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平原水耕人为土诊断层的微形态特征与土壤基层分类 被引量:25
1
作者 何毓蓉 黄成敏 周红艺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对成都平原地区广泛分布的水耕人为土中 ,就同一亚类的几种典型土系 ,对其诊断层的土壤微形态特征进行研究 ,提出了划分不同土系及其所属土族的土壤属性如 :土壤颗粒、土壤矿物、土壤结构、土壤形成物等的特征的微形态证据。研究表明 :... 对成都平原地区广泛分布的水耕人为土中 ,就同一亚类的几种典型土系 ,对其诊断层的土壤微形态特征进行研究 ,提出了划分不同土系及其所属土族的土壤属性如 :土壤颗粒、土壤矿物、土壤结构、土壤形成物等的特征的微形态证据。研究表明 :土壤诊断层的微形态特征能够综合地、直观地、准确地反映土壤这些分类属性 ,同时还能提供土壤生产性方面的信息。所以本研究结果在土壤系统分类的基层分类以及应用于生产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耕人为土 诊断层 土壤微形态 基层分类 成都平原 土壤结构 土壤矿物
下载PDF
江汉平原典型土壤的系统分类及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芳 张海涛 +2 位作者 王天巍 陈家赢 蔡崇法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1-771,共11页
对采自江汉平原区的69个典型土壤剖面,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进行鉴定、检索和分类,确认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共划分5个土纲、5个亚纲、8个土类、18个亚类。讨论了江汉平原成土母质、地形及... 对采自江汉平原区的69个典型土壤剖面,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进行鉴定、检索和分类,确认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共划分5个土纲、5个亚纲、8个土类、18个亚类。讨论了江汉平原成土母质、地形及人类活动对土壤属性和土壤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影响,表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能很好的反映母质、地形、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空间变异与土壤类型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完善土壤系统分类研究提供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土壤系统分类 诊断层 诊断特性 土壤分布规律
下载PDF
皖南山地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顾也萍 刘必融 +2 位作者 汪根法 胡罗生 黄宣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21,共12页
选取皖南四座山地土壤垂直带中 1 9个土壤剖面 ,研究了土壤成土环境和形成特点。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修订方案 )》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 ,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确定供试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 选取皖南四座山地土壤垂直带中 1 9个土壤剖面 ,研究了土壤成土环境和形成特点。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修订方案 )》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 ,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确定供试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自山下到山上依次为湿润淋溶土 (伴有湿润雏形土 )———常湿淋溶土 (伴有常湿雏形土 )———正常新成土亚纲。与不同分类系统中土壤类别归属作了参比 ,同时也与福建、江西山地土壤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山地 土壤 系统分类
下载PDF
承德市坝上高原典型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安红艳 龙怀玉 +4 位作者 刘颖 穆真 雷秋良 高琳 李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8-458,共11页
中国土壤分类尚处于发生分类占主体、系统分类快速发展的并用阶段。为了解承德市坝上高原典型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本文在该区域栗钙土、灰色森林土、黑土等发生分类土壤类型区,挖取8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壤剖面,进行土壤形... 中国土壤分类尚处于发生分类占主体、系统分类快速发展的并用阶段。为了解承德市坝上高原典型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本文在该区域栗钙土、灰色森林土、黑土等发生分类土壤类型区,挖取8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壤剖面,进行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并分层取样进行理化性状分析。结果发现:(1)8个土壤剖面具有的诊断表层有:有机表层、暗沃表层、淡薄表层;诊断表下层有:钙积层、雏形层;诊断特性有: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湿润土壤水分状况、滞水土壤水分状况、潮湿土壤水分状况、冷性土壤温度状况、纤维有机土壤物质、半腐土壤有机物质、潜育特征、氧化还原特征、盐基饱和度。(2)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8个土壤剖面归属为3个土纲(雏形土、有机土、新成土)、4个亚纲、5个土类、6个亚类。按照《中国土壤分类系统》,8个土壤剖面归属为5个土纲、6个亚纲、7个土类、8个亚类。(3)8个土壤剖面在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中发生分异的分类级别存在明显差异,两种分类体系的不同分类级别之间关系较为复杂,并不呈简单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诊断层 诊断特性 系统分类 坝上高原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被引量:15
5
作者 何忠俊 王立东 +4 位作者 郭琳娜 杨继刚 龙兴智 和顺荣 王建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0,共11页
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 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土、雏形土、新成土、潜育土)、11个亚纲、18个土类、19个亚类,并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和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WRB)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土壤系统分类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下载PDF
关中地区塿土诊断层的形成过程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13
6
作者 庞奖励 黄春长 +2 位作者 查小春 张旭 周志翔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64-1072,共9页
【目的】通过对关中地区塿土剖面的多角度剖析,试图阐明此类土壤诊断层的形成过程及意义。【方法】根据野外考察和室内试验资料,对土壤剖面从诊断层划分、微形态特征、剖面构造空间变异、成土年龄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对比。【结果】B... 【目的】通过对关中地区塿土剖面的多角度剖析,试图阐明此类土壤诊断层的形成过程及意义。【方法】根据野外考察和室内试验资料,对土壤剖面从诊断层划分、微形态特征、剖面构造空间变异、成土年龄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对比。【结果】Bt层形成于8500~3100aB.P.,BC层在3100~2000aB.P.,Ap层在2000~0aB.P.;BC层在理化性质、结构构造、微形态等方面与马兰黄土十分相似,而与Ap层和Bt层有显著的差异,Ap层与马兰黄土的相似性系数R1在0.8105~0.8951,Bt层的R1为0.6718,而BC层的R1在0.9051~0.9352。【结论】塿土具有Ap1-Ap2-Bc-Bt-Bk-C剖面构造,复合剖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环境变化引起成土强度发生变化的结果;Ap层是2000a以来人类施加土粪、农业耕作和粉尘堆积同时作用的综合产物,其特征主要受到人类活动强度和方式的控制,Bc层是3100~2000aB.P.期间风尘自然堆积的产物,成土强度较弱;Bt是全新世大暖期的自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塿土 诊断层 成土年龄 人类活动 关中地区
下载PDF
岩屑自然伽马能谱和元素录井技术在双鱼石构造栖霞组固井卡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廷红 曾令奇 +4 位作者 龚勋 何成贵 张雷 罗谋兵 魏建强 《录井工程》 2020年第1期28-34,共7页
川西北地区双鱼石构造因钻井新技术的应用和复杂的地质构造,致使岩性识别和层位判断变得十分困难,同时传统录井分层卡层技术的局限和钻井工程对栖霞组固井的严格要求,这些都对栖霞组固井层位的准确卡取带来极大挑战。为解决这些不利因... 川西北地区双鱼石构造因钻井新技术的应用和复杂的地质构造,致使岩性识别和层位判断变得十分困难,同时传统录井分层卡层技术的局限和钻井工程对栖霞组固井的严格要求,这些都对栖霞组固井层位的准确卡取带来极大挑战。为解决这些不利因素带来的困难,该区块普遍利用岩屑自然伽马能谱和元素录井技术选取岩屑自然伽马总量及元素Ca、Mg、Si、Sr、Ba、K、Th等参数,对茅口组岩性的微观特征和地层化学特征进行识别,利用标识出的特征层对茅口组进行跟踪对比,其中第Ⅲ特征层岩屑自然伽马为“箱状”中高值;造岩元素Ca呈“箱状”高值,元素Si虽明显高值,但具“拖尾”趋势,表征沉积物成熟度的K/Th比值大于0.15,呈明显的高值。该层底即茅口组底,以岩屑自然伽马和K/Th比值下降、元素Si“拖尾”为特征与下伏栖霞组分层,为栖霞组固井卡层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取得了双鱼石构造二叠系栖霞组固井卡层准确率100%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地区 自然伽马能谱 元素录井 双鱼石构造 茅口组 特征层 栖霞组 固井卡层
下载PDF
基于土层空间变异性的大比例尺土壤调查制图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章明奎 夏建强 符娟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6-349,共4页
该文提出了根据土层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大比例尺土壤制图研究.该制图方法可顺次分为以下几步:①用GPS定位观察土壤剖面,划分土层;②确定调查区土壤类型,建立空间和属性数据库;③进行主要土层(诊断层)厚度的空间变异分析,选择和确定调查区... 该文提出了根据土层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大比例尺土壤制图研究.该制图方法可顺次分为以下几步:①用GPS定位观察土壤剖面,划分土层;②确定调查区土壤类型,建立空间和属性数据库;③进行主要土层(诊断层)厚度的空间变异分析,选择和确定调查区土壤划分依据(诊断标准);④叠置分析,获得土壤类型图.通过对一个发育于页岩低丘陵土壤样区的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制图可获得较高的准确性(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 空间变异性 土壤制图 诊断土层
下载PDF
湘东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典型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被引量:7
9
作者 欧阳宁相 张杨珠 +5 位作者 盛浩 周清 黄运湘 廖超林 罗兰芳 袁红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1-852,共12页
选取湖南省东部地区12个由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典型土壤剖面,在对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及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了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据此确定了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 选取湖南省东部地区12个由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典型土壤剖面,在对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及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了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据此确定了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剖面包含了淡薄表层、暗瘠表层、低活性富铁层、黏化层、聚铁网纹层等10个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其在中国系统分类体系中的位置分别为:淋溶土、富铁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湿润淋溶土、湿润富铁土和湿润雏形土3个亚纲;简育湿润富铁土、铝质湿润淋溶土和铝质湿润雏形土3个土类;暗红简育湿润富铁土、表蚀简育湿润富铁土、网纹简育湿润富铁土等6个亚类;按照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建立了黏质高岭石型酸性热性-普通铝质湿润淋溶土等9个土族和燕塘系(43-LY01)等12个土系。研究发现:受亚热带气候影响,许多土壤剖面发生了富铁铝化过程,且由于淋溶强烈,形成了聚铁网纹层,而现行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还不能给出一个合适的位置,因此建议在铝质湿润淋溶土亚类中增设一个可以反映相关特性的网纹铝质湿润淋溶土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东地区 红壤 诊断层 诊断特性 系统分类 基层分类
下载PDF
紫色土系统分类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时嘉 徐建忠 +1 位作者 张建辉 罗有芳 《山地学报》 CSCD 1996年第S1期14-19,共6页
以参考文献[1]为指南,研究和鉴比了川鄂湘赣浙滇等省约70个紫色土剖面的属性特征,进行了紫色土系统分类和从土纲至亚类的连续命名.结果是,它们分别归属新成土纲中的紫色正常新成土和雏形土纲中的紫色湿润雏形土等2个土类、9个亚类.最后... 以参考文献[1]为指南,研究和鉴比了川鄂湘赣浙滇等省约70个紫色土剖面的属性特征,进行了紫色土系统分类和从土纲至亚类的连续命名.结果是,它们分别归属新成土纲中的紫色正常新成土和雏形土纲中的紫色湿润雏形土等2个土类、9个亚类.最后就土纲、亚纲、土类、亚类进行了检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诊断层 诊断特性 土壤系统分类
下载PDF
大围山花岗岩母质发育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卓 欧阳宁相 +6 位作者 张杨珠 盛浩 周清 黄运湘 罗兰芳 袁红 廖超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1-308,共8页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湘东大围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由花岗岩母质发育的6个土壤剖面的成土条件及其理化性质,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供试剖面包含...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湘东大围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由花岗岩母质发育的6个土壤剖面的成土条件及其理化性质,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供试剖面包含了暗瘠表层、低活性富铁层、黏化层等10个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位于淋溶土、富铁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常湿雏形土、湿润富铁土、湿润淋溶土和常湿淋溶土4个亚纲,酸性常湿雏形土、简育湿润富铁土、酸性湿润淋溶土等6个土类,腐殖酸性常湿雏形土、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红色酸性湿润淋溶土等6个亚类;按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建立了黏质高岭石型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砂质硅质混合型热性–红色酸性湿润淋溶土、黏壤质硅质混合型温性–腐殖酸性常湿雏形土等6个土族和红山系(43–LY03)、泥坞系(43–LY04)、樱花谷系(43–LY10)等6个土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花岗岩风化物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大围山地区
下载PDF
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建维 焦晓光 +1 位作者 隋跃宇 程守全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74-79,共6页
为了研究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采用当前国际土壤分类的主流的土壤系统分类法,以吉林省东部暗棕壤的5个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形态特征调查、剖面描述、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土壤的发生特性,确定土体的诊... 为了研究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采用当前国际土壤分类的主流的土壤系统分类法,以吉林省东部暗棕壤的5个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形态特征调查、剖面描述、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土壤的发生特性,确定土体的诊断层与诊断特征,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的标准,初步确定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为淋溶土和雏形土2个土纲,冷凉淋溶土和湿润雏形土2个亚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东部 暗棕壤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下载PDF
闽浙两省水耕人为土的优势类型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小梅 姚玉才 +1 位作者 麻万诸 章明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5-1028,共4页
调查采样分析了福建和浙江两省92个典型水耕人为土剖面,探讨了两省水耕人为土的优势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铁聚水耕人为土和简育水耕人为土是主要类型,潜育水耕人为土和铁渗水耕人为土分布相对较少。调查共检出9个水耕人为土亚类... 调查采样分析了福建和浙江两省92个典型水耕人为土剖面,探讨了两省水耕人为土的优势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铁聚水耕人为土和简育水耕人为土是主要类型,潜育水耕人为土和铁渗水耕人为土分布相对较少。调查共检出9个水耕人为土亚类,主要属于"普通"、"铁聚"、"漂白"和"底潜"类别的亚类。潜育水耕人为土主要分布在山垅、水网平原和河谷平原;铁渗水耕人为土集中分布在河谷平原和丘陵山地;铁聚水耕人为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丘陵山地;简育水耕人为土在丘陵山地分布较多,在水网平原、滨海平原和河谷平原也均有分布。各类水耕人为土的"漂白"亚类则主要分布在丘陵坡地或河谷与丘陵的过渡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耕人为土 优势类别 分布特点 诊断层 诊断特性
原文传递
河南省潮土主要分布区代表性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少丛 万红友 +1 位作者 王兴科 陈杰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5-271,共7页
以豫北、豫东黄河冲积平原的潮土区12个潮土剖面为对象,在对每个剖面的形态特征观察描述和发生层样品分析测定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相关标准进行了土系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12个潮土剖面具有的诊断层为淡薄表层、雏形层;诊断... 以豫北、豫东黄河冲积平原的潮土区12个潮土剖面为对象,在对每个剖面的形态特征观察描述和发生层样品分析测定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相关标准进行了土系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12个潮土剖面具有的诊断层为淡薄表层、雏形层;诊断特性有:潮湿土壤水分状况、干润土壤水分状况、温性土壤温度状况、石灰反应、盐基饱和度和氧化还原特征;归属于雏形土土纲,可继分为潮湿雏形土、干润雏形土2个亚纲以及相应的3个土类、4个亚类、6个土族和10个典型土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诊断层 诊断特性 系统分类 土族 土系
原文传递
西南典型水耕人为土诊断层黏土矿物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祥明 覃灵华 杨慧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5-271,共7页
选择我国西南地区代表性水耕人为土剖面,对其主要诊断层黏土矿物组成特征进行研究。采用沉降吸管法提取土壤黏粒,将其进行Mg2+饱和、Mg2+饱和加甘油处理、K+饱和加热550℃三种处理后,分别在X-射线衍射仪扫描,对所获图谱进行黏土矿物组... 选择我国西南地区代表性水耕人为土剖面,对其主要诊断层黏土矿物组成特征进行研究。采用沉降吸管法提取土壤黏粒,将其进行Mg2+饱和、Mg2+饱和加甘油处理、K+饱和加热550℃三种处理后,分别在X-射线衍射仪扫描,对所获图谱进行黏土矿物组成鉴定。实验结果显示西南地区代表性水耕人为土其诊断层黏粒黏土矿物组成特征主要为蛭石,高岭石,伊利石,混层矿物等。含少量其它黏土矿物如三水铝石,蒙脱石等。与旱地土壤比较,水耕人为土的黏土矿物组成有明显的不同。不同发育时间和水耕熟化的水耕人为土,其黏土矿物组成和数量上也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对黏土矿物在水耕人为土系统分类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耕人为土 土壤诊断层 黏土矿物 土壤系统分类
原文传递
湘北地区典型水稻土的发生特性及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俏 余展 +4 位作者 周清 罗卓 欧阳宁相 盛浩 张扬珠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8-177,共10页
选取湘北地区7个发育于2种母质的水稻土剖面样点,通过对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并评述土系的生产性能。... 选取湘北地区7个发育于2种母质的水稻土剖面样点,通过对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并评述土系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土归属于水耕人为土亚纲下的简育和铁聚水耕人为土2个土类,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漂白铁聚水耕人为土4个亚类;进一步按照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划分出7个土族和7个土系。在相同成土环境下,同种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土壤系统分类比土壤发生分类具有更强的划分能力。其划分的基层土壤单元(土族和土系),对农业生产、土地资源利用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下载PDF
贵州省土壤的系统分类及其与发生分类的参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章明奎 姚玉才 +2 位作者 邱志腾 毛霞丽 杨良觎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6期94-106,共13页
为推进贵州省土壤的定量化分类研究与应用,利用2015—2017年在贵州省调查的185个代表性土壤剖面的分析结果,结合贵州省以往的土壤调查资料,对贵州全域土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成土特点分析、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鉴定与系统分类高级单元... 为推进贵州省土壤的定量化分类研究与应用,利用2015—2017年在贵州省调查的185个代表性土壤剖面的分析结果,结合贵州省以往的土壤调查资料,对贵州全域土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成土特点分析、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鉴定与系统分类高级单元类别划分。结果表明,贵州省丘陵山地土壤的脱硅富铝化主要以中度至弱为主,土壤有机质积累和腐殖质特性明显,土壤中铁质特性和铝质特性出现较为频繁,土壤粘化、黄化及碳酸盐岩岩性特性较为普遍;人为活动对该省土壤演变影响明显。该省土壤温度状况主要属热性和温性,土壤水分状况有湿润、常湿润、滞水、人为滞水和潮湿等类别。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共鉴定出有机土、人为土、潜育土、均腐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等8个土纲,包括16个亚纲、41个土类和86亚类。文章对该省主要土纲分布的成土环境进行了分析,对贵州省域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单元与地理发生分类类型进行了参比,并提出了在潜育土中增设水耕简育滞水潜育土、水耕暗沃正常潜育土和水耕简育正常潜育土3个亚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分类 发生分类 诊断层 诊断特性 参比 贵州
下载PDF
安徽省沿淮地区几种主要土壤诊断特性和系统分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慈恩 高明 于群英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对安徽省沿淮地区的黄棕壤、黄褐土、水稻土、砂姜黑土、潮土和石灰土等六种主要土壤的典型剖面进行系统研究,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确定了各土壤剖面具有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进行了分类检索,得出了这六种典型土壤剖面... 本文对安徽省沿淮地区的黄棕壤、黄褐土、水稻土、砂姜黑土、潮土和石灰土等六种主要土壤的典型剖面进行系统研究,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确定了各土壤剖面具有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进行了分类检索,得出了这六种典型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所属的分类单元,并与现有发生学分类进行了参比。典型剖面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土壤分别被划归铁质湿润淋溶土土类、粘磐湿润淋溶土土类、简育水耕人为土土类、淡色潮湿雏形土土类、简育潮湿变性土土类、钙质湿润淋溶土土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层 诊断特性 土壤系统分类 沿淮地区
原文传递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Diagnostic Horizons in Several soils in Southwest China: Implication for Soil Taxonomic Classification 被引量:5
19
作者 XU Xiangming HE Yurong +1 位作者 HUANG Chengmin XIONG Dongho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0年第1期73-82,共10页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in diagnostic horizons of Stagnic Anthrosols, Ustic Ferrosols and Ustic Vertosols in southwestern China were conducted to underpin the rationale for Chinese Soil ...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in diagnostic horizons of Stagnic Anthrosols, Ustic Ferrosols and Ustic Vertosols in southwestern China were conducted to underpin the rationale for Chinese Soil Taxonomy.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ere explored: (1) Stagnic Anthrosols had the specific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e.g., the humic formation in anthrostagnic epipedon, the platy structures in plow subhorizon, the secondary formation of ferromanganese and the weakly optical-orientation clay domains in hydragric horizon, etc.: (2) The groundmasses of ferric horizon in Ustic Ferrosols appeared in hue of 2.5YR or redder, and had pellicular grain structure; (3) Ustic Vertosols had a crust horizon (Acr), and crack structure dominated in Acr and angular blocky structure in disturbed horizon; (4) Because of the distinct differences in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among these three soils, the specific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might be employed as diagnostic horizons to differentiate soils while the quantifiable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might potentially be selected as diagnostic indices for Chinese soil taxonomic class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micromorphology Soil diagnostic horizon Chinese Soil Taxonomy Southwestern China
下载PDF
豫东平原开封样区土壤基层分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武继承 郑惠玲 +1 位作者 汪立刚 袁瑞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9-32,共4页
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诊断定量的方法 ,将开封样区划分出 3个土刚、5个亚刚、7个土类、9个亚类、1 0个土族和 1 0个土系。明确了不同土系的分异特征 。
关键词 豫东平原 开封样区 土壤基层分类 土壤系统分类 诊断层 特征土层 土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