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农田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59
1
作者 焉莉 王寅 +1 位作者 冯国忠 高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4800-4810,共11页
【目的】距离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已有近30年的时间,受种植活动、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等变化的影响,农田土壤肥力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农田土壤养分的现状与变化特征。【方法】通过... 【目的】距离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已有近30年的时间,受种植活动、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等变化的影响,农田土壤肥力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农田土壤养分的现状与变化特征。【方法】通过对2005—2010年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大量的土壤养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吉林省农田土壤肥力现状,并与第二次普查数据对比以了解农田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目前,吉林省农田土壤的pH平均为6.6,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6.1 g·kg-1,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46.8 mg·kg-1,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6.7 mg·kg-1,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21.9 mg·kg-1。吉林省不同区域土壤养分存在显著差异,pH自东向西逐渐升高,而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从东到西逐渐降低,速效钾含量东部地区显著低于其他地区。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目前吉林省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大幅提高,速效钾含量略有降低。【结论】在长期耕作和较高施肥量条件下,吉林省农田土壤养分变化明显。建议今后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重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适当控制氮、磷肥施用,推进秸秆还田,以实现吉林省农田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养分的平衡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不同生态区 吉林省 测土配方施肥 土壤普查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栽培措施对青稞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菁 迟德钊 吴昆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573-14577,共5页
[目的]探讨青海省不同生态区栽培措施对青稞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昆仑12号青稞品种为试材,采用3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青海省西宁市和门源县两地青稞产量与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和播种量3项栽培措施应用水平的量化关系。[结果]西宁... [目的]探讨青海省不同生态区栽培措施对青稞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昆仑12号青稞品种为试材,采用3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青海省西宁市和门源县两地青稞产量与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和播种量3项栽培措施应用水平的量化关系。[结果]西宁市各试验因素对青稞产量的影响依次为磷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播种量,因子间互作效应表明氮肥施用量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较强,最佳栽培方案组合为纯氮施用量、纯磷施用量和播种量分别为77.250~114.450 kg/hm2、35.100~52.650 kg/hm2、150.000~187.500 kg/hm2;门源县各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播种量、氮肥、磷肥,因子间互作效应表明对产量的影响因素为氮肥施用量和磷肥施用量,最佳栽培措施方案组合为纯氮施用量、纯磷施用量、播种量分别是49.050~99.600 kg/hm2、44.100~65.700 kg/hm2、262.500~318.750kg/hm2。[结论]为青藏高原青稞高产优质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不同生态区 栽培措施 产量
下载PDF
秋季刈割时期对不同秋眠性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婷 孙启忠 +1 位作者 王川 王锦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4,共8页
2013~2015年,在宁夏3个区域以6个不同秋眠级的紫花苜蓿品种作为供试材料,从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方面研究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对不同刈割处理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秋季刈割制度下,同一苜蓿品种在宁夏不同生态区的株高、茎粗、分枝... 2013~2015年,在宁夏3个区域以6个不同秋眠级的紫花苜蓿品种作为供试材料,从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方面研究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对不同刈割处理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秋季刈割制度下,同一苜蓿品种在宁夏不同生态区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单株鲜重和干草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三地排序是吴忠>盐池>彭阳;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的生产性能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秋眠级为4级和5级的苜蓿品种适宜在引黄灌区种植,秋眠级为3级和4级的苜蓿品种适宜在扬黄灌区种植,秋眠级为2级和3级的苜蓿品种适宜在雨养农业区种植。(2)不同秋季刈割制度下,吴忠适宜在10月20号左右进行最后一次刈割;盐池适宜在9月30号左右刈割;彭阳适宜在9月10号左右刈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不同生态区 秋季刈割制度 生产性能
下载PDF
美国黑核桃在新疆不同生态区的生长适应性 被引量:9
4
作者 宋锋惠 史彦江 +1 位作者 刘晓芳 卡得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33,共3页
在新疆不同生态区引种栽培黑核桃,对其高、径生长量及适应性表现分析的结果表明:只要依据其生物学特性,加强水肥管理,均能表现出较好的种植效果。选用1龄实生苗,定植后第3年平均年度高生长量可达0.8~1.5 m,年度径生长量1.5~2.5 cm,... 在新疆不同生态区引种栽培黑核桃,对其高、径生长量及适应性表现分析的结果表明:只要依据其生物学特性,加强水肥管理,均能表现出较好的种植效果。选用1龄实生苗,定植后第3年平均年度高生长量可达0.8~1.5 m,年度径生长量1.5~2.5 cm,其中表现最好的伊犁河谷地区8龄树平均高、径生长量分别达到10.04 m、12.03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核桃 新疆 不同生态区 生长适应性
下载PDF
饲用小黑麦品种(系)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的综合评价
5
作者 刁玉虹 姚晓华 +1 位作者 谢德庆 姚有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657-4670,共14页
为解决青海高原优质饲草料生产中可利用的优良饲用小黑麦品种缺乏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选用6个新育成的饲用小黑麦品种(系),设置5个代表性生态区,测定和分析5个生态区下6个饲用小黑麦品种(系)在生育期、株高、产量因素、乳熟期鲜干草产量... 为解决青海高原优质饲草料生产中可利用的优良饲用小黑麦品种缺乏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选用6个新育成的饲用小黑麦品种(系),设置5个代表性生态区,测定和分析5个生态区下6个饲用小黑麦品种(系)在生育期、株高、产量因素、乳熟期鲜干草产量、成熟期籽粒产量、干草和籽粒饲用营养品质等性状的差异,并利用稳定性、适应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排序。结果表明:在6个参试品种(系)中,QSM-3、QSM-4和QSM-5这3个品种生育期少于155 d,株高适宜,产量构成因素合理,鲜干草和籽粒生产性能优良,饲用品质好,在不同生态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好,在5个主成分综合评价和排名中综合表现优良。本研究结果可为青海农牧交错区优良饲用小黑麦品种的选择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品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小黑麦 不同生态区 生产性能 饲用品质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贵州省主要茶产区土壤酸性特征
6
作者 曾宪平 张家春 +4 位作者 杨家干 吴正肖 林正洲 万继磊 李密 《青海农林科技》 2023年第2期78-80,84,共4页
为研究贵州省主要茶区土壤酸性特征,对贵州省主要茶区及周边土壤样品pH值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贵州主要茶区土壤pH自南向北呈逐渐增加趋势;贵州主要茶区土壤pH在垂直分布上存在差异,随土层加深土壤pH逐渐升高;从不同地区土壤平均pH值表现... 为研究贵州省主要茶区土壤酸性特征,对贵州省主要茶区及周边土壤样品pH值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贵州主要茶区土壤pH自南向北呈逐渐增加趋势;贵州主要茶区土壤pH在垂直分布上存在差异,随土层加深土壤pH逐渐升高;从不同地区土壤平均pH值表现看,凤冈县>都匀市>湄潭县>贵定县;贵州省茶园土壤周边林地也适合茶树生长,植茶对贵州土壤酸性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性 茶产区 不同生态区域 分布 贵州
下载PDF
内蒙古不同生态区冷蒿染色体核型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宛涛 孙启忠 +3 位作者 蔡萍 孟显国 伊卫东 王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6-461,共6页
以内蒙古不同生态区的冷蒿(Artemisia frigida)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性石碳酸品红染色法和核型分析标准,对冷蒿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冷蒿染色体数目有2n=18和2n=36两种倍性,在冷蒿的原种和变种中均有二倍体和四倍体类型.
关键词 染色体 染色体核型 冷蒿 不同生态区
下载PDF
国审玉米新品种‘MC278’的选育、不同生态区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8
作者 王晓光 瞿文洁 +7 位作者 刘春阁 吴鹏 王荣焕 冯培煜 陕红 史桂清 冷燕 成广雷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5期17-21,共5页
针对不同生态区水热资源紧缺,风灾倒伏频发、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以‘京X005’为母本、‘京27’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成玉米新品种‘MC278’。该品种在吉林、河北等地接种表明,对小斑病、弯孢病、矮花叶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的抗性较强... 针对不同生态区水热资源紧缺,风灾倒伏频发、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以‘京X005’为母本、‘京27’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成玉米新品种‘MC278’。该品种在吉林、河北等地接种表明,对小斑病、弯孢病、矮花叶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的抗性较强,易感染大斑病,中抗吉林地区玉米螟。在北京、内蒙等地不同年度的区试中,‘MC278’籽粒产量显著高于‘郑单958’(CK),产量最高达16166 kg/hm^(2),平均产量增幅达8.3%;‘MC278’的粗蛋白质、粗淀粉、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郑单958’。2019年河北、山西、内蒙等地生产中,产量均高于12804 kg/hm^(2),产量最高达14283 kg/hm^(2);‘MC278’配套适宜播期、密度、水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及收获技术。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190030),种植区域包括安徽、山西、山东等15个省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278 选育 不同生态区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海原县不同生态类型区作物施肥技术方案 被引量:1
9
作者 郑维平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4期12-13,22,共3页
通过对宁夏海原县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域土壤养分状况调查,摸清了该地区土壤养分状况,通过计算机模拟及专家指导,提出海原县不同生态区域施肥指导建议。
关键词 耕地 土壤养分 分区施肥
下载PDF
1964~2013年青海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祁栋林 肖宏斌 +3 位作者 李晓东 周万福 苏文将 胡爱军 《干旱气象》 2016年第2期234-242,共9页
选用1964~2013年青海省43个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分析4个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完全相关法进行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青海省4个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年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柴... 选用1964~2013年青海省43个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分析4个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完全相关法进行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青海省4个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年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柴达木盆地和三江源区年蒸发量整体分别呈显著下降和上升趋势,而环青海湖区和东部农业区变化趋势不明显;4个生态功能区年蒸发量均呈先降后升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但转换时间不尽一致。青海省春、夏、秋季和年蒸发量均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冬季从南向北逐渐减小。柴达木盆地和东部农业区年蒸发量突变时间分别是1998年和2002年;环青海湖区和三江源区突变不明显。影响青海省4个不同生态功能区年蒸发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不同:柴达木盆地为风速、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环青海湖区为平均气温、风速和气温日较差,东部农业区为风速和相对湿度,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气温日较差是三江源区蒸发量上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皿蒸发量 气候突变 不同生态功能区 青海省
下载PDF
青海省冬春季风蚀气候侵蚀力和起沙风日数的区域变化差异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祁栋林 韩廷芳 +2 位作者 赵全宁 赵慧芳 苏文将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30,36,共9页
利用1961—2015年青海省43个气象站观测资料,选择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和统计了青海省和4个不同生态功能区冬、春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值和起沙风日数,以此分析研究了风蚀气候侵蚀力和起沙风日数的基本变化... 利用1961—2015年青海省43个气象站观测资料,选择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和统计了青海省和4个不同生态功能区冬、春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值和起沙风日数,以此分析研究了风蚀气候侵蚀力和起沙风日数的基本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省和4个生态功能区冬、春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和起沙风日数整体上呈现显著减小趋势;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和起沙风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完全一致,均整体呈现出从西部向东部减小的分布特点。以大柴旦、格尔木、曲麻莱和杂多为界分为东西两区,东区的C值和起沙风日数大部分分别在40,10 d以下,以诺木洪、天峻和刚察为中心分别向南向北逐渐减小;西区的C值和起沙风日数均分别大于40,10 d以上,从西向东逐渐减小;冬春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和起沙风日数分别在1992年、1997年发生突变,且分别在1995年和1999年进入显著下降趋势;影响青海省和4个生态功能区冬、春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的气象因素存在差异,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在干旱的柴达木盆地主要受制于风速的作用,东部农业区和环青海湖区则受风速和降水量的影响,三江源地区和全省则受风速、温度和降水等的共同作用与影响;青海省和4个生态功能区气候呈暖湿化发展、植被覆盖缓慢上升及风速显著下降趋势,将为防治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气候侵蚀力 起沙风日数 相对贡献率 MANN-KENDALL检验 不同生态功能区 青海省
下载PDF
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大型真菌资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桂香 杨琴 +2 位作者 刘明军 王晓巍 杨建杰 《中国食用菌》 2014年第6期5-7,10,共4页
对甘肃省陇南地区、甘南高原区、陇中黄土高原区、河西地区主要林区及天然草原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收集和分类鉴定。收集资源699份,分类鉴定出隶属于2亚门、5纲、12目、38科、92属种类346种。对其优势科属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对甘肃省陇南地区、甘南高原区、陇中黄土高原区、河西地区主要林区及天然草原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收集和分类鉴定。收集资源699份,分类鉴定出隶属于2亚门、5纲、12目、38科、92属种类346种。对其优势科属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优势科为红菇科、多孔菌科、白蘑科、牛肝菌科,种类分别为51种、50种、46种、29种,优势属为红菇属和丝膜菌属,种类分别为42种、27种。其中陇南地区有278种,为全省大型真菌资源的优势分布区,优势科为红菇科、多孔菌科、牛肝菌科、白蘑科和鹅膏菌科,种类分别为53种、50种、32种、28种和17种,优势属为红菇属、鹅膏菌属、乳菇属和牛肝菌属,种类分别为39种、16种、14种和12种;甘南高原区优势科为白蘑科,种类15种,优势属为小菇属、铦囊蘑属,含种类6种和5种;陇中黄土高原区优势科为白蘑科,种类14种,优势属为杯伞属、枝瑚菌属、马鞍菌属、蘑菇属、牛肝菌属,种类在4种~7种之间;河西地区优势科为丝膜菌科和白蘑科,种类28种和16种,优势属为丝膜菌属,种类2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不同生态区 大型真菌 优势科 优势属
下载PDF
绿洲不同生态区资源变异及水土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桂英 白莉 +1 位作者 吕新 赖先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7期486-489,共4页
水土资源的开发始终是绿洲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冲积洪积扇绿洲、冲积平原绿洲、干三角洲绿洲等绿洲不同生态区水土资源空间组合差异及水土资源的开发特点分析,提出了不同生态区水土开发利用要点,认为在冲积扇及冲积平原区域,通过... 水土资源的开发始终是绿洲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冲积洪积扇绿洲、冲积平原绿洲、干三角洲绿洲等绿洲不同生态区水土资源空间组合差异及水土资源的开发特点分析,提出了不同生态区水土开发利用要点,认为在冲积扇及冲积平原区域,通过合理井灌井排、人工种植草场及机械化除盐等技术进行恢复盐渍化弃耕地为主来扩大耕地,避免重新开荒后又弃耕的发生;在流域下游干三角洲及沙漠边缘区域,通过高效节水技术防止地下水位抬升,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为绿洲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不同生态区 水土资源
下载PDF
复配除草剂防除春油菜田杂草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有海 郭青云 +2 位作者 邱学林 辛存岳 郭良芝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1期8-10,共3页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研制的复配除草剂“油田清”、“油草枯”适用于青海不同生态区油菜田防除杂草 ,采用油田清 2 85 0ml·hm-2 播前土壤处理或油草枯 12 75ml·hm-2 茎叶喷雾 ,防除野燕麦和阔叶杂草效果达 85 %— 90 %以...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研制的复配除草剂“油田清”、“油草枯”适用于青海不同生态区油菜田防除杂草 ,采用油田清 2 85 0ml·hm-2 播前土壤处理或油草枯 12 75ml·hm-2 茎叶喷雾 ,防除野燕麦和阔叶杂草效果达 85 %— 90 %以上。对油菜安全 ,灭草后油菜增产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除草剂 不同生态区 杂草防除 春油菜田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