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山的神话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宗迪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71,共17页
丁山的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在问题意识和研究构想上深受古史辨派的影响。他继承了古史辨派的神话研究架构,在古史辨所开辟的几个主要方向,即神话的故事学研究、宗教史研究和民族史研究方面皆有所继承与创获,勾勒出了一个极富学术野心也很... 丁山的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在问题意识和研究构想上深受古史辨派的影响。他继承了古史辨派的神话研究架构,在古史辨所开辟的几个主要方向,即神话的故事学研究、宗教史研究和民族史研究方面皆有所继承与创获,勾勒出了一个极富学术野心也很有可行性的神话研究框架,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提出了颇有启发性的见解。但是,由于他片面依赖比较语言学方法,缺乏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的理论视野,故其考证多失于空疏和随意,导致其结论大率失于武断,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山 神话学 古史辨 比较语言学
原文传递
丁山先生的甲骨金文考释与古史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雒有仓 辛田 《榆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4-57,62,共5页
丁山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其考释甲骨金文主要是通过字形比较、辞例推勘、据礼俗和民族史料释字,其古史研究成就集中体现在史前神话、殷商氏族方国、商周史料考证、商周年代学研究等四方面。丁山古史研究的方法是"二重证据法&... 丁山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其考释甲骨金文主要是通过字形比较、辞例推勘、据礼俗和民族史料释字,其古史研究成就集中体现在史前神话、殷商氏族方国、商周史料考证、商周年代学研究等四方面。丁山古史研究的方法是"二重证据法"在三个层面上的运用与扩大,对古史辨伪理论也有继承和发展。这些方面,我们应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山 甲骨金文考释 古史研究
下载PDF
金毓黻离职东北大学缘由考
3
作者 王夏刚 任暖昕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55-61,共7页
金毓黻在东北大学的任职与离职,以个案的形式,反映了民国时期大学教授与高校之间,教授和教授之间,教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他初到三台东北大学任教,原任教的中央大学不允,只能在中央大学和东北大学之间轮流授课。经过两年多的斡旋... 金毓黻在东北大学的任职与离职,以个案的形式,反映了民国时期大学教授与高校之间,教授和教授之间,教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他初到三台东北大学任教,原任教的中央大学不允,只能在中央大学和东北大学之间轮流授课。经过两年多的斡旋,终于辞去中央大学教职,专任东北大学教职。但在东北大学任职不到两年,他便愤然求去。此次从提出辞职到正式辞职,又历时将近一年,导致金毓黻离职的直接原因是1944年的学潮。此次学潮开始时,金毓黻尽力调节学生和学校之间的矛盾,但遭受少数学生的言辞攻击,此次受辱使他坚定了离开东北大学的想法。此外他与教授萧一山、高亨、丁山等人之间的嫌隙,东北大学学生成分的复杂化和学风的衰落,以及部分教师对金毓黻所倡东北大学使命的不认同,对其主办学术刊物未能积极响应,均是导致其在1945年正式辞职离开东北大学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毓黻 东北大学 高等教育 萧一山 丁山
下载PDF
丁山藏书题跋辑考
4
作者 王笃堃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0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丁山先生是一位学者型藏书家,藏书主要用以治学。观书有得,则书于卷端。今于其藏书中寻得十数种手记,特就所见整理、考释,呈示学界,以见其学术之取向及与当时学人交往之大概。
关键词 丁山 藏书 题跋 辑录 考释
下载PDF
丁山与顾颉刚在抗战后方的学术交谊与学术理念的异同
5
作者 郭晓娜 方辉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90,共11页
丁山与顾颉刚为北大同人,都曾沐浴在20世纪20年代北大“整理国故”的口号之下,但从两人“出身”看,术业各有专攻,小同而大异。20年代末30年代初,丁山是顾颉刚、傅斯年领导的专业学术研究团体中的得力干将,虽在个人情感上“亲顾远傅”,... 丁山与顾颉刚为北大同人,都曾沐浴在20世纪20年代北大“整理国故”的口号之下,但从两人“出身”看,术业各有专攻,小同而大异。20年代末30年代初,丁山是顾颉刚、傅斯年领导的专业学术研究团体中的得力干将,虽在个人情感上“亲顾远傅”,但在学术研究上兼容并包。在抗战后方两人交往更为密切,丁山带着史语所烙印为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念“作注脚”,积极响应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倡导。两人还分别从学术研究专业化、通俗化路径整理廿四史,注重民族团结,增强民族意识,肩负起知识分子在家国危难之际应承担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山 顾颉刚 抗战后方 书信 学术交谊 学术理念
下载PDF
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树轩 杨为民 +2 位作者 孟华君 张向营 李焕斌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70-77,共8页
在野外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和影响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等因素,同时选取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 在野外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和影响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等因素,同时选取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并对评价因子进行了分类赋值。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基于GIS平台对京张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4个等级。依据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为京张高速铁路、云顶滑雪场、石京龙滑雪场的建设和运营提出相关建议,为京张地区国土规划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张地区 京张高速铁路 云顶滑雪场 石京龙滑雪场 多因子加权叠加法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丁善德改编民歌作品钢琴伴奏特色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仔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5-112,共8页
中国的传统民歌经过专业作曲家改编后,篇幅扩展,思想内涵深刻,艺术水准已经远远超过原本的民歌,而钢琴伴奏在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丁善德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在民歌歌曲改编以及钢琴伴奏的编配上都具有独特的见解,他改编的《玛... 中国的传统民歌经过专业作曲家改编后,篇幅扩展,思想内涵深刻,艺术水准已经远远超过原本的民歌,而钢琴伴奏在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丁善德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在民歌歌曲改编以及钢琴伴奏的编配上都具有独特的见解,他改编的《玛依拉》《想亲娘》等民歌,把民族的音调语汇和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术手法较好地结合,使改编的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变的音乐织体,赋予了民歌新的生命力。丁善德为中国民歌的改编提供了极佳的范本,对丁善德改编的民歌作品钢琴伴奏特色进行分析和探讨,将会有利于中国民歌改编和艺术歌曲创作的发展,对我国钢琴伴奏专业的进步也十分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善德 民歌作品 钢琴伴奏 演奏特色
下载PDF
丁善德钢琴创作晚期的艺术特色——试析《小序曲与赋格四首》之三“序曲-雀跃”
8
作者 韩璐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90-93,共4页
钢琴套曲《小序曲与赋格四首》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后,也是作曲家丁善德先生钢琴音乐创作晚期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本文以其中第三首序曲《雀跃》为例,从作品的结构、调性格局、创作技法等方面来探讨丁善德先生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和艺术... 钢琴套曲《小序曲与赋格四首》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后,也是作曲家丁善德先生钢琴音乐创作晚期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本文以其中第三首序曲《雀跃》为例,从作品的结构、调性格局、创作技法等方面来探讨丁善德先生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及其对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善德 钢琴创作 艺术特色 雀跃
下载PDF
平顶山盐田压裂连通采卤的地质探讨
9
作者 郭金敏 《中国井矿盐》 CAS 2000年第4期23-25,共3页
从地质角度分析了平顶山盐田压裂连通试验成功的因素 ,指出了压裂连通采卤具有广泛的社会效应。
关键词 平顶山盐田 岩盐 压裂连通 地质 裂缝
下载PDF
奥狄浦斯情结在中国的重现
10
作者 佟立军 《长春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81-83,共3页
通过有关薛仁贵和薛丁山的中国民俗故事与西方的奥狄浦斯情结进行联系对比,力图描述这个中国民俗故事所透露出来的人类的原始情感类型,即奥狄浦斯情结。从而说明我国的民俗文学与西方文学及民间神话一样,在揭示人类情感底蕴上具有共性。
关键词 奥狄浦斯情结 情结 薛仁贵 薛丁山 民俗故事 原始情感类型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