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氢睾酮对人毛囊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贤燕 刘本 +4 位作者 李英 陈智睿 梁盼盼 赖维 万苗坚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双氢睾酮(DHT)对体外培养人毛囊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的人毛囊培养于浓度为10^(-5)mol/L、10^(-6)mol/L、10^(-7)mol/L、10^(-8)mol/L、10^(-9)mol/L的DHT中,设置空白对照组,每日测量毛囊生长长度;运用免疫荧光技...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双氢睾酮(DHT)对体外培养人毛囊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的人毛囊培养于浓度为10^(-5)mol/L、10^(-6)mol/L、10^(-7)mol/L、10^(-8)mol/L、10^(-9)mol/L的DHT中,设置空白对照组,每日测量毛囊生长长度;运用免疫荧光技术评估各组毛囊毛母质细胞增殖程度。结果:不同浓度DHT对体外培养的毛囊生长产生不同影响:DHT培养浓度为10^(-5)mol/L、10^(-6)mol/L时抑制毛囊生长(正常对照组与DHT 10^(-5)mol/L、10^(-6)mol/L实验组毛囊每日平均生长长度相比,P值均<0.05),毛母质细胞增殖活性减弱,毛囊较早进入退行期;DHT培养浓度为10^(-7)mol/L时促进毛囊生长(正常对照组与DHT10^(-7)mol/L实验组毛囊每日平均生长长度相比,P<0.05),毛母质细胞增殖活性强,毛囊生长期(anagen)延长;DHT培养浓度为10^(-8)mol/L、10^(-9)mol/L时对毛囊生长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正常对照组与DHT 10^(-8)mol/L、10^(-9)mol/L实验组毛囊每日平均生长长度相比,P值均>0.05)。结论:不同浓度DHT对体外培养毛囊生长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培养 雄激素 双氢睾酮 浓度
下载PDF
藏族药高原荨麻提取物抗前列腺增生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苏日娜 魏荣锐 +3 位作者 罗维早 朱继孝 王陆 钟国跃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53-1959,共7页
该研究采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致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探讨高原荨麻提取物对小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观察高原荨麻提取物对模型小鼠前列腺指数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清双氢睾酮(DHT)的影响,检测前列腺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 该研究采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致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探讨高原荨麻提取物对小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观察高原荨麻提取物对模型小鼠前列腺指数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清双氢睾酮(DHT)的影响,检测前列腺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抑制细胞凋亡因子(Bcl-2)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观察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高原荨麻醇提部分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醇溶部位可明显降低前列腺增生模型小鼠的前列腺指数,降低血清DHT及EGF水平(P<0. 01),明显下调前列腺组织中的EGF及Bcl-2的mRNA表达(P<0. 01),明显改善前列腺组织形态学结构。上述结果证实,高原荨麻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醇溶部位对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多肽类生长因子使雄激素水平降低和(或)抑制细胞过度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该研究为高原荨麻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荨麻 前列腺增生 表皮生长因子(EGF) 双氢睾酮(dht) 抑制性凋亡因子(Bcl-2)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滇藏荨麻提取物的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炜 冀保全 +3 位作者 唐玲 史丽颖 冯宝民 王永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71-2072,共2页
目的研究滇藏荨麻提取物各极性部位的5α-还原酶抑制活性。方法基于酶联免疫方法,建立抑制5α-还原酶体外模型,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提取5α-还原酶,与底物睾酮以及供氢体NADPH共同组成了一种微量反应体系。利用酶标仪检测双氢睾酮(DHT)... 目的研究滇藏荨麻提取物各极性部位的5α-还原酶抑制活性。方法基于酶联免疫方法,建立抑制5α-还原酶体外模型,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提取5α-还原酶,与底物睾酮以及供氢体NADPH共同组成了一种微量反应体系。利用酶标仪检测双氢睾酮(DHT)的含量。以DHT的含量来判断5α-还原酶的活性,用非那雄胺做阳性对照药。结果滇藏荨麻根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具有显著的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结论滇藏荨麻根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为抗BPH的有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Α-还原酶 滇藏荨麻 双氢睾酮 前列腺肥大 酶联免疫
下载PDF
荨麻提取物对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冀保全 杨爱岗 +4 位作者 朱永宁 逄越 唐玲 冯宝民 王永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52-1854,共3页
目的研究荨麻提取物中水溶性成分的5a-还原酶抑制活性。方法基于荧光测定的方法,建立一种5a-还原酶抑制剂体外模型,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提取5α-还原粗酶,与底物睾酮(Testosterone)以及供氢体还原型辅酶Ⅱ(NAD-PH)共同组成了一种微量反... 目的研究荨麻提取物中水溶性成分的5a-还原酶抑制活性。方法基于荧光测定的方法,建立一种5a-还原酶抑制剂体外模型,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提取5α-还原粗酶,与底物睾酮(Testosterone)以及供氢体还原型辅酶Ⅱ(NAD-PH)共同组成了一种微量反应体系。利用荧光测定仪检测NADPH的含量,以荧光的强弱来判断5a-还原酶的活性,以非那雄胺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反应体系中加入荨麻提取物后荧光值有显著升高。结论荨麻根的水溶性成分在体外能够抑制5a-还原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Α-还原酶 荨麻 双氢睾酮 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雄性激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 被引量:7
5
作者 曹正 刘颖 +5 位作者 丛宇婷 卢一凡 董莹 刘京瑞 唐国栋 翟燕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51,共6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血清中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4)、睾酮(T)、17-羟基孕酮(17-OHP)、双氢睾酮(DHT)5种激素的分析方法。血清样本经蛋白沉淀后,采用固相萃取,经Agela Venusil MP C18色谱柱(3.0 mm×...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血清中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4)、睾酮(T)、17-羟基孕酮(17-OHP)、双氢睾酮(DHT)5种激素的分析方法。血清样本经蛋白沉淀后,采用固相萃取,经Agela Venusil MP C18色谱柱(3.0 mm×50 mm,3μm)分离,以含0.1%甲酸的甲醇和含0.02%甲酸的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数据采集。结果表明,5种激素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回收率为96.0%~105%,各激素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0%,DHEAS、A4、T、17-OHP、DHT的定量下限(LOQ)分别为5.00、0.05、0.05、0.025、0.025 ng/mL。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临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雄性激素水平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 硫酸脱氢表雄酮 雄烯二酮 睾酮 17-羟基孕酮 双氢睾酮
下载PDF
龟鹿益神颗粒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行为及相关雄性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耿玉杰 金晨曦 +3 位作者 曹小青 邢圣杰 吴明阳 金杰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4期7-11,共5页
目的:观察龟鹿益神颗粒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大鼠行为学及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硫酸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的影响,探讨龟鹿益神颗粒... 目的:观察龟鹿益神颗粒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大鼠行为学及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硫酸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的影响,探讨龟鹿益神颗粒抗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苁蓉益肾颗粒组、龟鹿益神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束缚、力竭游泳复合方法构建CF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给予10 m L/(kg·d)生理盐水灌服,其他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服,龟鹿益神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1.625 g/(kg·d),3.250 g/(kg·d),6.500 g/(kg·d)的剂量灌胃,苁蓉益肾颗粒组给予苁蓉益肾颗粒混悬液417 mg/(kg·d),每天1次,连续14天。造模前、后及灌胃后分别测量大鼠行为学指标,末次灌胃12 h后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DHT、DHEAS的含量。结果:造模前各组大鼠体质量、矿场跨格运动次数、力竭游泳时间无明显差异。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矿场跨格运动次数、力竭游泳时间均明显减少(P <0.05);给药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矿场跨格运动次数、力竭游泳时间及血清T、DHT、DHEAS的含量明显降低(P <0.05,P <0.01);与模型组比较,龟鹿益神颗粒各剂量组和苁蓉益肾颗粒组大鼠体质重、旷场跨格次数、力竭游泳时间及血清T、DHT、DHEAS均有显著上升(P <0.05,P <0.01);与苁蓉益肾颗粒组相比,龟鹿益神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矿场跨格运动次数、力竭游泳时间及血清T、DHT、DHEAS的含量明显上升(P <0.05,P <0.01)。结论:龟鹿益神颗粒可显著改善CFS大鼠的疲劳状态,升高机体内T、DHT、DHEAS的含量,此可能是其抗疲劳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龟鹿益神颗粒 睾酮(T) 双氢睾酮(dht) 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 动物实验 大鼠
原文传递
双氢睾酮和褪黑素在牦牛毛囊细胞中的互作效应研究
7
作者 张哓兰 赵志东 +1 位作者 石斌刚 胡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98-5208,共11页
【目的】揭示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和褪黑素(melatonin,MLT)在牦牛毛囊细胞中的互作效应,为阐明这两种激素在毛囊周期发育中的调控机制及其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牦牛毛发性状选育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牦牛真皮毛... 【目的】揭示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和褪黑素(melatonin,MLT)在牦牛毛囊细胞中的互作效应,为阐明这两种激素在毛囊周期发育中的调控机制及其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牦牛毛发性状选育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牦牛真皮毛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 cells,DPCs)和表皮毛母质细胞(hair matrix cells,HMCs)为研究对象,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DHT(0、0.01、0.1、1、10、20、40、80μmol/L)和MLT(0、250、500、600、750、1000、1500 pg/mL)对牦牛DPCs和HMCs增殖的影响;选择最佳浓度DHT和MLT联合处理HMCs,采用MTT法检测两种激素在牦牛HMCs中的互作效应,利用EdU进一步验证试验结果。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HT和MLT联合处理后细胞增殖及毛囊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DHT和MLT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10~40μmol/L DHT可显著或极显著促进DPCs增殖(P<0.05;P<0.01),40~80μmol/L DHT可极显著促进HMCs增殖(P<0.01),其中40μmol/L DHT为促进DPCs和HMCs增殖的最佳浓度,此外,低浓度DHT(1μmol/L)可极显著抑制HMCs增殖(P<0.01)。与对照组(0 pg/mL)相比,500 pg/mL MLT对DPCs的促增殖作用最为明显(P<0.01),而不同浓度MLT对HMCs增殖均无明显作用(P>0.05)。使用40μmol/L DHT和500 pg/mL MLT联合处理HMCs 72 h,与DHT组相比,DHT+MLT联合处理对HMCs的促增殖作用极显著降低(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HT处理HMCs后极显著或显著改变了与毛囊发育相关基因LEF 1、SFRP 1、TGFB 2和BCL 2的表达量(P<0.01;P<0.05),提示DHT可能通过影响这些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毛囊的发育过程。【结论】牦牛DPCs和HMCs对DHT和MLT作用的敏感性不同,一定浓度的DHT均可显著促进DPCs和HMCs的增殖,低浓度DHT具有抑制HMCs增殖的趋势。500 pg/mL MLT是促进DPCs增殖的最佳浓度,不同浓度MLT对HMCs增殖均无明显作用。在HMCs中,MLT具有抗DHT作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毛乳头细胞(DPCs) 毛母质细胞(HMCs) 双氢睾酮(dht) 褪黑素(MLT)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低雄激素不育模型大鼠影响的药效观察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曲立娟 宋艳秋 +4 位作者 张雁 钟瑞华 杨文捷 李国停 谢淑武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9期88-92,98,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枸杞多糖对低雄激素不育大鼠生殖损伤的改善作用,评价枸杞多糖治疗低雄激素雄性不育的药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枸杞多糖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其中造模给药方式为灌胃给予... 目的通过观察枸杞多糖对低雄激素不育大鼠生殖损伤的改善作用,评价枸杞多糖治疗低雄激素雄性不育的药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枸杞多糖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其中造模给药方式为灌胃给予度他雄胺40 mg/kg,1次/d,连续28 d;在造模的第15天开始枸杞多糖干预灌胃给药,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枸杞多糖80 mg/kg和40 mg/kg,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溶媒,1次/d,连续14 d。给药结束时检测睾丸附睾组织学、超微结构、精子活力、交配雌鼠受孕率、血清雄激素水平、附睾雄激素受体(AR)和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枸杞多糖高剂量组精子活率和前向运动率显著升高(P<0.05);枸杞多糖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交配雌鼠受孕率分别为37.5%和62.5%,较模型对照组分别上升25%和50%;模型对照组附睾可见附睾上皮连接出现断裂,管内精子聚集;枸杞多糖低剂量组大鼠附睾上皮结构和精子排列有一定的恢复,高剂量组附睾上皮组织和精子基本恢复正常;枸杞多糖给药组血清双氢睾酮(DHT)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枸杞多糖给药组AR和NF-κB蛋白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枸杞多糖可以改善低雄激素附睾不育大鼠的生育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DHT水平、促进AR和NF-κB表达、发挥雄激素样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低雄激素 大鼠 枸杞多糖 双氢睾酮 附睾雄激素受体 核转录因子
下载PDF
双氢睾酮和氟他胺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谢蛟魁 宋印娥 +2 位作者 陈海文 张胜茹 田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859-863,共5页
目的:观察双氢睾酮(DHT)和氟他胺(FLU)作用于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 P内Ca^(2+)的变化,探讨DHT和FLU引起LNCa P细胞内Ca^(2+)变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获得雄激素依赖性(LNCa P)细胞株,进行细胞培养,获得稳定生长及传代的细胞株。... 目的:观察双氢睾酮(DHT)和氟他胺(FLU)作用于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 P内Ca^(2+)的变化,探讨DHT和FLU引起LNCa P细胞内Ca^(2+)变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获得雄激素依赖性(LNCa P)细胞株,进行细胞培养,获得稳定生长及传代的细胞株。不同浓度的雄激素受体激动剂DHT及雄激素受体拮抗剂FLU作用于培养的LNCa P细胞株,不同时间点取干预措施下的LNCa P细胞,通过荧光染料负载,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不同时间点、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LNCa P细胞Ca^(2+)的变化和差异。结果:DHT作用于LNCa P细胞后,在每个剂量组中Ca^(2+)荧光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U干预LNCa P后,各个剂量组的Ca^(2+)荧光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T降低LNCa P细胞内Ca^(2+)含量不明显,说明对LNCa P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及凋亡影响不大;而FLU可明显提高LNCa P细胞内Ca^(2+)的浓度,导致钙超载,促进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睾酮 氟他胺 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细胞株 钙离子
下载PDF
双氢睾酮对小鼠卵泡颗粒细胞增殖与抗苗勒管激素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于凯 赵玉芬 +6 位作者 翁钰 王琴 郝绍瑜 于泊洋 杜晨光 苏布登格日勒 李海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36-3043,共8页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DHT)对小鼠颗粒细胞增殖与抗苗勒管激素(AMH)表达的影响。【方法】给3周龄的昆明小鼠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 IU/只)以获取颗粒细胞,颗粒细胞传代后48 h HE染色鉴定形态,绘制颗粒细胞的生长曲线,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DHT)对小鼠颗粒细胞增殖与抗苗勒管激素(AMH)表达的影响。【方法】给3周龄的昆明小鼠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 IU/只)以获取颗粒细胞,颗粒细胞传代后48 h HE染色鉴定形态,绘制颗粒细胞的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鉴定促卵泡素受体(FSHR)的表达。当第2代颗粒细胞汇合度达到50%时,先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饥饿处理12 h,然后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DHT(0、10^(-9)、10^(-8)、10^(-7)、10^(-6)、10^(-5)mol/L),培养48 h后检测颗粒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ELISA法分别测定AMH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在颗粒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6)mol/L Flutamide(雄激素受体(AR)特异性抑制剂)、10^(-7)mol/L DHT、10^(-7)mol/L DHT+10^(-6)mol/L Flutamide、10^(-5)mol/L DHT、10^(-5)mol/L DHT+10^(-8)mol/L 11-ketodihydrotestosterone(AR特异性激动剂),分别记为F、D7、DF、D5、DK组,以不添加药物为对照组。培养48 h后,检测各组颗粒细胞增殖及AMH蛋白含量。【结果】体外培养的小鼠颗粒细胞呈梭形或铺路石状,生长曲线呈S形,细胞普遍表达FSHR;与0 mol/L DHT组相比,10^(-8)、10^(-7)mol/L DHT组细胞增殖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增加(P<0.05;P<0.01),10^(-5)mol/L DHT组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10^(-7)mol/L DHT组AM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与D7组相比,DF组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D5组相比,DK组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10^(-7)mol/L DHT能够显著促进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表达,而10^(-5)mol/L显著降低了颗粒细胞增殖以及AMH表达,且AR介导了DHT调控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颗粒细胞 双氢睾酮(dht) 雄激素受体(AR) 抗缪勒管激素(AMH)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双氢睾酮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的建立
11
作者 李忠浩 王丽 王朴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7-972,977,共7页
应用胰蛋白酶分次消化法分离乳鼠心肌细胞,以差速贴壁法纯化心肌细胞,α-sarconme-actin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在无血清无酚红培养基中培养48h后,用双氢睾酮(DHT)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24h后检... 应用胰蛋白酶分次消化法分离乳鼠心肌细胞,以差速贴壁法纯化心肌细胞,α-sarconme-actin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在无血清无酚红培养基中培养48h后,用双氢睾酮(DHT)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24h后检测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心肌细胞表面积;BCA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半定量RTPCR两步法检测心肌细胞肥大的特征性基因—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培养的心肌细胞纯度达到90%以上,心肌细胞分离良好。与对照组相比,10-8 mol/L的DHT能显著的增加心肌细胞表面积、蛋白质含量、ANP和β-MHC基因表达的增加(P<0.01),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建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双氢睾酮(dht) 心肌肥大
原文传递
二氢睾酮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5神经突起再生及RhoA和神经突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秀丽 邓宗勇 李平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对损伤后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5(retinal ganglion cell-5,RGC-5)神经突起再生及RhoA和神经突蛋白(neuri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RGC-5经十字孢碱诱导分化后,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用... 目的探讨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对损伤后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5(retinal ganglion cell-5,RGC-5)神经突起再生及RhoA和神经突蛋白(neuri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RGC-5经十字孢碱诱导分化后,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制备大鼠RGC-5神经突起氧糖剥夺/复氧损伤模型]和DHT干预组(终浓度分别为1、10、100 nmol/L),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存活率;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突起长度和数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RGC-5中RhoA和Neuritin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0和100 nmol/L DHT干预组及正常对照组的细胞存活率和神经突起数量均明显上升(P均<0.05);1、10和100 nmol/L DHT干预组及正常对照组的神经突起长度、Neuritin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均<0.05),RhoA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 RhoA和Neuritin可能是影响RGC-5神经突起再生的重要因子,DHT可能通过调节RhoA和Neuritin的表达,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睾酮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5 神经突起 RHOA 神经突蛋白
原文传递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冠森 闫桂玲 +1 位作者 张勋 章欢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725-727,共3页
目的:研究雄激素源性秃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家系各成员特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家系特点分析,发现雄激素源性脱发的遗传特点。方法:调查该家系共100名成员,AGA患者3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例,调查对象的年龄2~78岁。男性... 目的:研究雄激素源性秃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家系各成员特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家系特点分析,发现雄激素源性脱发的遗传特点。方法:调查该家系共100名成员,AGA患者3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例,调查对象的年龄2~78岁。男性与女性分别于28岁左右和58岁左右开始出现大量脱发。结论:发现雄激素源性秃发常会伴随痤疮和其他皮肤附属器疾病在患者的不同年龄阶段发病,且该病在男性中发病率较高,而在女性中发病率较低。雄激素源性秃发遗传方式较接近于从性显性的常染色体遗传,且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受生活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Α-还原酶 双氢睾酮 雄激素源性秃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