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脑白质磁共振成像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晓春 孙雪峰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弥散性高信号、点状白质病变和脑室扩张与神经功能发育的关系以及对神经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10年2月,92例早产儿(胎龄32周)纳入本研究。临床随访时间为2岁,临床随访包括神经系统检查以及精神和发育评估... 目的:探讨早产儿弥散性高信号、点状白质病变和脑室扩张与神经功能发育的关系以及对神经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10年2月,92例早产儿(胎龄32周)纳入本研究。临床随访时间为2岁,临床随访包括神经系统检查以及精神和发育评估(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研究。结果:在母亲末次月经年龄40-44周期间进行磁共振成象发现90.7%的婴儿存在弥散性高信号。母亲末次月经年龄超过50周的婴儿进行磁共振成象未发现弥散性高信号。弥散性高信号与神经功能发育不存在相关性。点状白质病变与精神发育迟缓(P=0.03)和精神运动发育迟缓(P=0.002),运动迟缓(P=0.003),脑瘫(p=0.02)显著相关。脑室扩张与精神运动发育迟缓(P=0.04),运动迟缓(P=0.03),脑瘫(P=0.04)显著相关。结论:弥散性高信号与神经功能发育无关,但点状白质病变和脑室扩张与神经功能发育不良密切相关。弥散性高信号不应该被视为白质受损的一部分,而是与早产儿发育相关的一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高信号 点状白质病变 脑室扩张 脑白质 早产儿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脑白质弥漫性高信号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孛茹婷 姬广海 +5 位作者 刘岭岭 吴玉华 邱银萍 杨文君 李艳 陈志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34-73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新生儿脑白质弥漫性高信号(diffuse excessive high signal intensity,DEHSI)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通过对比和随访不同类型DEHSI患儿常规MRI特征性表现、脑白质病...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新生儿脑白质弥漫性高信号(diffuse excessive high signal intensity,DEHSI)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通过对比和随访不同类型DEHSI患儿常规MRI特征性表现、脑白质病灶演变过程及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结果,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生后年龄、胎龄、头围与DEHSI评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266、-0.303、-0.200,P均<0.05)。DEHSI的严重程度与矫正年龄后5个月大的患儿的各项预后指标评分(ADQ、GMDQ、FMDQ、LDQ、PSDQ)呈负相关(r=-0.423、-0.499、-0.553、-0.317、-0.453,P均<0.05)。结论宫外暴露时间可促进新生儿成熟;此外,胎龄越大,胎儿越成熟,DEHSI分级越低。MRI可区分不同分级的DEHSI及较好的评价预后,中重度DEHSI患儿预后较差,无或轻度DEHSI患儿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弥漫性高信号 脑白质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1H-MRS和临床相关因素在新生儿脑白质弥漫性高信号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孛茹婷 姬广海 +4 位作者 郑义 刘岭岭 吴玉华 杨文君 陈志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12-817,共6页
目的运用单体素氢质子波谱技术(1H-MRS)观察新生儿脑白质弥漫性高信号(DEHSI)成像特点,探讨DEHSI的演变规律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95名新生儿运用点分辨波谱序列对其脑组织兴趣区所得代谢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生后年龄、胎龄、头... 目的运用单体素氢质子波谱技术(1H-MRS)观察新生儿脑白质弥漫性高信号(DEHSI)成像特点,探讨DEHSI的演变规律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95名新生儿运用点分辨波谱序列对其脑组织兴趣区所得代谢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生后年龄、胎龄、头围均与DEHSI评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98、r=-0.390、r=-0.269,P值均<0.05)。胎龄、生后年龄与NAA/Cr(r=0.386、r=0.328,P值均<0.05),NAA/Cho(r=0.432、r=0.367,P值均<0.05)呈正相关,与Cho/Cr(r=-0.204、r=-0.211,P值均<0.05),MI/Cr(r=-0.243、r=-0.286,P值均<0.05)呈负相关。此外,随着DEHSI的程度增加,NAA浓度,NAA/Cr和NAA/Cho比值下降(r=-0.320、r=-0.394、r=-0.565,P值均<0.05),而Cho/Cr和MI/Cr增加(r=0.389、r=0.376,P值均<0.05)。单因素方差分析:与正常组相比,轻度DEHSI组及中重度DEHSI组Cho/Cr和MI/Cr比值显著升高(P值均<0.05),而NAA/Cr、NAA/Cho比值显著下降(P值均<0.05)。结论生后年龄、胎龄、头围与DEHSI评估之间呈负相关;胎龄及生后年龄与新生儿脑组织代谢物水平有关;胎龄越大,胎儿越成熟,DEHSI分级越低,NAA浓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弥漫性高信号 磁共振波谱学
下载PDF
早产儿DEHSI与PVL对脑发育成熟度的影响
4
作者 班耀丹 徐萌 +1 位作者 靳京 马得廷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670-674,共5页
目的应用总体发育成熟度评分(TMS)评价早产儿中重度脑白质弥漫性过度高信号(DEHSI)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对脑发育成熟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新生儿颅脑MR图像,分为三组:正常早产儿组、DEHSI组和PVL组(校正胎龄为37~44周),利... 目的应用总体发育成熟度评分(TMS)评价早产儿中重度脑白质弥漫性过度高信号(DEHSI)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对脑发育成熟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新生儿颅脑MR图像,分为三组:正常早产儿组、DEHSI组和PVL组(校正胎龄为37~44周),利用TMS对每个新生儿颅脑MR图像进行评价,比较各组之间的TMS得分。结果正常早产儿组在髓鞘形成、皮质卷曲、TMS总分方面得分与DEHSI早产儿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髓鞘形成、皮质卷曲、TMS总分得分中,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常早产儿组、PVL患儿组、DEHSI早产儿组;任意两组间在生发基质方面和移行细胞带方面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白质存在DEHSI和PVL可以影响早产儿的大脑发育成熟度,二者对大脑发育成熟度的影响程度不同。DEHSI会延迟大脑的发育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发育 脑白质弥漫性过度高信号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总体发育成熟度评分
下载PDF
早产儿脑白质弥漫性过度高信号与年龄的相关性
5
作者 林子路 孙海涛 +1 位作者 公维云 马得廷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白质弥漫性过度高信号(DEHSI)与校正年龄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对校正年龄为34~50周内的129例早产儿颅脑磁共振成像进行回顾性研究,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共同在T2WI图像上评价是否存在DEHSI。根据校正年龄进行分为5组:A组(34...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白质弥漫性过度高信号(DEHSI)与校正年龄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对校正年龄为34~50周内的129例早产儿颅脑磁共振成像进行回顾性研究,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共同在T2WI图像上评价是否存在DEHSI。根据校正年龄进行分为5组:A组(34~36.9周)、B组(37~39.9周)、C组(40~42.9周)、D组(43~45.9周)、E组(46~50周),计算各组DEHSI的发生率及其与校正年龄的相关性。结果129例早产儿中,DEHSI的发生率为72.9%(94/129),非DEHSI占27.1%(35/129)。A、B、C、D和E组DEHIS的发生率分别为89.7%(52/58)、79.4%(27/34)、60.0%(12/20)、30.0%(3/10)、0%(0/7)。结论早产儿DEHSI的发生率和校正年龄呈负相关,宫外暴露可以促进脑白质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 弥漫性过度高信号 磁共振成像 早产儿 校正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