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抗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刁元元 李玉梅 +1 位作者 李晓文 王楚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3-128,共6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常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因此,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药物来干预...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常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因此,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药物来干预糖尿病并发症。黄芪是常见的补益中药,是众多抗糖尿病中药复方的关键组成之一,黄芪富含多糖(APS)、皂苷(ASS)、黄酮(ASF)等抗糖尿病成分,对糖尿病并发症有较好的作用。本文就近些年黄芪干预糖尿病并发症及作用机制进行文献进行综述,为黄芪干预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足
下载PDF
步行阶梯训练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步态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怡 白姣姣 +2 位作者 孙皎 沈晔 臧娴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8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评价步行阶梯训练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步态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对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的35例老年DPN患者进行3个月步行阶梯训练,比较患者训练前后的步态... 目的评价步行阶梯训练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步态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对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的35例老年DPN患者进行3个月步行阶梯训练,比较患者训练前后的步态调控能力。结果训练后患者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曲线异常比例、全足压力变化曲线异常比例及全足平衡性曲线异常比例减少(P<0.05)。结论步行阶梯训练有利于纠正老年DPN患者异常行走步态,增加姿势稳定性。借助步行阶梯训练装置可增加运动训练的便利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步态
下载PDF
心磷脂酰基转移酶1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亚坤 杨俊朋 +2 位作者 马香香 袁慧娟 赵志刚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心磷脂酰基转移酶1(ALCAT1)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4周(DW 4)组,糖尿病8周(DW 8)组,抗氧化(AO)组。测各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CV),坐骨神经ALCAT1 mRNA和蛋白表达量,... 目的探讨心磷脂酰基转移酶1(ALCAT1)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4周(DW 4)组,糖尿病8周(DW 8)组,抗氧化(AO)组。测各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CV),坐骨神经ALCAT1 mRNA和蛋白表达量,SOD、MDA、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坐骨神经电镜图。结果 NC、DW 4、DW 8、AO组sNCV依次为(56.56±4.40)vs(53.43±4.25)vs(41.90±3.79)vs(53.38±3.26)m/s。DW 4、DW 8、AO组ALCAT1 mRNA表达量与NC组比较依次为(1.52±0.12)vs(2.86±0.30)vs(1.48±0.11)倍。NC、DW4、DW8、AO组ALCAT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56±0.04)、(1.10±0.09)、(1.56±0.13)、(1.02±0.08)。NC、DW 4、DW 8、AO组SOD水平依次为(56.72±3.75)vs(33.93±3.87)vs(25.50±2.33)vs(35.89±4.25)U/ml;MDA水平依次为(1.58±0.23)vs(3.84±0.41)vs(4.94±0.78)vs(3.48±0.374)nmol/ml;GSH水平依次为(17.63±1.42)vs(9.69±1.52)vs(5.80±1.69)vs(11.19±1.34)mg/L。NC组神经元胞体、线粒体、髓鞘结构完整;DW 4组神经元肿胀、线粒体水肿、髓鞘板层开始散乱;DW 8组神经元肿胀明显、线粒体嵴断裂、髓鞘板层有囊性间隙出现;AO组神经元胞体胞体规则、线粒体肿胀、嵴较清晰、髓鞘与轴索间有轻微间隙出现。结论 T1DM大鼠8周即进展为DPN。ALCAT1可能与DPN的发生发展机制相关。OS水平可能影响ALCAT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心磷脂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心磷脂酰基转移酶1
原文传递
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ation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被引量:1
4
作者 Gui-yun LI Ya-qiong ZHANG +2 位作者 Pan-yun LIU Hong-wei MA Ji-liang HUANG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SCD 2021年第2期100-104,共5页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medication,acupuncture,and acupuncture combine with western med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Ninety-three patie...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medication,acupuncture,and acupuncture combine with western med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Ninety-thre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western medication group,acupuncture group,and combination group,with 31 cases in each.The patients in western medic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ipoic acid injection and mecobalamin injection/tablets.The patients in acupunctur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and the acupoint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symptoms.The needles were retained for 30 min,once a day.The patients in combin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oth western medication and acupuncture,specific methods as the above.The treatments were for 18 days in succession in all of three group.The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 and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 of median nerve and common peroneal nerve,as well as the changes of symptoms and sign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ect was evaluated.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median nerve MNCV in the three groups,the median nerve SNCV and common peroneal nerve MNCV in acupuncture group and combination groups,and the common peroneal nerve SNCV in acupuncture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before treatment,with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 differences(all P<0.05).After treatment,the MNCV and SNCV of median nerve and common peroneal nerve in combin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western medication group and acupuncture group,with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 differences(all P<0.05).After treatment,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the three groups with the symptoms and sig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before treatment.The effective rate in combination group was 96.8%(30/31),higher than those of western medication group,74.2%(23/31),and acupuncture group,83.8%(26/31),with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 differences(both P<0.05).Conclusion: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Lipoic acid injection Mecobalamin injection/tablet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
原文传递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1
5
作者 林甲宜 戴伦 徐结桂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方法 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 DPN 6 6例 ,同时与甲钴胺治疗的 2 2例作对照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 DPN患者肌电图、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山梨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方法 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 DPN 6 6例 ,同时与甲钴胺治疗的 2 2例作对照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 DPN患者肌电图、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山梨醇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 5 1.5 1% ,对照组为 2 2 .72 % (P<0 .0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9.39% ,对照组为 5 8.10 % (P<0 .0 5 ) ,治疗组在治疗后 ,空腹血糖略有下降 (P>0 .0 5 ) ,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下降 (P<0 .0 1) ,血流变学有明显改善。红细胞山梨醇有明显下降 (P<0 .0 1)。结论 葛根素治疗 DPN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蛋白非酶糖基化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69
6
作者 白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2-964,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11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甲钴胺注射液、维生素B1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11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甲钴胺注射液、维生素B1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60例)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对照组显效率37.93%,有效率41.38%,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显效率41.67%,有效率51.67%,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通过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和降低血液黏稠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黄芪桂枝五物汤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1
7
作者 方颖 王亚东 +2 位作者 周雯 储全根 黄万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52-58,共7页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法,制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高、中、低剂量组、甲钴胺组,共5组,另设正常组,自第5周开始黄芪桂枝五物汤干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高、中、低剂量组(19.40,4.85,2.43 g·kg^-1·d^-1)连续灌胃12周;甲钴胺组采用甲钴胺0.25 mg·kg^-1·d^-1灌胃。实验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RAGE,NF-κB p65 mRNA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RAGE,NF-κB,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含量,坐骨神经组织RAGE,NF-κB p65 mRNA含量,RAGE,NF-κB p65及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经黄芪桂枝五物汤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IL-1β,TNF-α含量,RAGE,NF-κB p65 mRNA含量,RAGE,NF-κB p65及p-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黄芪桂枝五物汤高剂量组p-NF-κB p65/NF-κB p65显著降低(P<0.01),且呈剂量相关性,随黄芪桂枝五物剂量增加而效果明显。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可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机制可能与阻断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中组织细胞表面RAGE的表达、抑制NF-κB激活及其引发TNF-α触发的氧化应激和过度炎症反应,从而避免细胞受损和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 黄芪桂枝五物汤
原文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55
8
作者 李颖 李刚 冯波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69-772,共4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降低DPN、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目前使用的诊断方法中,问卷调查法简单易行,非侵入性检查法研究与使用日益广泛,有创检查方法不断完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降低DPN、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目前使用的诊断方法中,问卷调查法简单易行,非侵入性检查法研究与使用日益广泛,有创检查方法不断完善,而对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正在探索中。对DPN的治疗除控制血糖,尚无其他有效对因治疗方法,新近研究主要集中在镇痛药物和抗氧化应激治疗领域,其他药物及非药物性治疗尚缺乏大样本研究。基因治疗及干细胞治疗正在探索中。今后的研究方向可能重在于加深发病机制的认识以促进新药研发,以及药物合理联合应用优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取穴规律 被引量:54
9
作者 潘鸿 王洪峰 +1 位作者 王宇峰 黄海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1-1114,共4页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取穴规律。检索自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搜索的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收入中医...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取穴规律。检索自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搜索的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收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0)系统,采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针灸处方进行分析,计算处方中各穴位出现的频次。结果得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采用足三里、三阴交、曲池、阳陵泉、合谷、肾俞等穴位,并得到常用穴位组合19个。认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遵循补益为本兼以活血行气;取穴多以阳明经穴及背俞穴为主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针灸 腧穴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 被引量:51
10
作者 魏剑芬 王颖 +3 位作者 吴乃君 金秀平 盛佳曦 张肖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8-531,共4页
目的观察DPN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探讨其与神经传导速度(NC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150例,根据DPN诊断标准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60例和DPN组90例。根据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再将DPN组分为轻度亚组,中度亚组... 目的观察DPN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探讨其与神经传导速度(NC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150例,根据DPN诊断标准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60例和DPN组90例。根据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再将DPN组分为轻度亚组,中度亚组及重度亚组。测量各组NCV,检测各组血清NSE水平。结果 DPN组血清NSE水平高于DM组[(19.64±3.79)vs(9.58±2.45)μg/L,P<0.05]。血清NSE高于正常范围时,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危险性增加3.35倍。随着TCSS评分分级增加,NSE水平升高[(15.87±4.52)vs(19.27±5.39)vs(26.79±8.54)μg/L,P<0.05],且NCV减慢(P<0.05)。结论 DPN患者血清NSE水平升高,NCV下降,TCSS评分症状分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传导速度
原文传递
振动感觉阈值(VPT)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7
11
作者 沈娟 曾辉 +2 位作者 李连喜 包玉倩 刘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以振动感觉阈值(vibrating perception threshold,VPT)检查为主联合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diabetic neuropathy symptom,DNS)、足外观、温度觉、痛觉及触觉5种简易检查方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 目的探讨以振动感觉阈值(vibrating perception threshold,VPT)检查为主联合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diabetic neuropathy symptom,DNS)、足外观、温度觉、痛觉及触觉5种简易检查方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17例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DNS,同时行足外观检查、VPT、温度觉、痛觉、半定量音叉、10g尼龙丝检查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ng velocity,NCV)测定。按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不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n=130),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n=87),比较两组的基本情况和代谢指标。计算5种联合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Youden指数以及Kappa值(κ值),与NCV检查进行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糖尿病病程、VPT值有显著差异,DPN组明显高于无DPN组(P<0.05)。VPT与正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ng velocity,MCV)、尺神经M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感觉性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ng velocity,SCV)、胫神经MCV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5种联合检查方法与NCV检查的秩相关分析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VPT联合DNS检查与NCV的相关性最好(r=0.799)。VPT联合DNS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4.4%、100%、89.9%,与NCV检查高度一致(κ值为0.780)。结论 VPT联合DNS是准确筛查和诊断DPN的适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神经传导速度(NCV) 振动感觉阈值(VPT)
下载PDF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4
12
作者 赵立 马宇航 彭永德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加用α-硫辛酸后对神经症状及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DPN患者45例,分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A)组17例及单药甲钴胺(B)组2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症状评分(NSS)、神经缺陷评分(NDS)及氧化应...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加用α-硫辛酸后对神经症状及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DPN患者45例,分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A)组17例及单药甲钴胺(B)组2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症状评分(NSS)、神经缺陷评分(NDS)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组NSS得分下降[(4.88±0.94)vs(4.06±0.91)分,P<0.05],过氧化氢酶(CAT)上升[(33.50±3.60)vs(37.07±6.47)U/L,P<0.05],丙二醛(MDA)下降[(3.16±0.51)vs(2.77±0.27)mmol/L,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上升[(82.93±9.55)vs(88.78±13.16)ng/L,P<0.05],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下降[(115.00±23.20)vs(102.25±13.20)ng/L,P<0.05]。B组仅CAT上升[(34.16±6.47)vs(37.12±5.99)U/L,P<0.05],SOD、MDA、GSH和GSSG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药甲钴胺相比,加用α-硫辛酸可更显著改善DPN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更好地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2
13
作者 邢清 母义明 +4 位作者 陈康 巴建明 欧阳金芝 杨国庆 谷伟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5-717,共3页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Treatment)组和对照(Con)组,每组各30例。Con组口服甲钴胺;Treatment组口服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疗程均为4周。采用总症状评分(TSS)...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Treatment)组和对照(Con)组,每组各30例。Con组口服甲钴胺;Treatment组口服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疗程均为4周。采用总症状评分(TSS)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Treatment、Con组用药前后TSS评分均改善[(5.60±2.81)vs(2.39±1.90)分,(5.59±2.17)vs(4.08±2.12)分,P均<0.01]。两组治疗后T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8±2.12)vs(2.39±1.90)分,P<0.01)]。结论与甲钴胺单药治疗相比,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可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丹颗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总症状评分
原文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治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高怀林 吴以岭 +1 位作者 贾振华 袁国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92-1094,共3页
文章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机制,认为气阴两虚为该病主要病理基础、痰瘀阻络为其发病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医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络病理论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李红 陈亚青 +4 位作者 周筠 贺铭 雷涛 宋利格 张秀珍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63-665,共3页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DPN患者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依帕司他)88例,对照组(仅控制血糖)70例,各组治疗前、后测FPG、2hPG、HbA1c、血浆内皮素(ET)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治...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DPN患者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依帕司他)88例,对照组(仅控制血糖)70例,各组治疗前、后测FPG、2hPG、HbA1c、血浆内皮素(ET)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正中神经与腓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及ET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提高DPN神经传导速度,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陈德鹏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71-1074,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C)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T2DM患者248例,根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将对象分为亚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组(SDPN组)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C)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T2DM患者248例,根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将对象分为亚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组(SDPN组)8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组(DPN组)52例和单纯T2DM组(T2DM组)116例。检测各组Hcy、Cys-C、FPG、HbA1c、TG及TC等水平。结果 3组年龄、性别比、BMI、FPG、TG、TC、HDL-C和LDL-C、SBP、DBP及血清肌酐(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2DM组比较,SDPN组和DPN组病程、Hcy和Cys-C升高(P<0.05或P<0.01),且DPN组Hcy高于SDPN组(P<0.05)。SDPN组和DPN组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腓总神经MCV和SCV较T2DM组降低(P<0.05或P<0.01);DPN组正中神经MCV和SCV、腓总神经MCV和SCV较SDPN组低(P<0.05或P<0.01)。SDPN组和DPN组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和腓总神经H反射潜伏期较T2DM组升高(P<0.05或P<0.01);DPN组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腓总神经H反射潜伏期较SDPN组高(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Cys-C、病程、SBP和HbA1c是DPN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SDPN和DPN患者神经反射潜伏期延长,MCV和SCV减慢,且血浆Hcy与肌电图各参数相关,提示血浆Hcy与神经传导异常相关,说明血浆Hcy可作为DPN的预测因子与危险因素。这两类患者Cys-C浓度升高,且与Hcy水平相关,提示Cys-C可能与Hcy共同作用,加重D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 2型
原文传递
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郑蕙田 李永方 +4 位作者 袁顺兴 陈跃来 陈国美 张晨光 张力方 《现代康复》 CSCD 2001年第2期64-65,共2页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104例,按分层配对分为两组,其中针药组 52例,采用长针深刺、电针和中药雪莲穴位注射相结合治疗;对照组 52例,采用甲...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104例,按分层配对分为两组,其中针药组 52例,采用长针深刺、电针和中药雪莲穴位注射相结合治疗;对照组 52例,采用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结果 经 2个月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值比较结果,针药组的全血低切粘度、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均大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提示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对 DPN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 穴位注射 电针治疗 补肾通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基于中医临床文献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7
18
作者 张伏芝 蔺亚东 +4 位作者 雷蕾 高文静 侯敏 亢力 任钧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99-205,共7页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8-2019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主题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的文献以...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8-2019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主题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的文献以及PubMeb数据库中检索词为(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AND TCM的文献,筛选后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构建复杂网络的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中医临床用药的功效、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对及核心处方等规律。结果:纳入治疗DPN的文献461篇,涉及中药275种,总使用频次6361次。频数统计结果显示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为黄芪;各类药物功效中以活血祛瘀药使用最多,其次为补气药;药物性味以甘味、温性为主;药物归经以入肝经药物居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当归-黄芪,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的核心中药为黄芪、当归、川芎、鸡血藤、桂枝、红花、地龙、赤芍、丹参、桃仁。结论:该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医临床治疗DPN的用药规律,发现补气血兼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这一发现可为DPN的中医临床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关联规则 糖尿病 归经 药对 药性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一氧化氮、糖化血红蛋白等测定意义 被引量:23
19
作者 宋娟 姚传华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一氧化氮(NO)、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相关生化指标与DPN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凝集法(免疫透射终点法)和酶法分别检测正常健康者、Ⅱ型糖尿病(DM)和DPN患者血浆或血清中的H...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一氧化氮(NO)、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相关生化指标与DPN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凝集法(免疫透射终点法)和酶法分别检测正常健康者、Ⅱ型糖尿病(DM)和DPN患者血浆或血清中的HbA1c、NO、SOD、空腹血糖(FPG)等相关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DPN患者与糖尿病(DM)无周围神经病变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较,NO与HbA1c增高显著,而SOD则显著降低(P<0.05~0.001).结论 DPN患者长期糖代谢紊乱在DPN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高NO、HbA1c与低SOD等参与了DPN的形成,监测这些生化指标的变化对DPN的诊断、病情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n 患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相关生化指标 正常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一氧化氮(NO) 水平 变化
下载PDF
从“瘀”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针灸治疗 被引量:24
20
作者 钟欢 呙安林 +5 位作者 汪厚莲 佘畅 刘密 刘迈兰 章薇 常小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9-201,共3页
从中西医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认识出发,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发病机制与中医瘀血之间的关系,得出瘀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关键病机。并提出从"瘀"论DPN的针灸治疗应分两步,首先应对产生瘀... 从中西医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认识出发,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发病机制与中医瘀血之间的关系,得出瘀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关键病机。并提出从"瘀"论DPN的针灸治疗应分两步,首先应对产生瘀血的病机进行分析,从病机着手,阻断疾病的发展,从而消除症状;其次遵循"宛陈则除之"原则,应采用针刺的手段祛除"瘀血"等病理产物,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针灸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