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烯酰吗啉对我国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胡燕 王开运 +3 位作者 许学明 夏晓明 杨焕青 王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39-343,共5页
从山东和云南烟区采集分离了20个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t.nicotianae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烯酰吗啉对这些菌株的毒力。结果表明:20个田间菌株的EC50值在0.60-1.28μg/mL之间,与实验室保存的敏感菌株(... 从山东和云南烟区采集分离了20个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t.nicotianae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烯酰吗啉对这些菌株的毒力。结果表明:20个田间菌株的EC50值在0.60-1.28μg/mL之间,与实验室保存的敏感菌株(S)的EC50值(0.32μg/mL)相比,毒力倍数在1.87—4.00之间.均属于敏感菌株。烯酰吗啉对烟草黑胫病菌孢子囊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8.00μg/mL的烯酰吗啉对孢子囊产生的抑制率为100%。通过烯酰吗啉对烟草黑胫病菌继代培养物的毒力比较证明,烟草黑胫病菌对烯酰吗啉存在抗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菌 烯酰吗啉 抑制作用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基线及其室内抗药突变体的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袁善奎 刘西莉 +3 位作者 刘亮 王恒 姜辉 陈隆智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551,共7页
2003-2004年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共分离获得100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并测定了这些菌株对烯酰吗啉和甲霜灵的 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其敏感性呈连续的单峰曲线 分布,EC50在0.06... 2003-2004年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共分离获得100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并测定了这些菌株对烯酰吗啉和甲霜灵的 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其敏感性呈连续的单峰曲线 分布,EC50在0.0631-0.2206μg/m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3.1倍,平均为(0.1153±0.0308)μg/mL,未 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亚群体,因此可作为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基线;64%的供试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 性下降,甲霜灵与烯酰吗啉之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采用紫外线诱变菌丝的方法仅从3个菌株中的1个菌株获得了3%突 变频率的抗烯酰吗啉突变体,抗性倍数为1.5-1.9,没有获得高抗药水平的突变体。这些突变体与氟吗啉之间具有正交互 抗药性,而与霜脲氰或嘧菌酯之间无交互抗药性;与野生亲本菌株相比,抗药突变体的生长速率和产孢子囊能力显著下降, 不利于抗药群体的发展。但由于马铃薯晚疫病菌被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认为是高抗药性风险病原菌,建议生产上应将 烯酰吗啉与其它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以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烯酰吗啉 敏感性基线 抗药性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内蒙古和甘肃的交配型分布及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英华 国立耘 +1 位作者 梁德霖 朱小琼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2,共5页
1997— 2 0 0 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采集马铃薯晚疫病菌并进行了交配型和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为 :采自内蒙古的 14 3株菌中有 14 0株是典型A1交配型、3株是可自育的A1交配型 ;采自甘肃的 4 1株菌中有 4 0株是典型A1... 1997— 2 0 0 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采集马铃薯晚疫病菌并进行了交配型和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为 :采自内蒙古的 14 3株菌中有 14 0株是典型A1交配型、3株是可自育的A1交配型 ;采自甘肃的 4 1株菌中有 4 0株是典型A1交配型、1株为可自育的A1交配型 ;二省都未发现A2交配型。表明内蒙古和甘肃马铃薯主产区的晚疫病菌以A1交配型占绝对优势。对甲霜灵 (metalaxyl)的敏感性测定显示 :内蒙古菌株中有 5 0 .8%表现高度抗性、4 2 .5 %表现中度抗性、只有 6 .7%表现敏感 ,说明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的晚疫病菌普遍对甲霜灵具有了抗性 ;甘肃的菌株中 ,2 6 8%表现高度抗性、2 9.3%表现中度抗性、4 3.9%表现敏感 ;同时发现甲霜灵可刺激某些抗性菌株的生长。试验还测定了 35株菌对烯酰吗啉 (dimethomorph)和腈嘧菌脂 (azoxystrobin)的敏感性 :其中对烯酰吗啉表现敏感的占 94 %、中度敏感的占 6 % ;对腈嘧菌脂敏感的占 71.4 % ,中度敏感的占 2 8.6 % ;未发现对二种药剂高抗或不敏感菌株 ,且烯酰吗啉和腈嘧菌脂与甲霜灵均无交互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菌 内蒙古 甘肃 交配型 分布 杀菌剂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抗药性及生理小种分布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5
4
作者 K.Y.RYU 罗文富 +4 位作者 杨艳丽 国立耘 郭华春 王毅 陈海如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从云南省陆良县、建水县和南涧县采集2000年秋播的马铃薯晚疫病标本,分离获得124个致病疫霉菌株,连同1999~2000年分离自昆明、曲靖等地的春播马铃薯晚疫病的10个菌株共134个,采用常规技术对这些菌株进行了交配型、抗药性及生理小种的... 从云南省陆良县、建水县和南涧县采集2000年秋播的马铃薯晚疫病标本,分离获得124个致病疫霉菌株,连同1999~2000年分离自昆明、曲靖等地的春播马铃薯晚疫病的10个菌株共134个,采用常规技术对这些菌株进行了交配型、抗药性及生理小种的研究。交配型测定结果为:陆良县的18个菌株中有3个为A_2交配型,其余15个菌株为A_1交配型,建水县和南涧县的106个菌株及昆明、曲靖1999~2000年的10个菌株都是A_1交配型。测定了83个菌株对瑞毒霉(metalaxyl)和烯酰吗啉(dimethomorph)的抗药性,结果有12.0%的菌株对瑞毒霉表现抗性,16.9%表现中抗,71.1%表现敏感,其中陆良、昆明和曲靖的抗瑞毒霉菌株的比例大于建水和南涧的抗药性菌株的比例;所测定的83个菌株都对烯酰吗啉表现敏感。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云南晚疫病菌为3.4、0、3和4生理小种,分别占鉴定菌株总数的48.0%、32.5%、15.6%和3.9%。但南涧仅发现3.4和0小种,而昆明有0、3、3.4和4小种,陆良有0、3和3.4小种,可见昆明和陆良地区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比南涧地区的生理小种的组成更趋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马铃薯 晚疫病菌 交配型 抗药性 生理小种
下载PDF
甘蓝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残留分析 被引量:38
5
作者 王岩 姚威风 +1 位作者 梁爽 逯忠斌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47,57,共3页
[目的]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是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混合杀菌制剂,为建立该药剂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丙酮和水混合溶剂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中性氧化铝柱净化,GC-ItECD检测。【结果】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最... [目的]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是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混合杀菌制剂,为建立该药剂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丙酮和水混合溶剂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中性氧化铝柱净化,GC-ItECD检测。【结果】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最小检出量分别为2.0×10^-11、1.0×10^-11g,实际土壤、植株添加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均为0.005mg/kg。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05、0.50mg/kg和0.1、1.0、5.0mg/kg,在土壤和植株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8%~104-4%,96.6%~100.8%和102.0%~108.6%、96.2%~106.6%,变异系数分别为1.74%~3.67%、3.32%~3.87%和1.54%-2.78%、3.48%-3.84%。[结果]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的特点,适合甘蓝及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烯酰吗啉 甘蓝 土壤 残留分析
原文传递
辣椒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基线及室内抗药突变体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崔晓岚 孟庆晓 +2 位作者 毕扬 吴鹏飞 刘西莉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0-637,共8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5株采自河北、内蒙古、陕西、安徽和北京等地区的辣椒疫霉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其EC50值分布于0.126~0.318μg/m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2.5倍,平均EC50=(0.218±0.0368)μg/mL。...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5株采自河北、内蒙古、陕西、安徽和北京等地区的辣椒疫霉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其EC50值分布于0.126~0.318μg/m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2.5倍,平均EC50=(0.218±0.0368)μg/mL。125个菌株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分布呈单峰曲线,未出现抗性的病原菌亚群体,可将该单峰曲线作为辣椒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基线,将烯酰吗啉对该病原群体的平均EC50值作为田间抗药性监测的参考标准。通过紫外诱变敏感菌株N-7的菌丝获得了12株抗烯酰吗啉的突变体,抗性指数在16.38~132.15之间;通过紫外诱变敏感菌株DZ-16的游动孢子获得1株抗性指数为680倍的高抗药水平的突变体。突变体的部分生物学性状研究表明,其致病力与敏感菌株相当;大部分突变体产生孢子囊的能力与亲本菌株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离体条件下,突变体和亲本菌株释放游动孢子的能力相当;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与亲本菌株相比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测定了敏感亲本菌株和突变体的交配型,均为A1型菌株,经紫外诱变后交配型没有发生改变。综合分析表明,抗性突变体的产生有利于抗药性群体的发展。为避免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生产上应将烯酰吗啉与其它无交互抗药性的杀菌剂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霉 烯酰吗啉 敏感性基线 抗药突变体
原文传递
改进的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蔬菜中的氟吗啉和烯酰吗啉残留 被引量:33
7
作者 丁立平 蔡春平 王丹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49-854,共6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蔬菜中氟吗啉和烯酰吗啉残留的改进的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 GC-MS)联用法。前处理过程以乙腈高速匀浆提取样品,应用改进的 QuEChERS 方法对样品进行提取、盐析和净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选择离子监测(... 建立了同时测定蔬菜中氟吗啉和烯酰吗啉残留的改进的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 GC-MS)联用法。前处理过程以乙腈高速匀浆提取样品,应用改进的 QuEChERS 方法对样品进行提取、盐析和净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测定了多种蔬菜中的氟吗啉和烯酰吗啉残留量,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选用 DB-5 MS 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流速1.1 mL / min,采用电子轰击电离源,选择监测离子氟吗啉为 m / z 285、371、165;烯酰吗啉为 m / z 301、387、165。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氟吗啉和烯酰吗啉在10~1000μg / k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不同基质中的检出限( S / N =3)范围为0.67~2.42μg / kg。对于生姜、番茄、胡萝卜、菠菜、甘蓝和白木耳空白样品,在10、20、100μg / kg 共3个水平下氟吗啉和烯酰吗啉的加标回收率为71%~116%,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1.8%~14.7%。同时,本研究对蔬菜中氟吗啉和烯酰吗啉残留检测的裂解机理和基质效应进行了考察。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蔬菜中氟吗啉和烯酰吗啉残留量的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 QUECHERS 气相色谱-质谱 氟吗啉 烯酰吗啉 蔬菜 残留
下载PDF
烯酰吗啉原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建湘 黄超群 熊莉莉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3年第4期50-51,共2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ODS)柱为分离柱,甲醇/水为流动相,二极管阵列为检测器,外标法分析,测定烯酰吗啉原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 22,变异系数为0 23%,回收率为99 7%~100 5%。
关键词 烯酰吗啉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下载PDF
番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霜脲氰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20
9
作者 朱桂宁 黄福新 +4 位作者 冯兰香 秦碧霞 杨宇红 陈永惠 陆秀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55-1365,共11页
【目的】研究广西番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霜脲氰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以期为该病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菌落生长直径法测定病菌对甲霜灵、霜脲氰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并用叶盘漂浮法加以比较。【结果】2000~2006年,从广西8... 【目的】研究广西番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霜脲氰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以期为该病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菌落生长直径法测定病菌对甲霜灵、霜脲氰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并用叶盘漂浮法加以比较。【结果】2000~2006年,从广西8个冬春植番茄区采集分离了239个菌株,测定结果表明,对甲霜灵表现为敏感型、中间型和抗性型的频率分别为42.26%、35.98%和23.53%,不同地区和年份的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来自田林县、武宣县的菌株均为甲霜灵敏感性菌株,但在田阳县,抗甲霜灵菌株占优势,抗性频率高达51.35%,一些菌株的EC50值在500μg·ml-1以上,抗性水平超过105倍。虽然霜脲氰在广西使用了近10年,烯酰吗啉也已应用了5~6年,但并未检测到番茄晚疫病菌对它们的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亚群体,病菌的敏感性接近正态分布,因此可以采用它们的平均EC50值(霜脲氰0.1647±0.0255μg·ml-1,烯酰吗啉0.0970±0.0052μg·ml-1)作为抗药性监测的敏感性基线。叶盘漂浮法测定结果与菌落生长直径法一致。【结论】广西田林县、武宣县和南宁市番茄晚疫病菌尚未出现抗甲霜灵菌株,仍可用甲霜灵来防治该病,而其它地区则应减少或不使用甲霜灵,改用霜脲氰或烯酰吗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晚疫病菌 甲霜灵 霜脲氰 烯酰吗啉 敏感性
下载PDF
烯酰吗啉在葡萄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19
10
作者 范东升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75-676,682,共3页
报道了烯酰吗啉在葡萄上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烯酰吗啉在葡萄上的半衰期为12.4~17.1d,顺式烯酰吗啉消解速率快于反式烯酰吗啉。残留实验表明烯酰吗啉在葡萄中的安全间隔期可定为20d。
关键词 烯酰吗啉 葡萄 残留 消解
下载PDF
烯酰吗啉与嘧菌酯对辣椒疫霉病菌生物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20
11
作者 秦维彩 闫晓静 +1 位作者 檀根甲 袁会珠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了分析烯酰吗啉与嘧菌酯对辣椒疫霉病原菌不同发育阶段的敏感性,分别采用离体和活体试验方法比较了供试药剂对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以及游动孢子释放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 为了分析烯酰吗啉与嘧菌酯对辣椒疫霉病原菌不同发育阶段的敏感性,分别采用离体和活体试验方法比较了供试药剂对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以及游动孢子释放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68、0.21和4.92μg/mL,其活性分别是嘧菌酯的34.7、30.4和4.6倍。烯酰吗啉与嘧菌酯在浓度为12.5μg/mL时对菌丝体细胞膜的电导率无影响,但当烯酰吗啉和嘧菌酯的浓度分别为25μg/mL和50μg/mL时其电导率值明显上升。采用液相氧电极法,测定了三种典型抑制剂与供试药剂对菌丝体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嘧菌酯作用于三羧酸循环(TCA)途径,而烯酰吗啉对三羧酸循环(TCA)途径和磷酸戊糖(HMP)途径有一定的影响。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烯酰吗啉与嘧菌酯对辣椒疫病均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两者无显著差异;在辣椒植株接菌后24h采用800μg/mL的药液喷雾处理时,烯酰吗啉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为66%,优于嘧菌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酰吗啉 嘧菌酯 辣椒疫霉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烯酰吗啉在大葱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被引量:17
12
作者 崔淑华 王开运 +3 位作者 钱家亮 张立东 刘金峰 武光明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49,52,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烯酰吗啉在春季大葱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样品经乙腈提取,SAX/PSA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GC/MS/SIM)检测。结果表明:方法在0.01~0.1mg/kg水平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6.2%~105.7%,相对...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烯酰吗啉在春季大葱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样品经乙腈提取,SAX/PSA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GC/MS/SIM)检测。结果表明:方法在0.01~0.1mg/kg水平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6.2%~105.7%,相对标准偏差为3.5%~5.7%,烯酰吗啉最小检出量为0.02ng,最低检测质量分数为0.002mg/kg。烯酰吗啉在大葱中消解较快,半衰期为3.5d,药后14d消解95%以上。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按推荐剂量(300ga.i./hm2)和加倍剂量(600ga.i./hm2)对水喷雾2~3次,末次施药后7、14、21d烯酰吗啉在大葱中残留量为0.0094~0.681mg/kg,低于日本规定的最大允许残留量(MR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酰吗啉 大葱 消解 残留
下载PDF
杀菌剂烯酰吗啉的应用及市场概况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新 赵平 +1 位作者 严秋旭 张敏恒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62-863,887,共3页
烯酰吗啉是防治作物霜霉病、疫病的主要药剂,在世界大多数地区均有销售。介绍了烯酰吗啉的生物活性及国内外的市场概况。
关键词 烯酰吗啉 生物活性 市场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瓜中烯酰吗啉和腈菌唑农药残留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二虎 胡敏 +3 位作者 吴兵兵 张强 张武 国淑英 《现代农药》 CAS 2007年第4期38-39,49,共3页
采用乙腈提取黄瓜中的烯酰吗啉和腈菌唑农药残留,用氟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进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220nm)进行测定,烯酰吗啉和腈菌唑回收率分别为99.71%~105.61%和100.45%~101.80%,变异系数均小于10%,最低检出浓... 采用乙腈提取黄瓜中的烯酰吗啉和腈菌唑农药残留,用氟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进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220nm)进行测定,烯酰吗啉和腈菌唑回收率分别为99.71%~105.61%和100.45%~101.80%,变异系数均小于10%,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1mg/kg和0.03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烯酰吗啉 腈菌唑 残留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分布及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继峰 朱小琼 +1 位作者 国立耘 周洪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0,共5页
研究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组成及对3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为生产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依据。2008年从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主产区分离94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中,测定其交配型,结果表明,82株为A1交配型,占被测菌株... 研究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组成及对3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为生产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依据。2008年从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主产区分离94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中,测定其交配型,结果表明,82株为A1交配型,占被测菌株的87.2%;8株为A2交配型,占被测菌株的8.5%;4株为A1A2交配型,占被测菌株的4.3%;13株为自育型,占被测菌株的13.8%。其中,在呼和浩特地区有7株A2交配型,在乌兰察布有1株,说明在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产区均存在A2交配型。94个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表明,表现高抗的占91.49%,中抗占8.51%,没有发现敏感菌株。同时发现甲霜灵可刺激某些抗性菌株的生长。试验还测定了14株菌对烯酰吗啉和28个菌株对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银法利)的敏感性:其中晚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EC50值分布于0.002~0.021μg/mL,平均EC50值为0.005μg/mL;对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银法利)的EC50值分布于0.081~0.192μg/mL,平均EC50值为0.143μg/mL;所测菌株对2种药剂全部表现敏感,且烯酰吗啉和银法利与甲霜灵均无交互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交配型 甲霜灵 烯酰吗啉 银法利
下载PDF
烯酰吗啉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伟松 李畅方 +3 位作者 何强 杨群华 江燕玲 李桂英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8年第3期15-18,共4页
我们于2004-2005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市郊进行了烯酰吗啉50%可湿性粉剂在黄瓜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处理剂量为300a.i.g/hm2、施药5次的情况下,药后3d烯酰吗啉在黄瓜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2~0.21mg/kg,在土... 我们于2004-2005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市郊进行了烯酰吗啉50%可湿性粉剂在黄瓜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处理剂量为300a.i.g/hm2、施药5次的情况下,药后3d烯酰吗啉在黄瓜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2~0.21mg/kg,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0.23mg/kg。研究表明烯酰吗啉在黄瓜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残留消解动态曲线符合化学反应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黄瓜上的半衰期分别为3.0d(2004)和0.78d(2005),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4.6d(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酰吗啉 黄瓜 土壤 残留消解动态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瓜与土壤中烯酰吗啉和氰霜唑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民娟 郭虹娜 +6 位作者 邵华 金芬 金茂俊 佘永新 王珊珊 郑鹭飞 王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16-1321,共6页
为评价烯酰吗啉和氰霜唑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了同时检测烯酰吗啉和氰霜唑及其代谢物4-氯-5-(4-甲苯基)-1H-咪唑-2-腈(CCIM)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键合相(PSA)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C18)... 为评价烯酰吗啉和氰霜唑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了同时检测烯酰吗啉和氰霜唑及其代谢物4-氯-5-(4-甲苯基)-1H-咪唑-2-腈(CCIM)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键合相(PSA)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C18)净化后,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烯酰吗啉、氰霜唑和CCIM在0. 01~0. 5 mg/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 994 0,在0. 05、0. 1、0. 5 mg/kg加标浓度下,3种待测物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8%~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 3%~14. 8%,定量下限为0. 05 mg/kg。对35%氰霜唑·烯酰吗啉悬浮剂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分析,发现烯酰吗啉、氰霜唑及CCIM之和在黄瓜和土壤中消解较快,烯酰吗啉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 2~2. 1、3. 0~9. 6 d;氰霜唑及CCIM之和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0. 9~2. 3、1. 8~6. 2 d。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及准确度高,能够满足黄瓜和土壤中烯酰吗啉、氰霜唑及CCIM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酰吗啉 氰霜唑 代谢物 黄瓜 土壤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下载PDF
泸州烟草黑胫病病原生理小种组成及对甲霜灵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 被引量:14
18
作者 战徊旭 温娜娜 +3 位作者 罗定棋 夏建华 徐传涛 张成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8-184,190,共8页
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e )是四川省泸州烟区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泸州烟草黑胫病生理小种组成及其对甲霜灵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从泸州主产烟区采集样品,分离得到24株烟草黑胫病菌株;通过鉴别寄主法结合 TTZ 生化反... 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e )是四川省泸州烟区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泸州烟草黑胫病生理小种组成及其对甲霜灵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从泸州主产烟区采集样品,分离得到24株烟草黑胫病菌株;通过鉴别寄主法结合 TTZ 生化反应,发现24株菌株中,0号生理小种15株,占62.50%,1号生理小种9株,占37.50%。对24株菌株进行甲霜灵和烯酰吗啉的药剂敏感性检测,发现甲霜灵对24株菌株的 EC50范围在0.052~0.513μg/mL之间,敏感菌株和中抗菌株分别占41.67%和58.33%,未发现高抗菌株;烯酰吗啉对24株菌株的 EC50范围在0.110~1.615μg/mL 之间,敏感菌株和中抗菌株分别占37.50%和62.50%,未发现高抗菌株。上述结果表明,泸州烟区烟草黑胫病菌同时存在0号生理小种和1号小种,而且该烟区的黑胫病菌已对甲霜灵和烯酰吗啉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生理小种 药剂敏感性 甲霜灵 烯酰吗啉
下载PDF
氟醚菌酰胺与烯酰吗啉混配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增效作用及田间药效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孟润杰 王文桥 +4 位作者 路粉 赵建江 马志强 韩秀英 朱杰华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明确氟醚菌酰胺与烯酰吗啉混配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效。[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醚菌酰胺与烯酰吗啉混配对晚疫病菌菌丝生长的联合毒力并进行田间试验,分别用Wadley法和Abbott法评价混配组合的增效作用。[... [目的]明确氟醚菌酰胺与烯酰吗啉混配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效。[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醚菌酰胺与烯酰吗啉混配对晚疫病菌菌丝生长的联合毒力并进行田间试验,分别用Wadley法和Abbott法评价混配组合的增效作用。[结果]氟醚菌酰胺与烯酰吗啉以质量比1∶2和1∶3混配抑制菌丝生长的增效系数为2.6和1.8,表现增效作用。50%氟醚菌酰胺水分散粒剂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2和1∶3桶混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增效系数为1.0,表现相加作用。[结论]氟醚菌酰胺与烯酰吗啉按有效成分质量比1∶2和1∶3混配后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增效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醚菌酰胺 烯酰吗啉 混配 马铃薯晚疫病菌 增效作用
原文传递
木质素磺酸钠的结构特征及用作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分散剂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志礼 庞煜霞 +1 位作者 李晓娜 邱学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27-2133,共7页
采用紫外、凝胶色谱和化学滴定法分析了国内外5种木质素磺酸钠(木钠)的结构特征,发现UltrazineNa的亲水基含量达5.46mmol·g-1,其亲水性最好;Kinsperse126的磺酸基含量达2.05mmol.g-1;广纸木钠的重均分子量达13000,石岘木钠为10000... 采用紫外、凝胶色谱和化学滴定法分析了国内外5种木质素磺酸钠(木钠)的结构特征,发现UltrazineNa的亲水基含量达5.46mmol·g-1,其亲水性最好;Kinsperse126的磺酸基含量达2.05mmol.g-1;广纸木钠的重均分子量达13000,石岘木钠为10000。以各木钠为分散剂,制备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WG),并测试其应用性能。以Kinsperse126为分散剂的WG悬浮率高达95.03%,以石岘木钠为分散剂的WG悬浮率为89.70%。木钠的分散能力随磺酸基含量和分子量的增加而提高,磺酸基对木钠的分散性能的贡献更大。首次采用Turbiscan LabExpert分散稳定仪测定烯酰吗啉WG悬浮液的稳定性,以Kinsperse126作分散剂的悬浮液稳定性最好,在15min时才出现沉淀,厚度仅0.38mm,广纸木钠为分散剂的悬浮液中颗粒粒径增幅仅0.59μm。悬浮液的稳定性与木钠的分散能力正向相关,且分子量大的分散剂能减缓颗粒粒径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烯酰吗啉 水分散粒剂 分散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