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1
作者 徐卫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对于大多数昆虫种群,滞育是一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选择,生物体具有识别周围环境改变的能力,通过调节昆虫自身内分泌机制,进而决定是否进入滞育状态。滞育可以发生在昆虫生命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其中卵期是最适昆虫滞育的时期之一。本... 对于大多数昆虫种群,滞育是一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选择,生物体具有识别周围环境改变的能力,通过调节昆虫自身内分泌机制,进而决定是否进入滞育状态。滞育可以发生在昆虫生命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其中卵期是最适昆虫滞育的时期之一。本文综述昆虫滞育,特别是卵滞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个体生态学、环境生理学、内分泌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滞育 胚期 内分泌
下载PDF
昆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2
作者 王满囷 李周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6,共6页
滞育是昆虫度过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重要行为,通过识别周围环境,昆虫可调节自身内分泌机制,进而决定其是否进入滞育。笔者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昆虫滞育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昆虫滞育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昆虫滞育的生理生化基础及昆虫滞育这一生... 滞育是昆虫度过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重要行为,通过识别周围环境,昆虫可调节自身内分泌机制,进而决定其是否进入滞育。笔者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昆虫滞育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昆虫滞育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昆虫滞育的生理生化基础及昆虫滞育这一生态适应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滞育机制 环境条件 内分泌机制 调节机理
下载PDF
麦红吸浆虫幼虫滞育期间糖类物质变化 被引量:55
3
作者 仵均祥 袁锋 苏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8-183,共6页
分析研究了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 (Gehin)幼虫滞育期间总糖、海藻糖和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滞育年限幼虫的总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在滞育年周期中 ,不同时期的滞育幼虫总糖含量明显不同。幼虫老熟入土滞育以前的总... 分析研究了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 (Gehin)幼虫滞育期间总糖、海藻糖和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滞育年限幼虫的总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在滞育年周期中 ,不同时期的滞育幼虫总糖含量明显不同。幼虫老熟入土滞育以前的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入土滞育期间。入土滞育过程中 ,越冬期和春季的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夏季和秋季。同期的裸露幼虫与结茧幼虫的总糖含量仅在秋季有一定的差异 ,其他时间基本相似。结茧幼虫滞育期间的海藻糖含量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 ,说明其滞育期间的糖醇积累型属于海藻糖积累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红吸浆虫 滞育 总糖 海藻糖 糖原
下载PDF
棉铃虫蛹在滞育中脂肪、糖原等生化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韵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本文通过乙醚提取法、蒽酮法、Folin-phenal法和紫外吸收法分别测定了棉铃虫滞育越冬蛹在滞育期中脂肪、糖原、蛋白质、RNA和DNA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蛹在进入滞育后至解除滞育的过程中,其含水量、蛋白质、R... 本文通过乙醚提取法、蒽酮法、Folin-phenal法和紫外吸收法分别测定了棉铃虫滞育越冬蛹在滞育期中脂肪、糖原、蛋白质、RNA和DNA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蛹在进入滞育后至解除滞育的过程中,其含水量、蛋白质、RNA和DNA的含量都逐渐有所增加;脂肪和糖原的含量明显减少,二者是滞育期间的主要代谢化合物。研究为分析棉蛉虫蛹的耐寒性和越冬死亡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蛹 滞育 脂肪 糖原
下载PDF
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滞育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1 位作者 史军义 周成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对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峨眉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周期对美凤蝶滞育的诱导作用与温度有关,在20℃的恒温条件下,光照在12~13 h范围内,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个体增加,在光照时间短于12.5 h后达到100%;在25℃时,... 对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峨眉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周期对美凤蝶滞育的诱导作用与温度有关,在20℃的恒温条件下,光照在12~13 h范围内,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个体增加,在光照时间短于12.5 h后达到100%;在25℃时,光照时间在11~13.5 h范围内,随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率增加,但没有出现全部个体滞育的情况,最高滞育率为94.5%;在30℃时,在实验光周期范围内没有出现滞育个体。温度对滞育的影响受光周期的影响,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滞育率下降,当温度上升幅度达到30℃,无论长短光照条件下均不出现滞育个体。只有在短光照条件下,低温才有利于滞育,而长光照和高温则有利于个体的发育而抑制滞育产生。短光照对滞育的诱导作用具有累积效应。在20℃恒温条件下,美凤蝶的临界光周期为LD 13 h 11 min∶10 h 49 min;而在25℃恒温条件下,美凤蝶的临界光周期为LD 12 h 49 min∶11 h 11 min。随着温度的升高,临界光照长度缩短。美凤蝶对光周期的敏感期为5龄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凤蝶 滞育 诱导 光周期 温度
下载PDF
二化螟温带和亚热带地理种群的滞育特征与抗寒性差异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珺 吴孔明 +2 位作者 林克剑 李火苟 郭予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451-2456,共6页
研究了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北京和福州两个地理种群滞育诱导、低温存活、过冷却点和滞育幼虫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北京种群在22℃、25℃和28℃下滞育诱导的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3h55min、13h44min和13h6min,显著... 研究了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北京和福州两个地理种群滞育诱导、低温存活、过冷却点和滞育幼虫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北京种群在22℃、25℃和28℃下滞育诱导的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3h55min、13h44min和13h6min,显著长于福州种群的12h35min、12h30min和12h25min。采自于北京的田间种群滞育幼虫过冷却点达-15.13℃,显著低于北京实验种群(-8.28℃)和福州实验种群(-7.60℃),表明自然环境的调节与诱导作用和滞育幼虫的抗寒性高度相关。在-25℃~-10℃测试范围内,随着温度下降,二化螟滞育幼虫的死亡率明显上升,但不同种群的死亡率有明显差异。在相同低温下北京实验种群的半致死时间(LT50)长于福州种群,表明随着地理纬度的上升,二化螟种群的耐寒性增强。二化螟滞育与非滞育幼虫的体重差异显著,滞育幼虫体内含水量低于非滞育幼虫,但蛋白质及糖的含量均高于非滞育幼虫,表明幼虫体内蛋白质、糖和水含量与抗寒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地理种群 滞育 耐寒性 过冷却点 冰点
下载PDF
光周期和温度对草地螟滞育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黄少虹 江幸福 罗礼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4-280,共7页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以老熟幼虫滞育越冬。在室内通过人工诱导的方法对其滞育的光周期和温度诱导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螟是一种典型的长日照发育型种类。光周期、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均对草地螟滞育诱导具有重要影响,其...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以老熟幼虫滞育越冬。在室内通过人工诱导的方法对其滞育的光周期和温度诱导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螟是一种典型的长日照发育型种类。光周期、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均对草地螟滞育诱导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光周期起主导作用,温度伴随着光周期起作用。对幼虫滞育诱导最有效的光周期是L12∶D12;随着温度的升高,临界光周期呈缩短趋势(18℃除外)。18,22,26和30℃条件下幼虫滞育的临界日长依次为13.97,14.48,13.92和12.88h。光敏感实验揭示:21℃时草地螟对光照反应最敏感时期为幼虫孵化后的11~17d(约5龄幼虫),但孵化后7~11d(约4龄幼虫)的短光照积累对提高滞育率也有重要作用,可以将滞育率从40.0%提高到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滞育 光周期 温度 敏感虫期
下载PDF
烟蚜茧蜂滞育诱导的温光周期反应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玉艳 张礼生 +2 位作者 陈红印 王伟 张洁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8-726,共9页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是可持续防控蚜虫的优良内寄生蜂,在害虫生防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其滞育对探索发育调控机制、延长产品货架期、提高防治效果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梯度变温法和光周期反应曲线法,系统研究了温度和光周...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是可持续防控蚜虫的优良内寄生蜂,在害虫生防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其滞育对探索发育调控机制、延长产品货架期、提高防治效果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梯度变温法和光周期反应曲线法,系统研究了温度和光周期对烟蚜茧蜂滞育诱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蚜茧蜂以老熟幼虫滞育,滞育类型属冬滞育型。低温、短光照是诱导烟蚜茧蜂滞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二者相互配合能诱导更多个体滞育。短光照(L∶D=8∶16)条件下,温度低于12℃可诱导烟蚜茧蜂进入滞育,8℃时滞育率可达54.35%。长光照(L∶D=14∶10)下,高温不能诱导烟蚜茧蜂滞育,低温下的滞育率较低,仅为1.79%。低温(10℃)下,短光照(8 h)可诱导50.70%的高滞育率,光照为14 h和6 h其滞育率均显著下降。25℃时,不同光照下滞育率均为0,光周期作用不显著。综合而言,温度和光周期均能显著影响烟蚜茧蜂的滞育,温度较光周期的滞育诱导效能更显著,二者互作配合能极显著的诱导烟蚜茧蜂进入滞育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育 烟蚜茧蜂 温度 光周期
原文传递
低温和光周期对绿盲蝽越冬卵滞育解除和发育历期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卓德干 李照会 +4 位作者 门兴元 于毅 张安盛 李丽莉 张思聪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42,共7页
为了探讨温度和光周期对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r越冬卵滞育解除和发育历期的影响,系统调查了绿盲蝽越冬卵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组合下的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结果显示:绿盲蝽的越冬卵均为滞育卵,低温和光周期对绿盲蝽越冬卵的... 为了探讨温度和光周期对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r越冬卵滞育解除和发育历期的影响,系统调查了绿盲蝽越冬卵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组合下的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结果显示:绿盲蝽的越冬卵均为滞育卵,低温和光周期对绿盲蝽越冬卵的滞育解除均有影响。2℃的低温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其滞育解除,在0~65d范围内,随着低温处理时间增长,其滞育解除时间缩短,未经低温处理的越冬卵T50为68.5d,低温处理65d的T50为12.25d,绿盲蝽越冬卵在2℃低温处理65d后完全解除滞育;在0~40d范围内,低温处理时间越长,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率越高,在25℃、全光照的条件下不经低温处理的孵化率为68.65%,低温处理40d后在25℃的条件下的孵化率达到99.46%。在20~26℃范围内,绿盲蝽越冬卵的滞育后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缩短,随着光周期的延长而缩短。结果说明低温处理能够提高绿盲蝽越冬卵滞育解除率,但不是其滞育解除的必要条件,低温处理与自然变温对绿盲蝽滞育解除的作用相似;高温和长光照能够促进绿盲蝽的滞育解除,缩短发育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滞育 越冬卵 低温处理 光周期 滞育解除 发育历期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昆虫滞育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华爱 薛芳森 朱杏芬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1-435,共5页
阐述了环境因素对昆虫滞育诱导的影响。在所有的环境因子中 ,光周期是最重要的滞育诱导因子 ;温度在滞育诱导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热带地区昆虫中 ,温度常作为滞育诱导的主要刺激因子 ;食料、密度和湿度对滞育诱导的作用相对较小 ,... 阐述了环境因素对昆虫滞育诱导的影响。在所有的环境因子中 ,光周期是最重要的滞育诱导因子 ;温度在滞育诱导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热带地区昆虫中 ,温度常作为滞育诱导的主要刺激因子 ;食料、密度和湿度对滞育诱导的作用相对较小 ,但在一些依赖季节性食料才能生存的植食性和捕食性昆虫中 ,食料可作为滞育诱导的主要因子 ;在一些贮粮害虫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昆虫 滞育诱导 光周期 温度 食料 密度 湿度
下载PDF
中红侧沟茧蜂滞育临界光周期和敏感光照虫态的测定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文香 李建成 +2 位作者 路子云 刘小侠 张青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5-639,共5页
室内对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及敏感光照虫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6℃和18℃温度下,当光周期为10L∶14D时,中红侧沟茧蜂的滞育率最高为98%和87.8%;其次是光周期为8L∶16D时,滞育率为78.7%和73%;光... 室内对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及敏感光照虫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6℃和18℃温度下,当光周期为10L∶14D时,中红侧沟茧蜂的滞育率最高为98%和87.8%;其次是光周期为8L∶16D时,滞育率为78.7%和73%;光周期为12L∶12D时,滞育率为55.8%和50.8%;而在全光照LL,光周期22L∶2D,20L∶4D,18L∶6D,16L∶8D,14L∶10D,2L∶22D和全黑暗DD时的滞育率均为0。中红侧沟茧蜂属于典型的长日照发育型,在16℃时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是7.03L∶16.97D和12.21L∶11.79D;在18℃时是6.75L∶17.25D和12.03L∶11.97D。16℃时中红侧沟茧蜂对光照反应最敏感时期为2龄幼虫第5-8天,2龄幼虫第1-4,9-12和13-16天及3龄期次之,卵期和1龄幼虫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侧沟茧蜂 滞育 光周期 敏感虫期 长日照发育型
下载PDF
关于昆虫休眠和滞育的关系之浅见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吴坤君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56,160,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描述昆虫生长发育中断现象的名词术语的由来。
关键词 休眠 滞育 冬眠 夏蛰 昆虫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棉铃虫滞育的诱导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吴孔明 郭予元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1-336,共6页
作者以河南省新乡县棉铃虫为材料研究了我国北方棉区棉铃虫滞育的诱导因素。结果表明,食物质量对棉铃虫滞育影响不大,光周期和温度是诱导该虫滞育的主要因素,以12:12(光照时数:黑暗时数)光周期诱导作用最强,高温对滞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以河南省新乡县棉铃虫为材料研究了我国北方棉区棉铃虫滞育的诱导因素。结果表明,食物质量对棉铃虫滞育影响不大,光周期和温度是诱导该虫滞育的主要因素,以12:12(光照时数:黑暗时数)光周期诱导作用最强,高温对滞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幼虫是感受滞育信号的敏感虫态,不同虫龄间感受程度差别不大。在22℃、12:12光周期下幼虫期至少有一半时间接受短光照处理才能产生滞育个体,处理时间越长滞育率越高。供试棉铃虫在22和26℃下的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3h 22min和12h 4min。短光照对幼虫发育速度影响不大,幼虫和蛹体内含水量亦不受影响。文中还提出了我国北方棉区棉铃虫蛹滞育的判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滞育 诱导因素 水稻 害虫
原文传递
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诱导及滞育后发育 被引量:24
14
作者 孙守慧 赵利伟 祁金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07-1311,共5页
本研究针对人工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过程中出现的小蜂滞育现象,对其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及敏感光照虫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沈阳地区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属长日照型昆虫,以老熟幼虫进入滞育状态,但在不同的温度条件... 本研究针对人工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过程中出现的小蜂滞育现象,对其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及敏感光照虫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沈阳地区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属长日照型昆虫,以老熟幼虫进入滞育状态,但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不同,在18℃时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处于13L∶11D和14L∶10D之间;在21℃和24℃时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变短,处于12L∶12D和13L∶11D之间。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诱导的敏感光照虫态为幼虫期,且以幼虫的后期最为敏感,但整个幼虫期接受短光照对滞育的形成更为有利。通过观察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后在18℃,21℃,24℃和30℃的恒温条件下的发育历期,由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白蛾周氏啮小蜂老熟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60±0.31℃和209.38±8.72日.度。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种蜂长期保存技术和指导商品蜂生产,正确把握放蜂时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滞育 临界光周期 敏感虫态 滞育后发育
下载PDF
草地螟迁飞、发生区与生活史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孙雅杰 陈瑞鹿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6-91,共6页
草地螟在我国表现为长周期的间歇猖獗,主要发生于北纬37°以北,由东经108°至118°,斜向东北至北纬50°的地区。北纬39°~43°与东经110°~116°之间为主要越冬区,其它为扩... 草地螟在我国表现为长周期的间歇猖獗,主要发生于北纬37°以北,由东经108°至118°,斜向东北至北纬50°的地区。北纬39°~43°与东经110°~116°之间为主要越冬区,其它为扩散发生区。根据滞育与光照和温度的关系,阐明了主要越冬区形成大量滞育越冬种群的机制。雷达观测证实了草地螟的迁飞现象。主要越冬区秋季世代形成大量越冬种群,春季成虫迁飞构成大范围发生的虫源,扩散发生区春季迁入的成虫峰期、蛾量与主要越冬区相近,一代幼虫危害后虫量骤减,幼虫仅形成少量越冬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迁飞 滞育 生活史 害虫
下载PDF
光周期和温度对棉铃虫发育历期及蛹重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元生 段德康 +1 位作者 陈超 薛芳森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7-414,共8页
以山东泰安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为例,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历期、蛹重及蛹历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周期对棉铃虫幼虫发育历期、非滞育蛹历期均存在一定... 以山东泰安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为例,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历期、蛹重及蛹历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周期对棉铃虫幼虫发育历期、非滞育蛹历期均存在一定的影响,短光照(滞育诱导的光周期)下的发育历期要长于长光照(诱导发育的光周期)的发育历期;温度对棉铃虫幼虫发育历期、非滞育蛹历期的影响十分明显,随着温度上升,发育历期明显缩短;棉铃虫蛹的重量形成受到幼虫期的光周期和温度的联合作用,在较高温度(28℃)下,光照时数与蛹重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9257),在短光照(如11h光)下,蛹重与温度呈现正相关性(R2=0.8564),而在长光照下如15h,蛹重与温度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R2=0.523);此外,同一光温下,雌雄蛹重量差异不显著,而滞育蛹要重于非滞育蛹,幼虫发育历期越长形成的蛹一般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滞育 光周期 温度 幼虫发育历期 蛹历期 蛹重
下载PDF
草地螟滞育和非滞育幼虫抗寒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朝绪 罗礼智 潘贤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44,共4页
对草地螟幼虫过冷却点和冰点测定的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幼虫滞育的深度以及虫体含水量均可以影响草地螟幼虫的抗寒能力。长光照(16 h)条件下发育成的非滞育幼虫过冷却点、冰点均显著低于短光照(10 h)发育而成的滞育幼虫;无论是非滞育... 对草地螟幼虫过冷却点和冰点测定的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幼虫滞育的深度以及虫体含水量均可以影响草地螟幼虫的抗寒能力。长光照(16 h)条件下发育成的非滞育幼虫过冷却点、冰点均显著低于短光照(10 h)发育而成的滞育幼虫;无论是非滞育幼虫还是滞育幼虫,经低温处理后抗寒能力都会上升。经4℃处理1 d的非滞育幼虫冰点为-2.28℃,而处理25 d的则降低到-4.76℃,过冷却点可从-13.97℃降低到-21.47℃;经4℃处理25、35 d的滞育幼虫,其过冷却点分别为-25.82、-26.79℃,冰点分别为-5.59-、9.13℃。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冰点与其体重不相关,但与其体内的含水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滞育 抗寒性 过冷却点
下载PDF
小麦吸浆虫滞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仵均祥 李长青 +1 位作者 李怡萍 成卫宁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9-503,共5页
小麦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Gehin)和Contariniatritici(Kirby)是小麦生产中间歇性猖獗发生的害虫 ,也是一种具有典型的滞育多态性的昆虫。该文从滞育特点、影响滞育的因素、滞育幼虫的形态变化、滞育生理特征、滞育幼虫的化学物... 小麦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Gehin)和Contariniatritici(Kirby)是小麦生产中间歇性猖獗发生的害虫 ,也是一种具有典型的滞育多态性的昆虫。该文从滞育特点、影响滞育的因素、滞育幼虫的形态变化、滞育生理特征、滞育幼虫的化学物质变化和我国小麦吸浆虫滞育区划等 6个方面 ,较全面地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小麦吸浆虫滞育研究的进展情况 ,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育 小麦吸浆虫 幼虫 区划 害虫 生理特征 昆虫 进展情况 形态变化 多态性
下载PDF
家蚕滞育性卵盐酸处理的靶物质 被引量:18
19
作者 徐世清 郑必平 +2 位作者 司马杨虎 甲斐英则 徐俊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5,共5页
酯酶A4 (EA4 )是家蚕卵的滞育生物钟蛋白质。从家蚕C10 8品种产下后 4 8h的滞育性卵和盐酸活化处理卵分离纯化出EA4酶蛋白 ,使用合成的EA4活性多肽抑制因子PIN (氨基酸结构 :SIFMTKQHSQDDIIQHPLDYVEQQIHQQKQKLQKQTLN) ,研究了PIN对EA4... 酯酶A4 (EA4 )是家蚕卵的滞育生物钟蛋白质。从家蚕C10 8品种产下后 4 8h的滞育性卵和盐酸活化处理卵分离纯化出EA4酶蛋白 ,使用合成的EA4活性多肽抑制因子PIN (氨基酸结构 :SIFMTKQHSQDDIIQHPLDYVEQQIHQQKQKLQKQTLN) ,研究了PIN对EA4酶蛋白的作用机制。滞育性卵的EA4酶蛋白和PIN在 2 5℃混合 2 4h后 ,用矩阵辅助激光解吸离子质谱法 ,检测到了二者的结合体 ,该结合体在盐酸处理后消失 ;盐酸活化处理蚕卵的EA4酶蛋白和合成PIN之间没有出现这种结合体。体外 2 5℃ ,滞育性蚕卵EA4的ATPase特征性活性峰在 6 5h后出现 ,而盐酸活化处理蚕卵的EA4在 1 5h后出现活性峰值。盐酸处理可能通过解除PIN对EA4的抑制作用 ,在短时间内激活EA4酶蛋白 ,从而活化滞育性蚕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滞育 盐酸处理 酯酶A4 靶物质
下载PDF
二化螟滞育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汪信庚 程家安 何俊华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短日照是引起二化螟幼虫滞育的主要因子。于21℃,25℃,29℃三个恒温下测定其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3小时33分、13小时30分和13小时27分。幼虫自孵化发育至预蛹的各阶段对光周期都有或多或少的反应,但3龄期是主要感应虫期。杭州(北纬30... 短日照是引起二化螟幼虫滞育的主要因子。于21℃,25℃,29℃三个恒温下测定其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3小时33分、13小时30分和13小时27分。幼虫自孵化发育至预蛹的各阶段对光周期都有或多或少的反应,但3龄期是主要感应虫期。杭州(北纬30°14′N,东经120°8′E)、金华(29°27′N,119°31′E)、温岭(28°8′N,121°21′E)三地田间自然种群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出现日分别为8月21日、8月24日和8月27日,其滞育的临界光周期随地理纬度的上升而显著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滞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