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石膜的性质、应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被引量:32
1
作者 顾长志 金曾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2-236,共5页
重点介绍了金刚石膜的性质、应用领域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键词 金刚石薄膜 力学性质 电学性能 光学性能 薄膜
下载PDF
金刚石工具预合金代钴粉末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罗锡裕 麻洪秋 +1 位作者 黄漫 唐明强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4,共7页
近年,国内外开展了金刚石工具代钴粉末的研究。本文采用水雾化法开发了三种预合金代钴粉末:对粉末的基本属性、形貌,粉末的相组成,粉末的差热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测定了它们的烧结密度、硬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随热压烧结温度变化的规律... 近年,国内外开展了金刚石工具代钴粉末的研究。本文采用水雾化法开发了三种预合金代钴粉末:对粉末的基本属性、形貌,粉末的相组成,粉末的差热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测定了它们的烧结密度、硬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随热压烧结温度变化的规律;采用作者自行建立的磨料磨损试验方法,测定了它们的质量磨损百分率(即耐磨性);测定了它们的冷压生坯密度、模拟生坯强度以及高频钎焊的结合力矩;观察了热压烧结SEM腐蚀组织和SEM断口形貌。结果表明: 三种预合金粉末有着优良的低温烧结性能和耐磨性,表现出接近于超细钴和相当于国外代钴粉末的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对金刚石把持力高;具有高的高频钎焊结合力矩;粉末成本较低,用粉量可降低。实际切割花岗石、混凝土,切割锋利,使用寿命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工具 预合金粉末 粉末特性
下载PDF
超高频连续感应钎焊金刚石界面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奇林 徐九华 +2 位作者 苏宏华 谭敏 茅暑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2,共6页
提出超高频连续感应钎焊工艺方法,采用Ag-Cu-Ti合金钎焊金刚石磨粒与大尺寸钢基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X)对钎焊后的试样界面微观结构以及金刚石磨粒表面生成物形貌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超高频连续感应... 提出超高频连续感应钎焊工艺方法,采用Ag-Cu-Ti合金钎焊金刚石磨粒与大尺寸钢基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X)对钎焊后的试样界面微观结构以及金刚石磨粒表面生成物形貌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超高频连续感应钎焊实现了金刚石、钎料、基体三者之间的连接,钎焊后的钎料层组织晶粒细小,局部区域可见到枝晶状组织。金刚石与钎料层界面存在Ti元素与C元素的反应层,在金刚石磨粒表面生成点状TiC晶体,其直径均100 nm以下,且在金刚石表面呈离散分布。与真空炉中钎焊工艺相比,该界面结构更有利于钎料层对金刚石磨粒的连接把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频 感应钎焊 金刚石 界面特征
下载PDF
鲁西白彦砾岩中金刚石特征及来源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赵秀芳 《山东国土资源》 2016年第4期27-31,共5页
通过对白彦砾岩中金刚石、蒙阴已知金刚石原生矿带及区内储集层位金刚石特征进行对比,结合对白彦砾岩中金刚石的指示性矿物铬铁矿含量分布及白彦砾岩中金刚石含量变化情况,分析认为白彦砾岩中金刚石有3种可能来源:一是来源于蒙阴已知金... 通过对白彦砾岩中金刚石、蒙阴已知金刚石原生矿带及区内储集层位金刚石特征进行对比,结合对白彦砾岩中金刚石的指示性矿物铬铁矿含量分布及白彦砾岩中金刚石含量变化情况,分析认为白彦砾岩中金刚石有3种可能来源:一是来源于蒙阴已知金刚石原生矿带,二是来源于未知的近源原生矿,三是来源于区内除李官组及本溪组储集层之外的其他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彦砾岩 金刚石特征 鲁西地区
下载PDF
皮秒激光加工CVD单晶金刚石的特征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温秋玲 韦新宇 +4 位作者 王华禄 崔长彩 陆静 胡中伟 姜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128,共11页
为了探究皮秒激光加工金刚石的特征和材料去除机理,开展了皮秒激光加工CVD单晶金刚石微槽的试验和温度场仿真研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了金刚石微槽表面和内部的微观形貌,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微槽边缘出现了微小崩边和微裂纹... 为了探究皮秒激光加工金刚石的特征和材料去除机理,开展了皮秒激光加工CVD单晶金刚石微槽的试验和温度场仿真研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了金刚石微槽表面和内部的微观形貌,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微槽边缘出现了微小崩边和微裂纹,微槽内部形成了周期约为255 nm和495 nm的纳米条纹。通过测量金刚石微槽宽度、深度、体积,得到了皮秒激光烧蚀金刚石的阈值、烧蚀速率和材料去除率。对金刚石微槽底部进行拉曼分析,发现皮秒激光加工金刚石是通过表面石墨化进行的,并且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石墨峰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理论计算得到皮秒激光烧蚀金刚石的石墨层厚度约为88.7 nm。皮秒激光烧蚀金刚石温度场仿真结果表明,皮秒激光辐照能量主要分布在金刚石的表面,而通过热传导进入到金刚石内部的激光能量极少,因此皮秒激光加工金刚石的热影响区极小,导致其产生的石墨层厚度小于1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秒激光 金刚石 温度场 微槽 烧蚀特征 材料去除
下载PDF
巴西金刚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
6
作者 李雨璇 黄颖 刘迎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5-696,共12页
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结合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及Diamond View^(TM)测试,对巴西金刚石开展了常规宝石学、光谱学和荧光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巴西金刚石表面微形貌特征丰富,可见多种形态的生长丘,三角、六边或不规则形态的溶蚀坑以及塑性... 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结合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及Diamond View^(TM)测试,对巴西金刚石开展了常规宝石学、光谱学和荧光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巴西金刚石表面微形貌特征丰富,可见多种形态的生长丘,三角、六边或不规则形态的溶蚀坑以及塑性变形滑移线等特征。巴西金刚石以ⅠaAB型为主(90%以上),N含量在400×10^(-6)~1 700×10^(-6)范围内,B心转化率介于15%~66%之间,具有高N含量和低-中等N聚集程度的特点。拉曼光谱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样品内部均残余压应力或者结晶度较差。Diamond View^(TM)发光图像显示ⅠaAB型金刚石样品具有蓝色和黄绿色调荧光;ⅠaB型金刚石样品为带有绿色调的蓝色和不均匀的蓝色荧光;Ⅱa型金刚石样品表现为暗橙色和蓝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宝石学特征 谱学特征 荧光
下载PDF
Evaluation on the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thermal conductivity,and annealing effect of a hot-forged Cu-Ti/diamond composite 被引量:6
7
作者 Lei Lei Yu Su +1 位作者 Leandro Bolzoni Fei Y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4期7-14,共8页
A Cu-1.5 wt.%Ti/Diamond(55 vol.%)composite was fabricated by hot forging from powder mixture of copper,titanium and diamond powders at 1050?C.A nano-thick TiC interfacial layer was formed between the diamond particle ... A Cu-1.5 wt.%Ti/Diamond(55 vol.%)composite was fabricated by hot forging from powder mixture of copper,titanium and diamond powders at 1050?C.A nano-thick TiC interfacial layer was formed between the diamond particle and copper matrix during forging,and it has an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 of(111)TiC//(002)Cu&[110]TiC//[110]Cuwith the copper matrix.HRTEM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iC is semicoherently bond with copper matrix,which helps reduce phonon scattering at the TiC/Cu interface and facilitates the heat transfer,further leading to the hot-forged copper/diamond composite(referred as to Cu-Ti/Dia-0)has a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410 W/m K,and this is about 74%of theoretical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hot-forged copper/composite(552 W/m K).However,the formation of thin amorphous carbon layer in diamond particle(next to the interfacial TiC layer)and deformed structure in the copper matrix have adverse effect o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u-Ti/Dia-0 composite.800℃-annealing eliminates the discrepancy in TiC interface morphology between the diamond-{100}and-{111}facets of Cu-Ti/Dia-0 composite,but causes TiC particles coarsening and agglomerating for the Cu-Ti/Dia-2 composite and interfacial layer cracking and spallation for the Cu-Ti/Dia-1 composite.In addition,a large amount of graphite was formed by titanium-induced diamond graphitization in the Cu-Ti/Dia-2 composite.All these factors deteriorate the heat transfer behavior for the annealed Cu-Ti/Dia composites.Appropriate heat treatment needs to be continually investigated to improv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hot-forged CuTi/Dia composite by eliminating deformed structure in the copper matrix with limit/without impacts on the formed TiC interfacial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diamond composite Hot forging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 Thermal conductivity Heat treatment
原文传递
合成金刚石的晶体形态对天然金刚石的启示
8
作者 鲁智云 杨经绥 +4 位作者 连东洋 吴魏伟 杨彧 曹楚奇 蔡鹏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3-1756,共14页
作为深部地球研究的“信使”,不同类型天然金刚石的形成温度、压力及环境介质条件一直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内容。天然金刚石原石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晶型和表面形貌特征是其结晶过程、介质环境和运移过程的最直接记录。伴随着金刚石高温高... 作为深部地球研究的“信使”,不同类型天然金刚石的形成温度、压力及环境介质条件一直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内容。天然金刚石原石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晶型和表面形貌特征是其结晶过程、介质环境和运移过程的最直接记录。伴随着金刚石高温高压合成技术的发展以及合成金刚石的规模化工业生产应用,前人对合成金刚石的晶型及表面形貌特征进行了大量的描述并详细探讨了温度、压力及组分差异对晶体形态的影响。本文对不同条件下的合成金刚石与不同类型天然金刚石的晶型特征、表面形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旨在将高温高压实验中明确的生长条件及晶体生长规律应用于天然金刚石形成条件的研究中,并进一步为金刚石晶体形态反映出的地质环境特征、地幔流体/熔体组成和动力学条件的研究提供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高温高压实验 晶型 表面形貌 温度 压力
下载PDF
一种近似等积球面菱形格网的构建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文彬 周长江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0-1045,共6页
格网等积性是提高空间统计分析精度的有效手段。以正八面体和Snyder投影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近似等积菱形格网的构建方法,并分析了格网的面积误差规律及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菱形格网的面积误差率均在-0.25%~0.25%之间;当剖分... 格网等积性是提高空间统计分析精度的有效手段。以正八面体和Snyder投影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近似等积菱形格网的构建方法,并分析了格网的面积误差规律及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菱形格网的面积误差率均在-0.25%~0.25%之间;当剖分层次为6时,该区间内格网数目占总格网数的比率为99.99%;仅有3个格网的面积误差率较大,它们均处于初始剖分面中心点附近,且呈对称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格网 全球离散格网 等积投影 几何特性 层次剖分 Snyder投影
原文传递
Cu-Sn系水雾化合金粉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翔 姚炯彬 +2 位作者 麻洪秋 刘一波 罗锡裕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52-56,共5页
本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含Sn质量分数分别为10%、15%、20%合金粉末的热压烧结组织、XRD相组成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u-Sn系粉末热压烧结温度较低,在700-720℃即可达到致密化;烧结组织从含Sn质量分数10%的单一固溶体转变为出现电子化... 本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含Sn质量分数分别为10%、15%、20%合金粉末的热压烧结组织、XRD相组成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u-Sn系粉末热压烧结温度较低,在700-720℃即可达到致密化;烧结组织从含Sn质量分数10%的单一固溶体转变为出现电子化合物的二相组织,和XRD线谱变化趋势相吻合;抗弯强度随Sn质量分数的增大变化不大,为700 MPa左右;冲击韧性从含Sn质量分数为10%的17J大幅下降至含Sn质量分数为20%的3J左右。实验中,结合胎体特性,分析了Cu-Sn系粉末用作胎体时,可提高金刚石工具的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工具 胎体粉末 Cu-Sn雾化粉末 烧结性能
下载PDF
津巴布韦金刚石独特的形态及其“指纹”特征的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陆太进 陈华 +2 位作者 张健 宋中华 柯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38-1645,共8页
津巴布韦马朗金刚石矿床为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高品位金刚石砂矿。对津巴布韦马朗金刚石产区的金刚石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和宝石学研究。结果显示,津巴布韦金刚石的晶体形态、表面微细特征等与世界上主要产地的金刚石有较大差异。其中最新... 津巴布韦马朗金刚石矿床为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高品位金刚石砂矿。对津巴布韦马朗金刚石产区的金刚石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和宝石学研究。结果显示,津巴布韦金刚石的晶体形态、表面微细特征等与世界上主要产地的金刚石有较大差异。其中最新发现的"十字架"形熔蚀图像和红色斑点是该产地金刚石的典型特征。"十字架"是由大量大小不等的正方形熔蚀坑沿晶体[100]重叠排列而成的,红色斑点为铁质氧化物沿熔蚀坑棱线生长而成的。研究结果表明,津巴布韦马朗金刚石的形态特征具有产地"指纹特征"的意义,对中国地勘单位赴境外进行金刚石找矿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巴布韦 金刚石 形态 表面特征 熔蚀
下载PDF
山东蒙阴胜利1号岩管金刚石矿物学特征研究
12
作者 翁立群 王春晖 程晓晓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1期429-435,共7页
山东蒙阴是我国金刚石重要产地之一,其储量非常可观。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测试方法、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电子探针对该地区胜利1号岩管中金刚石的矿物学、谱学特征、包裹体化学成分以及地质成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山东蒙阴是我国金刚石重要产地之一,其储量非常可观。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测试方法、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电子探针对该地区胜利1号岩管中金刚石的矿物学、谱学特征、包裹体化学成分以及地质成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金刚石为等轴晶系,强金刚光泽,颜色以浅褐色为主,晶体形态以菱形十二面体和八面体为主,常见的晶面蚀像主要有倒三角形凹坑、叠瓦状蚀像、盘状蚀像等,且内部包裹体多为黑色固态形式存在。红外光谱表明,金刚石种类以IaA和IaAB为主,其次还有少部分IaB型和II型;电子探针结果表明,包裹体主要成分为Na_(2)O、MgO、Al_(2)O_(3)、K_(2)O、CuO、SiO_(2),其余微量元素方面有Cr、F等,结果推测包裹体极有可能为石盐、钾盐以及铜盐,同时也表明山东金刚石形成过程中碱金属的参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山东蒙阴 矿物学特征 化学成分 包裹体
下载PDF
辽宁瓦房店地区50号金伯利岩管及其周边构造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献忠 宋世明 +2 位作者 徐华 徐敏成 刘礼广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2年第2期191-198,共8页
辽宁瓦房店地区的3个金伯利岩带内的典型金伯利岩管产于NE向、NNE向与近EW向3组构造薄弱带中,并严格受其控制;3组构造交汇部位是今后找寻金伯利岩管的有利部位。构造期次对该区50号岩管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早期近EW向挤压破碎带为金伯利... 辽宁瓦房店地区的3个金伯利岩带内的典型金伯利岩管产于NE向、NNE向与近EW向3组构造薄弱带中,并严格受其控制;3组构造交汇部位是今后找寻金伯利岩管的有利部位。构造期次对该区50号岩管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早期近EW向挤压破碎带为金伯利岩管的导矿构造;中期NE向断裂为控矿构造;晚期NNE向断裂、NW向断裂,对金伯利岩体起破坏作用。50号岩管及其周边金伯利岩体与构造盆地具有较明确的关联性;野外调查表明,50号岩管周边也曾发生过由E向W方向(或由SE向NW方向)的水平运动,且三维建模显示现在50号岩管不是岩体的根部,应在其东部或东南部寻找可能的剩余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号金伯利岩管 金刚石 构造特征 辽宁瓦房店
下载PDF
Surface energy-mediated fibronectin adsorption and osteoblast responses on nanostructured diamond 被引量:2
14
作者 Yixing Tian Huiling Liu +4 位作者 Brian W.Sheldon Thomas J.Webster Sichen Yang Huilin Yang Lei Y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817-823,共7页
Nanostructured diamond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any biomedical related fields and demonstrated extraordinary capacity to influence cellular responses. Studying the surface property of nanodiamond and its influe... Nanostructured diamond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any biomedical related fields and demonstrated extraordinary capacity to influence cellular responses. Studying the surface property of nanodiamond and its influence to protein adsorption and subsequent cellular responses along with the mechanism behind such capacity becomes more important. Here the role of surface energy associated with nanostructured diamond in modulating fibronectin and osteoblast(OB, bone forming cells) responses was investigated. Nanocrystalline diamond(NCD) and submicron crystalline diamond(SMCD) films with controllable surface energy were prepared by microwave-enhanced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PCVD) techniques. Fibronectin adsorption on the diamond films with varied surface energy values was measured via th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rface energy and fibronectin adsorption was studie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fibronectin adsorption on nanostructured surface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both surface energy and material microstructures. The spreading and migration of OB aggregates(each containing 30–50 cells) on the NCD with varied surface energy values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 indicate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ell spreading and migration on nanodiamond and the surface energy of nanostructured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TRUCTURE diamond films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Protein ADSORPTION Cell RESPONSES
原文传递
根据岩石力学性质设计及合理使用金刚石钻头专家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祖培 孙友宏 秦玉生 《探矿工程》 1995年第5期30-33,共4页
经过系统分析总结钻探专家们根据岩石力学性质设计及合理使用金刚石钻头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选择了合适的工具,编制成相应的专家系统,便于推广应用。
关键词 金刚石钻头 岩石性质 专家系统 岩石力学
下载PDF
辽南42号金伯利岩管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礼广 朱婉婷 +1 位作者 王涛 王旭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2年第2期174-190,共17页
辽南42号金伯利岩岩管主要由东部421号大岩管、西部422号小岩管和中部423号小小岩管组成。421号岩管从地表到40 m标高形态急剧收缩;422号岩管为烟筒状,40 m标高至-160 m标高面积比为1∶1.15;423岩管在-200 m标高处延深为脉状。42号岩管... 辽南42号金伯利岩岩管主要由东部421号大岩管、西部422号小岩管和中部423号小小岩管组成。421号岩管从地表到40 m标高形态急剧收缩;422号岩管为烟筒状,40 m标高至-160 m标高面积比为1∶1.15;423岩管在-200 m标高处延深为脉状。42号岩管岩石类型为斑状金伯利岩、斑状富金云母金伯利岩、含或富含围岩角砾金伯利岩和含岩球斑状金伯利岩。岩石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石中w(SiO_(2))、w(Al_(2)O_(3))、w(TiO_(2))值比山东胜利Ⅰ号金伯利岩和戴里值偏高,w(MgO)、w(Cr_(2)O_(3))、w(K_(2)O)、w(Na_(2)O)、w(P_(2)O_(5))值较戴里值偏低,但w(K_(2)O)、w(Na_(2)O)、w(P_(2)O_(5))值比山东胜利Ⅰ号金伯利岩略高;w(ΣFe_(2)O_(3)+FeO)、w(CaO+H_(2)O)值与山东胜利Ⅰ号金伯利岩及戴里值相当。通过采样分析422号岩管金刚石含量高,421号岩管金刚石含量低;研究认为受造岩矿物橄榄石和金云母的影响,金刚石含量与橄榄石斑晶含量正相关,与金云母含量呈负相关;伴生矿物铬铁矿、镁铝榴石、碳硅石含量高,则金刚石含量也随之增高,为正相关;而锐钛矿于金刚石含量为负相关。基于研究区的三维建模、推覆构造研究,推测42号岩管不是根部相,其东部可能存在深部金伯利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伯利岩 金刚石 42号岩管 地质特征 找矿预测 瓦房店辽宁省
下载PDF
鲁苏皖一带基性—超基性岩中金刚石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褚志远 刘卫东 +4 位作者 胡戈 范振生 温殿刚 董国威 王琦 《山东国土资源》 2019年第11期8-14,共7页
鲁苏皖一带发现的呈串珠状含金刚石基性超基性岩体,其金刚石成因是否相同?该文通过对比分析基性岩中与典型金伯利岩中产出的金刚石在晶体形态、粒径、晶面蚀像、金刚石类型等差异性,金刚石含矿母岩对比研究,金刚石在容矿岩石中分布,分... 鲁苏皖一带发现的呈串珠状含金刚石基性超基性岩体,其金刚石成因是否相同?该文通过对比分析基性岩中与典型金伯利岩中产出的金刚石在晶体形态、粒径、晶面蚀像、金刚石类型等差异性,金刚石含矿母岩对比研究,金刚石在容矿岩石中分布,分析总结鲁苏皖一带基性超基性岩中金刚石的成因。超基性金伯利岩中金刚石成因为地幔捕掳晶成因,基性岩中金刚石多为岩浆结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特征 成因分析 基性超基性岩
下载PDF
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的机理、工艺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毛梦嫒 杨志军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1年第5期15-24,共10页
我国的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产量常年居于世界第一,为航天、工业、医疗、军事等多个领域提供了功能材料——金刚石。目前对这项技术的合成机理、工艺技术及晶体特征仍有待系统深入研究。文章通过实地的技术学习、丰富的样品观测、全面的... 我国的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产量常年居于世界第一,为航天、工业、医疗、军事等多个领域提供了功能材料——金刚石。目前对这项技术的合成机理、工艺技术及晶体特征仍有待系统深入研究。文章通过实地的技术学习、丰富的样品观测、全面的谱学分析对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的合成机理、设备装置、工艺系统、成品质量、晶体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①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的动力学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sp^(3)杂化碳的产生、sp^(3)杂化碳的输运及就位;②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的工艺技术采用铰链式六面顶压机,冲油供压,恒定功率交流电加热,触媒多采用铁基触媒。③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颜色净度集中于I-G色,VS级,可以实现2-5克拉的量产。晶体形态表现为六-八面体,表面形貌主要有回形纹、生长台阶、蕨叶状表面纹理,内部包裹体主要有金属触媒、石墨片和贯穿裂隙。红外光谱分析可得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多为孤氮或双氮,指示其为一种快速合成产物,1295cm^(-1)和/或2458cm^(-1)特征峰的出现说明生长过程掺杂了B元素;拉曼光谱分析可得HPHT合成金刚石含有[N-V]0中心,无三阶峰,但三阶峰区域的抬升和[N-V]0引起的声子边带有关;紫外光谱分析可得HPHT合成金刚石的禁带能量为3.54eV,且多数含有Ni^(+)缺陷,与使用金属镍为触媒互相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合成金刚石 合成机理 工艺技术 矿物特征 光谱分析
下载PDF
金刚石焊接机理的理论分析(金刚石焊接机理研究之四)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岳 《探矿工程》 2001年第4期58-61,共4页
通过物质之间的浸润与扩散理论 ,从物质的离子、电子结构诸方面对金刚石表面金属碳化物形成的可能性与原理进行论证。为分析解释金属碳化物形成及金刚石的焊接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金刚石焊接 界面性质 浸润 扩散 金属碳化物 焊接机理
下载PDF
安徽省宿州栏杆地区含金刚石矿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玉广 万才宇 《矿产与地质》 2018年第2期298-304,313,共8页
安徽省宿州栏杆地区金刚石勘查历时40多年,首次于2010年5月在辉绿岩、橄榄玄武岩和玄武质角砾熔岩等偏碱性基性岩中发现3粒原生金刚石晶体,目前提交工业级资源储量约25万克拉。这是继山东蒙阴、辽宁瓦房店地区发现原生金刚石矿之后,安... 安徽省宿州栏杆地区金刚石勘查历时40多年,首次于2010年5月在辉绿岩、橄榄玄武岩和玄武质角砾熔岩等偏碱性基性岩中发现3粒原生金刚石晶体,目前提交工业级资源储量约25万克拉。这是继山东蒙阴、辽宁瓦房店地区发现原生金刚石矿之后,安徽省在华北地台的新发现。通过对宿州栏杆地区赋矿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为扩大金刚石找矿视野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基性岩 地球化学特征 郯庐断裂 宿州栏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