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長日將盡 典型夙昔——李慈銘學術批評中所見的乾嘉情懷及其意義
1
作者 蔡長林 《人文中国学报》 2014年第1期113-163,共51页
李慈銘因《越縵堂日記》而於晚清享有盛譽,是書評騭經史百子之斷語,洋洋乎百萬言。後人震懾於其賅博宏富,多以《日記》所書之文而溯源李氏之學,或以其論學林高下之語而述清季學術。但此類論述,並未能直陳隱没在學術論斷之後的終極關懷... 李慈銘因《越縵堂日記》而於晚清享有盛譽,是書評騭經史百子之斷語,洋洋乎百萬言。後人震懾於其賅博宏富,多以《日記》所書之文而溯源李氏之學,或以其論學林高下之語而述清季學術。但此類論述,並未能直陳隱没在學術論斷之後的終極關懷。是以本文透過爬梳《日記》中的言論,探討李氏在進行學術批判時的準繩,乃是以乾嘉漢學傅統爲典範;通過對學人、著述之臧否是非,試圖扭轉學術之歪曲,以冀重建已然頹圮的漢學宫牆,重返心中那個學術、政治皆足垂範的乾嘉時代,也依此闡明傅統士人力圖斧正學術而醇厚風俗的理想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慈銘 《越縵堂日記》 乾嘉漢學 學術價值觀
下载PDF
晚清士人的书籍往来——基于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的考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岳爱华 和艳会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7-112,F0003,共7页
李慈铭是晚清著名的文史大家,他与同时期士人有广泛而深入的书籍往来,根据《越缦堂日记》记载,士人间的书籍往来方式包括友情赠送、主动索取、请人代购及书籍互换等,往来书籍多为新出版刻印、自著(刻)及亲友所著(刻)书籍,内容涵盖经、... 李慈铭是晚清著名的文史大家,他与同时期士人有广泛而深入的书籍往来,根据《越缦堂日记》记载,士人间的书籍往来方式包括友情赠送、主动索取、请人代购及书籍互换等,往来书籍多为新出版刻印、自著(刻)及亲友所著(刻)书籍,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各部,书籍往来实质上是士人维系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客观上促进了文献出版和学术流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慈铭 越缦堂日记 书籍往来 交游
下载PDF
晚清名士李慈铭的藏书、读书与著述
3
作者 刘孝文 岳爱华 尉春艳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4年第4期114-118,共5页
李慈铭是晚清著名的文史大家,也是一位有名的藏书家,他的一生是在不断地藏书、读书与著述中度过的。论述了其藏书来源与归宿,分析阐释了其读书内容与治学方法,介绍了其著述及版本。
关键词 李慈铭 越缦堂日记 藏书 著述
下载PDF
胡适评《越缦堂日记》 被引量:1
4
作者 祁龙威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58-60,83,共4页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为晚清“四大日记”之一。其出版经过最为曲折 ,读者对其毁誉也较多。胡适所作评价最得大体 ,较为公允 ,并给人以有益启示 :读史当从大处着眼。
关键词 《越级堂日记》 李慈铭 胡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