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靖远松叶蜂的发生与治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国发 仝英 苗振旺 《山西林业科技》 1998年第2期1-3,共3页
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是近几年发现为害油松的一新种叶蜂。1990年在山西省沁源县发现以来,发生面积逐年迅猛扩大,到1996年已达9.38万hm2,为害空前猖獗。1991年—1994年山... 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是近几年发现为害油松的一新种叶蜂。1990年在山西省沁源县发现以来,发生面积逐年迅猛扩大,到1996年已达9.38万hm2,为害空前猖獗。1991年—1994年山西省连续四年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该文简要介绍了靖远松叶蜂在山西省的发生与防治概况,并提出了靖远松叶蜂综合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综合治理 油松 发生
下载PDF
靖远松叶蜂对松叶蜂醇丙酸酯的林间反应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国发 张真 +2 位作者 魏东瀛 逄焕臣 霍履远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6,共3页
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雄蜂对其它松叶蜂性信息素的进一步林间反应表明:(2S,3R,7R)-3,7-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和(2S,3R,7S)-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 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雄蜂对其它松叶蜂性信息素的进一步林间反应表明:(2S,3R,7R)-3,7-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和(2S,3R,7S)-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的混合物对雄蜂的引诱作用最强。因此认为,松叶蜂醇丙酸酯的这两种异构体很可能是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雄蜂 性信息素 诱捕器
下载PDF
靖远松叶蜂生物学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凤耀 刘随存 +3 位作者 霍履远 李章元 齐霞 于力强 《山西林业科技》 2000年第2期10-16,共7页
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是危害油松的重大森林害虫,1994年定为新种。该文对其形态、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主要天敌作了深入研究。此虫在山西省沁源,一般一年1代,以茧内预蛹(拟)... 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是危害油松的重大森林害虫,1994年定为新种。该文对其形态、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主要天敌作了深入研究。此虫在山西省沁源,一般一年1代,以茧内预蛹(拟)在落叶层下越冬,成虫于6月间大量出现。少数有滞育现象,两年完成1代。雌雄性比为1:0.6,每雌产卵120粒~229粒,有孤雌生殖现象。幼虫共8龄,每头幼虫取食针叶60根左右。纯林、疏林、阴坡虫口密度大。靖远松叶蜂病毒(NPV)、白僵菌、金头赘寄蝇、大山雀等 22种天敌是制约该虫种群数量的重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形态特征 森林害虫
下载PDF
靖远松叶蜂两性引诱及求偶行为的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国发 周维民 +4 位作者 霍履远 陈晓钟 傅谊民 于文先 崔连忠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共3页
试验表明靖远松叶蜂 Diprion jingyuanensis的处女雌蜂对林间雄蜂具有极强的引诱作用 ,而雄蜂、雄茧和雌茧对林间雌蜂和雄蜂没有引诱作用 ;雄蜂对装有处女雌蜂的诱捕器的趋性行为反应是明显和强烈的 ,主要表现为在下风口的雄蜂逆风向诱... 试验表明靖远松叶蜂 Diprion jingyuanensis的处女雌蜂对林间雄蜂具有极强的引诱作用 ,而雄蜂、雄茧和雌茧对林间雌蜂和雄蜂没有引诱作用 ;雄蜂对装有处女雌蜂的诱捕器的趋性行为反应是明显和强烈的 ,主要表现为在下风口的雄蜂逆风向诱捕器飞行 ,接近诱捕器时呈明显的“Z”字形飞行轨迹 ;雄蜂的求偶行为与雄蜂对处女雌蜂诱捕器的趋性行为基本一致 ,雌蜂的求偶行为主要表现为用前足摩擦触角 ,腹部做伸缩运动并振翅 ;温度、风速及降雨等气候因子对求偶行为影响很大 ,较适宜的天气条件为晴天、温度 2 5℃、风力小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两性引诱 求偶行为 诱捕器
下载PDF
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诱捕器的应用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国发 周淑芷 +3 位作者 张真 王洪斌 姚晓福 王孔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17,共2页
靖远松叶蜂对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的昼夜反应节律发生在白天 ,反应时间从早晨 9:0 0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 16 :0 0结束 ,反应高峰为 11:0 0~ 14 :0 0 ,反应模式为“单峰式—白天型” ;对其成虫发生期的监测显示 ,不同年份和海拔高度的成... 靖远松叶蜂对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的昼夜反应节律发生在白天 ,反应时间从早晨 9:0 0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 16 :0 0结束 ,反应高峰为 11:0 0~ 14 :0 0 ,反应模式为“单峰式—白天型” ;对其成虫发生期的监测显示 ,不同年份和海拔高度的成虫发生期不同 ,成虫一般的羽化开始时间为 5月 31日左右 ,高峰期为 5月 17日左右 ,羽化末期为 7月 2 8日 (低海拔林分 )和 8月 2 6日 (高海拔林分 ) ,成虫持续期为 5 9d(低海拔林分 )和 89d(高海拔林分 )左右 ;对分布区域的检测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性信息素 诱捕器 应用技术
下载PDF
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云 叶万辉 李跃林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55-61,共7页
研究了靖远松叶蜂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种类.结果表明:1998年,成虫有2个明显的羽化高峰,分别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的繁殖力没有显著差异;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92±2.3℃,自然变温下有效积温为81.93±33... 研究了靖远松叶蜂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种类.结果表明:1998年,成虫有2个明显的羽化高峰,分别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的繁殖力没有显著差异;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92±2.3℃,自然变温下有效积温为81.93±33.3d·℃;幼雌虫共有7个虫龄;低虫口密度下,幼虫群团为聚集分布;雌蛹历期显著长于雄蛹;各虫态天敌种类较多,以幼虫期NPV病毒控制靖远松叶蜂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生物学特性 天敌种类 羽化动态 繁殖力 生态学习性 森林虫害
下载PDF
靖远松叶蜂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霍履远 王立忠 +3 位作者 刘随存 周维民 李章元 吴旭东 《山西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27-29,共3页
山西省太岳山、关帝山的油松林遭受靖远松叶蜂 (Diprion jingyuanensis)为害 ,笔者经化学药剂筛选试验 ,及人工剪虫枝和挖茧防治试验 ,探索出一套防治该虫的技术。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药剂防治 人工防治 油松林
下载PDF
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诱捕器设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国发 刘随存 +2 位作者 霍履远 周维民 高淑芹 《山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2期46-49,共4页
:1997年 6月和 2 0 0 0年 7月 ,在山西省沁源县进行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诱捕器设置试验。结果表明 ,在所有的供试剂量中 ,4 0 0 0 μg的对 -十三碳醇丙酸酯为靖远松叶蜂的最佳诱捕剂量 ;Lund -l型和圆筒型诱捕器的诱虫效果不同 ,Lund -l... :1997年 6月和 2 0 0 0年 7月 ,在山西省沁源县进行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诱捕器设置试验。结果表明 ,在所有的供试剂量中 ,4 0 0 0 μg的对 -十三碳醇丙酸酯为靖远松叶蜂的最佳诱捕剂量 ;Lund -l型和圆筒型诱捕器的诱虫效果不同 ,Lund -l型的诱虫效果明显好于圆筒型的 ,其诱捕量是圆筒型的 3~ 4倍 ;诱捕器设置高度对诱虫效果有一定影响 ,树冠中层的诱捕器诱虫效果最好 ,上层次之 ,下层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性信息素 诱捕器 设置技术 油松害虫
下载PDF
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飞防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日千 高树山 +1 位作者 郭玉永 柳林俊 《山西林业科技》 1998年第2期4-5,8,共3页
1994年以来,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在关帝山林局的油松林内猖獗为害,以幼虫取食油松2年生以上(含2年生)针叶,该虫一年1代,以茧内预蛹越冬。7月上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幼虫蜕皮4次~5次... 1994年以来,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在关帝山林局的油松林内猖獗为害,以幼虫取食油松2年生以上(含2年生)针叶,该虫一年1代,以茧内预蛹越冬。7月上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幼虫蜕皮4次~5次。10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在树冠投影范围内的地被物下结茧越冬。该虫的发生及危害,阴坡大于阳坡,纯林大于混交林。在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害虫发生面积大而集中连片,且蔓延速度快的情况下,宜采用飞机喷药防治法。飞防时间在关帝山为8月中旬。每一架次用氰戍菊酯60kg、食用精盐50kg、水690kg,可完成飞防面积120hm2。白虎岭、三道川、双家寨三个林场飞防面积共2.32万hm2,防治效果均达8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生物学特性 飞防 油松
下载PDF
寄生靖远松叶蜂的姬蜂科(膜翅目)中国一新纪录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涛 盛茂领 邹青池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3-465,共3页
报道采自山西寄生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 Xiao et Zhang的姬蜂科中国1新纪录种,吉松叶蜂侵姬蜂Lamachus gilpiniae Uchida,1955。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重新描述。介绍了侵姬蜂属Lamachus Frster,1869在我国的种类及其分布;编... 报道采自山西寄生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 Xiao et Zhang的姬蜂科中国1新纪录种,吉松叶蜂侵姬蜂Lamachus gilpiniae Uchida,1955。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重新描述。介绍了侵姬蜂属Lamachus Frster,1869在我国的种类及其分布;编制了我国已知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姬蜂科 吉松叶蜂侵姬蜂 靖远松叶蜂 新纪录
原文传递
靖远松叶蜂发生期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锐玲 《甘肃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
依据调查资料,对靖远松叶蜂各虫态发生期、发生期期距、发生期与物候的关系以及发生期预测预报的应用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制定了靖远松叶蜂发生期期距表、成虫羽化期信息素监测线形图,总结出期距法预测、信息素引诱监测和物候预测... 依据调查资料,对靖远松叶蜂各虫态发生期、发生期期距、发生期与物候的关系以及发生期预测预报的应用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制定了靖远松叶蜂发生期期距表、成虫羽化期信息素监测线形图,总结出期距法预测、信息素引诱监测和物候预测法等预测预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发生期 预测预报
下载PDF
靖远松叶蜂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因素分析
12
作者 陈锐玲 蒋秀明 《甘肃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31-34,59,共5页
在靖远县哈思山自然保护区对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影响其发生、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靖远县哈思山林区主要危害油松,1年发生1代,以茧内预蛹幼虫在枯枝落叶层下、杂草基部或其它地被物下越冬,少量预蛹幼虫... 在靖远县哈思山自然保护区对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影响其发生、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靖远县哈思山林区主要危害油松,1年发生1代,以茧内预蛹幼虫在枯枝落叶层下、杂草基部或其它地被物下越冬,少量预蛹幼虫在树枝上结茧越冬。靖远松叶蜂的发生与林分因子、地形地势关系密切,发生程度一般表现为疏林重于密林,纯林重于混交林,长势弱的林分重于长势好的林分,阳坡重于阴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生物学特性 发生因素
下载PDF
(2S,3R,7R/S)-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丙酸酯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福 张苏芳 +1 位作者 孔祥波 张真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0-529,共10页
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是危害油松的一种叶蜂,其性信息素的活性成分为(2S,3R,7R/S)-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丙酸酯。本文根据C9+C6路径、C10+C5途径和其他路径对(2S,3R,7R/S)-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丙酸酯及其关键中间体的... 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是危害油松的一种叶蜂,其性信息素的活性成分为(2S,3R,7R/S)-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丙酸酯。本文根据C9+C6路径、C10+C5途径和其他路径对(2S,3R,7R/S)-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丙酸酯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60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性信息素 3 7-二甲基-2-十三碳醇丙酸酯 全合成 综述
下载PDF
管涔林区靖远松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14
作者 李志强 《山西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16-18,共3页
笔者在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接官亭林场,对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靖远松叶蜂在接官亭林场1 a发生1代,以茧内预蛹在枯枝落叶层下、杂草基部、苔草层下或其它地被物下越冬、越夏。5月上旬开始化蛹,下旬为化蛹... 笔者在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接官亭林场,对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靖远松叶蜂在接官亭林场1 a发生1代,以茧内预蛹在枯枝落叶层下、杂草基部、苔草层下或其它地被物下越冬、越夏。5月上旬开始化蛹,下旬为化蛹盛期。成虫于5月下旬始见,6月中旬为盛期。卵与成虫相伴出现,6月中旬卵开始孵化,6月下旬至7月初为盛期。8月下旬至10月中旬,老熟幼虫相继坠地爬行寻觅适宜场所结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官亭林场 靖远松叶峰 生活史 生活习性
下载PDF
二氧化硫污染对靖远松叶蜂暴发的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真 张云 +1 位作者 王鸿斌 周淑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73,共8页
本文试图从SO2 污染角度探讨靖远松叶蜂 (DiprionjingyuanensisXiaoandZhangHymenoptera :Diprion idae膜翅目 ,松叶蜂科 )的暴发原因。室内模拟污染的实验表明 ,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SO2 (日最高浓度 2 5 5 μL·L- 1 )熏蒸过的油松... 本文试图从SO2 污染角度探讨靖远松叶蜂 (DiprionjingyuanensisXiaoandZhangHymenoptera :Diprion idae膜翅目 ,松叶蜂科 )的暴发原因。室内模拟污染的实验表明 ,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SO2 (日最高浓度 2 5 5 μL·L- 1 )熏蒸过的油松针叶后 ,平均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增加了 17% ,并且差异显著 (n =5 ,α =0 0 5 ,P =0 0 17)。这充分说明经一定浓度SO2 污染的油松针叶可促进靖远松叶蜂的生长 ,从而有利于SO2 污染区的靖远松叶蜂暴发成灾。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在高浓度SO2 (5 10 μL·L- 1 )熏蒸下的油松针叶平均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减少8% ,且差异显著 (n =5 ,α =0 0 5 ,P =0 0 1)。高浓度的SO2 污染可能抑制靖远松叶蜂的生长。野外实验中 ,SO2 污染区油松的有虫 (靖远松叶蜂 )株率和地面平均茧密度大于非污染区。另外 ,关于SO2 污染对靖远松叶蜂暴发的促进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索。SO2 污染区油松针叶的全硫含量显著大于非污染区 (α =0 0 5 ,P =0 0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作用 靖远松叶蜂 二氧化硫污染 二氧化硫浓度 平均相对生长率 油松 针叶 有虫株率
下载PDF
靖远松叶蜂交配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金利 张真 +2 位作者 黄大庄 崔丽贤 郑建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9-93,共5页
为了更好的了解靖远松叶蜂的繁殖特性,本研究对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 Xiao et.Zhang)的交配行为进行了研究。靖远松叶蜂雄蜂羽化从8:00-13:00,高峰期为上午9:00-10:00,占雄蜂羽化总量(95头)的72.6%雌蜂羽化时间... 为了更好的了解靖远松叶蜂的繁殖特性,本研究对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 Xiao et.Zhang)的交配行为进行了研究。靖远松叶蜂雄蜂羽化从8:00-13:00,高峰期为上午9:00-10:00,占雄蜂羽化总量(95头)的72.6%雌蜂羽化时间从9:00-15:00,11:00-12:00为高峰,占雌蜂羽化总量(168头)的76.2%。对新羽化的雌雄蜂进行配对交配观察,发现靖远松叶蜂的雌雄交配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有一些雌雄蜂相遇多次也不互相交配,而有些雌雄蜂之间很容易交配。雌蜂交配率为56.39%,雄蜂交配率为35.42%。为此对交配和未交配的雌雄蜂的体长、头宽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交配的与未交配的雌雄蜂虫体大小没有显著差异。靖远松叶蜂雌雄蜂均能多次交配,单个雌蜂最高交配次数为9次,其中交配4次以上的占26.7%,交配2-3次的占36.7%,交配1次的占30%,没有交配的占6.7%。单个雄蜂最高交配次数为4次,其中交配4次以上的占3.3%,交配2-3次的占6.7%,交配1次的占50%,没有交配的占40%。雌雄蜂交配持续时间较长,交配时间最短为19 min,最长为58 min。雌雄蜂从羽化第一天就可以交配,平均寿命分别为4.1 d和2.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交配行为 交配次数
下载PDF
靖远松叶蜂可持续控制对策
17
作者 刘随存 王国和 +2 位作者 李莲枝 沈桂芳 王玉贵 《山西林业科技》 1998年第1期47-48,共2页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了持续控制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XiaoetZhang)的对策,即:加强虫情监测,建立综合管理系统;改善林分结构,充分发挥林分本身的持续抗性作用;最大限度地...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了持续控制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XiaoetZhang)的对策,即:加强虫情监测,建立综合管理系统;改善林分结构,充分发挥林分本身的持续抗性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保护利用现有天敌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及仿生物制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可持续控制 天敌资源利用
下载PDF
靖远松叶蜂危害损失量研究
18
作者 刘随存 《山西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24-25,共2页
靖远松叶蜂是为害油松的一新种叶蜂,油松受害后,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当针叶被取食95%以上时,可使油松生长率降低10.1%,连续2a~3a严重为害,可导致林木死亡。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危害 损失量 油松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