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革苞菊胚胎学研究 Ⅰ.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23
1
作者 马虹 王迎春 +1 位作者 曹瑞 郭晓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61-466,共6页
革苞菊为雌雄异株。在雄花中 ,花药 4室 ,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 ,由表皮、药室内壁 ,一层中层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于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开始变形 ,其细胞原生质体向药室中移动 ,为变形绒毡层。小孢子孢原为多细胞 ,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 革苞菊为雌雄异株。在雄花中 ,花药 4室 ,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 ,由表皮、药室内壁 ,一层中层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于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开始变形 ,其细胞原生质体向药室中移动 ,为变形绒毡层。小孢子孢原为多细胞 ,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四面体型的小孢子四分体。四分体胞质分裂为同时型。成熟花粉 3-细胞型。单核期的小孢子出现壁发育不良和巨大及空花粉现象。在雌花中 ,胚珠是倒生的 ,单珠被 ,薄珠心 ,珠被于孢原期已发育完整。大孢子孢原单细胞。由孢原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大孢子母细胞。 4个大孢子直线型 ,蓼型胚囊。于成熟胚囊期观察到发育异常的胚囊。通过对胚囊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消长规律的研究 ,讨论了环境与发育的相关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苞菊 孢子发生 配子体发育 环境 胚胎学
下载PDF
极度濒危植物西畴含笑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兴峰 孙卫邦 +1 位作者 杨华斌 李万成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9-556,共8页
用石蜡切片法对极度濒危植物西畴含笑(Michelia coriacea)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西畴含笑的花药为四囊型,花药壁5~7层,腺质绒毡层;小孢子形成时胞质分裂方式为修饰性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多为四面体型和十字... 用石蜡切片法对极度濒危植物西畴含笑(Michelia coriacea)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西畴含笑的花药为四囊型,花药壁5~7层,腺质绒毡层;小孢子形成时胞质分裂方式为修饰性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多为四面体型和十字交叉型,偶为不规则形状;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西畴含笑的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形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西畴含笑胚胎学特征与木兰科多数种类一样,均表现出胚胎发育的原始性。西畴含笑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存在严重异常发育特征,这可能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畴含笑 大小孢子发生 配子体发育 败育 极度濒危
下载PDF
鹿角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戴绍军 刘焕宏 陈立群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71-75,共5页
本文研究了采自比利时根特大学植物园的一种鹿角蕨(Platyceriumsp.)配子体发育的过程。孢子赤道面观为肾形,极面观为椭圆形,单裂缝;孔子萌发为切线型(Momose,1942);丝状体2-8细胞长,顶端细胞不明... 本文研究了采自比利时根特大学植物园的一种鹿角蕨(Platyceriumsp.)配子体发育的过程。孢子赤道面观为肾形,极面观为椭圆形,单裂缝;孔子萌发为切线型(Momose,1942);丝状体2-8细胞长,顶端细胞不明显,丝状体顶端的营养细胞都可分裂,形成片状体;片状体顶端出现的分生组织发育为心脏形的原叶体,发育为槲蕨型(Nayar,1971);毛状体发达,单细胞的或多细胞的;假根棕色;多为雌雄异株;该配子体表现为进化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蕨 配子体发育 观赏蕨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巴东木莲胚胎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发菊 李凤兰 +2 位作者 梁宏伟 姚露 何正权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7-662,共6页
对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 Hu)的花发育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巴东木莲花顶生,花器官头年年底开始分化到第二年3月分化出花被、雌雄蕊群直至6月发育成熟。雌蕊成熟时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 对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 Hu)的花发育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巴东木莲花顶生,花器官头年年底开始分化到第二年3月分化出花被、雌雄蕊群直至6月发育成熟。雌蕊成熟时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合点端发育成功能大孢子,珠孔端的3个退化,大孢子为单孢子发生型,胚囊发育方式属蓼型;雄蕊花药外侧壁玫瑰红色,内侧有4个白色花粉囊,绒毡层有1层多核细胞,小孢子四分体排列方式多为左右对称形和交叉形,四面体形,偶为T字形和线形,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在巴东木莲花发育和大、小孢子发生以及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未见异常现象,因此笔者认为该物种的花器官发育以及雌、雄配子体发育并不构成导致该物种濒危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东木莲 大孢子发生 小孢子发生 雌雄配子体发育
下载PDF
紫萁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袁艺 卢佩玲 +1 位作者 藤艳芬 谢中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02-505,共4页
研究紫萁配子体的发育过程, 结果表明, 其成熟孢子为四面体型、三裂缝, 表面具短棒状纹饰。孢子萌发丝状体阶段不发达, 为2~3细胞。原叶体发育为紫萁型, 原叶体裸露, 心脏型。精子器在孢子萌发后6~8周形成, 颈卵器在精子... 研究紫萁配子体的发育过程, 结果表明, 其成熟孢子为四面体型、三裂缝, 表面具短棒状纹饰。孢子萌发丝状体阶段不发达, 为2~3细胞。原叶体发育为紫萁型, 原叶体裸露, 心脏型。精子器在孢子萌发后6~8周形成, 颈卵器在精子器发生后4~5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萁 配子体发育 孢子萌发
下载PDF
杜鹃红山茶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罗晓莹 莫罗坚 庄雪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71,75,共5页
应用石腊切片法,研究了杜鹃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显示,杜鹃红山茶具四囊型花药,腺质绒毡层;药壁发育为基本型;小孢子发育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四面体形;花粉粒成熟时具二细胞;胚囊发育属... 应用石腊切片法,研究了杜鹃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显示,杜鹃红山茶具四囊型花药,腺质绒毡层;药壁发育为基本型;小孢子发育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四面体形;花粉粒成熟时具二细胞;胚囊发育属双孢八核葱型,具倒生胚珠,双珠被,薄珠心.显微结构检测结果揭示,自然居群的杜鹃红山茶胚珠败育率达39.4%,这可能是导致自然居群结果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大小孢子 雌雄配子体发育 山茶科
下载PDF
番红花不育现象的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景林 余蓓珍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年第2期24-27,共4页
通过对北京地区栽培的番红花生殖器官的观察,发现它的雌配子体发育正常,花粉能在柱头上萌发,只因花粉管不能伸入到花柱和子房而不能受精。
关键词 番红花 配子体 发育 不育
下载PDF
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的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的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申业 申家恒 +1 位作者 郭德栋 方晓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70-74,82,共6页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 ,对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 4品系 (BetavulgarisL .)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 .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 ,四分孢子为四面体形 .2 .单核小孢子经两次有丝分裂 ...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 ,对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 4品系 (BetavulgarisL .)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 .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 ,四分孢子为四面体形 .2 .单核小孢子经两次有丝分裂 ,产生营养细胞和两个精子 ,成熟的花粉粒为三细胞型 .单核小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后 ,80 %的花粉败育 ,可育花粉只有 2 0 % .3.花药壁由五至六层结构组成 ,表皮 ,药室内壁 ,2至 3层中层 ,绒毡层为分泌型 .4.同一朵花中 ,在前期 ,雄蕊的发育早于雌蕊的发育 ,在后期 ,当花粉成熟时 ,雌配子体也达到成熟 .提供了花蕾的大小与雌、雄蕊发育的相关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 白花甜菜 栽培甜菜 二倍体孢子生殖 小孢子 雄配子体发育
下载PDF
可育与雄性不育万寿菊雌雄配子体发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莹 李福荣 +1 位作者 管理萍 李凤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1-396,共6页
对可育系和雄性不育系万寿菊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地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可育系和不育系万寿菊雌蕊的发育基本相同,二者的雌蕊为二心皮一室,每室1胚珠,单珠被,薄珠心,倒生型胚珠。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 对可育系和雄性不育系万寿菊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地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可育系和不育系万寿菊雌蕊的发育基本相同,二者的雌蕊为二心皮一室,每室1胚珠,单珠被,薄珠心,倒生型胚珠。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合点端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可育系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面体形的四分体,成熟花粉是二细胞型,表面有刺。其花药为四室,药壁发育属双子叶型,腺质绒毡层。雄性不育系万寿菊特化小花在花芽分化时即没有产生雄蕊原基,因而不具雄蕊结构,为结构型雄性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雄性不育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发育 细胞学观察
下载PDF
濒危植物红花木莲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潘跃芝 龚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209-1214,T001-T003,共9页
研究了濒危植物红花木莲 ( Manglietia insignis Bl.)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红花木莲每朵花心皮数为 48~ 73枚 ,每心皮内胚珠数 4~ 8颗不等 ,多数是 6颗或 8颗 ,胚珠倒生 ,双珠被 ,厚珠心 ,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 ,功能大孢... 研究了濒危植物红花木莲 ( Manglietia insignis Bl.)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红花木莲每朵花心皮数为 48~ 73枚 ,每心皮内胚珠数 4~ 8颗不等 ,多数是 6颗或 8颗 ,胚珠倒生 ,双珠被 ,厚珠心 ,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 ,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 ,胚囊发育为蓼型 ,胚珠具珠孔塞。成熟胚囊的卵细胞败育率高达 79.1 % ,这是造成栽培红花木莲结籽率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红花木莲 大孢子发生 雌配子体发育 迁地保护 栏科
下载PDF
凹叶厚朴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利琳 胡江琴 +1 位作者 庞基良 向太和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0-500,共11页
凹叶厚朴花药四囊型,腺质绒毡层有1-2层细胞,小孢子形成时胞质分裂方式为修饰性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四分体和小孢子在发生时有不规则变形。子房单心皮。心皮腹面壁上着生2个胚珠,胚珠倒生... 凹叶厚朴花药四囊型,腺质绒毡层有1-2层细胞,小孢子形成时胞质分裂方式为修饰性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四分体和小孢子在发生时有不规则变形。子房单心皮。心皮腹面壁上着生2个胚珠,胚珠倒生型,厚珠心,双珠被;抱原细胞一个,并且自表皮下第2层细胞处分化。胚囊发育为单孢蓼型。凹叶厚朴的胚胎学特征与木兰科其它植物的胚胎学特征基本相同,属于较原始的被子植物胚胎类型。在凹叶厚朴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存在部分败育现象。本文初步探讨了凹叶厚朴濒危的生殖生物学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发育 大孢子发生 雌配子体发育
下载PDF
桔梗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焕杰 田国伟 申家恒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1-95,共5页
对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sA.DC)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第一次细胞质改组,表现为:粗线期/双线期,核糖体数量消减,质体和线粒体结构简化,末期Ⅰ,... 对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sA.DC)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第一次细胞质改组,表现为:粗线期/双线期,核糖体数量消减,质体和线粒体结构简化,末期Ⅰ,核糖体数量恢复;四分体时期,质体和线粒体获得正常结构。单核靠边期到二细胞花粉时期,发生第二次细胞质改组,表现同第一次细胞质改组相似。两次核糖体消减过程,均涉及到粗面内质网的活动。在减数分裂前期和有丝分裂前期均存在核周腔膨大形成核液泡现象。结果表明,核糖体数量的恢复可能与核仁的活动有关;核糖体数量的周期性变化,推测在孢子体向配子体转换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 发育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观光木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付琳 徐凤霞 曾庆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9-426,共8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观光木的花药由花药原基发育而来,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2-3层中层和1-2层绒毡层组成。中层在小孢子四分体时...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观光木的花药由花药原基发育而来,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2-3层中层和1-2层绒毡层组成。中层在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开始解体,最终消失;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细胞具1-2核,在花药发育过程中不断分泌各种物质,提供小孢子发育,直到花粉成熟绒毡层才自溶消失。初生造孢细胞分裂形成次生造孢细胞,次生造孢细胞再转化为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修饰性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交叉型、对称型或“T”型(极少),成熟花粉粒二细胞型,开花时散出。观光木的成熟花粉粒存在严重的败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木 木兰科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发育
下载PDF
石蒜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形成 被引量:8
14
作者 柳正葳 肖德兴 +2 位作者 张露 连芳青 涂淑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4-238,共5页
报道了石蒜(Lycoris radiataHerb.)小孢子和雄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花粉囊壁包括表皮、药室内壁、中层与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存在滞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染色... 报道了石蒜(Lycoris radiataHerb.)小孢子和雄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花粉囊壁包括表皮、药室内壁、中层与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存在滞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染色体片段和微核等现象。成熟花粉粒具有二核、三核和营养细胞中存在二核等异常现象。减数分裂异常和绒毡层细胞延迟退化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形成 败育 百蒜
下载PDF
牡丹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莉 孔兰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期 出现核液泡,其具有消化和转移细胞核中降解产物的功能。细胞器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前期 ,核糖体数量减少,质体、线粒体结构简化;末期 和前期 ,出现细胞器带,四分体时期,细胞器... 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期 出现核液泡,其具有消化和转移细胞核中降解产物的功能。细胞器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前期 ,核糖体数量减少,质体、线粒体结构简化;末期 和前期 ,出现细胞器带,四分体时期,细胞器分散开,结构较清晰,核糖体密度最大。小孢子时期,各结构简化,数量减少,至成熟二胞花粉时,细胞器丰富,结构恢复清晰。牡丹生殖细胞初期具壁,游离在营养细胞质内后壁消失,始终不含质体。花粉成熟时,生殖细胞和营养核构成"雄性生殖单位"(MG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发育 超微结构 细胞器带 雄性生殖单位
下载PDF
番木瓜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 被引量:7
16
作者 万涛 肖德兴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首次报道了番木瓜(CaricapapayaL.)雄花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番木瓜花花药4室,药壁5~6层,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呈正四面体形.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呈圆形;小孢子发育及雄配子体形成过... 首次报道了番木瓜(CaricapapayaL.)雄花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番木瓜花花药4室,药壁5~6层,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呈正四面体形.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呈圆形;小孢子发育及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有败育现象,产生空粒花粉粒.导致花粉粒败育的主要原因是绒毡层细胞延迟解体退化,不能及时提供小孢子正常发育的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形成 败育
下载PDF
栽培甜菜花粉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5
17
作者 陆俊萍 申家恒 +1 位作者 郭德栋 王艳杰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330,共8页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细胞内发生了"细胞质改组",主要表现在核糖体减少,质体和线粒体结构发生了规律性变化。末期I不形成细胞板...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细胞内发生了"细胞质改组",主要表现在核糖体减少,质体和线粒体结构发生了规律性变化。末期I不形成细胞板,而是在2个子核间形成"细胞器带"。"细胞器带"的存在起到类似细胞板的作用,暂时将细胞质分隔成两部分。四分体呈四面体型,被胼胝质壁包围。小孢子外壁的沉积始于四分体晚期,至小孢子晚期外壁已基本发育完全。单核小孢子时期,细胞核大,细胞器丰富。二细胞花粉发育主要表现在生殖细胞壁的变化上,生殖细胞壁上不具有胞间连丝。成熟花粉为三细胞型,含有1个营养细胞和2个精细胞。精细胞具有短尾突,无壁,为裸细胞,每个精细胞通过2层质膜与营养细胞的细胞质分开。生殖细胞与精细胞里缺乏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甜菜 雄配子体发育 超微结构 小孢子发生
下载PDF
七子花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江琴 王利琳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7-391,共5页
报道了七子花(Heptacodiummiconioides)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形成的过程.主要结果如下:七子花的花药壁有7~10层细胞,药室内壁有带状加厚现象,变形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有四面体形和左右对称形两... 报道了七子花(Heptacodiummiconioides)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形成的过程.主要结果如下:七子花的花药壁有7~10层细胞,药室内壁有带状加厚现象,变形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有四面体形和左右对称形两种;成熟花粉粒为三细胞型;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存在败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生物学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发育 七子花
下载PDF
三棱栎开花结实习性、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春霞 孙卫邦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2期98-104,共7页
濒危植物三棱栎(Trigonobalanusdoichangensis)株高约4m就进入生殖期。不同居群或居群内不同小环境植株的始花期略有不同,纬度偏北或高海拔地段的植株开花早,低海拔或低纬度分布的植株开花相对较晚,多数植株的花果期为10月至翌年5月,而... 濒危植物三棱栎(Trigonobalanusdoichangensis)株高约4m就进入生殖期。不同居群或居群内不同小环境植株的始花期略有不同,纬度偏北或高海拔地段的植株开花早,低海拔或低纬度分布的植株开花相对较晚,多数植株的花果期为10月至翌年5月,而居群内其它壳斗科植物的花果期为当年4~10月。三棱栎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药壁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腺质绒毡层,细胞多具二核;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多为四面体形,偶为交叉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花粉粒。在三棱栎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形成及花药壁发育过程中未见败育或其它异常现象。三棱栎的雄蕊发育过程不存在生殖上的缺陷,不是造成其结实率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栎 濒危植物 开花结实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发育
下载PDF
耳叶补血草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伟 周玲玲 刘萍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454-456,共3页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耳叶补血草进行了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的研究。研究表明:耳叶补血草的雌蕊由5心皮组成,柱头、花柱分离,子房合生,1室,基生胎座,胚珠1个,拳卷型,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珠被形成,孢原细胞发生于珠心表皮下,...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耳叶补血草进行了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的研究。研究表明:耳叶补血草的雌蕊由5心皮组成,柱头、花柱分离,子房合生,1室,基生胎座,胚珠1个,拳卷型,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珠被形成,孢原细胞发生于珠心表皮下,经一次平周分裂,形成造孢细胞,由造孢细胞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呈直线排列,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属于典型的蓼型胚囊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孢子发生 雌配子体发育 耳叶补血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