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堵塞及其运行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振 张彬彬 +3 位作者 向衡 樊霆 杜宇能 李定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94-2502,共9页
在净化猪场沼液中开展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堵塞过程及其运行效能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堵塞的主要成因是由于填料层中不可滤过性物质的积累所致.不可滤过性物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且大部分不可滤过性物质的粒径均超过5.00μm... 在净化猪场沼液中开展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堵塞过程及其运行效能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堵塞的主要成因是由于填料层中不可滤过性物质的积累所致.不可滤过性物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且大部分不可滤过性物质的粒径均超过5.00μm.填料层的孔隙率和水力传导系数均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而填料层中被截留物质的含量则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空间变化特征均受到了系统中水力流态的影响;当系统HLR为0.02m3/(m2·d)时,VSSF在运行1380d后对猪场沼液的净化开始恶化,系统对COD、TSS、TN、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降至37.31%、57.82%、20.80%、32.13%和5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堵塞 不可滤物质 猪场沼液
下载PDF
生物增效低曝气BC-BAF处理低碳高氨氮废水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鑫 信欣 +2 位作者 秦嘉伟 陈方方 吴晗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5,121,共6页
为改善传统曝气生物滤池(BAF)对低碳高氨氮比猪场沼液脱氮除磷效果差的困境,采用生物炭(Biochar,BC)为BAF载体填料,接种课题组前期驯化好的脱氮除磷功能菌泥,低曝气条件下构建生物增效BC-BAF工艺。研究该工艺对猪场沼液脱氮除磷的效能,... 为改善传统曝气生物滤池(BAF)对低碳高氨氮比猪场沼液脱氮除磷效果差的困境,采用生物炭(Biochar,BC)为BAF载体填料,接种课题组前期驯化好的脱氮除磷功能菌泥,低曝气条件下构建生物增效BC-BAF工艺。研究该工艺对猪场沼液脱氮除磷的效能,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启动前后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变化,最后结合启动后污泥样品的能谱分析(EDS),探讨其强化脱氮除磷机理。结果表明,启动成功后的生物增效BC-BAF工艺对低碳高氨氮猪场沼液的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5.27%、60.31%和63.20%;与脱氮除磷功能相关的优势菌属Nitrosomonas(2.12%),Candidatus_Brocadia(3.24%),Acinetobacter(3.88%),Micropruina(24.72%),norank_o_RBG-13-54-9(11.71%),JGI_0001001-H03(1.77%)和unclassified_f_Burkholderiaceae(1.11%)在反应体系中实现了很好的富集。微曝气生物增效BC-BAF工艺处理猪场沼液反应体系中存在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以及反硝化脱氮等多种途径,而对于总磷的去除主要以生物除磷和吸附沉淀的联合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生物炭 猪场沼液 生物强化 强化脱氮除磷
下载PDF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好氧处理过程酸化改进及菌群结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伸 邓良伟 +3 位作者 徐则 王霜 姜奕圻 郑丹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3,共9页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直接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处理系统发生酸化,对COD和NH_4^+-N去除效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试验了两种改进方案,分别是接种厌氧氨氧化污泥(AN)和厌氧消化液中添加猪场废水原水(RW)。考察了不同改进方法...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直接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处理系统发生酸化,对COD和NH_4^+-N去除效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试验了两种改进方案,分别是接种厌氧氨氧化污泥(AN)和厌氧消化液中添加猪场废水原水(RW)。考察了不同改进方法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使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污泥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与SBR直接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相比,AN和RW组对COD去除率分别提高60.2%和102.6%,总无机氮(TI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1.1%和73.3%,RW组的改进效果最明显。3个反应器中主要氨氧化细菌(AOB)是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其对照(CG)组(7.9%)和AN组(4.2%)的相对丰度高于RW组(0.79%);RW组富集的氨氧化菌(AOB)相对丰度小于亚硝酸盐氧化菌(NOB);这些可解释CG组和AN组出现亚硝酸积累,而RW组没有出现亚硝酸盐积累。只有AN组出现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富集但相对丰度比较低(Candidatus_Brocadia=0.05%)。AN组厌氧氨氧化菌相对丰度低于高效的自养脱氮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 SBR pH值 16SrRna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常温下猪场厌氧消化液的亚硝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顾平 万金保 +1 位作者 吴永明 张文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283-7285,共3页
[目的]探求常温下猪场厌氧消化液亚硝化的最优工艺参数。[方法]在常温(15~30℃)条件下,以模拟低C/N、高氨氮的猪场厌氧消化液为进水,通过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研究猪场厌氧消化液亚硝化的最优工艺参数及影响因素。[结果]反应器在常温下作... [目的]探求常温下猪场厌氧消化液亚硝化的最优工艺参数。[方法]在常温(15~30℃)条件下,以模拟低C/N、高氨氮的猪场厌氧消化液为进水,通过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研究猪场厌氧消化液亚硝化的最优工艺参数及影响因素。[结果]反应器在常温下作全程硝化启动时,氨氮进水浓度为100 mg/L,COD进水浓度为180 mg/L,之后逐渐增加进水浓度以提高容积负荷,经过25 d的培养成功启动。反应器启动后连续运行70 d,在未控制pH条件下,随着硝化反应产酸的积累,氨氮去除率下降至54.86%,NO2--N下降至0.029 mg/L;在调节pH条件下,氨氮浓度平均去除率为93%,NO2--N平均累积率稳定为90%;pH适宜范围在7.0~8.0,FA适宜范围为3.02~12.1mg/L,曝气量为200 mg/L。[结论]该研究为猪场厌氧消化液亚硝化的后续厌氧氨氧化进一步脱氮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厌氧氨氧化 猪场厌氧消化液 低C/N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处理猪场沼液的废水预处理方法比较研究
5
作者 黄燕 周曼 +1 位作者 邓良伟 王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1-487,536,共8页
【目的】探明不同的沉淀方法对悬浮固体(TSS)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明确适宜的猪场沼液预处理方法,破除TSS对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猪场沼液的障碍。【方法】比较曝气沉淀、污泥强化曝气沉淀和混凝絮凝沉淀等方法对猪场沼液的预处... 【目的】探明不同的沉淀方法对悬浮固体(TSS)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明确适宜的猪场沼液预处理方法,破除TSS对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猪场沼液的障碍。【方法】比较曝气沉淀、污泥强化曝气沉淀和混凝絮凝沉淀等方法对猪场沼液的预处理效果。【结果】试验表明:曝气30 min、沉淀1 h为最适曝气沉淀条件,与空白组对比,COD去除率可提高9.24%;污泥强化曝气沉淀由于低水回收率不适用于猪场沼液的预处理;就化学沉淀而言,100 mg/L聚合硫酸铁(PFS)+8 mg/L聚丙烯酰胺(PAM)为最佳的浓度组合,可将TSS去除率提高52.08%。【结论】通过比较筛选获得了经济高效的猪场沼液预处理方法,即采用100 mg/L PFS+8 mg/L PAM的组合形式、沉淀1 h为最适合猪场沼液预处理方法。本研究可为厌氧氨氧化处理猪场沼液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沼液 悬浮固体 污泥强化曝气沉淀 絮凝混凝沉淀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氧化塘深度对猪场厌氧消化液后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温泉 李正山 邓良伟 《中国沼气》 2011年第5期17-20,28,共5页
采用小试装置对3个不同深度氧化塘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平均气温为21.9℃,停留时间在80~110天,进水负荷为0.05 m3.m-2d-1的条件下,氧化塘对NH 4+-N的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CODCr,TP的去除率分别为50%4,0%。... 采用小试装置对3个不同深度氧化塘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平均气温为21.9℃,停留时间在80~110天,进水负荷为0.05 m3.m-2d-1的条件下,氧化塘对NH 4+-N的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CODCr,TP的去除率分别为50%4,0%。硝化作用和藻类的吸收是氧化塘去除NH4+-N的主要方式,沉淀作用则是CODCr和TP的主要去除方式,在较长停留时间下,微生物对于溶解性CODCr的分解和同化也能提供一定的去除效果。当平均气温为21.9℃,在表面负荷为0.05 m3.m-2d-1的条件下,有效深度为0.3 m和0.7 m的氧化塘面积去除负荷分别为1.41 g·m-2d-1,1.49 g·m-2d-1,容积去除负荷分别为4.7 g·m-3d-1,2.8 g·m-3d-1。虽然较深氧化塘具有较高的面积去除负荷,但较浅的氧化塘却有更高的容积去除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塘 猪场厌氧消化液 不同深度 去除效果
下载PDF
浸润线高度对垂直潜流湿地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振 刘超翔 +4 位作者 李鹏宇 董健 刘琳 黄栩 朱葛夫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23-1828,共6页
针对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猪场沼液,开展了不同浸润线高度下垂直潜流湿地处理效果的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浸润线可改变湿地填料层中的溶解氧分布和水力流态,从而造成了3种类型湿地系统对猪场沼液处理效果的差异;在不同水力负荷下,中... 针对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猪场沼液,开展了不同浸润线高度下垂直潜流湿地处理效果的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浸润线可改变湿地填料层中的溶解氧分布和水力流态,从而造成了3种类型湿地系统对猪场沼液处理效果的差异;在不同水力负荷下,中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VSSF-M)对猪场沼液中各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好于低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VSSF-L)和高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VSSF-H);中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利用溶解氧梯度在填料层内实现了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的共存,从而使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在同一系统内完成,提高了系统的脱氮能力;中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系统还可适当增大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并可优化水力流态,从而进一步改善湿地系统的净化效果。因此,结合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的稳定性,中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对浓度较高的猪场沼液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沼液 浸润线 垂直潜流湿地 处理效果
下载PDF
基于平行因子分析的藻菌共生膜污染机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樊华 方凡 +3 位作者 刘强 辛佳期 孙盛进 李昆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4,共8页
基于不同藻菌共生体系(微藻真菌、微藻细菌)处理畜禽养殖废水,采用死端过滤的超滤杯实验测试不同体系(A.纯微藻体系;B.微藻真菌体系;C.微藻细菌体系)混合液在超滤过滤中的污染状况,研究膜污染形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B、C组的通量衰减速... 基于不同藻菌共生体系(微藻真菌、微藻细菌)处理畜禽养殖废水,采用死端过滤的超滤杯实验测试不同体系(A.纯微藻体系;B.微藻真菌体系;C.微藻细菌体系)混合液在超滤过滤中的污染状况,研究膜污染形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B、C组的通量衰减速度明显低于A组,A组膜污染模型以标准堵塞和滤饼层为主,而B、C组膜污染与标准堵塞、中间堵塞和滤饼层模型均有很高的拟合度.A组混合液粒径在1~30μm范围内比B和C组占比更多,在30~1000μm范围分布较少,导致膜孔堵塞更快,形成的滤饼层更为紧密,膜污染更严重.膜清洗液EEMs PARAFAC结果表明,膜面有机污染物主要为色氨酸和酪氨酸类蛋白质.B和C组藻菌共生作用大大减少了EPS类物质的产量,尤其是色氨酸类蛋白质,从而减轻了膜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菌共生 膜污染 胞外聚合物 畜禽养殖废水
下载PDF
垂直-潮汐流人工湿地处理养猪沼液:短程硝化的实现及机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晓文 季诚云 +2 位作者 杨永强 吴世军 陈繁荣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92-1005,共14页
养猪沼液具有高NH_(4)^(+)-N、低碳氮比的特点,难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处理。以沸石为基质,设计了一种间歇性曝气垂直-潮汐流人工湿地用于处理养猪沼液,以期在高污染物负荷下实现短程硝化,为厌氧氨氧化提供合适底物。结果表明,系统在20 ... 养猪沼液具有高NH_(4)^(+)-N、低碳氮比的特点,难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处理。以沸石为基质,设计了一种间歇性曝气垂直-潮汐流人工湿地用于处理养猪沼液,以期在高污染物负荷下实现短程硝化,为厌氧氨氧化提供合适底物。结果表明,系统在20 d左右启动短程硝化,出水NO_(2)^(-)-N浓度达375 mg·L^(−1)。在系统稳定运行期间,NH_(4)^(+)-N去除负荷高达343 g·(m^(2)·d)-1,且NO_(2)^(-)-N累积率始终高于90%,显示了系统良好的短程硝化性能,出水NO_(2)^(-)-N/NH_(4)^(+)-N比可满足厌氧氨氧化需求。低温会显著抑制系统短程硝化(P<0.01),随着温度回升,短程硝化性能明显好转。游离氨抑制和养猪沼液良好的pH缓冲能力是本系统实现短程硝化的关键因素,而沸石对NH_(4)^(+)-N的吸附、系统结构及运行方式有助于实现高效的短程硝化。qPCR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中amoA丰度远高于nxrA丰度,证实亚硝酸盐氧化菌被抑制。以上研究结果可为人工湿地优化及其在养猪沼液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沼液 人工湿地 短程硝化 潮汐流 qPCR
原文传递
外加碳源时分流比对人工湿地脱氮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平腊梅 王宁 +4 位作者 赵子健 眭家桐 潘玲阳 储刚 王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0-630,共11页
以生活污水作为外加碳源,探究了分段进水策略下分流比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FCW)深度处理猪场沼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生活污水通过分流管泵入VFCW时,分流比会影响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其微生物学特征.随着分流比由0:1增至1:3,VFCW填料层中反... 以生活污水作为外加碳源,探究了分段进水策略下分流比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FCW)深度处理猪场沼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生活污水通过分流管泵入VFCW时,分流比会影响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其微生物学特征.随着分流比由0:1增至1:3,VFCW填料层中反硝化菌群和厌氧氨氧化菌(AnAOB)的丰度均显著提高,硝化/反硝化作用和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DMOA)作用成为了系统中氮素脱除的主要途径,VFCW的TN去除性能随之得以优化;当分流比增至1:2后,VFCW的反硝化性能及厌氧氨氧化性能虽可进一步提高,但其运行性能却因分流管进水在系统中过短的水力停留时间而下降.当分流比为1:3时,VFCW可高效去除进水中污染物,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填料层中的优势菌属包括Nitrosomonas、Nitrospira、Thauera和Candidatus_Brocadia,此时系统中氮素的转化主要依赖硝化/反硝化作用和DMOA作用,对应的TN和NH_(4)^(+)-N去除速率分别可达(5.90±1.86)和(4.63±1.43)g/(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VFCW) 猪场沼液 分流比 外加碳源 厌氧氨氧化(ANAMMOX) 脱氮
下载PDF
吹脱池处理畜禽粪污厌氧消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11
作者 唐曾晖 颜智勇 +4 位作者 蔡意祥 谭超 王杰 文树龙 刘富安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8期131-133,共3页
对畜禽养殖粪污厌氧消化废水进行吹脱处理实验,分别探讨了初始p H、温度、初始氨氮浓度、水位深度、单位时间(每小时)气水比、吹脱时间、沉淀物的存在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初始p H、温度、初始氨氮浓度、... 对畜禽养殖粪污厌氧消化废水进行吹脱处理实验,分别探讨了初始p H、温度、初始氨氮浓度、水位深度、单位时间(每小时)气水比、吹脱时间、沉淀物的存在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初始p H、温度、初始氨氮浓度、单位时间(每小时)气水比、吹脱时间,氨氮去除效果均能有效提高;当p H=11,温度为30℃,单位时间(每小时)气液比为240∶1,吹脱时间为24 h时,氨氮去除率可达99.78%,氨氮浓度可从653 mg/L降到1.43 mg/L;结合畜禽养殖行业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处理效果、能耗等,取p H为10.5~12.0,曝气吹脱时间为48 h,单位时间(每小时)气液比为240∶1~360∶1,水温为20~30℃,氨氮去除率可达87.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粪污厌氧消化废水 氨氮 吹脱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