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道响应失配对DBF天线旁瓣电平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林让 保铮 张玉洪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5年第3期268-275,共8页
本文研究了通道响应失配对数字波束形成(DBF)天线旁瓣电平的影响,然后分析了通道频率响应失配与脉冲响应失配的关系,进而得到通道间频率响应失配对天线旁瓣电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用DBF技术实现超低旁瓣天线对通道频率匹配的要求相当高... 本文研究了通道响应失配对数字波束形成(DBF)天线旁瓣电平的影响,然后分析了通道频率响应失配与脉冲响应失配的关系,进而得到通道间频率响应失配对天线旁瓣电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用DBF技术实现超低旁瓣天线对通道频率匹配的要求相当高。最后计算机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天线 数字波束形成 容差 均衡 旁瓣电平
下载PDF
双/多基地SAR发展评述 被引量:8
2
作者 何友 蔡复青 +1 位作者 唐小明 关键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是将接收和发射系统分别置于不同平台上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该体制不但增加了SAR系统在军事应用中的生存能力,而且还使系统具有前视成像等优势。文中分析了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历程,并对... 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是将接收和发射系统分别置于不同平台上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该体制不但增加了SAR系统在军事应用中的生存能力,而且还使系统具有前视成像等优势。文中分析了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历程,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些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SAR 稀疏孔径 数字波束合成
下载PDF
5G毫米波基站的OTA校准与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郭翀 胡云 +1 位作者 蒋政波 洪伟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76,96,共6页
5G毫米波基站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阵列的形式,且空口(Over the Air,OTA)测试将成为首选的5G毫米波基站测试方案。文中针对数字波束成形形式的5G毫米波基站大规模MIMO阵列,给出了相应的OTA校准与测试解决方案,提出了波... 5G毫米波基站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阵列的形式,且空口(Over the Air,OTA)测试将成为首选的5G毫米波基站测试方案。文中针对数字波束成形形式的5G毫米波基站大规模MIMO阵列,给出了相应的OTA校准与测试解决方案,提出了波束等效全向辐射功率(Beam Equivalent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BEIRP)的概念,并将传统的射频传导测试指标进行了波束域的拓展,即定义了波束误差矢量幅度(Beam Error Vector Magnitude,BEVM)和波束邻道功率抑制比(Beam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Ratio,BACLR)的指标。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相关方法、指标的可操作性与合理性,以期对5G毫米波测试规范的制订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毫米波大规模MIMO阵列 空口测试 阵列校准与测试 数字波束成形
下载PDF
发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靖 龚耀寰 黎海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1-535,共5页
在天线阵发射波束时进行方向图零点控制是现代雷达采用的先进技术之一,该文分析了一种唯相位共轭梯度自适应于扰置零算法,并详细叙述了我们研制的基于TMS320C31的雷达自适应干扰对零阵列处理实验系统。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系统能... 在天线阵发射波束时进行方向图零点控制是现代雷达采用的先进技术之一,该文分析了一种唯相位共轭梯度自适应于扰置零算法,并详细叙述了我们研制的基于TMS320C31的雷达自适应干扰对零阵列处理实验系统。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系统能有效置零抑制干扰、是一种实用性强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天线阵列 数字波束形成 发射自适应阵列 自适应干扰置零 唯相位共轭梯度法
下载PDF
波束空间的超分辨测向算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熊键 董李梅 《电子对抗》 2007年第2期4-8,共5页
研究了将数字波束形成和超分辨测向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波束形成算法和阵元空间超分辨测向算法的性能,介绍了波束空间MUISC算法的基本原理。仿真证明波束空间的超分辨算法具有计算量小、测向分辨力高和充分利用阵列孔径的特点。
关键词 波束空间 超分辨测向 数字波束形成
下载PDF
星载Ka-SAR俯仰向自适应DBF算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尧 王辉 禹卫东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08-814,共7页
为解决Ka波段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波长与功率之间的矛盾,传统上通常采用基于距离向的数字波束形成扫描接收(DBF-SCORE)算法来改善天线增益。但此算法会预先设定加权矢量,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则会造成波束指向严重偏差,导致接收增益损... 为解决Ka波段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波长与功率之间的矛盾,传统上通常采用基于距离向的数字波束形成扫描接收(DBF-SCORE)算法来改善天线增益。但此算法会预先设定加权矢量,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则会造成波束指向严重偏差,导致接收增益损失,即所谓高程失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自适应阵列信号理论,研究了一种适用于Ka-SAR的俯仰向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可准确估计回波波达角(DOA),优化接收增益。通过本算法可有效的改善传统算法存在的高程失配问题。通过仿真分析该算法的鲁棒性,得出该算法在系统参数变化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空间谱估计 波达角
下载PDF
超高频雷达海洋表面流的探测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文必洋 李艳 +1 位作者 侯义东 杨静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1-947,共7页
近岸海域地形、海流复杂,而超高频雷达系统具有较高距离分辨率、小发射功率的特点,波长介于高频电磁波和微波之间,能同时提取海浪毛细波与重力波信息,与波浪作用比较敏感,能实现近海海洋动力参数的精细测量.不同于高频雷达回波谱,超高... 近岸海域地形、海流复杂,而超高频雷达系统具有较高距离分辨率、小发射功率的特点,波长介于高频电磁波和微波之间,能同时提取海浪毛细波与重力波信息,与波浪作用比较敏感,能实现近海海洋动力参数的精细测量.不同于高频雷达回波谱,超高频雷达回波中一阶峰、二阶峰展宽严重并混叠在一起,难以划分一阶峰区域,因此,文中系统设计采用数字波束形成进行流速方位提取.雷达反演的流速结果与浮标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88,但是均方根误差很大.通过分析,得出海洋表面流速不仅受到潮汐效应、地球自转的影响,当地风速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表面流速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频雷达 径向流速 海洋回波 数字波束形成 风速
下载PDF
数字阵雷达阵面数据容错分析与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利珍 刘耀文 徐晓理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4-77,共4页
数字阵雷达阵面微波暗室测试时,阵面数据异常会影响阵面数字波束合成及天线方向图特性,且定位困难,影响天线测试效率。在分析阵面数据组成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数据融合软件,对错误数据包进行解析,生成新的可用数据包,补充了阵面测试系... 数字阵雷达阵面微波暗室测试时,阵面数据异常会影响阵面数字波束合成及天线方向图特性,且定位困难,影响天线测试效率。在分析阵面数据组成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数据融合软件,对错误数据包进行解析,生成新的可用数据包,补充了阵面测试系统的容错能力。通过对阵面数据流程分析,选择关键节点,自制光纤接口转换设备,简化排故路径从而实现故障快速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故障定位 数字T/R组件
下载PDF
凝视数字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原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江涛 陈翼 王盛利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7,共7页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在实现高分辨大测绘带(简称高分宽幅)成像中存在的问题,文中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和合成孔径雷达结合,提出凝视数字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首先,将成像区域在距离和方位向分割为多个子区域进行独立成像,避免传统...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在实现高分辨大测绘带(简称高分宽幅)成像中存在的问题,文中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和合成孔径雷达结合,提出凝视数字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首先,将成像区域在距离和方位向分割为多个子区域进行独立成像,避免传统合成孔径雷达在高分宽幅成像领域的设计限制;然后,利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对天线阵面所有接收单元进行数字加权,在方位向和俯仰向形成多个高增益的接收窄波束,并控制接收波束实现对每个子区域的凝视观测,延长合成孔径的长度,提高成像分辨率。仿真表明,凝视数字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有效突破传统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上的瓶颈,实现高分宽幅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宽幅 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凝视数字多波束
下载PDF
一种高速实时数字波束形成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可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18期89-91,94,共4页
在数字波束形成系统(DBF)中,高速数据传输和数字波束形成均需保证其实时性,因而它一直以来都是DBF系统的关键技术。在此详细阐述采用低压差分信号(LVDS)技术解决DBF系统高速数据传输问题,LVDS与普通的并行数据总线相比,既能确保数据传... 在数字波束形成系统(DBF)中,高速数据传输和数字波束形成均需保证其实时性,因而它一直以来都是DBF系统的关键技术。在此详细阐述采用低压差分信号(LVDS)技术解决DBF系统高速数据传输问题,LVDS与普通的并行数据总线相比,既能确保数据传输速率,又降低了总线的互连复杂度;同时选择高性能FPGA芯片,既完成多通道高速数据的复加权求和运算,又实现了全阵的实时数字波束形成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 数字波束形成 低压差分信号 ICS554
下载PDF
THE LIMITATION OF MUTUAL IMPEDANCE PRECISION TO THE SIDELOBE LEVEL OF ARRAY ANTENNA
11
作者 张林让 张玉洪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1993年第1期63-70,共8页
Accurate mutual coupling correction is necessary for an array antenna to reach ultra-low sidelobe level.If the mutual impedance or mutual coupling coefficient matrix of an array isperfectly known,theoretically,one can... Accurate mutual coupling correction is necessary for an array antenna to reach ultra-low sidelobe level.If the mutual impedance or mutual coupling coefficient matrix of an array isperfectly known,theoretically,one can compensate the effects of mutual coupling completelyand realize the desired low sidelobe level.However,the mutual impedance matrix obtainedwhether by calculation or by measurement has limited precision,which limits the effectiveness ofcompensation.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requirements on the precision of mutual impedance forcompensation in ultra-low sidelobe array antenna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tual impedanceerrors and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errors of an array is derived,by whi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he mutual impedance errors and the sidelobe level i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nna ARRAYS Mutual coupling Low SIDELOBE TOLERANCE digital beam-forming
下载PDF
车载Ka-SAR距离向自适应DBF方法
12
作者 温靖 滑伟 +1 位作者 王辉 宫庆坤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4-295,共12页
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Ka-SAR)进行俯仰向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 forming,DBF)车载地面验证时,由于车载高程较小使得成像区域地形起伏不可忽略。采用传统扫描接收(scan on receive,SCORE)算法获得的DBF加权系数会存在误差,使合成波束... 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Ka-SAR)进行俯仰向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 forming,DBF)车载地面验证时,由于车载高程较小使得成像区域地形起伏不可忽略。采用传统扫描接收(scan on receive,SCORE)算法获得的DBF加权系数会存在误差,使合成波束方向图偏离理想状态,降低系统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SAR的自适应距离向DBF处理算法,对多通道数据进行干涉处理,并通过滤波提取干涉相位,自适应生成加权系数,提高了接收增益。该自适应算法获得的加权系数精度较高,具有处理流程简单、运算量小、便于实时处理的特点。最后,基于仿真和车载实验数据成像,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 合成孔径雷达 自适应 数字波束形成
下载PDF
误差对DBF零陷深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 徐汉林 阳凯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6年第3期64-67,共4页
波束置零能有效地抑制强干扰,因而成为数字波束形成(DBF)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然而由于通道误差等的存在使得零陷深度受到限制。首先提出了一种带零陷DBF的权值求解方法,然后从误差模型出发,分析了误差对零陷深度的定量影响,讨论了波束置... 波束置零能有效地抑制强干扰,因而成为数字波束形成(DBF)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然而由于通道误差等的存在使得零陷深度受到限制。首先提出了一种带零陷DBF的权值求解方法,然后从误差模型出发,分析了误差对零陷深度的定量影响,讨论了波束置零对旁瓣电平和比幅曲线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方法验证了该数学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通道误差 波束置零
下载PDF
数字波束成形中峰均比抑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璐 赵国庆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21,共8页
数字波束成形技术是5G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数字波束成形中过高的峰均比会造成信号发射端功率放大器进入非线性工作区域。针对现阶段概率类方法中的选择性映射类算法带宽利用率低和运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USIC算法的... 数字波束成形技术是5G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数字波束成形中过高的峰均比会造成信号发射端功率放大器进入非线性工作区域。针对现阶段概率类方法中的选择性映射类算法带宽利用率低和运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USIC算法的盲选择性映射方法。该方法不用传输边带信息,就可提高频带的利用率;同时,在运算复杂度和峰均比的抑制效果上,所提方法较选择性映射算法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成形 峰均比抑制 选择性映射算法 MUSIC算法
下载PDF
CM/FM智能天线遥测系统仿真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寓东 邵贝贝 +1 位作者 周邦华 周劼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646-649,共4页
智能天线技术在未来无线遥测系统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对PCM/FM智能天线遥测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为未来智能天线无线遥测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首先对PCM/FM系统建立了信号仿真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RLS-CMA和MLMS-CMA... 智能天线技术在未来无线遥测系统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对PCM/FM智能天线遥测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为未来智能天线无线遥测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首先对PCM/FM系统建立了信号仿真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RLS-CMA和MLMS-CMA算法的混合数字波束形成方案,最后在4阵元均匀线阵下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无线遥测系统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信噪比,改善系统的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M/FM 遥测 智能天线 数字波束形成 恒模算法
下载PDF
基于VxWorks和FPGA的雷达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浩 刁晶晶 +2 位作者 陈俊马 陈金锐 王善松 《火控雷达技术》 2022年第1期65-68,共4页
针对目前雷达系统对数字波束形成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FPGA实现的方法已无法满足系统要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xWorks+FPGA平台的雷达数字波束形成方法,通过计算机求得阵元级波束系数,再运用FPGA的高速率乘法器进行阵面波束合成,... 针对目前雷达系统对数字波束形成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FPGA实现的方法已无法满足系统要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xWorks+FPGA平台的雷达数字波束形成方法,通过计算机求得阵元级波束系数,再运用FPGA的高速率乘法器进行阵面波束合成,大大提高了DBF的实时性、可靠性、可拓展性。最后,运用实际算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WORKS FPGA 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下载PDF
俯仰向DBF SAR系统通道相位偏差估计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志斌 刘艳阳 +1 位作者 李真芳 陈筠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5-149,167,共6页
由于俯仰向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系统通道之间存在相位偏差,因此降低了数字波束形成后雷达图像的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俯仰向通道相位偏差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对相邻通道间的数据进行干涉处理,获得相邻通道之间的复干涉相位图;... 由于俯仰向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系统通道之间存在相位偏差,因此降低了数字波束形成后雷达图像的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俯仰向通道相位偏差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对相邻通道间的数据进行干涉处理,获得相邻通道之间的复干涉相位图;然后,对复干涉相位进行干涉处理,获得邻近通道干涉相位的差分相位;最后,通过优化图像的最大对比度估计俯仰向通道间的相位偏差.利用车载俯仰向多通道雷达系统获取的数据验证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通道相位偏差 最大对比度
下载PDF
DBF技术及其在SAR中的应用
18
作者 楼良盛 张昊 李威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4年第6期1-5,共5页
DBF技术是近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在雷达、通信、导航、地震及医疗电子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SAR领域,由于传统的单通道SAR存在最小天线面积限制,所以它使高方位分辨率和宽测绘带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DBF技术是近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在雷达、通信、导航、地震及医疗电子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SAR领域,由于传统的单通道SAR存在最小天线面积限制,所以它使高方位分辨率和宽测绘带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多通道结合DBF技术。本文在介绍DBF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DBF技术在SAR中的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多通道 SAR
下载PDF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SAR距离向DBF处理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杨 黄杰文 禹卫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0-1514,共5页
该文在研究星载SAR使用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DBF)实现宽测绘带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了仅做时域加权DBF处理对成像结果幅度和分辨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针对DBF-SAR扫描接收方式研究了4种适用于不同发射信号脉宽的距离向DBF处理方... 该文在研究星载SAR使用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DBF)实现宽测绘带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了仅做时域加权DBF处理对成像结果幅度和分辨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针对DBF-SAR扫描接收方式研究了4种适用于不同发射信号脉宽的距离向DBF处理方法。仿真验证了4种处理方法在各自的前提下能有效实现距离向宽测绘带接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 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 扫描接收
下载PDF
一种峰均比抑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璐 赵国庆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43-2449,共7页
数字波束形成中,高的峰均比会使功率放大器工作在非线性区域,造成发射信号的失真.针对现阶段的信号预畸变抑制峰均比的方法会造成严重的带内干扰和带外噪声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保角压缩的峰均比抑制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构造稀疏阵... 数字波束形成中,高的峰均比会使功率放大器工作在非线性区域,造成发射信号的失真.针对现阶段的信号预畸变抑制峰均比的方法会造成严重的带内干扰和带外噪声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保角压缩的峰均比抑制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构造稀疏阵列流型,压缩波束形成过程中的数据量,然后利用保角解析变换的性质,在信号的解析域进行限幅滤波,在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后,重构信号.本方法对信号进行了压缩采样,降低了运算的复杂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传统限幅滤波算法所造成的带内干扰和带外噪声,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实验仿真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保角变换 限幅滤波 峰均比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