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早期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袁文利 万征 +7 位作者 黄灿亮 周贵明 林青 李晓春 张文娟 蔡蘅 张殿芬 赵俊雪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2年第4期175-177,共3页
目的 探讨利用声学密度 (AD)定量技术早期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手术疗效。方法 将 4 0例AMI患者分为两组 :18例病人行直接PTCA治疗 (A组 ) ,2 2例病人用药物治疗 (B组 ) ,比较两组病人在... 目的 探讨利用声学密度 (AD)定量技术早期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手术疗效。方法 将 4 0例AMI患者分为两组 :18例病人行直接PTCA治疗 (A组 ) ,2 2例病人用药物治疗 (B组 ) ,比较两组病人在入院第 7天时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用AD技术检测的结果。结果 两组病人常规超声心动图各项检查结果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AD定量检测结果 :A组的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幅度 (CVIB) (4 2± 1 3)dB明显高于B组 (2 5± 2 4 )dB(P <0 0 1) ;A组校正的周期变化延迟时间 (N Delay) 1 0 9± 0 0 8明显低于B组 1 31± 0 16 (P <0 0 1) ;两组间背向散射积分 (IBS)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D技术能够早期反映AMI再灌注心肌的组织学特征 ,为早期评价介入治疗效果、预测心功能改善情况、判定心肌活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急性心肌梗死 AMI 疗效评估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溶栓治疗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传昶 蒲晓群 +8 位作者 杨天伦 郑昭芬 欧阳淑其 余再新 陈凡 莫龙 蒋冬贵 邓金华 孟霜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9-361,共3页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选择 6 2例未经静脉和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在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另外选择 5 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采用溶栓治...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选择 6 2例未经静脉和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在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另外选择 5 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采用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后不再接受介入治疗和外科冠状动脉搭桥 ,然后比较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溶栓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结果发现 ,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组 6 0例再灌注成功 ,成功率为 96 .7% ,其中 4例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均再灌注成功 ,血压回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1例 ,死亡率为 0 ;溶栓治疗组 38例再灌注成功 ,成功率为 6 4 .4 % ,住院期间死亡 5例 ,出院 6月内死亡 2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1例 ,血尿 1例 ,溶栓治疗后心源性休克 5例 ,死亡率为 1 1 .9%。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再灌注成功率明显高于溶栓治疗 ,死亡率和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溶栓治疗 (P <0 .0 1 )。结果提示 ,急性心肌梗死的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安全有效 ,再灌注成功率明显高于溶栓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再灌注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冠脉再通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3
作者 林虹 王风 +2 位作者 林英忠 王虹 卢志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8-329,共2页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不良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急诊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  4 6例AMI病人行急诊冠造 ,对其中 4 5例的梗死相关血管行直接急诊PTCA治疗 ,根据冠造病变特点安放支架 ,术后观察胸痛症状及心电图梗死相应导联S...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不良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急诊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  4 6例AMI病人行急诊冠造 ,对其中 4 5例的梗死相关血管行直接急诊PTCA治疗 ,根据冠造病变特点安放支架 ,术后观察胸痛症状及心电图梗死相应导联ST段持续抬高状态 ,于 1个月后行心脏超声检查 ,3~ 6个月门诊随访。结果 冠造 1例病人梗死相关血管血流TIMI2级 ,7h后死亡 ;4 2例PTCA成功 (成功率 93 33% ) ;2 7例术后胸痛消失或明显减轻 ;8例ST段持续抬高 >5 0 % ;1例于成功PTCA后 2h死于心源性休克 ;13例术后 1周心功能NYHA 2级 ;12例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 (EF) <0 4 5 ;随访 4~ 6个月 ,出现胸痛症状 5例。结论 AMI急诊介入治疗成功率高 ,但术后ST段持续抬高及梗死相关血管开放程度是AMI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 ,此外微血管功能不良对AMI病人急诊介入治疗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冠脉再通 临床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造影 微血管再灌注 AMI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