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山之石”——德语文学中的中国 被引量:3
1
作者 任卫东 《德语人文研究》 2019年第1期48-55,共8页
自中世纪以来,中国和中国文化在欧洲的接受,经历了几次起落。通过考察中国形象在德语文学中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德国知识界和作家们寻找或真正感兴趣的所谓"中国",不是现实中国,而是对中国的想象,是他们自己愿望的投射。中... 自中世纪以来,中国和中国文化在欧洲的接受,经历了几次起落。通过考察中国形象在德语文学中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德国知识界和作家们寻找或真正感兴趣的所谓"中国",不是现实中国,而是对中国的想象,是他们自己愿望的投射。中国可以是寄托了他们自己理想的乌托邦,也可以是承载了他们深恶痛绝的弊端的恶托邦,也可以是一个诗学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德国 文学
原文传递
Deutschland und Bier
2
作者 张爱红 《德语学习》 2005年第5期16-21,共6页
关键词 der deutschland und Bier 啤酒 酿造酒
原文传递
德国教会内部纠纷的法律救济途径——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评析
3
作者 李大雪 《中德法学论坛》 CSSCI 2018年第1期335-349,共15页
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在2003年的救世军案中明确表示,国家司法权源于宪法,不受教会自决权的限制,但要求教会内部纠纷在寻求国家法院保护之前,要穷尽教会内部的纠纷解决途径。此判例改变了长期以来法院在处理教会内部纠纷中的保守态度,学界... 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在2003年的救世军案中明确表示,国家司法权源于宪法,不受教会自决权的限制,但要求教会内部纠纷在寻求国家法院保护之前,要穷尽教会内部的纠纷解决途径。此判例改变了长期以来法院在处理教会内部纠纷中的保守态度,学界普遍持肯定态度。联邦行政法院在摇摆十多年以后,也采纳了与联邦最高法院相同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教会自决权 法律途径
下载PDF
赴德国农业实习考察报告
4
作者 万建青 韩春来 +5 位作者 欧宇 田双喜 刘伟 潘番 甄瑞 孙小明 《中国兽药杂志》 2010年第11期46-49,57,共5页
通过在德期间的实习和考察,充分体验了德国农场的日常经营与管理,初步了解了德国基层畜牧兽医管理的基本情况和鲜明特点,对德国的农业生产与管理有了较深的认识,这将为今后推动我国畜牧兽医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德国 基层 畜牧兽医管理
下载PDF
TestDaF und TestAS-Zwei Prfungen zur Vorbereitung auf das Studium in Deutschland
5
作者 Beate Geist 《德语学习》 2010年第1期67-69,共3页
2009:失败者Nach nur zehn Monaten ist diera JrgenKlinsmann beim FC Bayern Mnchen wiedervorbei.Kleiner Trost fr Klinsmann:Nachseinem Abgang* finden die Bayern auch nichtzurck in die Erfolgsspur.*离职。
关键词 der TestDaF und TestAS-Zwei Pr fungen zur Vorbereitung auf das Studium in deutschland
原文传递
欧盟《阻断法》的适用困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伊朗梅利银行诉德国电信案为例 被引量:16
6
作者 漆彤 《财经法学》 CSSCI 2022年第1期179-192,共14页
许多国家出台了反制裁立法以应对外国法律的不当域外适用,但实际效果存疑。2021年5月12日,在伊朗梅利银行诉德国电信案中欧洲法院佐审官首次就欧盟《阻断法》的具体适用澄清立场。结合对立法宗旨和文本的严格解释,佐审官肯定了《阻断法... 许多国家出台了反制裁立法以应对外国法律的不当域外适用,但实际效果存疑。2021年5月12日,在伊朗梅利银行诉德国电信案中欧洲法院佐审官首次就欧盟《阻断法》的具体适用澄清立场。结合对立法宗旨和文本的严格解释,佐审官肯定了《阻断法》第5条的效力,同时亦指出《阻断法》的制度设计将导致当事人处于两难境地,需要立法机构反思。我国近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反外国制裁法律法规,引入了与欧盟类似的禁止遵守、损害赔偿、例外豁免等项制度,但实践中可能面临同样的难题。合理界定禁止遵守义务的范围,进一步明确行使追偿权的主体、对象与条件,细化例外豁免申请的实体与程序规则,落实完善补偿机制,将是落实、完善我国反制裁立法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制裁 反制裁法 阻断法 伊朗梅利银行诉德国电信案 先决裁决
下载PDF
德国率先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深层次原因 被引量:12
7
作者 唐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6-79,共4页
分析 1 9世纪后半叶德国经济、政治、思想等特殊环境因素可知 ,德国境内发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德意志统一和德意志的天主教宗教传统、新历史学派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些特殊的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的共同作用 ,促使了德国率先建立... 分析 1 9世纪后半叶德国经济、政治、思想等特殊环境因素可知 ,德国境内发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德意志统一和德意志的天主教宗教传统、新历史学派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些特殊的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的共同作用 ,促使了德国率先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 工业革命 德意志统一 天主教社会理论
下载PDF
《法德农民问题》中的农民利益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迪亮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2,共8页
《法德农民问题》的创作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是对当时日益凸显的农民利益问题的及时回应与正确解答。《法德农民问题》对农民利益问题的价值考量也极具战略高度,它不仅基于无产阶级政党壮大、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社会主义事业... 《法德农民问题》的创作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是对当时日益凸显的农民利益问题的及时回应与正确解答。《法德农民问题》对农民利益问题的价值考量也极具战略高度,它不仅基于无产阶级政党壮大、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三维视域,深刻揭示了农民利益问题所具有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而且通过对当时法德两国农民和农村状况的客观分析,给出了解决农民利益问题的科学方案,其中既包括对重点关爱小农、坚持土地公有、尊重农民意愿等基本原则的设定,也包括对农业经营规模化、农民就业非农化、国家支农多样化等具体对策的解析。《法德农民问题》中所蕴含的农民利益思想,对当下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德农民问题》 农民利益 农民
下载PDF
德国二元回收体系及其对中国固废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固君 梅凤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7244-7247,共4页
通过阐述德国二元回收体系(DSD)的创建背景和运营模式,剖析立法对DSD的推动作用和DSD通过联合地方政府、上下游企业构建废弃物回收再生封闭循环回路的经验,探讨DSD对中国固体废弃物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德国二元回收体系(DSD) 绿点 固废管理
下载PDF
绿点公司和废弃物资源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戴宏民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11,共5页
对德国双向系统的成立和拓展、组织和运作、分离和再生,以及垃圾经济的发展作了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废弃物资源化的3条思路。
关键词 德国双向系统 绿点公司 废弃物资源化 固体废弃物管理 垃圾经济 回收利用
下载PDF
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制品“尖叫龟粮”的定性检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钱振华 陈月猛 +2 位作者 高利生 郑珲 刘翠梅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首次报道中国大陆出现的"尖叫龟粮",建立其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检验方法,并对各检出组分的相关信息及分析数据进行介绍和解析。方法未知样品用甲醇超声溶解,取上清液,采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经GC-MS检测,"尖... 目的首次报道中国大陆出现的"尖叫龟粮",建立其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检验方法,并对各检出组分的相关信息及分析数据进行介绍和解析。方法未知样品用甲醇超声溶解,取上清液,采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经GC-MS检测,"尖叫龟粮"滥用制品中含有7种未知成分,保留时间分别为15.20 min、18.13 min、18.50 min、20.00 min、12.12 min、13.68 min和10.50 min;经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质谱图比对,最终确定未知组分分别为AMB-FUBINACA、AMB-CHMICA、ADB-FUBINACA、SDB-005、U-47700、5F-ADB和3-Me O-PCP。结论该方法分析简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新型毒品成分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叫龟粮” 滥用制品 新精神活性物质 GC-MS
原文传递
绿点公司的组织、运作和资源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戴宏民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1,共4页
对德国双向系统的成立和拓展 ,组织和动作、分离和再生以及垃圾经济的发展作了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在此基础上 。
关键词 绿点公司 组织 运作 废弃物回收公司 资源化 回收体系 废弃物
下载PDF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现实挑战与战略举措研究--基于《德国教育2024》和《2024年职业教育指标报告》的分析
13
作者 杨艳君 邹斯彧 帅扬之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128,共9页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全球的德国企业中都享有较高认可度。然而,受经济、社会、国家政策及国际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近年来也面临多重外部冲击。为应对挑战,德国联邦政府连续发布两个重磅报告:第十版《德国教育2024》...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全球的德国企业中都享有较高认可度。然而,受经济、社会、国家政策及国际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近年来也面临多重外部冲击。为应对挑战,德国联邦政府连续发布两个重磅报告:第十版《德国教育2024》报告与《2024年职业教育指标报告》,以期推动德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根据两份报告归纳了德国联邦政府为保障职业教育与培训持续发展所采取的四重举措。最后,结合中国的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四大改革路径,旨在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元制教育 现实挑战 战略举措 德国教育2024 2024年职业教育指标报告
下载PDF
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震 杨凯 张留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2,共2页
介绍了国外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方法,分析了上海市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现状,提出了包装废弃物可采用的回收模式设计方案。
关键词 包装废弃物 回收模式 双向系统 上海
下载PDF
中德文化交流溯源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岩厦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20-124,128,共6页
中德文化交流自《马可·波罗游记》来,至今已历经五百余年,前后经历了由莱布尼茨掀起的"中国热",德国传教士及学者进行的德意志文化东传,中国学者及留学生的主动参与西学传播,中德学会的文化传播纽带及新中国的中德文化... 中德文化交流自《马可·波罗游记》来,至今已历经五百余年,前后经历了由莱布尼茨掀起的"中国热",德国传教士及学者进行的德意志文化东传,中国学者及留学生的主动参与西学传播,中德学会的文化传播纽带及新中国的中德文化双向交流。两国间文化交流久盛不衰,其根本原因是德国人民对中华文化久远的由衷钦佩,以及中国人民对德意志民族的彻底性一向推崇。同时,两国文化的差异性也是相互交流的必要基础,为互相学习、借鉴提供了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德国 莱布尼茨 汤若望 中德学会 文化交流 “西学东渐” 传统文化 天文学
下载PDF
试论俾斯麦的王朝中心观及其对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红英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6-90,共5页
通过利用王朝力量和民族主义力量,俾斯麦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但是,由于俾斯麦的民族观和国家观仍是以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为基础,统一的德意志国家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仍存在合法性危机和民族问题。
关键词 俾斯麦 王朝中心观 德意志民族国家
下载PDF
法学教育的德国经验:发展、革新与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大可 《中德法学论坛》 2020年第2期137-151,共15页
中国法学教育的积弊需要深刻改革方能根除。拥有先进理念和制度设计的德国法学教育值得关注和理性借鉴。经过改革,目前德国法学教育以培养"法官能力"为主要目标,并将培养律师等法律职业纳入目标体系。德国法学教育以先理论后... 中国法学教育的积弊需要深刻改革方能根除。拥有先进理念和制度设计的德国法学教育值得关注和理性借鉴。经过改革,目前德国法学教育以培养"法官能力"为主要目标,并将培养律师等法律职业纳入目标体系。德国法学教育以先理论后实践的"双阶式"教育框架为指引,始终贯彻由大学教育、实习训练和国家考试组成的"标准法律人"培养模式。德国法学教育重视基础部门法知识的传授和法律思维的塑造,课程设置由讲授课、案例分析课和研讨课组成。两次国家考试全部为主观题并以案例分析为主,答题全过程有严格的格式、结构和论证要求。在其中的见习期要求学生在不同法律实务领域完成特定时长的工作训练,逐渐熟悉和掌握处理实务的方法和经验。在"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下,德国正在推行学制、学位制改革,法学专业的落实情况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法学教育 法官能力 标准法律人 博洛尼亚进程
下载PDF
恩格斯与文学期刊《德意志电讯》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霞 陈力丹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16-21,共6页
"青年德意志"代表作家谷兹科创办的《德意志电讯》是青年恩格斯走上社会、接触政论活动的第一家媒体。1839年3月至1941年底,恩格斯在《德意志电讯》上共发表19篇文章,这些文章源于恩格斯对当时文学与社会政治局势变迁的思考,... "青年德意志"代表作家谷兹科创办的《德意志电讯》是青年恩格斯走上社会、接触政论活动的第一家媒体。1839年3月至1941年底,恩格斯在《德意志电讯》上共发表19篇文章,这些文章源于恩格斯对当时文学与社会政治局势变迁的思考,饱含渴望自由、反对专制的思想。以《德意志电讯》为政论论坛,恩格斯的民主革命思想快速成长,并在政论中呈现出温和、发展、激进、成熟四个阶段。其间,恩格斯对文学现实意义的要求与自身民主革命实践持续深化。随着德国民主运动的发展,"青年德意志"思想上的不成熟和政治上的不稳定逐渐暴露,谷兹科和《德意志电讯》思想上未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思想上成熟起来的恩格斯在1842年以后与《德意志电讯》疏远,转向"青年黑格尔派"寻求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恩格斯 青年德意志 谷兹科 德意志电讯 伍珀河谷来信
下载PDF
《法德农民问题》中的农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9
作者 夏付斌 《前沿》 2023年第3期32-41,共10页
《法德农民问题》是恩格斯晚年集中讨论农民问题的一篇重要著作,文章在批判法、德工人阶级政党关于农民问题错误观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对农民进行正确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要想完成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改造,就要通过对农民的教育来进一步争... 《法德农民问题》是恩格斯晚年集中讨论农民问题的一篇重要著作,文章在批判法、德工人阶级政党关于农民问题错误观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对农民进行正确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要想完成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改造,就要通过对农民的教育来进一步争取农民,因而在《法德农民问题》中蕴含着深刻的农民教育思想,具体包括重视农民教育的思想、农民教育方法的思想、农民教育内容的思想。恩格斯首先强调了农民是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继而指明了争取农民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在农民教育的方法上,恩格斯强调在区分不同农民的基础上把握关键群体,在为其作出示范的基础上提供社会帮助,在尊重农民意志的基础上真诚对待农民,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为其投入资金。在农民教育的内容上,恩格斯指出不仅要教授农民从事大规模经营与工业性的副业的技术知识,还要从思想上向农民播撒“社会民主主义的种子”。当前,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背景下,《法德农民问题》中所蕴含的农民教育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法德农民问题》 农民教育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原文传递
论“怪异晦涩”经典《德意志号沉没》
20
作者 蔡玉辉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46,共12页
维多利亚诗人杰勒德·霍普金斯的《德意志号沉没》问世之初就遭受“怪异晦涩”恶评,但其中蕴含的新、奇、特等特征逐渐获得评家肯定与赞许,至当代进入经典作品之列。其怪异外貌之下布满跳韵这一被激活且灵动的古老韵律,表现为头韵畅... 维多利亚诗人杰勒德·霍普金斯的《德意志号沉没》问世之初就遭受“怪异晦涩”恶评,但其中蕴含的新、奇、特等特征逐渐获得评家肯定与赞许,至当代进入经典作品之列。其怪异外貌之下布满跳韵这一被激活且灵动的古老韵律,表现为头韵畅行,音步混搭,口语化节奏,诗节、尾韵工整与诗行长短不一的不对称;其晦涩面容背后隐藏着一词多义与双关、生造词、省略、反义并置等修辞手段的广泛应用。跳韵的光复不仅让盎格鲁-撒克逊诗歌传统得以推陈出新,还开启了一条让日常口语进入诗歌殿堂的路径,在语言应用上为现代派诗歌开了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普金斯 《德意志号沉没》 跳韵 怪异 晦涩 经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