,旨在为直播稻品种培育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基因资源,促进直播稻新品种... 【目的】耐低氧萌发能力是水稻直播适应性的核心性状之一。采用直播型温带粳稻品种Francis和多穗型优质恢复系R998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开展水稻耐低氧萌发QTL定位研究,旨在为直播稻品种培育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基因资源,促进直播稻新品种培育和直播稻生产方式的推广。【方法】以28℃淹水10 cm暗培养7 d的水稻胚芽鞘长、芽长和最大根长作为耐低氧萌发能力指标,通过低倍基因组重测序构建含有3106个bin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采用WinQTL Cart 2.5进行QTL扫描。【结果】低氧萌发条件下,Francis的胚芽鞘长度和根长显著高于R998,但是两者芽长差异不显著。构建的遗传图谱总图距为3646.2 cM,其中12号染色体标记数最少,1号染色体标记数最多,分别为174个和389个。遗传图谱的标记平均图距为1.21 cM,各染色体的平均图距范围为0.68~1.84 cM,5 cM以上的Gap比例为0.36%。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共检测到分布于5条染色体上的6个耐低氧萌发相关QTL。其中,控制胚芽鞘长度、芽长和根长的QTL个数分别为3、1、2个。表型贡献率超过10%的2个QTL是胚芽鞘长度位点qCL9和芽长位点qSL5,二者分别解释群体表型变异的13.39%和10.78%。qCL9与根长QTL qRL2-1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亲本Francis,其余4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亲本R998。6个QTL中有3个暂未见报道,可能是新的QTL。【结论】Francis和R998低氧萌发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双亲中均含有耐低氧萌发的增效等位基因。qCL9和qSL5是分别影响胚芽鞘长和芽长的主效QTL,在直播稻分子育种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重组自交系(RIL) 淹水萌发 QTL 低氧 胚芽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