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林夏鸿 陈晓毓 +6 位作者 周竟雄 吴晓鸿 黄银琼 林家煜 李希圣 施亚雄 郭春苗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07-710,共4页
目的评价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和阿米替林组,每组各30例。共观察4周。治疗开始和4周时测定血生化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每日行疼痛强度数字分级法(NRS)评估,并记... 目的评价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和阿米替林组,每组各30例。共观察4周。治疗开始和4周时测定血生化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每日行疼痛强度数字分级法(NRS)评估,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计算两组治疗4周时疼痛缓解≥50%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PG、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主要终点指标NRS评分,普瑞巴林组为(5.2±1.4)vs(1.3±1.2)分;阿米替林组为(4.9±0.9)vs(2.2±1.3)分(P均<0.01)。4周时普瑞巴林组NRS低于阿米替林组(P<0.05)。普瑞巴林组和阿米替林组疼痛缓解≥50%的发生率为75.9%vs 50.0%(P<0.05)。普瑞巴林组头痛1例,心悸1例;阿米替林组头晕1例,嗜睡5例,便秘1例,水肿1例。结论普瑞巴林和阿米替林均可缓解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且普瑞巴林更有效、起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病理性疼痛 普瑞巴林 阿米替林
原文传递
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雷光锋 王亚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5期70-72,共3页
目的分析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 目的分析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疼痛,促进神经传导速度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 度洛西汀 甲钴胺
下载PDF
阿米替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卓浩 刘妍 +1 位作者 周冬梅 李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阿米替林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的治疗效果。方法 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2)和对照组(n=52)。治疗组给予阿米替林、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治疗12周,比... 目的研究阿米替林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的治疗效果。方法 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2)和对照组(n=52)。治疗组给予阿米替林、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更快,VA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米替林治疗PDPN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替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病理性疼痛
原文传递
电针穴位刺激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永宝 杨代和 +1 位作者 黄文 杨永新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8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刺激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糖尿病基础治疗方案)和观察...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刺激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糖尿病基础治疗方案)和观察组(电针穴位刺激)。比较两组治疗10 d后的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分、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炎性细胞因子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3.35±0.5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2±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45,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IL-6和IL-1β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穴位刺激可能通过抑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的炎症反应而达到镇痛、提高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临床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穴位刺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 镇痛
下载PDF
通络益气汤和曲马多对糖尿病痛敏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5
作者 高涛 耿立成 +1 位作者 李丽 王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80-483,共4页
目的:评价通络益气汤和曲马多对糖尿病痛敏大鼠的疗效。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4周后筛选痛阈降低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于生理盐水10mL/(kg.d)、通络益气汤10mL/(kg.d)、通络益气汤10mL/(kg... 目的:评价通络益气汤和曲马多对糖尿病痛敏大鼠的疗效。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4周后筛选痛阈降低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于生理盐水10mL/(kg.d)、通络益气汤10mL/(kg.d)、通络益气汤10mL/(kg.d)和曲马多0.8mg/kg灌胃。观察治疗6周内大鼠血糖、体重及痛觉行为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的体重与血糖与中药组、联合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在灌胃2周后中药组和联合组的痛阈值显著提高(P<0.01);联合组大鼠的各种指标优于单纯中药组(P<0.05)。结论:通络益气汤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体重,联合应用曲马多镇痛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益气汤 曲马多 糖尿病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