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胡兴律
王向阳
+4 位作者
唐远山
李霖
殷继超
刘波
段青于蓝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10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探讨定眩饮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参数的变化。方法: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30 mg,3次/d,连续治疗2周...
目的:探讨定眩饮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参数的变化。方法: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30 mg,3次/d,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予以口服定眩饮治疗(每日1剂,早晚口服200 ml,连续服用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双侧椎动脉(BVA)和基底动脉(BA)的血流平均速度(Vm)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眩饮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同时能够调节和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眩晕
定眩饮
经颅多普勒超声
眩晕障碍量表
血流平均速度
双侧椎动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惠荣
唐远山
+5 位作者
许磊
胡兴律
李环娜
古宇
万李云
马建军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分析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49例,给予患者定眩饮治疗,应用飞利浦EPIQ5超声诊断仪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2周患者头、颈部血管流速信息,收集患者临床症状量表、中医全身...
目的:分析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49例,给予患者定眩饮治疗,应用飞利浦EPIQ5超声诊断仪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2周患者头、颈部血管流速信息,收集患者临床症状量表、中医全身证候评分量表信息,分析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两周的经颅多普勒、临床症状量表与中医全身证候评分量表评分变化。结果:经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2周的临床症状量表评分、中医全身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眩饮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过程中,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定眩饮
临床症状
右侧椎动脉
基底动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胡兴律
王向阳
唐远山
李霖
殷继超
刘波
段青于蓝
机构
西安市中医医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出处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10期1375-1378,共4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SF-275)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2019-GJ-LC007)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115613YX011SF044)。
文摘
目的:探讨定眩饮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参数的变化。方法: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30 mg,3次/d,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予以口服定眩饮治疗(每日1剂,早晚口服200 ml,连续服用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双侧椎动脉(BVA)和基底动脉(BA)的血流平均速度(Vm)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眩饮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同时能够调节和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眩晕
定眩饮
经颅多普勒超声
眩晕障碍量表
血流平均速度
双侧椎动脉
Keywords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
dingxuan
decotiom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Bilateral
vertebral
artery
分类号
R255.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惠荣
唐远山
许磊
胡兴律
李环娜
古宇
万李云
马建军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
西安市中医医院
铺镇中心卫生院
延川县中医医院
出处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2期204-206,共3页
基金
陕西省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115613YX011SF044)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SF-275)。
文摘
目的:分析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49例,给予患者定眩饮治疗,应用飞利浦EPIQ5超声诊断仪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2周患者头、颈部血管流速信息,收集患者临床症状量表、中医全身证候评分量表信息,分析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两周的经颅多普勒、临床症状量表与中医全身证候评分量表评分变化。结果:经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2周的临床症状量表评分、中医全身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眩饮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过程中,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定眩饮
临床症状
右侧椎动脉
基底动脉
Keywords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
dingxuan
decotiom
Symptoms
Right
vertebral
artery
Basal
artery
分类号
R255.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随机对照研究
胡兴律
王向阳
唐远山
李霖
殷继超
刘波
段青于蓝
《陕西中医》
CAS
202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惠荣
唐远山
许磊
胡兴律
李环娜
古宇
万李云
马建军
《陕西中医》
CAS
202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