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Quik染色法评估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胚胎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董毅飞 张征 +3 位作者 熊进 彭海英 罗清炳 张昌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Diff-Quik染色法评估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在76个IVF周期中,采用Diff-Quik染色后评估精子畸形率,并分析其与IVF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之间的关系。结果Diff-Quik染色后精子畸形率与卵母细胞受精率呈负相... 目的探讨Diff-Quik染色法评估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在76个IVF周期中,采用Diff-Quik染色后评估精子畸形率,并分析其与IVF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之间的关系。结果Diff-Quik染色后精子畸形率与卵母细胞受精率呈负相关(P<0.05),与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之间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Diff-Quik染色后精子畸形率越高,受精率越低,但精子形态与胚胎早期卵裂速度及胚胎形态间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精子形态 diffquik染色
原文传递
不同染色法对精子顶体染色效果及适用性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大文 孟繁华 韩伟 《华夏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改良巴氏染色法、Diff-Quik法及吉-姆萨染色法对精子顶体染色的效果,寻找有效、更易于判读精子顶体的染色方法。方法:100份精液标本同时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改良巴氏染色法、Diff-Quik法及吉-姆萨... 目的:通过比较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改良巴氏染色法、Diff-Quik法及吉-姆萨染色法对精子顶体染色的效果,寻找有效、更易于判读精子顶体的染色方法。方法:100份精液标本同时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改良巴氏染色法、Diff-Quik法及吉-姆萨染色法对精液涂片进行染色,分析四种染色方法的结果。结果:四种染色方法对型、型精子顶体的评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巴氏染色法相对其他三种染色法对精子顶体染色效果稳定。结论:改良巴氏染色法相对其他三种染色法在精子顶体完整率的判读上具有染色效果稳定的优势,且染液价格经济,适于精子顶体完整率的判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顶体 瑞氏-吉姆萨染色 改良巴氏染色 diff-quik染色 吉-姆萨染色
下载PDF
甲状旁腺细针穿刺Diff-Quik染色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袁浩 蒋晓飞 +6 位作者 游庆华 朱红波 叶慧英 伍雯 钱丰源 钟明 李永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2-307,共6页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外科根治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尤其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重要手段,术中保护甲状旁腺对患者意义重大。既往术中穿刺快速检测可准确鉴别术中可疑淋巴结,有助于甲状旁腺的保护及原位保留。探讨...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外科根治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尤其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重要手段,术中保护甲状旁腺对患者意义重大。既往术中穿刺快速检测可准确鉴别术中可疑淋巴结,有助于甲状旁腺的保护及原位保留。探讨甲状旁腺细针穿刺Diff-Quik染色应用于甲状腺癌手术中,是否可降低术后低血钙及低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发生率。方法:纳入40例2018年10月—2020年1月上海市浦东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术进行。细针穿刺组在淋巴结清扫过程中,如遇到可疑的甲状旁腺,由手术主刀医师对肉眼判断的可疑甲状旁腺进行细针穿刺,立即行Diff-Quik染色,如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为甲状旁腺组织或者非淋巴结予以保留。术后对穿刺吸取物行H-E染色以比较Diff-Quik染色诊断的可靠性。所有对照组和细针穿刺组患者术后第2天查血清钙及PTH,术后第1、3、6个月门诊随访复查血清钙及PTH。结果:利用Diff-Quik染色法,快速从病理学层面诊断甲状旁腺联合淋巴结的排除避免术中误切甲状旁腺,原位保留甲状旁腺的准确率达100.0%,高于对照组的88.2%。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血清钙及P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1a)=0.076,P_(2a)=0.088,P_(1b)=0.070,P_(2b)=0.082);两组患者术后2 d,术后1个月的血清钙水平及PTH均低于术前(P_(3a)=0.001,P_(4a)=0.006,P_(3b)=0.007,P_(4b)=0.016)。细针穿刺组患者术后2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血清钙及PTH水平高于对照组(P_(5a)=0.001,P_(6a)=0.017,P_(5b)=0.032,P_(6b)=0.045)。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血清钙及PTH水平与细针穿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7a)=0.802,P_(8a)=0.675,P_(7b)=0.857,P_(8b)=0.696)。结论:甲状腺癌术中使用细针穿刺可疑甲状旁腺Diff-Quik染色有助于原位保留甲状旁腺,降低术后低血钙及低PTH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手术 diff-quik染色 血清钙 甲状旁腺
下载PDF
Diff-Quik染色法在中华鳖血细胞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津津 赵海泉 +2 位作者 林锋 曹铮 钱冬 《水产养殖》 CAS 2011年第7期8-12,共5页
采用Diff-Quik染色法对中华鳖的血涂片进行染色,用DP-71显微成像系统采集血片细胞显微图像,经Image-proExpress5.1测量和分析中华鳖各类血细胞大小、比例。结果表明:①Diff-Quik染色后中华鳖各类血细胞核质染色差别明显,核质界面明显,... 采用Diff-Quik染色法对中华鳖的血涂片进行染色,用DP-71显微成像系统采集血片细胞显微图像,经Image-proExpress5.1测量和分析中华鳖各类血细胞大小、比例。结果表明:①Diff-Quik染色后中华鳖各类血细胞核质染色差别明显,核质界面明显,各类白细胞的颗粒明显、易分辨。②中华鳖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大小分别为17.86μm×12.43μm、16.26μm×13.67μm、12.28μm×10.98μm、14.63μm×12.83μm。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4.7、13.72、6.22和24.72,嗜碱性粒细胞仅为0.65。③比较Diff-Quik法、Giemsa法、Wright-Giemsa法对染色效果的影响,3种染色方法在细胞大小及白细胞分类比例上无明显差异。从核质界面、细胞颗粒特征性染色等来看,Diff-Quik法和Giemsa法优于Wright-Giemsa法。Diff-Quik法染色快捷、核质和颗粒染色清晰度更高,是一种适合大量标本快速染色的染色法,可适用于中华鳖的血细胞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血细胞 diff-quik染色 应用
下载PDF
不同染色方法对精子形态学评估的影响
5
作者 张红斌 毛熙光 +3 位作者 陈绍威 梁冠男 黄桂英 王芳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Diff-Quik染色法及改良巴氏染色法对精子形态学评估的异同性及相关性。方法:对80例标本分别涂片两张,利用Diff-Quik染色法及改良巴氏染色法分别进行染色,并记录同一标本不同染色方法其正常精子百分率、头部缺陷精子百分率、颈... 目的:探讨Diff-Quik染色法及改良巴氏染色法对精子形态学评估的异同性及相关性。方法:对80例标本分别涂片两张,利用Diff-Quik染色法及改良巴氏染色法分别进行染色,并记录同一标本不同染色方法其正常精子百分率、头部缺陷精子百分率、颈部和中段缺陷精子百分率、尾部缺陷精子百分率、畸形精子形态指数(TZI)、精子畸形指数(SDI)等。结果:Diff-Quik染色法及改良巴氏染色法在精子形态评估中,正常形态率、各种类型的缺陷率(头部、颈部与中段、尾部)、畸形精子指数、精子畸形指数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ff-Quik染色法及改良巴氏染色法在精子形态评估中具有较为一致的结果;改良巴氏染色法虽经典,但过于繁琐;在病人多且急需出具精子形态学检验报告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Diff-Quik染色法作为精子形态评估染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形态 diff-quik染色 改良巴氏染色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疟原虫血涂片染色方法的改进
6
作者 温砚子 张平 黄建荣 《生物学通报》 2017年第9期58-59,共2页
疟原虫血涂片染色是高校寄生虫学实验课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疟原虫血涂片染色采用的是经典的Giemsa染色法,但是染色效果受各种因素影响不稳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采用Diff-Quik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发现,血涂片上的红细胞及疟原虫的形态与G... 疟原虫血涂片染色是高校寄生虫学实验课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疟原虫血涂片染色采用的是经典的Giemsa染色法,但是染色效果受各种因素影响不稳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采用Diff-Quik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发现,血涂片上的红细胞及疟原虫的形态与Giemsa染色结果相比更加明显和典型,染色背景干净无杂质,有利于进一步分辨疟原虫形态和进行数据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GIEMSA染色 diff-quik染色 实验教学
下载PDF
Diff-Quik与改良巴氏染色法对精子形态染色效果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彦芳 张洲 寇卉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4期5155-5156,共2页
目的:比较Diff-Quik染色法与改良巴氏染色法对精子形态染色效果,寻找简单、快速、准确的精子形态染色方法,替代传统的改良巴氏染色法。方法:选取83份精液标本,每份标本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染色法对精液图片进行染色,分析两种染色方法的结... 目的:比较Diff-Quik染色法与改良巴氏染色法对精子形态染色效果,寻找简单、快速、准确的精子形态染色方法,替代传统的改良巴氏染色法。方法:选取83份精液标本,每份标本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染色法对精液图片进行染色,分析两种染色方法的结果。结果:两种染色方法对精子形态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方法对精子正常形态率的评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926,P<0.01)。结论:Diff-Quik染色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精子形态染色方法,可以替代改良巴氏染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巴氏染色 diff-quik染色
下载PDF
精液质量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郭丰 孙华 +3 位作者 郁敏燕 宋健 马晓琳 张美云 《交通医学》 2014年第6期713-714,共2页
目的:研究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精液质量对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不孕症夫妇151对共进行294个IUI治疗周期,分析精子正常形态率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妊娠率的影响。结果:294周期基础正常形态精子〈4%组与〉4%组比较,妊娠率分别... 目的:研究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精液质量对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不孕症夫妇151对共进行294个IUI治疗周期,分析精子正常形态率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妊娠率的影响。结果:294周期基础正常形态精子〈4%组与〉4%组比较,妊娠率分别为7.86%和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4周期精液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10×106、~30×106和〉30×106的3组妊娠率分别为16.2%、15.1%和9.3%。前向运动精子总数〉30×106时妊娠率下降,但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正常形态率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影响IUI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宫腔内人工授精术 前向运动精子数 精子形态 妊娠率 diff-quik染色
下载PDF
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黄燕霞 许娜 +6 位作者 赵红 孙成彪 刘洋 陈华鑫 万家余 刘文森 金宁一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分离小鼠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并鉴定其纯度和吞噬活性。方法采用肺泡灌洗法分离小鼠AM,分别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和Diff-Quik染色法鉴定AM的纯度;将FITC标记的大肠埃希菌与AM按不同比例混合(10∶1、15∶1、20∶1... 目的分离小鼠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并鉴定其纯度和吞噬活性。方法采用肺泡灌洗法分离小鼠AM,分别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和Diff-Quik染色法鉴定AM的纯度;将FITC标记的大肠埃希菌与AM按不同比例混合(10∶1、15∶1、20∶1)后孵育不同时间(20、25、30 min),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AM的吞噬活性。结果两种染色方法染色时,阳性细胞百分率均在94%以上,Diff-Quik染色法细胞阳性率略高于瑞氏-姬姆萨染色法,染色时间较瑞氏-姬姆萨染色法短,且背景干净无杂质。小鼠AM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随着FITC标记的细菌与AM比例的增加而增大,且随孵育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当细菌与细胞比例为20∶1,孵育时间为25 min时,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达最大,分别为(63.67±4.04)%和1.41±0.07。结论贴壁培养法可获得较高纯度的小鼠AM,Diff-Quik染色法鉴定巨噬细胞纯度优于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其可代替瑞氏-姬姆萨染色法,成为一种快速、高效的鉴定巨噬细胞纯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肺泡巨噬细胞 diff-quik染色 吞噬活性 FITC标记大肠埃希菌
原文传递
3种染色法检测奶山羊乳房炎阳性乳汁中体细胞比较研究
10
作者 陈晓丽 林炜明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51-54,共4页
试验探讨3种方法在奶山羊隐性乳房炎乳汁体细胞染色过程中的优缺点,为奶山羊乳房炎体细胞检测提供最合适的染色方法。从某羊场无菌采集100份羊乳,用加利福尼亚乳房炎检测法(CMT)筛选出20份患乳房炎并且未经抗生素治疗的奶山羊乳样,分别... 试验探讨3种方法在奶山羊隐性乳房炎乳汁体细胞染色过程中的优缺点,为奶山羊乳房炎体细胞检测提供最合适的染色方法。从某羊场无菌采集100份羊乳,用加利福尼亚乳房炎检测法(CMT)筛选出20份患乳房炎并且未经抗生素治疗的奶山羊乳样,分别采用Diff-Quik染色法、亚甲基蓝染色法和姬姆萨染色法3种方法进行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亚甲基蓝染色法操作简单,对细胞质和细胞核染色效果好,但染色时间较长,颜色单一,不利于对粒细胞进行辨别分类;姬姆萨染色法操作简单、易控制,对细胞核染色效果好,易区分各类体细胞,但染色时间长,乳膜易随染液脱落;Diff-Quik染色法操作步骤简单,染色时间短,体细胞对染液的着色亲和,细胞核与细胞质界限分明,嗜酸碱性粒细胞易于区分。说明Diff-Quik染色法优于其他两种染色法,更适合用于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的临床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乳房炎 体细胞检测 diff-quik染色 亚甲基蓝染色 姬姆萨染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