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极化吗?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宏兵 郭界秀 翟瑞瑞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39,共12页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新常态和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背景下,探寻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极化及其作用机理,对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利用匹配后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新常态和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背景下,探寻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极化及其作用机理,对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利用匹配后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极化效应。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显著增加了母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但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对高技术和低技术企业的就业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对中等技术企业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小,即存在"两端高、中间低"的就业极化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1)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有利于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极化;(2)与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相比,对高收入国家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母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极化趋势;(3)与外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加剧了劳动力的低技术"极化"趋势。上述研究为实现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与就业优先战略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就业极化 倍差法 就业效应
原文传递
异质性气候政策的减碳效应——基于直接与长期对比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4
2
作者 任亚运 余坚 张广来 《环境经济研究》 2022年第2期11-30,共20页
“双碳”目标的提出使得碳减排再次成为一项迫切议题,但由于碳排放的外部性特征,市场失灵现象普遍存在,政府适时介入势在必行,中国为此先后实施了各具特点的命令控制型和市场型等多种气候政策。在此背景下,研究何种气候政策更能适应当... “双碳”目标的提出使得碳减排再次成为一项迫切议题,但由于碳排放的外部性特征,市场失灵现象普遍存在,政府适时介入势在必行,中国为此先后实施了各具特点的命令控制型和市场型等多种气候政策。在此背景下,研究何种气候政策更能适应当前时代需求,助力中国实现长效低碳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据此,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及连续双重差分模型对主要类型气候政策的减碳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气候政策具有直接减碳效应,但不具有长期减碳效应;市场型气候政策既具有直接减碳效应,亦具有长期减碳效应;两种气候政策实现长效低碳发展的共同作用机制是促进研发投入增加,而对于能源配置与产业升级两种机制,市场型气候政策均优于命令控制型气候政策。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合理运用不同气候政策、重视多种作用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双碳”目标的顺利实施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异质性气候政策 减碳效应 双重差分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开放、融资方式选择与民营企业出口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艳 董支晓 刘韬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116,共19页
本文以不断开放的金融服务业为契机,从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两种融资方式选择的视角,研究中国银行业开放如何影响民营企业出口。首先,本文在Manova(2013)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融资方式进行区分,从理论上证明了银行业的开放可以促使... 本文以不断开放的金融服务业为契机,从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两种融资方式选择的视角,研究中国银行业开放如何影响民营企业出口。首先,本文在Manova(2013)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融资方式进行区分,从理论上证明了银行业的开放可以促使生产率较高的民营企业使用银行信贷替代商业信贷,从而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促进出口增长。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利用中国入世承诺中银行业开放的地区时间表,结合企业所有制特征构造三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银行业开放政策对于民营企业的出口影响更大,可以显著提高民营企业的出口概率和规模,促进民营企业出口产品多样性与市场多元化。然而,中国银行业开放对民营出口的促进作用存在“撇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开放 民营企业 出口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信用风险转移创新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基于美国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庄毓敏 孙安琴 毕毅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94,共12页
信用风险转移(CRT)创新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尤其是2010年末我国推出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更强化了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有文献主要研究CRT对于银行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视角较为单一,同时采用的实证方法多... 信用风险转移(CRT)创新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尤其是2010年末我国推出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更强化了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有文献主要研究CRT对于银行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视角较为单一,同时采用的实证方法多为事件研究法和常规(面板数据)线性回归法,很难解决遗漏变量、内生性等计量难题,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银行个体经济行为、个体风险和系统风险的视角,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论证CRT对银行个体经济行为、银行个体风险以及银行系统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信用衍生品创新一方面降低了银行个体的风险,但同时引致银行增持高风险资产,最终的结果是导致银行系统风险增加。本文建议,因信用衍生品创新在降低银行个体风险的同时引致银行系统风险增加(即beta系数增加),而beta系数增加与顺周期性增强相对应,故我国应在进行信用衍生品创新的同时实施巴Ⅲ协议,强化逆周期监管,消除金融创新负的外部性,凸显创新价值,防范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转移创新 信用衍生品 银行稳定性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环境规制与企业出口:来自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26
5
作者 申萌 曾燕萍 曲如晓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3-50,共8页
环境规制对微观企业出口的影响是理论界长期存在争议的议题。"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作为中国"十一五"期间的重要节能减排政策,为环境规制与企业出口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拟自然实验"的研究机会。利用中国工业... 环境规制对微观企业出口的影响是理论界长期存在争议的议题。"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作为中国"十一五"期间的重要节能减排政策,为环境规制与企业出口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拟自然实验"的研究机会。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库,在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遴选政策目标企业的对照企业基础上,基于"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企业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对政策目标企业整体的名义出口额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平均处理效应年均约10.3%,对东中部企业的促进效果明显。表明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可以达到节能减排和促进企业出口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千家企业节能行动 双重差分法 倾向得分匹配
原文传递
薪酬管制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基于“限薪令”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云 陈岑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124,164,共19页
本文使用2007—2017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PSM-DID)等计量方法,考察了“限薪令”政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限薪令”政策显著增加了企业利润,具有正向激励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管理... 本文使用2007—2017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PSM-DID)等计量方法,考察了“限薪令”政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限薪令”政策显著增加了企业利润,具有正向激励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管理者薪酬水平、直接劳动成本和管理层持股比例是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渠道。其政策意义在于,企业内部薪酬分配的症结是薪酬激励的机会不均等,当企业能够构建合理的内部收入分配格局、有效调整管理者的薪酬结构,“限薪令”政策将有助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薪令 企业利润 管理层薪酬 双重差分法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