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a来科尔沁地区沙漠化土地的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67
1
作者 吴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6-651,共6页
在明确了沙漠化土地的程度分级及其指标、监测方法的基础上,对科尔沁地区近50a来的沙漠化土地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科尔沁地区20世纪50年代未至70年代中期,是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总面积增加了9084km2。从7... 在明确了沙漠化土地的程度分级及其指标、监测方法的基础上,对科尔沁地区近50a来的沙漠化土地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科尔沁地区20世纪50年代未至70年代中期,是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总面积增加了9084km2。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继续呈快速增长之势,增加了9624km2;进入90年代,沙漠化过程呈现出逆转的趋势,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由1987年的61008km2,减少到2000年的50142km2,减少了10866km2。就近50a来沙漠化土地变化的整体而言,经历了发展—再发展—逆转的过程。到2000年,科尔沁地区的沙漠化态势依然是严峻的。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沙漠化已呈现逆转的趋势。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在改善,环境容量在提高,继续发展下去,有望进入良性循环以保障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地区 土地沙漠化 动态监测 荒漠化
下载PDF
近30a黄河源地区荒漠遥感动态监测 被引量:28
2
作者 郄妍飞 颜长珍 +1 位作者 宋翔 段翰晨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5-409,共5页
利用遥感和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以黄河源地区多期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将荒漠分为沙地、戈壁、盐碱地和高寒荒漠四种类型,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黄河龙羊峡以上区域内的四期土地覆盖的荒漠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荒漠动态变化分析。研... 利用遥感和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以黄河源地区多期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将荒漠分为沙地、戈壁、盐碱地和高寒荒漠四种类型,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黄河龙羊峡以上区域内的四期土地覆盖的荒漠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荒漠动态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荒漠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中西部,以高寒荒漠和沙地为主,其次是戈壁和盐碱地。近30 a来研究区内整体上荒漠先增加后减少,其中沙地的变化最为明显,尤其是1989年度以来的10 a扩张速度明显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地区 荒漠 遥感 动态监测
下载PDF
生物炭对京郊沙化地土壤性质和苜蓿生长、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郑瑞伦 王宁宁 +4 位作者 孙国新 谢祖彬 庞卓 王庆海 武菊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4-912,共9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炭(14 t·hm-2)和种植苜蓿对京郊沙化地的改良作用。试验设裸地(BL)、裸地添加生物炭(BLB)、种植苜蓿不加生物炭(A)和种植苜蓿添加生物炭(AB)四个处理。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使土壤容重显著减小11.5%~1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炭(14 t·hm-2)和种植苜蓿对京郊沙化地的改良作用。试验设裸地(BL)、裸地添加生物炭(BLB)、种植苜蓿不加生物炭(A)和种植苜蓿添加生物炭(AB)四个处理。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使土壤容重显著减小11.5%~11.6%,p H值显著增加0.1~0.2个单位,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分别增加9.1%~10.3%和7.6%~11.3%,土壤总氮、有机碳含量和氮、磷、钾、锌的有效含量分别增加10.3%~25.8%、52.8%~71.7%、12.7%~23.5%、141.7%~233.3%、47.7%~81.1%、94.2%~95.2%,有效铁含量最高减小29.1%,阳离子代换量(CEC)和钙、镁、锰、硼的有效含量无显著变化;种植苜蓿没有显著影响土壤p H值、容重、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CEC和氮、钙、镁、锌、硼的有效性,总体上显著减小了土壤含水量和总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增加了铁和锰的有效含量。BLB处理土壤含水量比BL显著增加13.9%(P<0.05);添加生物炭使苜蓿地上部生物量、含水量和氮、磷、钾、钙、镁、铁、锌、锰、硼的吸收累积量分别显著增加91.1%、3.6%、110.0%、130.9%、200.4%、82.6%、44.8%、89.5%、102.7%、99.5%、104.7%。生物炭与苜蓿种植相结合可在短期内改善京郊沙化地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养分有效性和恢复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苜蓿 沙化 容重 田间持水量 有机碳 有效性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沙漠化土地空间结构——以内蒙古多伦县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阿如旱 杨持 同丽嘎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290,共8页
借助RS和GIS技术提取内蒙古多伦县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信息,运用分形理论的原理与方法,通过计算斑块周长—面积关系、分维数和稳定性等指数,揭示了不同沙漠化土地类型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内蒙古多伦县各... 借助RS和GIS技术提取内蒙古多伦县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信息,运用分形理论的原理与方法,通过计算斑块周长—面积关系、分维数和稳定性等指数,揭示了不同沙漠化土地类型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内蒙古多伦县各时段的土地沙漠化类型具有分形结构,不同沙漠化土地的平均分维数在1.3988~1.5635之间,接近于随机运动值,有潜在的流动趋势。在轻度沙漠化土地、中度沙漠化土地、重度沙漠化土地和严重沙漠化土地等4种类型中,轻度沙漠化土地的分维数在所分析类型中总体上呈波浪式增加,说明其空间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趋于减弱,而重度沙漠化土地空间结构从1987年以来稳定性逐渐变好,且稳定性相对较高。通过对区域沙漠化土地空间结构分析,可以为政府治理沙漠化土地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沙漠化土地 空间结构 内蒙古多伦县
原文传递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中部地区沙漠化土地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伟民 董光荣 +2 位作者 屈建军 彭启龙 郭迎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4年第3期80-87,共8页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一部分,存在着诸多环境问题,其中以土地沙漠化问题最为突出,要保护和改善其生态环境,首先要防治土地沙漠化。在实地考察及沙漠化图件编制工作基础上,本文对沙漠化土地指征确立...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一部分,存在着诸多环境问题,其中以土地沙漠化问题最为突出,要保护和改善其生态环境,首先要防治土地沙漠化。在实地考察及沙漠化图件编制工作基础上,本文对沙漠化土地指征确立、类型划分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根据对本区各种类型沙漠化土地量测的结果,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860.9km ̄2,按沙漠化发展程度,本区可划分轻度、中度、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530.5km ̄2,752.8km ̄2,578.6km ̄2。根据地表物质组成的不同,本区可划分为砂质和砂砾质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916.4km ̄2和944.5km ̄2。从分布规律看,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尤以雅鲁藏布江宽谷段的面积分布最大,并从河谷的江心洲延续至山前冲洪积扇及山坡等不同地貌单元上。同时,文章对本区非沙漠化土地及潜在沙漠化土地问题作了必要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江两河中部 沙漠化 土地 分布规律
下载PDF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风沙形势与防治任务 被引量:5
6
作者 雷加强 高鑫 +6 位作者 赵永成 杜鹤强 何清 任宏晶 孟晓于 胡子豪 杨佐威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6-977,共12页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文章以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为主要目标,深入开展了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风沙形势与防治任务研究工作。依...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文章以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为主要目标,深入开展了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风沙形势与防治任务研究工作。依据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沙化土地特征和风沙活动形势,以“流沙不再漫延,尘源有效防控”为目标指向,以“防风、阻沙、控尘”为核心课题,确定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思路。通过系统梳理“风、沙、尘”的源区和路径,瞄准沙漠边缘防沙治沙关键带和突出沙害治理重点,提出了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防沙治沙重点任务区和重点任务,以期为打好、打赢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塔克拉玛干沙漠 防沙治沙 阻击战 战略区 沙化土地 风沙形势
原文传递
库布齐沙漠典型地区沙漠化动态分析——以展旦召苏木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陈雅琳 常学礼 崔步礼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1,共6页
以达拉特旗中部的展旦召苏木为研究区域,以达拉特旗1987、1995、2000和2003年四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得1987-2003年来沙漠化动态变化数据,分析了展旦召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的沙漠化变化... 以达拉特旗中部的展旦召苏木为研究区域,以达拉特旗1987、1995、2000和2003年四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得1987-2003年来沙漠化动态变化数据,分析了展旦召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的沙漠化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近20 a来,沙漠化土地处于逆转—发展—逆转的过程中;半固定沙丘面积变幅最大,而流动沙丘面积变幅最小;就斑块数量而言,近20 a来,沙漠化土地斑块数量大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流动沙丘的斑块数量呈现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趋势,而其余类型的沙漠化土地斑块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沙漠化发展变化的原因分析中,定量描述了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风速、年平均降水量、人口、牲畜数量等因子对沙漠化的影响,在各种影响因子中,人口、牲畜量和年均风速对沙漠化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土地 动态变化 3S技术 库布齐沙漠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及沙产业的适用范围 被引量:3
8
作者 潘昌祥 欧阳茜如 +11 位作者 廖梦榆 范裕 郭群 张志山 吴戈男 赵洋 刘立超 潘颜霞 李新荣 屈建军 穆松林 李胜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5-165,共11页
沙漠化是中国北方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几十年的沙漠化防治积累了丰富的沙漠化土地修复和利用的经验和模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绿色发展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集成以往的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并评估其在当前背景下的... 沙漠化是中国北方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几十年的沙漠化防治积累了丰富的沙漠化土地修复和利用的经验和模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绿色发展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集成以往的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并评估其在当前背景下的适用性。集成了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等9种沙漠化土地修复和利用模式,并从气象条件、治理紧迫性、交通便利性、沙漠化程度等自然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制定适用性评价标准,以西北干旱区沙漠化土地和沙漠边缘带为研究区域,在遥感产品、气象观测、地面调查等多源数据的支持下,评估各个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在不同自然单元(自然沙地和退化型沙地)及行政县的适用范围,以期为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模式、评价标准及适用范围,将为决策者制定沙漠化土地修复和利用措施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沙化土地 生态修复技术 沙产业 适用性
原文传递
1987—2022年库布齐沙漠沙化土地时空动态及趋势预测
9
作者 邬瑞鑫 蒙仲举 +4 位作者 孟芮冰 陈晓燕 辛静 韩敏 秦磊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8-1458,共11页
研究选取1987—2022年遥感影像,基于3S技术,采用NDVI像元二分法模型统计沙化土地时空动态变化;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沙化土地空间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最后选取PLUS模型预测了2032年沙化土地分布格局。结果显示:①35 a间库布齐... 研究选取1987—2022年遥感影像,基于3S技术,采用NDVI像元二分法模型统计沙化土地时空动态变化;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沙化土地空间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最后选取PLUS模型预测了2032年沙化土地分布格局。结果显示:①35 a间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整体呈增长趋势,由13.59%增长到30.43%;自西向东呈现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的明显划分,北部沿黄段植被居多。②流动沙地面积减少50%;半固定沙地面积增长10%,主要来自流动沙地治理;固定沙地增长89.80%,其中2017年涨幅最大为2.3%。③沙化耕地35 a间由13.98%增长至17.56%,平均每5 a增长约1%~2%;沙化耕地面积增加的30.83%来源于半固定沙地,6.49%来源于流动沙地;沙化耕地弃耕或蚕食导致草地面积增加18.97%。④社会经济因素是库布齐沙漠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子,未来库布齐沙漠将向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增加,林地、草地、耕地等资源型用地面积增加的方向发展。研究区沙化土地减少植被覆盖增加,可为后续沿黄段沙漠治理与沙漠工程实施提供借鉴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NDVI 沙化土地 PLUS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下载PDF
近35 a临泽县绿洲-荒漠土地变化及其景观响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巩杰 钱大文 +2 位作者 张玲玲 谢余初 高彦净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5-813,共9页
以黑河中游临泽县为例,基于5期多源Landsat影像数据,开展近35 a来乡镇尺度上绿洲和荒漠土地时空格局变化及景观格局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临泽县绿洲与荒漠土地变化及景观呈现时空分布上的聚集和分异性,县域北部与沙漠毗邻乡镇的绿洲-荒... 以黑河中游临泽县为例,基于5期多源Landsat影像数据,开展近35 a来乡镇尺度上绿洲和荒漠土地时空格局变化及景观格局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临泽县绿洲与荒漠土地变化及景观呈现时空分布上的聚集和分异性,县域北部与沙漠毗邻乡镇的绿洲-荒漠土地变化相对平稳且逐渐放缓,绿洲斑块的扩张规模也小于中部乡镇,且荒漠景观主体较为稳定;中部乡镇的绿洲-荒漠土地的数量变化、趋势状态以及绿洲斑块的扩张规模均大于其他乡镇,荒漠景观趋于破碎化和被分割;与祁连山脉相接的南部乡镇无荒漠土地分布,其绿洲的规模和变化速率都最小。研究表明基于乡镇尺度的绿洲-荒漠土地时空变化存在明显的内部分异,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绿洲发展和荒漠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荒漠 土地变化 时空分布 景观响应 临泽县
原文传递
综合生态与社会效益的辽西北沙化土地生态治理成效评估模型
11
作者 王雨昕 孙灏 +4 位作者 许鹏 孟健 王思涵 王超群 吴瑞翔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辽西北是阻止科尔沁沙地侵入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开展该区域生态治理成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估沙化土地生态治理成效,本文建立了顾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沙化土地治理成效评估模型。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和... 辽西北是阻止科尔沁沙地侵入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开展该区域生态治理成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估沙化土地生态治理成效,本文建立了顾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沙化土地治理成效评估模型。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统计,基于建立的综合模型评估辽西北十县沙化土地生态治理成效,并依据遥感数据之间的交叉验证和野外调查结果,分析模型关键技术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①利用Landsat和Sentinel-2数据,交叉验证模型估算的生态效益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发现相同指标结果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earson系数介于0.61~0.84,p<0.01;②模型估算的FVC与野外调查的植被盖度间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Pearson系数达0.76,p为0.016,表明了模型关键技术的合理性;③利用综合评估模型评估辽西北十县沙化土地生态治理成效时,发现其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不稳定。综上,建立的成效评估模型较好地综合了沙化土地治理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其他生态治理成效或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提供参考,但针对不同区域时模型参数需加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土地 后效评估 辽西北地区 多源遥感数据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下载PDF
科尔沁和毛乌素沙地灌丛“虫岛”效应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任涛 王少昆 周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99-1606,共8页
选择科尔沙地和毛乌素沙地豆科与非豆科灌丛为研究对象,以灌丛外裸沙地为对照,通过手拣法调查了不同灌丛微生境中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依据相对相互作用强度指数(RII)分析比较了不同水热地带沙地灌丛"虫岛"差异性及影响... 选择科尔沙地和毛乌素沙地豆科与非豆科灌丛为研究对象,以灌丛外裸沙地为对照,通过手拣法调查了不同灌丛微生境中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依据相对相互作用强度指数(RII)分析比较了不同水热地带沙地灌丛"虫岛"差异性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在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分别获得36和28个类群,平均个体数分别为76只·m-2和125只·m-2。优势类群分别包括拟步甲科及其幼虫和步甲科、蚁科,常见类群分别为12和20个类群,稀有类群分别为22个和6个类群。(2)土壤动物个体数、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的灌丛"虫岛"RII值,均表现为毛乌素沙地显著高于科尔沁沙地(p<0.05),并且2种类型灌丛均呈现出正向作用(即聚集作用,RII>0)。(3)在2个沙地所有样地中,只有园蛛科、鳃金龟科幼虫和拟步甲科幼虫3个类群完全表征出灌丛"虫岛"现象。园蛛科和拟步甲科幼虫的灌丛"虫岛"RII值不同地带沙地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鳃金龟科幼虫RII值则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豆科与非豆科灌丛在不同地带沙地中对"虫岛"表现出相反的作用结果。(4)群落水平上,毛乌素沙地灌丛"虫岛"作用强度高于科尔沁沙地,与水热等沙地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而与灌丛功能特性无关。种群水平上,不同土壤动物类群具有不同的灌丛"虫岛"现象,灌丛功能特性、沙地水热条件或者二者交互作用是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灌丛 虫岛 气候条件 土壤动物
原文传递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沙化土地治理成效及对策
13
作者 贾毅立 姜子夏 孙景梅 《林草政策研究》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周边区域,是我国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文中在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概况、沙化土地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兵团团场多年来防沙治沙成效,剖析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周边区域,是我国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文中在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概况、沙化土地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兵团团场多年来防沙治沙成效,剖析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兵团实际的治沙思路:1)在绿洲内部,以绿洲为核心,改造和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建设高效经济型林草业;2)在绿洲与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带,以保护现有植被为前提,以生物措施为主,配套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3)在绿洲外围沙漠及戈壁,以减少人为破坏、维持生态现状为主;4)采取营造林、封禁保护、非生物工程治理、草地治理、节水灌溉等措施修复沙区植被,防止土地沙化,确保兵团防沙治沙取得实效,促进兵团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土地 防沙治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下载PDF
青海省贵南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建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5,117,共5页
基于遥感监测、现地踏查、样地与样线调查、问卷调查,研究了青海省贵南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结果表明:2014年贵南县荒漠化土地面积3 691.81 hm^2,沙化土地面积99 131.41 hm^2,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35 418.62 hm^2;与2009年相比,5... 基于遥感监测、现地踏查、样地与样线调查、问卷调查,研究了青海省贵南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结果表明:2014年贵南县荒漠化土地面积3 691.81 hm^2,沙化土地面积99 131.41 hm^2,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35 418.62 hm^2;与2009年相比,5年间荒漠化面积净减少1 154.38 hm^2,其中中度面积减少516.11 hm^2,重度面积减少786.02 hm^2,极重度面积减少59.88 hm^2;5年间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 467.52 hm^2,其中中度面积减少768.55 hm^2、重度面积减少601.29 hm^2、极重度面积减少1 301.83 hm^2;5年间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减少5 035.82 hm^2,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态势,但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土地 沙化土地 防沙治沙 贵南县
下载PDF
甘肃中西部灌区沙化土地改良技术规程
15
作者 张国平 王红丽 +5 位作者 张绪成 侯慧芝 方彦杰 雷康宁 郭世乾 宋宝兴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由于甘肃省中西部大面积耕地不同程度沙化,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和该区农业发展。通过近几年对沙化土壤改良剂配方、施用量、施用时间和方法等进行多年试验、示范并反复验证,研究提出了甘肃中西部灌区沙化土地改良技术,为了提高该技术的应... 由于甘肃省中西部大面积耕地不同程度沙化,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和该区农业发展。通过近几年对沙化土壤改良剂配方、施用量、施用时间和方法等进行多年试验、示范并反复验证,研究提出了甘肃中西部灌区沙化土地改良技术,为了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从技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沙化土地改良技术的选地、整地平地、改良剂施用、施肥翻耕、第1茬作物选择、播种、田间管理、轮作模式、收获和改良效果等方面规范了甘肃中西部灌区沙化土地改良技术,以期为甘肃省及我国西北灌区的沙化地改良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甘肃省乃至全国沙化地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中西部 沙化土地 土地改良 改良剂配方 技术规程
下载PDF
辽西北沙质荒漠化土地成因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国晨 董新昊 +2 位作者 赵小山 张英新 刘玉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第6期134-136,共3页
辽西北是辽宁省沙质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但两三百年前这里还是优良的牧场,其沙化的主要成因是持续干旱,土壤含水率降低,地下水位下降,人口数量增加,过度垦荒种地,种植结构不合理,过度放牧。综合因素使得地表植被破坏、地表土壤疏松,大... 辽西北是辽宁省沙质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但两三百年前这里还是优良的牧场,其沙化的主要成因是持续干旱,土壤含水率降低,地下水位下降,人口数量增加,过度垦荒种地,种植结构不合理,过度放牧。综合因素使得地表植被破坏、地表土壤疏松,大风天气就引起风蚀,从而导致土地沙化。本文就如何控制土地沙化和恢复植被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 荒漠化土地 成因 治理对策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2014—2019年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及演变特征
17
作者 史伟 吴协保 +4 位作者 刘庭威 翁怡琳 彭玺 宁小斌 刘伟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1期1-4,10,共5页
为提升西藏沙化调查成果共享应用水平,通过深度挖掘和分析沙化调查数据,掌握西藏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及其演变状况,剖析其主要变化原因,为青藏高原一体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技术支撑。研究表明:西藏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程度减轻、生态... 为提升西藏沙化调查成果共享应用水平,通过深度挖掘和分析沙化调查数据,掌握西藏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及其演变状况,剖析其主要变化原因,为青藏高原一体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技术支撑。研究表明:西藏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程度减轻、生态状况稳定向好,主要得益于近60年来全区暖湿化气候条件,以及“一江两河”流域防沙治沙工程持续推进;但西藏沙化土地仍不稳定,局部仍在扩展,且全区沙化土地面积大、程度重;同时提出了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工作的总体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土地 动态 变化 特征 防治 西藏
下载PDF
浅析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格苏木沙化土地治理措施
18
作者 丁威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3年第6期51-53,共3页
文章分析了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格苏木沙化土地现状和危害程度,采取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沙化土地治理,通过治理前后的对比发现,流动沙地和半流动沙地植被盖度有所提高,风沙危害有所减轻,沙化趋势得到遏制。
关键词 沙化土地 治理措施 草方格沙障
下载PDF
封禁对沙化土地居民生计及活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池虹 罗永忠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57-1666,共10页
为探讨封禁保护区建立对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下沙化土地居民生活影响,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方法,对2017年甘肃省封禁保护试点县玛曲、民勤和山丹的封禁区(项目区)和未封禁区(对照区)家庭年均毛收入、恩格尔系数和收入结构指数等经济指标,资... 为探讨封禁保护区建立对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下沙化土地居民生活影响,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方法,对2017年甘肃省封禁保护试点县玛曲、民勤和山丹的封禁区(项目区)和未封禁区(对照区)家庭年均毛收入、恩格尔系数和收入结构指数等经济指标,资源依赖度、人数活动影响指数和生态意识敏感度等生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指标家庭年均毛收入和收入结构指数均呈现玛曲<民勤<山丹的特征;恩格尔系数表现相反,玛曲、民勤和山丹分别为(项目区0.35、对照区0.33)、(项目区0.34、对照区0.29)和(项目区0.30、对照区0.26),恩格尔系数和家庭年均毛收入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项目区-0.946、对照区-0.923)、(项目区-0.894、对照区-0.927)、(项目区-0.901、对照区-0.961);生态指标资源依赖度和人类活动指数为玛曲>山丹>民勤,生态意识敏感度指标呈现玛曲<民勤<山丹的特征。经济指标恩格尔系数和民勤的收入结构指数为项目区>对照区,家庭年均毛收入和玛曲及山丹的收入结构指数为项目区<对照区,除恩格尔系数外均形成显著差异(P<0.05);生态指标资源依赖度、人类活动指数和生态意识敏感度均为项目区>对照区,且均形成显著差异(P<0.05)。从整体看,对照区较项目区生态及经济状态较好,但项目区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收入结构由单一向多样转变。该结论为指导沙化封禁保护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合理区划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禁 沙化土地 恩格尔系数 资源依赖度
下载PDF
河南省沙化土地生物治理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伟敏 裴卫国 江帆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2期7-9,共3页
以河南省第三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为依据,以生态恢复理论为指导,探讨河南省沙化土地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生物治理措施中要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经济技术原则,以乡土植被恢复为主,乔灌草合理配置,建设多层次、多类型的防风固沙林与农林... 以河南省第三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为依据,以生态恢复理论为指导,探讨河南省沙化土地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生物治理措施中要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经济技术原则,以乡土植被恢复为主,乔灌草合理配置,建设多层次、多类型的防风固沙林与农林复合生态防护体系;并针对不同沙地类型提出相应的治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土地 生物措施 生态恢复 河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