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下游悬河决口灾害的风险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新民 夏佳 罗国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6-70,共5页
本文运用风险分析理论和方法 ,对黄河下游河南境内的若干河段进行了决口灾害的风险评价 .结果发现 ,鹅湾 -渠村河段发生决口灾害的风险最大 .文中的分析结果可为黄河下游悬河治理的优化决策、重点治理河段的科学确定提供重要依据和可靠... 本文运用风险分析理论和方法 ,对黄河下游河南境内的若干河段进行了决口灾害的风险评价 .结果发现 ,鹅湾 -渠村河段发生决口灾害的风险最大 .文中的分析结果可为黄河下游悬河治理的优化决策、重点治理河段的科学确定提供重要依据和可靠保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决口 风险评价 灾害度
下载PDF
黄河河道格局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治黄思路的启示 被引量:10
2
作者 左东启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1年第4期2-13,共12页
在学习、整理有关黄河形成发育过程和黄河下游大改道变迁分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黄河治理中的重大问题 ,对黄河决溢、改道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归类 .按照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成因、影响及其与相邻河系的关系等 ,将黄河发育进化分成 ... 在学习、整理有关黄河形成发育过程和黄河下游大改道变迁分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黄河治理中的重大问题 ,对黄河决溢、改道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归类 .按照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成因、影响及其与相邻河系的关系等 ,将黄河发育进化分成 9个历史阶段 .把黄河改道纳入黄淮海平原发育的整体格局的演变中综合全面研究 ,以弥补只视改道为各个孤立、偶发事件的研究方法局限 .由此认为 ,2 0世纪后期是黄河和黄淮海平原完全发育成熟的阶段 ,而 2 1世纪开始了黄河的新纪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水利史 治黄 河道演变 入海流路 河道冲刷 河道淤积 治河措施 溃堤
下载PDF
堤防溃口人员伤亡事故的事故树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梦云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2,共5页
为了减少洪灾人员伤亡,将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分析法引入到堤防溃口人员伤亡事故的分析与控制中,根据事故树分析基本原理和堤防溃口的事故机理,综合考虑引发事故的各基本事件及其逻辑关系建立堤防溃口人员伤亡事故树,从最小割集、最... 为了减少洪灾人员伤亡,将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分析法引入到堤防溃口人员伤亡事故的分析与控制中,根据事故树分析基本原理和堤防溃口的事故机理,综合考虑引发事故的各基本事件及其逻辑关系建立堤防溃口人员伤亡事故树,从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概率重要度、关键重要度等方面,对事故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洪灾发生时的有序疏散及自我保护是降低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概率的关键因子,和当地人口密度相匹配且通畅的交通道路、快捷的逃生工具、提高反应时间的防洪预警系统等非工程防洪措施,是防洪减灾中堤防溃口人员伤亡事故防范的侧重点及主要控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溃口 人员伤亡 安全系统工程 事故树分析
下载PDF
堤防安全及抢险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斌 力刚 +1 位作者 陈家强 徐立建 《江苏水利》 2023年第9期66-69,共4页
了解堤防的溃决机理和抢险手段对堤防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将堤防的破坏形式分成漫顶破坏、渗透破坏和边坡失稳,分析了不同堤防破坏形式的机理,按溃口形成前后的顺序梳理了堤防的破坏形式及对应的抢护流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现代堤防... 了解堤防的溃决机理和抢险手段对堤防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将堤防的破坏形式分成漫顶破坏、渗透破坏和边坡失稳,分析了不同堤防破坏形式的机理,按溃口形成前后的顺序梳理了堤防的破坏形式及对应的抢护流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现代堤防抢险手段和传统手段的区别,对现有堤防的抢险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溃决 应急抢险 管涌 堤防堵口
下载PDF
堤防决口封堵材料应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建斌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7年第7期59-63,共5页
堤防决口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通过计算分析决口水力学特性和堵口材料抗冲稳定性,正确选择堵口材料的粒径和堵口方法,系统分析论述传统和现代的各种堤防决口封堵材料的适用条件、应用形式和实践应用等... 堤防决口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通过计算分析决口水力学特性和堵口材料抗冲稳定性,正确选择堵口材料的粒径和堵口方法,系统分析论述传统和现代的各种堤防决口封堵材料的适用条件、应用形式和实践应用等,提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多种组合、不断创新的现代抢险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 决口 封堵 材料
下载PDF
新型堵口装置抛投过程中纵向漂距的数值模拟及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俊谊 洪娟 +2 位作者 焦经纬 程建生 陈启飞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1-17,共7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快速堵口装置,其可用于形成临时坝体结构来解决堤坝决口的封堵问题。受水流的影响,堵口装置在抛投过程中会沿纵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将对堵口装置的排列及形成稳定的坝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 介绍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快速堵口装置,其可用于形成临时坝体结构来解决堤坝决口的封堵问题。受水流的影响,堵口装置在抛投过程中会沿纵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将对堵口装置的排列及形成稳定的坝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建立了堵口装置下落过程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通过模型试验对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然后,研究了水深、流速、装置质量等因素对堵口装置纵向漂距的影响。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堵口装置的纵向漂距随流速、水深增大非线性增大,随质量增加非线性减小;当处于同一入水深度时,堵口装置在浅水条件下的水平位移较深水条件下的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抢险 堤坝决口 堵口装置 纵向漂距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珠湖蓄滞洪区溃堤洪水模拟及损失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海真 支欢乐 +1 位作者 陈李蓉 蒋水华 《江西水利科技》 2021年第3期177-183,共7页
为有效评估蓄滞洪区溃堤洪水灾害风险,本文依托鄱阳湖区珠湖蓄滞洪区,建立了洪水演进数值模型,模拟了蓄滞洪区溃堤洪水演进过程,获得了历史最高洪水位下的蓄滞洪区淹没范围、淹没水深及流速等重要淹没信息,进而根据洪水淹没信息分别估... 为有效评估蓄滞洪区溃堤洪水灾害风险,本文依托鄱阳湖区珠湖蓄滞洪区,建立了洪水演进数值模型,模拟了蓄滞洪区溃堤洪水演进过程,获得了历史最高洪水位下的蓄滞洪区淹没范围、淹没水深及流速等重要淹没信息,进而根据洪水淹没信息分别估算了溃堤洪水可能给蓄滞洪区造成的生命、经济和生态环境损失.研究结果可为溃堤洪水灾害风险评估、蓄滞洪区内灾害等级划分、人员和物资撤离及迁移方案制定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滞洪区 溃堤 洪水演进 损失评估 珠湖
下载PDF
基于事故树理论的堤防溃口现场抢险方案错误实例分析
8
作者 潘传柏 马玉洁 杨梦云 《水利水电快报》 2021年第8期24-28,共5页
为了避免因一线技术人员现场抢险方案的错误判断而耽误抢险时间,或因技术错误和抢险方案制定不及时而导致溃口,根据防汛抢险实践和相关溃口失事案例,应用事故树分析法建立了现场抢险方案错误事故树图。依据事故树分析基本原理,对堤防溃... 为了避免因一线技术人员现场抢险方案的错误判断而耽误抢险时间,或因技术错误和抢险方案制定不及时而导致溃口,根据防汛抢险实践和相关溃口失事案例,应用事故树分析法建立了现场抢险方案错误事故树图。依据事故树分析基本原理,对堤防溃口的现场抢险方案错误实例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现场抢险方案错误共有7种事故模式,现场抢险方案的前瞻性、综合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防范现场抢险方案错误的侧重点及主要控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溃口 事故树理论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防汛抢险
下载PDF
生产堤溃口展宽过程的概化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果鹏 夏军强 +1 位作者 周美蓉 张晓雷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为研究生产堤溃口横向展宽过程的发展规律,以黄河下游生产堤土体为材料,开展概化模型试验,分析溃口处水深、流速、流量以及溃口宽度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溃口横向展宽的机理主要表现为水流冲刷堤身下层土体伴随上层悬臂土体发生绕轴崩... 为研究生产堤溃口横向展宽过程的发展规律,以黄河下游生产堤土体为材料,开展概化模型试验,分析溃口处水深、流速、流量以及溃口宽度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溃口横向展宽的机理主要表现为水流冲刷堤身下层土体伴随上层悬臂土体发生绕轴崩塌;随着溃口展宽,堤前水深持续下降但下降速率逐渐减小,溃口流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流速峰值约为1.1 m/s;随着主槽流量增加,溃口宽度发展至0.7 m时,溃口的水深、泄流流量、流速、展宽速率均有所增加。基于对溃口展宽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溃口横向展宽速率的计算关系式,计算溃口展宽过程与实测值符合较好。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生产堤展宽机理及发展规律的研究,还可为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堤溃决 概化模型试验 溃口宽度 展宽速率
下载PDF
黄河下游不同洪水情景决溢风险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夏富强 康相武 +4 位作者 吴绍洪 杨勤业 马欣 杨佩国 李晓东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9-239,I0004,共12页
本文提出黄河下游悬河决溢风险的影响因素应当包含水沙运动、区域地壳稳定性、河势演变和堤防稳定性4个方面,并据此建立了指标体系和基于GIS技术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不同洪水情景下黄河下游的决溢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 本文提出黄河下游悬河决溢风险的影响因素应当包含水沙运动、区域地壳稳定性、河势演变和堤防稳定性4个方面,并据此建立了指标体系和基于GIS技术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不同洪水情景下黄河下游的决溢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决溢风险随着洪水量的增大而增高;(2)决溢风险随河型的沿程变化而降低;(3)决溢风险较大的河段集中在游荡型河段,游荡型河段南岸风险高于北岸;(4)弯曲型河段北岸决溢风险高于南岸;这些结论能够应用于黄河下游河道的治理与防汛抗洪的实践。研究表明: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能够用于解决黄河下游的决溢风险问题;GIS空间分析技术能够量化不同空间位置的决溢风险,客观地反映不同空间位置决溢风险的差别,对于指导防洪和河道治理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河 影响因素 决溢风险 评价指标体系 GIS技术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下载PDF
动态实时洪水风险分析及管理系统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永志 张文婷 +3 位作者 崔信民 孟波波 牛帅 梁大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0-1171,共12页
当前洪水风险分析按照典型设计标准洪水进行计算的模式难以满足实际防洪管理需要,为了提高洪水风险分析的实时性以及适应洪水演进的动态性,设计了动态实时洪水风险分析框架。在本框架中,先采用一维和二维动态耦合水动力学数值方法耦合... 当前洪水风险分析按照典型设计标准洪水进行计算的模式难以满足实际防洪管理需要,为了提高洪水风险分析的实时性以及适应洪水演进的动态性,设计了动态实时洪水风险分析框架。在本框架中,先采用一维和二维动态耦合水动力学数值方法耦合溃堤模型,然后在樵桑联围防洪保护区建立洪水演进模拟模型,通过灵活处理模型计算边界条件以及动态设置溃堤功能,计算不同设计标准洪水发生时,堤防出现单一溃口或者组合溃口后保护区内洪水演进过程。按照上述框架开发了樵桑联围动态实时洪水风险图编制与管理应用系统,并利用历史洪水资料开展模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2008-06洪水马口站、三水站、大熬站、甘竹(一)站的实测最高水位和模型计算最高水位的绝对误差分别为-0.10、0.10、0.09、0.04 m,均满足洪水模拟精度要求。利用模型计算了西江发生200年一遇的洪水情况下,江根堤防出现溃口后的洪水流量及溃口内外洪水水位变化过程,模拟溃口宽度168 m,最大溃口洪水流量达到5 190 m^(3) ,分析了堤防溃决后3、6和24 h洪水漫延导致村落淹没情况,结果表明其满足合理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洪水风险图 实时洪水风险 水动力模型 溃堤洪水
下载PDF
黄河下游悬河决溢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富强 康相武 +3 位作者 吴绍洪 杨勤业 马欣 刘自强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24,共8页
针对黄河下游存在决溢风险的现状,根据环境因素对悬河决溢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地质构造评价在决溢风险评价中的地位、洪水要素对悬河决溢的影响、不同决溢模式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从而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黄河下游悬河决溢风险评价指... 针对黄河下游存在决溢风险的现状,根据环境因素对悬河决溢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地质构造评价在决溢风险评价中的地位、洪水要素对悬河决溢的影响、不同决溢模式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从而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黄河下游悬河决溢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文中提出了以下观点:1.将洪水要素纳入评价指标体系:2.决溢风险评价分为地质构造环境背景评价和决溢情景评价两部分;3.决溢情景评价与决溢模式相结合;4.以不同决溢模式的形成机理为基础确定评价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河 决溢风险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Dike Breach Risks of Different Flood Conditions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被引量:1
13
作者 Xia Fuqiang Wu Shaohong +2 位作者 Yang Qinye Kang Xiangwu Ma Xin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年第1期18-27,共10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anging rivers' actuality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and researches related to the evaluation of dike breach risks,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ke beach risks in the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anging rivers' actuality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and researches related to the evaluation of dike breach risks,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ke beach risks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should involve four aspects,the flow and sediment movement,the regional crustal stability,the variation of river regime and the stability of river dikes.With this,the evaluation indexes system of dike breach risks is established,and with the suppor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y,the model of multi-hierarchical fuzzy comprehensive judgment i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dike beach risks of the hanging rivers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under different flood conditions.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dike breach risks show the following distributing regularities of dike breach risks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1) Dike breach risk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lood.(2) Dike breach risks decrease with the changes of river patterns along the channel.(3) There are great risks of dike breach in the wandering reaches,and it is relatively higher in the south bank than in the north in wandering reaches.(4) There is a higher dike breach risk in the north bank than in the south in winding reaches.Simultaneously,the evaluation results manifest that the evaluation indexes system established from the flow and sediment movement,the regional crustal stability,the variation of river regime and the stability of river dikes can represen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more comprehensively.The application of multihierarchical fuzzy comprehensive judgment can preferably resolve the problem of hanging river dike breach,which has numerou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mplicated functionary mechanisms.The application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y with powerful spatial analysis functions make dike beach risks quantificationally displayed in different spatial positions,and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of dike beach risks in different spatial positions of the channel in the lower Y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lower Yellow River influencing factors dike breach risk evaluation indexes system multi-hierarchical fuzzy comprehensive judgment
下载PDF
生产堤溃口展宽与洪水演进过程数值模拟
14
作者 果鹏 夏军强 周美蓉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2,共8页
为保护黄河下游滩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修建了大量的生产堤,由于生产堤防护标准很低,极有可能发生溃决,由此引发的漫滩洪水不仅危及滩区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将直接威胁黄河大堤安全。生产堤溃决过程中,横向展宽过程比垂向下切过程的发展... 为保护黄河下游滩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修建了大量的生产堤,由于生产堤防护标准很低,极有可能发生溃决,由此引发的漫滩洪水不仅危及滩区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将直接威胁黄河大堤安全。生产堤溃决过程中,横向展宽过程比垂向下切过程的发展历时更长,是影响滩区淹没范围及其程度的关键因素。为精细模拟生产堤溃决洪水演进过程,在二维水沙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耦合了生产堤溃口展宽模块,采用基于非结构三角形网格的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水沙动力学模块,补充生产堤溃口水流对堤身下层土体的横向冲刷作用及溃口两侧上层悬臂土体发生绕轴崩塌的力学条件。采用模型试验算例检验增添了生产堤溃口展宽模块和新扩展的二维水沙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以黄河下游兰考东明滩区为研究区域,计算了生产堤溃口的横向展宽过程及滩区洪水演进过程。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下游滩区治理方案的分析与决策及滩区洪水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堤溃决 二维水沙动力学模型 展宽模块 滩区洪水
下载PDF
唐代华北降水与黄河下游河道决溢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龚俊文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7期24-29,共6页
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回归分析以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唐代黄河下游河道的决溢与华北地区的降水之间的相关性。从年代分布上来看,二者在公元698—838年这一时段内的线性相关性很强,黄河决溢次数累计值与降水等级平均值的变化趋势基... 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回归分析以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唐代黄河下游河道的决溢与华北地区的降水之间的相关性。从年代分布上来看,二者在公元698—838年这一时段内的线性相关性很强,黄河决溢次数累计值与降水等级平均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季节分布上来看,二者多发生于夏秋之季,伏秋汛期时华北地区的集中降水使得黄河下游河道径流量增加而引发决溢。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唐代黄河下游河道的决溢多发生于华北地区降水集中且降水等级偏高的区域,尤其是支流汇入段与河口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华北降水 黄河决溢 相关性
下载PDF
无粘性土堤的溃堤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P.J. Visser 朱勇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8,共4页
以实验室及现场模型试验中观察到的溃堤机理为基础,开发了一个无粘性土(沙)堤的溃堤模型。模型用现场试验的数据校准,又用实验室试验的数据进行验证,计算与观测值间的拟合结果令人满意。模型还对一个溃堤实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目测... 以实验室及现场模型试验中观察到的溃堤机理为基础,开发了一个无粘性土(沙)堤的溃堤模型。模型用现场试验的数据校准,又用实验室试验的数据进行验证,计算与观测值间的拟合结果令人满意。模型还对一个溃堤实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目测报告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性土堤 溃堤 模拟 馈堤模型 实验室
下载PDF
洪洼洪泛区溃堤洪水与漫溢洪水联合演进数值模拟
17
作者 陈小凤 胡勇 章启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01-4409,共9页
河道溃堤洪水与漫溢洪水是两种典型的洪水灾害,准确模拟这两类洪水的联合演进过程至关重要。为准确获取超标准洪水条件下溃堤洪水和漫溢洪水的联合演进情况,以淮河流域典型洪泛区为研究区域,结合河道形态、下垫面条件、工程调度等情况,... 河道溃堤洪水与漫溢洪水是两种典型的洪水灾害,准确模拟这两类洪水的联合演进过程至关重要。为准确获取超标准洪水条件下溃堤洪水和漫溢洪水的联合演进情况,以淮河流域典型洪泛区为研究区域,结合河道形态、下垫面条件、工程调度等情况,综合确定网格大小、空间步长与时间步长等。采用MIKE11构建一维河网模型,采用MIKE21构建洪洼洪泛区二维水动力学模型,采用MIKE FLOOD构建一维、二维耦合模型,分别采用标准连接、侧向连接耦合溃堤洪水与漫溢洪水。采用2003年、2007年典型洪水过程对一维模型的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模拟水位过程与实测水位过程拟合较好,纳什效率系数均大于0.80,水位峰值模拟值与实测值偏差小于5%,构建的模型能够同时模拟溃堤、漫溢洪水演进过程。在100 a一遇、300 a一遇超标准洪水与不同防洪薄弱堤段组合情景条件下,开展典型溃堤、漫溢场景的洪水联合演进过程模拟。模拟结果表明,100 a一遇、300 a一遇超标准洪水淹没范围分别为121.50 km^(2)、149.87 km^(2),平均最大淹没水深分别为2.33 m、2.90 m,洪水演进及淹没情况符合区域地形地物等实际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洪水预案编制、灾害预警、决策制定、避洪转移等提供依据,也可为同类型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溃堤洪水 漫溢洪水 超标准洪水 洪水演进模拟 洪洼洪泛区
下载PDF
黄河下游右岸堤防典型段溃决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艳洁 罗秋实 赵正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29,49,共6页
结合历史溃口、河防工程、河势影响和社会经济生态影响等情况,选择高村和胡家岸作为黄河下游堤防右岸典型段溃口位置,建立平面二维溃堤模型,对溃口溃决过程进行模拟,分别采用高村和艾山水文站1982年型近1000 a一遇洪水过程作为进口流量... 结合历史溃口、河防工程、河势影响和社会经济生态影响等情况,选择高村和胡家岸作为黄河下游堤防右岸典型段溃口位置,建立平面二维溃堤模型,对溃口溃决过程进行模拟,分别采用高村和艾山水文站1982年型近1000 a一遇洪水过程作为进口流量,对典型河段溃堤过程中洪水演进、溃口冲深和展宽、横断面发展等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溃口口门发展过程及分洪流量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高村、胡家岸溃口最终宽度分别为900、720 m,分流比分布分别经过2、3 d之后达到稳定,为80%和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堤模型 溃口流量 分流比 黄河下游
下载PDF
高填方渠道溃堤洪水三维风险图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晓玲 孙小沛 +2 位作者 周正印 敖雪菲 孙蕊蕊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7-707,共11页
目前的风险图绘制研究中,洪水淹没计算多基于一、二维数值模拟,洪灾风险分析较少考虑地形危险性,未能真实反映复杂下游区域洪水淹没情况及洪灾风险分布.因此,本文提出基于三维数值模拟和数据场耦合的高填方渠道溃堤洪水风险图分析方法.... 目前的风险图绘制研究中,洪水淹没计算多基于一、二维数值模拟,洪灾风险分析较少考虑地形危险性,未能真实反映复杂下游区域洪水淹没情况及洪灾风险分布.因此,本文提出基于三维数值模拟和数据场耦合的高填方渠道溃堤洪水风险图分析方法.首先,建立耦合VOF法的SST k-ω三维溃堤洪水演进数学模型,该模型结合了k-ω和k-ε模型的优势,增加了交叉扩散项,考虑了剪切应力的输送过程,能更精细地模拟湍流过程;其次,基于三维溃堤洪水淹没计算,引入数据场模型,考虑区域地形与洪水各灾情信息的综合风险,绘制三维洪水风险图,并与二维洪水风险图相结合,实现洪灾风险分布的详细、直观表达.以某高填方渠道为例,阐述了风险图绘制方法,分析了溃堤洪水的风险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渠道 溃堤洪水三维演进 风险图 数据场模型 SSTk-ω湍流模型 VOF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