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宅基地流转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曹守慧 孙飞 丁士军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1,共15页
不断扩大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而推动具有财产属性的宅基地有效流转,是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的强力引擎。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追踪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工具变量法,研究了宅基地流转对... 不断扩大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而推动具有财产属性的宅基地有效流转,是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的强力引擎。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追踪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工具变量法,研究了宅基地流转对居民家庭总消费、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宅基地流转能够显著提升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其中,对家庭总消费的影响净效应为12.2%,对发展型消费的影响效应高于生存型和享受型消费;家庭人口数量、户主受教育水平等人力资本指标对居民家庭消费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对发展型消费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组间差异结果表明,在经济区域层面,宅基地流转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大小顺序为:东部>西部>中部,此外,相较于“农一代”,“农二代”家庭消费受宅基地流转的影响更明显。因此,为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应多渠道促进宅基地流转,注重提升流转户的人力资本,并警惕宅基地流转可能带来的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流转 消费 发展型消费 城乡经济循环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流动家庭发展型消费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冷雨桐 刘新民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5-36,共12页
我国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正经历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其中农村流动家庭因其城乡双栖特征,消费水平介于城镇家庭与农村家庭之间,如何进一步释放农村流动家庭的消费潜力对于破解居民消费不足的经济发展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京... 我国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正经历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其中农村流动家庭因其城乡双栖特征,消费水平介于城镇家庭与农村家庭之间,如何进一步释放农村流动家庭的消费潜力对于破解居民消费不足的经济发展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流动家庭发展型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流动家庭发展型消费具有促进作用,该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即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流动家庭发展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2)进一步探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降低农村流动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而促进其发展型消费;(3)在不同收入情况下,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水平处于中低分位的农村流动家庭发展型消费影响更显著。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村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惠农政策的建议,以期从数字普惠金融视角助力农村流动家庭消费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流动家庭 发展型消费 门槛效应 遮掩效应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罗思畅 《中国商论》 2023年第11期98-102,共5页
近年来,互联网使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日渐深化。本文基于CGSS2017数据,综合运用OLS回归法、Tobit回归法,探讨了互联网使用能否增加农村家庭发展与享受型消费、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并依据农村居民的地区分组完成子样本回归。结果发... 近年来,互联网使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日渐深化。本文基于CGSS2017数据,综合运用OLS回归法、Tobit回归法,探讨了互联网使用能否增加农村家庭发展与享受型消费、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并依据农村居民的地区分组完成子样本回归。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发展与享受型消费比重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互联网使用对于增加农村家庭发展与享受型消费、优化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正向促进作用是显著的;运用Tobit回归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与基准回归基本一致。子样本再回归结果显示:从不同地区来看,互联网使用对东部地区农村家庭增加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的正向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末,并依据实证结果得到了相关启示,总结了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完善该领域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发展与享受型消费 农村家庭 消费结构 农村消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